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髮膚,受之父母。古代人講這句話時,其實並沒有往科學上想,他們的意思是你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你得珍惜這一切。所以古人一生都不理髮和刮鬍子。
從現代遺傳學上來說,人的頭髮和皮膚的確遺傳於父母。就是說,一個人頭髮粗細,和發量多少,主要遺傳於父母的基因。換句話說,這是天生的。
在農村會流傳一些老話,有句老話說「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很多人便會對號入座,但這種對號入座是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當突然想到身邊某人頭髮又粗又硬時而且生活過得不好時,他們仿佛為這句話找到了證明,然後就說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的意思,然後說一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一、這句話的意思
農村老話大多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儘量使聽到者一聽就知道其中意思。
這句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就完美地詮釋了這個原則。
人的頭髮是各自不同的,發量也不同。有的人七八十歲時仍然是黑髮,有的十幾歲時頭髮就白了。有的人年過古稀仍然發頭茂密,有的人二十幾歲就已經開始謝頂。有的人頭髮柔軟順暢,有的人頭髮則又粗又硬,有的人不用梳頭就跟拉了直板一樣,有的人不管怎麼梳頭,但頭髮還是捲曲的。
是自己能左右的嗎?不是!這些主要遺傳於父母,也有自己本身的後天形成,或是疾病啥的。
所以,一個人的頭髮又硬又粗,並不是個人能夠左右的,當他出生時,其實已經註定了他的頭髮是什麼樣的,而這樣的頭髮,一生就會好辛苦。
這就是這句話的意思,但當我們有任何的思考能力,都會覺得這句話有問題,有什麼問題呢?咱們下面就來說一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二、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其實從某種方面來說,這是一種歧視。有外貌歧視,也有頭髮歧視。
那有人會說,這怎麼能是歧視呢?只不過說他頭髮又粗又硬時就一生辛苦。其實說這些話的人並沒有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他們所說,只不過是因為這個人跟大多數人不一樣。
我們常有一種從眾心理,就是大家怎麼樣,自己也要怎麼樣,大家都如何,自己不如何,那自己仿佛就是一個異類。
同理,在外貌和頭髮上也是如此,大家的頭髮都是普通的,有個人卻頭髮粗硬,他自然就跟別人不同,還有自來卷也是如此。
加上有些人會特意帶著一些偏見去尋找身邊生活不好的人,以此來證明這句話的真實性。突然有個人頭髮又粗又硬,而且生活條件不好時,他們會說看看吧,這句話說的是真實的,他的頭髮就是這樣,他生活不好。
但說這些話的人其實沒有想過,普通頭髮的人生活不好的更加多。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個概率問題,並不是個頭髮問題。不信去看看身邊人,就會發現這個道理。
故,這句話其實完全沒有道理,人的頭髮是天生的,人長大後的生活如何,一部分來自父母,但終究要靠自己的後天努力。
如果後天的努力能被先天形成的頭髮而左右,那人們還奮鬥個什麼勁啊?頭髮普通的人等著好生活就行了,又粗又硬頭的人乾脆不努力了,反正要一生辛苦。
所以,這句話就是個笑話,是一種歧視,是一種可以引起人先入為主觀念的一句話,當我們先入為主時,就失去了客觀的心理。
最後:其實,頭髮粗硬的人有過得不好的,也有過得好的。頭髮普通的人也是同樣。這些主要是需要後天的努力,如果一個人頭髮又粗又硬,他努力奮鬥,生活不會太差。相反,如果頭髮普通就好吃懶做,那他的生活也並不會好。所以,決定你生活質量的是勤勞,而不是什麼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