「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袁隆平土味兒「門規」引熱議

2020-12-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袁隆平院士在接受專訪時談到收徒條件——「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這條乍聽起來充滿土味兒的「門規」,迅速引發熱議。

事實上,下田的「門規」早已有之。深耕田野,是袁老一直踐行的科研姿態,某種程度上也是他成功的關鍵。歷史上,許多國家都曾研究過雜交水稻,而中國之所以能率先突破,其中或許有對糧食需求更強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相較於某些國家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研究,以袁老為代表的一批中國農業科學家,像普通農民一樣貼近大地,長年累月躬耕於稻田,他們堅信「電腦裡長不出水稻,書本裡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去年9月,在北京參加「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後,袁老心心念念:「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即便已名動天下、年過耄耋,袁老仍然雷打不動堅持「土辦法」,讓人動容。

下田作業,是從事農業應用科學研究的前提,這昭示著一條樸素且顛撲不破的道理:要想搞出點真東西,就要腳踏實地、不辭辛苦。但反觀現實,如今的科研圈卻頗受浮躁風氣侵擾。有做應用研究者,慣於在實驗室的一小方天地坐而論道,全然忘了「絕知此事要躬行」;有做基礎研究者,又耐不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浮皮潦草、急於求成。攀登科研高峰、探索未知路徑,從來都是一件難事。缺乏老老實實、經年累月的付出,又如何能取得突破?

「知識、汗水、靈感、機遇」,袁老多次以這8字總結成功經驗。而這,也是眾多科學家公認的秘訣。靈感與機遇的出現,可能只是電光火石的瞬間,卻必須建立在深厚知識和大量汗水長期積累之上。眼下,中國還有許多科研難題待解。比如,國內晶片高度依賴進口,「缺芯少魂」長期存在;被稱為「工業之母」的高精度工具機,國內製造技術水平與德日等國差距不小;生產「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還遠未實現與第一梯隊的並跑……攻克這些「卡脖子」的科技難題,其緊迫性並不亞於吃飽飯。科研路上,越是追求尖端,越是「九死一生」,唯有數十年如一日深耕細作,才可能找到「試驗田」裡最適合的「植株」。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隱沒於鄉間水田的袁老,還在為「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奔忙,還在努力帶給中國和世界驚喜。多一些腳踏實地的科學家,多一些鍥而不捨的追夢者,中國的廣袤大地上,必會孕育更多希望,綻放更多夢想。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胡宇齊

監製:蘇越

編輯:士心、簡易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90後梗王」袁隆平上熱搜!不帶博士生,5個字的原因亮了
    近日,#90後梗王袁隆平#的話題衝上熱搜,被網友熱議。為什麼袁隆平表示,帶博士生會「死腦細胞的」↓↓↓是什麼話題讓袁隆平做出這樣的動作↓↓↓為什麼有人說袁隆平「自由散漫」↓↓↓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樂。愛好——自由,特長——散漫,修改學生論文大倒苦水。不愛出名有「偶像包袱」。
  • 瞭望|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哪有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失敗了就失敗了,不是說身敗名裂,人家不會笑你的。我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來再幹,就是了。」袁隆平說。這並不是盲目堅持。雜交水稻是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配套培育出的,某種程度上,也是創新、方向、執著配套培育出的。袁隆平經常提醒學生,搞科研首先要看大方向對不對。
  • 瞭望專訪|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
    有人說,可惜人不吃草,人要吃草,你這個雜交稻就大有發展前途。袁隆平默不作聲。他像候鳥追著太陽,背著夠吃好幾個月的臘肉,轉乘好幾天的火車,前往雲南、海南和廣東等地,只為尋找合適的日照條件。他幾乎住在育種基地,卸一塊門板,鋪一張草蓆,掛一頂蚊帳,和當地農民睡在一起。兩個兒子出生時,他都不在產房,在稻田。
  • 分田單幹好,為什麼現在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是農民不喜歡嗎?
    陝西人有句俗語,到哪裡說哪裡話(到阿達說阿達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田單幹好,這要看在什麼樣的勞動條件下,這要看在什麼時候,天下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尤其是當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不協調時,生產關係就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看到她們的打扮,我不淡定了…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袁隆平擁有最響亮的頭銜就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新聞中的露臉也大多是嚴肅地參加各種會議,發表各種科學演講,或者是在田間地頭視察水稻的生長情況。在視察稻田時,看到田間的鴨子,他像個孩子一樣開心地學鴨「嘎嘎嘎」的叫。
  • 袁隆平:我有「十個螺」……
    1近日長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民警走訪雜交水稻中心時得知袁隆平院士身份證損壞11月28日上午民警帶著辦證設備來到袁隆平家裡為他辦理身份證相關業務你看,很好看吧。」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樂愛好——自由,特長——散漫修改學生論文大倒苦水
  • 夏日炎炎野豬下田是什麼意思 抖音夏日炎炎野豬下田是什麼梗
    最近不少的人在抖音上都看到一個很好玩的詞語——夏日炎炎,野豬下田,這個一些人還不明白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夏日炎炎野豬下田這個梗。
  • 下田、直播、科研攻關……2020年春天,這些「舌尖上的院士」都很忙
    下田、直播、科研攻關……2020年春天,這些「舌尖上的院士」都很忙 2020-04-29 13:44:02   來源:新華網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看她們打扮,我不淡定了......
    片尾曲:和你一樣可是,有這樣一個人,他每天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下田。他就是我們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出生的他,至今已有90歲的高齡。他把一生都奉獻給稻田,並且持續進行中.【微信公號:國學生活】當代神農氏:袁隆平的一生在袁隆平的一生中,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覆蓋全球夢。」在他的夢中,水稻堪比高粱,稻穗如同掃帚一般,穀粒比玉米粒還要大,而人們便可坐在稻穗下乘涼。為此他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如今,90歲的他有些力不從心,但依然堅持每天下田。
  • 鍾南山的基地&袁隆平的田:「醫食無憂」組合,黃埔隔空聚首
    近日,#鍾南山袁隆平罕見同臺#話題上了熱搜。這是源於南方周末2011年中國夢踐行者致敬典禮的頒獎現場。當時,鍾南山在典禮上為袁隆平頒獎。鍾南山說,袁隆平比他大幾歲,所以叫他「隆平大哥」。「他的身體非常好,我今天早上特別檢查了他的身體。但是唯一有一條就是,以後別再抽菸了好不好。 祝您永遠健康!」
  • 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今日收割
    機械化作業   種植過程詳細記錄   蓮都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   開始收割啦   ↓↓↓   △試驗田開始收割啦,點擊視頻了解下   這些試驗田裡的水稻   可來頭不小   ↓↓↓   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
  • 《古代人生》紫土田種植什麼好 紫土田種植玩法詳解
    導 讀 古代人生中紫土田還是比較重要的,那麼到底要種植什麼農作物效果最好呢?
  • 【時光稻留蟹田香稻米10斤裝】光亮透明、色澤均勻、口感柔軟 ,味道清新、糯而不粘、營養豐富
    >每天吃得開心,吃得放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時光稻留用生態環保的蟹田香稻米蒸出一碗熱氣騰騰的大米飯讓飄起的稻米清香幫你回憶起家的幸福滋味在如此特別條件下種植和成長起來的蟹田香稻米與市面上普通大米相比光亮透明、色澤均勻、口感柔軟味道清新、糯而不粘、營養豐富有著一眼就能看到的好品質哦~
  • 下阿山於孜村:「扶貧田」裡有希望
    伊寧縣維吾爾玉其溫鄉下阿山於孜村村民馬佔林來到村委會附近的「扶貧田」,看他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們一同種下的晚熟西瓜。「看著小西瓜變成大西瓜,心裡美滋滋的。」他說。下阿山於孜村共有713戶3361名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玉米和小麥。
  • 原創|一排排空姐甩開雪白修長的美腿下田插秧,其實讚美比批評好|明...
    6月5日,青島航空的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引發熱議,有網友質疑該行為是在作秀。文 | 殷國安6月5日,青島航空的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引發熱議,有網友質疑該行為是在作秀。6日,青島航空宣傳人員張先生稱,這是公益活動現場臨時設置的插秧體驗環節,大家穿水鞋在田邊體驗,目的是推廣海水稻,讓大家珍惜糧食。不過,輿論對於「空姐插秧」卻並不感冒,不僅沒有讚揚聲,簡直是「聽取罵聲一片」了,其最大的「罪名」是「作秀」。
  • 「須田調」下日本人的眼睛 | 須田一政
    2012年,倫敦攝影家畫廊策展人將須田一政評為最被低估的日本攝影大師。日本攝影中有個術語,叫「須田調」。攝影評論家飯澤耕太郎在談到須田一政的攝影時說:「須田的攝影,是把行旅中的那種被撕裂的感覺巧妙地『定影』於膠片上。換言之,對攝影家來說,行旅之所以必要,可以說是為了把那種『私寫真』被幽閉於日常小世界中的力量反轉,而尋求某種意識的撕裂和分裂。
  • 袁隆平的試驗田,就在廣州「世外桃源」小島上
    在廣州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地方有人住,不通車沒有橋,出門坐船全靠浪大吉沙,這個藏身於廣州市內的江心島不少人把它視為廣州的「世外桃源」如今,它即將「華麗變身」告別過去黃埔區區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勇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籤約,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鄒學校、劉少軍、劉仲華現場見證。袁隆平院士領銜,建設隆平院士港該項目由袁隆平院士領銜,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鄒學校、劉少軍、劉仲華等鼎力支持。
  • 90歲袁隆平3位孫女曝光,打扮樸素引熱議:一個人能低調到什麼程度?
    這個每天起床後就下田的老人,樹立的勞模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新的這集紀錄片中,卻讓人發現了另一面的他。紀錄片片頭第一次曝光了袁隆平的3位孫女。第一眼看著她們,像極了鄰家的女孩。一位女孩說,在學校時,老師曾問過她:「知不知道你爺爺是幹嘛的?」女孩卻搖搖頭說:「我爺爺是天天看天氣預報的。」難以想像,一個如此有名望的人物,行事卻如此低調,就連孫女小時候也不知曉他是做什麼的。其實,袁隆平的低調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 田馥甄微博改名,田喜碧又是怎麼回事?那些你不知道的明星本名
    田馥甄微博改名,田喜碧又是怎麼回事?那些你不知道的明星本名SHE裡面的Hebe,微博改名叫田馥甄,可是這麼多年,它的微博名卻是叫喜碧Hebe,所以一直以來,大家就以為Hebe的名字叫田喜碧,那些不是它的粉絲還曾經鬧了一個笑話,就是投票的時候,弄了兩個頭像,Hebe和田馥甄的名字一同出現了,田喜碧又是怎麼回事?據說是因為諧音,不說還真搞不懂,這下好了,終於改回本名了,大家也不會混餚了。
  • 帶你走進日本有田燒
    有田燒(有田焼、ありたやき)是日本佐賀縣有田町為中心出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