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化時代因羅馬的進攻結束,但希臘文化卻並未消失

2021-01-13 清竹雅韻history

提起古希臘,想必大多數人腦海當中浮現出來的便是雅典的民主化政治和斯巴達的勇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確實是希臘文化的重要體現,代表了其留給世人的最深印象。

但是,作為一個綿延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希臘文明可絕不僅僅只有這兩樣值得稱道的事物。

實際上,無論是充滿神秘色彩的愛琴文明,還是建立在徵服之上的馬其頓王國,其實都是古希臘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不僅曾處於那個時代的發展前列,其文化更是直至如今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古希臘文明豐富多彩的發展歷程

1、神秘且強大繁榮的克裡特文明

愛琴文明主要由兩個地區組成,分別是克裡特島和位於希臘半島的邁錫尼,它也因此被稱為「克裡特——邁錫尼文明」。其中,克裡特文明出現的時間相當之早,大約在公元前2850年時出現,之後一直延續到的公元前1450年消失,克裡特王國也由此滅亡。

然而,雖然國家已經消失,但由於早期邁錫尼人深受克裡特文明的影響,所以之後由他們建立起來的邁錫尼文明當中仍然充滿了克裡特文明的色彩,克裡特文化也得以逃過一劫、延續下來。

克裡特文明的誕生時間雖然相當之早,但它在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卻仍然顯現出繁榮先進的一面。據現今考古發現,大約在公元2000——1700年前,克裡特文明就已經出現了君主制,並且由國王掌握宗教,從思想到物質對平民們實行了全面監管。

同時,國王等統治階級不僅有著巨大且設計巧妙的宮殿用以居住,還擁有專門的娛樂之所,其生活不可謂不舒適。

當時的普通民眾不僅有著葡萄酒、啤酒、魚肉和蔬菜等多種類型的食物,由工匠們製作的椅子、器皿等也十分盛行,甚至連鬥牛、軍事搏擊等活動也有一定數量的記載。

可以說,克裡特文明從誕生之初就為希臘文明奠定了相當深厚的發展基礎。但是,再強盛的人類文明也敵不過天災的襲擊。在一次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最為猛烈的火山爆發之下,整座克裡特島瞬間被火山灰和海嘯摧毀,從此在歷史長河之中不見蹤影。

2、邁錫尼的滅亡標誌愛琴文明的斷絕

早在克裡特文明還未滅亡時,邁錫尼文明就已經與其有所接觸。當少數倖存的克裡特人來到邁錫尼地區後,便運用自己手中的文化、技術和藝術等知識來幫助邁錫尼文明進一步發展。

就這樣,就如同克裡特文邁錫尼文明。從政治到宗教,從土地到文化,尤其是商業層面,邁錫尼文明都呈現出繁榮發達的景明的繼承者般,邁錫尼人在發揚繼承了克裡特原有文化的同時,根據自身民族的特色形成了燦爛的象。

但是,正如克裡特文明一般,邁錫尼文明也避免不了迎來它的終點。隨著後期政治的腐敗和軍事活動的越發頻繁,邁錫尼下層平民苦不堪言、生活難以為繼,邁錫尼本身的國力也在這種長期的消耗下陷入衰退狀態。

因此,當北方的多利亞人在此時機對其發動進攻時,邁錫尼文明顯得毫無招架之力,在武力層面被徹底徵服後,連自己的文化也被踐踏,希臘各地區由此進入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代。但與此同時,由雅典和斯巴達共同領銜的希臘城邦制度開始在歷史舞臺上發光發彩。

二、不同特色的城邦共同造就了一個輝煌的希臘

1、特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獨特的城邦制

前文已經說到,在邁錫尼文明被摧毀後,希臘半島陷入了長達三百年的黑暗時代,當時的文明水平自然也倒退回了更落後以及的氏族制度。同時,由於希臘地區多為山地地形,且土地不適於大面積耕種農作物,這些氏族因此很難擴大自己的統治疆域。

在這種情況下,以小國寡民主要特點的城邦便開始出現,零星散布在整個希臘地區,雅典和斯巴達則是其中最具名氣也最有實力的兩座。當然,其餘諸如底比斯、科林斯等城邦也在當時佔有重要地位。

2、雅典和斯巴達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作為一個沿海城邦,雅典從成立之初就一直以發展海外貿易為主,工商業十分發達。這使得雅典內部雖然早期也是由原先的氏族貴族執掌權力,但隨著中下層的工商業群體愈發強大,貴族們最終在不斷的起義之下被迫與平民分享政治權利。

其後,在經過梭倫、伯裡克利、克裡斯提尼等人的民主政治改革後,雅典在社會發展上展現出全新的面貌,本就發達富庶的它從此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傲然屹立於各城邦之首。

不同於雅典以工商業為主的發展方向,斯巴達由於土地較為肥沃且距離海岸較遠,所以不得不以小農經濟為主。在沒有工商業群體的推動且面臨巨大軍事壓力的情況下,斯巴達的政治改革走向了一個極端——高度嚴苛的軍事化管理。

斯巴達內部實行非常了殘忍的淘汰制度,每個斯巴達勇士從出生到成長都需要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磨練,稍有不慎便是死亡。直到最後,斯巴達形成了由五人掌控國家的寡頭政治,但同時換來的卻是連其他城邦難以媲美的強大戰鬥力。

公元前499年,波斯開始入侵希臘,而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城邦們便奮起反擊。在差距懸殊的情況下,希臘最終擊敗了波斯,雅典則藉此機會再次將自己推向了頂峰,斯巴達則在一次又一次地鎮壓奴隸起義當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軍事制度。

兩大城邦不可避免地爆發了戰爭,而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則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被斯巴達摧毀,斯巴達得以成為全希臘的霸主。值得一提的是,斯巴達人便是多利安人的一支,曾經親手滅亡了邁錫尼文明。

由於城邦本身面積並不廣闊,為了緩解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土地壓力,各個城邦在當時都積極推動海外殖民活動的進行,雅典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當雅典人在殖民地區建立起自己的統治後,卻並未將自己的民主政治制度也同時帶過去,這也是希臘文明在其擴張過程當中令人遺憾的一點。

同時,由於自身實力的急速膨脹,導致雅典開始任意欺壓其它的弱小城邦,這也是雅典在同斯巴達的戰爭中失敗的重要原因:「人們普遍對雅典義憤填膺,不論是那些渴望脫離雅典帝國的人們,還是那些擔心被雅典帝國吞併的人們,其心情都是如此。」

三、馬其頓王國代表著希臘文明最後的興衰

1、馬其頓王國的崛起之路

馬其頓王國最早只是位於希臘東北部地區的小部落,不僅被其他希臘城邦稱為異族蠻人,就連其本身都因為地形的限制而被分為上馬其頓和下馬其頓兩部分。可以說,當時的馬其頓是希臘地區最弱小的勢力之一。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有關早期馬其頓人的記載相當稀少,畢竟它實在是太不起眼了。直到約公元前700年左右,在經歷過一些改革和遷徙後才開始積聚起一定實力,開始了對外擴張的過程。

直到腓力二世即位後,馬其頓王國終於迎來了自己開掛的一天。政治上,腓力二世注重加強王權,削弱了公民大會和各大貴族的實力,使自己能夠對整個國家實行統一管轄;經濟上,腓力二世改革幣制,大力推動了國內的經濟發展。

軍事上,腓力二世創立了世界聞名的馬其頓方陣,將騎兵和步兵有序結合,使其軍隊呈現出強大的戰鬥力;外交上,腓力二世多次利用其他城邦的內部矛盾來發動吞併戰爭,並最終迫使除斯巴達之外的所有城邦臣服。

正當腓力二世野心勃勃地想要發動針對波斯的戰爭時,他卻死在了刺客的手上。但馬其頓王國並未就此停止自己強盛的腳步,因為亞歷山大大帝繼承了其父親腓力二世的遺願和權力。在一次次的戰爭當中,亞歷山大先後佔領希臘、進攻中東、統治埃及、打敗波斯並進軍至印度河流域,創建了一個當時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

2、從統一到分裂只是在一個瞬間

然而,命運並未眷顧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亞歷山大在巴比倫地區突然因病去世,年僅三十二歲。由於亞歷山大之前並未進行權力的鞏固,導致他的部下在其死後便開始了互相徵戰,並最終被瓜分為馬其頓王國、託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三個國家。

這三個國家在自己佔據統治地位的情況下,將希臘文化帶到世界各地,從此開啟了可持續近三百年的希臘化時代。但與此同時,希臘國家也由於實力的分散,無法壓制新生的羅馬帝國,最終導致了自身的覆滅。

四、總結

雖然希臘文明並非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但如果僅從豐富性和多樣性來看,它其實也是毫不遜色的。從克裡特文明開始,希臘文明就呈現出較為發達的姿態,深深影響和推動了邁錫尼文明的發展。

即便之後希臘地區經歷了長達三百年的黑暗年代,但在城邦興起後,它再度顯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民主政治更是綿延至今。希臘化時代雖然因為羅馬的武力進攻而結束,但希臘文化卻並未消失。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世界歷史》12 希臘化時代
    上)紀錄片《世界歷史》07 古代埃及文明(下)紀錄片《世界歷史》08 古代印度河文明之謎紀錄片《世界歷史》09 克裡特·邁錫尼文明紀錄片《世界歷史》10 古希臘文明的回聲學術界常常把希臘文化在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地區佔統治地位的時代稱為希臘化時代,這是歐亞非三大洲的古老文明開始交流融會的時代。
  • 戰爭衝突與文明傳播並行,亞歷山大的東徵,開啟了希臘化時代
    那麼今天我就來講講,亞歷山大東徵究竟是如何開始希臘化時代的,而希臘化時代又給世界文明帶來了什麼。亞歷山大東徵開始於公元前336年,繼承腓力二世王位的亞歷山大在鎮壓了反馬其頓運動之後開始了他長達十年的徵服。
  • 同樣被羅馬徵服,為何迦太基消失無蹤,希臘卻留下文化
    他說:「對希臘人來說,迦太基人的城市可以說是個無聊透頂的地方。那裡沒有劇場,也沒有競技場。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活動的話,那裡只有一些宗教性的活動,根本談不上娛樂。迦太基人的城市也只有在舉辦這些宗教活動的時候才顯得比較熱鬧。在他們的商業社會裡,藝術對他們來說是毫無用處的,自然不可能因受重視而盛行了。」
  • 深度解析:為什麼古埃及語只被阿拉伯同化,卻沒被希臘羅馬同化
    第五個是羅馬大名鼎鼎的羅馬帝國於公元前30年滅亡託勒密王朝,成為埃及的新主人,一直維持到公元395年帝國分裂。不過羅馬軍事雖強,文化上的影響力卻一直不如希臘,加之統治者和波斯一樣只看重埃及的經濟價值,因此對埃及文明的影響也很小。這時埃及官方語言是拉丁語,社會通行希臘語和埃及語。
  • 從「希臘化背景下的猶太人」來理解:保羅和他的書信
    實際上,猶太人不僅可以被希臘化,他們也自己主動希臘化。希臘化意味著什麼?希臘化包含很多層次,有文化層次,生活層次和宗教層次等。因此希臘化不僅是文化觀念的改變,還包括生活的改變。在託勒密王朝統治時期,對以色列保持了相對寬容的宗教政策,祭司掌權,並形成作為統治階層的祭司階層,但是作為交換,祭司階層向託勒密王朝納稅。
  • ​帕提亞與希臘化文化的東漸
    細言之,公元前4世紀後期隨著亞歷山大東侵和希臘化世界形成,希臘化文化大規模地流播於從地中海東岸到印度的廣闊地區。正是在希臘化時代的中後期,漢帝國向西擴展,絲綢之路拓通,中國與受希臘化文化長期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建立起官方往來關係。隨著漢代中國與希臘化亞洲國家交往的展開,希臘化文化亦隨之傳入中國。從希臘化史研究的學術發展歷程來看,對希臘化文化東漸的考察理應屬於希臘化史研究的基本內容。
  • 希臘史13:古希臘歷史時間軸與大事年表,簡說古希臘歷史
    黑暗時代的陶器只有簡單的幾何裝飾,缺乏邁錫尼期間的器件所展現的豐富的圖案設計。黑暗時代的希臘人的居住點數量稀少,並且規模很小,可能說明人口的急劇減少。沒有發現產自國外的貨品,可能表示國際貿易衰落。同時,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消失了,導致社會文化等發展的全面停滯。
  • 地中海時代的海權興衰,是如何決定帝國命運並影響世界格局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深受航海事業影響的時代,但是我們對其重要性的認識,在兩三代人的時間裡就出現了差不多180度的大轉變。」——《海洋與文明》儘管地球表面的70%都被水覆蓋,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並未對海洋給予足夠的重視。
  • 文明的餘燼:亞歷山大東徵與希臘文明的遺產
    從此,希臘化時代正式來臨。 希臘化時代開啟 亞歷山大去世後,他依靠軍事力量在短時間內建立的龐大帝國因缺乏經濟基礎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而迅速分崩離析。他手下的將領們為了爭奪王權而陷入內訌,亞歷山大在東方開創的基業被他的兩員大將託勒密和塞琉古瓜分。
  • 羅馬徵服希臘,「一國兩語」構建羅馬人的文化和民族認同
    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秘訣在於中華文化強大的凝聚力、創新力,而要培養這樣強大的文化向心力,始皇帝的一招「書同文,車同軌」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如若不然,東方古國也難免遭遇巴別塔。在輝煌的軸心時代,像東方一樣,西方也孕育出自己的文化,締造了自己的帝國——羅馬帝國。而與秦漢不同,羅馬帝國並沒有採取書同文的措施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 從「阿瑞斯」到「馬爾斯」:希臘與羅馬的淵源
    那麼到了羅馬時代戰神的形象和地位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將具體介紹。  希臘與羅馬的淵源  當希臘人在阿提卡形成雅典城邦的時期,地中海中部亞平寧半島上的古代義大利人,也在拉丁平原上形成了另一個城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羅馬。古代義大利人在種族上是和希臘人同出一源的。
  • 輝煌的希臘史學:領先於當時的世界,是西方史學的開端
    不過多利安人並未完全毀滅希臘人的文化,他們在攻入伯羅奔尼撒之後,就定居於此,建立了科林斯、斯巴達等城邦。而邁錫尼文明的後裔——伊奧尼亞人則分為兩支,一支渡海到了愛琴海各島嶼和小亞,建立了新的城邦,史稱「伊奧尼亞十二城邦」,另外一支堅守阿提卡,建立了雅典。這些城邦繼續傳承著邁錫尼的文化,他們在流傳邁錫尼的歷史。
  • 古希臘與古羅馬之間的過渡期——希臘化時代三百年
    前336年,希臘外圍的馬其頓崛起,馬其頓王國升級為亞歷山大帝國。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龐大的帝國,經過其部將的一番徵戰,分為三國,三大洲各一國,稱為希臘化各國,分別是:安提柯王國,統治希臘、馬其頓、色雷斯;託勒密王國,統治埃及;塞琉古王國,統治西亞、中亞。
  • ♬ 希臘雕塑系列之三:其他希臘雕塑家的傑作
    chiton是希臘人的一種服裝,材料是羊毛或苧麻,分為男式chiton和女式chiton,這種服裝的男式和女式又分別分為幾種類型,流行了約七百年:從公元前700年一直流行到希臘化時代結束的公元30年左右。
  • 羅馬何來?傳說的「神二代」、搶奪薩賓婦女與埃及版的霸王別姬
    這一時期大量的希臘學者來到埃及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亞歷山大港也成為希臘化世界的文化及經濟中心,在藝術上、宗教各個方面這段時間都表現出埃及與希臘文化的全面融合。
  • 《希臘人和希臘文明》:青年和戰爭告訴你,為什麼要學習希臘文明
    在此後的三年時間裡,布克哈特先後兩次遊歷羅馬,沉醉於古代希臘羅馬和中世紀的歷史和藝術中。1853年,布克哈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學術著作《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兩年後出版了《嚮導:義大利藝術品鑑賞導論》,該書不僅大受歡迎,而且他也由此得到蘇黎士工藝學院考古和藝術史的教職。
  • 第11課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知識點歸納)
    一、亞歷山大遠徵與「希臘化時代」(一)亞歷山大遠徵1.概況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歷經10年徵戰,滅亡了波斯帝國,徵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2.亞歷山大的統治(1)戰爭給被徵服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這些地區固有的文化發展進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斷。(2)亞歷山大統治期間,試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
  • 「希臘化時期」的四個主流學派之犬儒學派
    使得埃及文明、東方文明(遠至印度北部)與希臘文明得以融合。在人類文明史上,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這個以希臘文化和語言為主導的文明,稱為「希臘化時期」。此後羅馬崛起,希臘被徵服稱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希臘化時期」的希臘哲學仍然在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理論範疇內。在這一時期,希臘哲學家最關心的是什麼是真正的幸福與如何獲得這種幸福。下面介紹四個主要學派。
  • 芝士 | 一張圖讀懂希臘神話與羅馬神話譜系
    附希臘神話譜系進行對比。部分神名的差異是因希臘文中和拉丁語的發音差異引起的,但為了儘量一一對應,在翻譯時席路德對部分希臘神祇未按照希臘語音譯,如「歐西努斯」應作「俄刻阿諾斯」,「菲比」應作「福柏」,請見諒。常有小夥伴們認為羅馬神話是對希臘神話的簡單山寨,羅馬神祇是改個名搬過來的希臘神祇,其實情況並非如此。羅馬神話譜系的形成有一個兼收並蓄的發展過程。
  • 希臘雕塑系列之一:古典希臘時代的四位雕塑大師
    彼得大帝「全盤西化」接受了希臘-羅馬-基督教文明。        這位希臘雕塑家,波留克列特斯(Polykleitos),創造了三個理想男性形象:拿王冠,長矛和鐵餅。       在他之前或同期,出現了古典希臘時代三大雕塑家:沒有真人大小的女性裸體雕塑。       在他之後的時代,又出了希臘化時代三大雕塑家:真人大小的女性裸體雕塑,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