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些老話其實並沒有道理,只是想當然!比如這句說人頭髮的話

2020-12-23 村裏白哥黑嫂

人之髮膚,受之父母。古代人講這句話時,其實並沒有往科學上想,他們的意思是你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所以你得珍惜這一切。所以古人一生都不理髮和刮鬍子。

從現代遺傳學上來說,人的頭髮和皮膚的確遺傳於父母。就是說,一個人頭髮粗細,和發量多少,主要遺傳於父母的基因。換句話說,這是天生的。

在農村會流傳一些老話,有句老話說「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很多人便會對號入座,但這種對號入座是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當突然想到身邊某人頭髮又粗又硬時而且生活過得不好時,他們仿佛為這句話找到了證明,然後就說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的意思,然後說一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一、這句話的意思

農村老話大多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儘量使聽到者一聽就知道其中意思。

這句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就完美地詮釋了這個原則。

人的頭髮是各自不同的,發量也不同。有的人七八十歲時仍然是黑髮,有的十幾歲時頭髮就白了。有的人年過古稀仍然發頭茂密,有的人二十幾歲就已經開始謝頂。有的人頭髮柔軟順暢,有的人頭髮則又粗又硬,有的人不用梳頭就跟拉了直板一樣,有的人不管怎麼梳頭,但頭髮還是捲曲的。

是自己能左右的嗎?不是!這些主要遺傳於父母,也有自己本身的後天形成,或是疾病啥的。

所以,一個人的頭髮又硬又粗,並不是個人能夠左右的,當他出生時,其實已經註定了他的頭髮是什麼樣的,而這樣的頭髮,一生就會好辛苦。

這就是這句話的意思,但當我們有任何的思考能力,都會覺得這句話有問題,有什麼問題呢?咱們下面就來說一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二、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其實從某種方面來說,這是一種歧視。有外貌歧視,也有頭髮歧視。

那有人會說,這怎麼能是歧視呢?只不過說他頭髮又粗又硬時就一生辛苦。其實說這些話的人並沒有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他們所說,只不過是因為這個人跟大多數人不一樣。

我們常有一種從眾心理,就是大家怎麼樣,自己也要怎麼樣,大家都如何,自己不如何,那自己仿佛就是一個異類。

同理,在外貌和頭髮上也是如此,大家的頭髮都是普通的,有個人卻頭髮粗硬,他自然就跟別人不同,還有自來卷也是如此。

加上有些人會特意帶著一些偏見去尋找身邊生活不好的人,以此來證明這句話的真實性。突然有個人頭髮又粗又硬,而且生活條件不好時,他們會說看看吧,這句話說的是真實的,他的頭髮就是這樣,他生活不好。

但說這些話的人其實沒有想過,普通頭髮的人生活不好的更加多。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個概率問題,並不是個頭髮問題。不信去看看身邊人,就會發現這個道理。

故,這句話其實完全沒有道理,人的頭髮是天生的,人長大後的生活如何,一部分來自父母,但終究要靠自己的後天努力。

如果後天的努力能被先天形成的頭髮而左右,那人們還奮鬥個什麼勁啊?頭髮普通的人等著好生活就行了,又粗又硬頭的人乾脆不努力了,反正要一生辛苦。

所以,這句話就是個笑話,是一種歧視,是一種可以引起人先入為主觀念的一句話,當我們先入為主時,就失去了客觀的心理。

最後:其實,頭髮粗硬的人有過得不好的,也有過得好的。頭髮普通的人也是同樣。這些主要是需要後天的努力,如果一個人頭髮又粗又硬,他努力奮鬥,生活不會太差。相反,如果頭髮普通就好吃懶做,那他的生活也並不會好。所以,決定你生活質量的是勤勞,而不是什麼頭髮。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家裡不能養花?
    導讀: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家裡不能養花?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老話,有的一直到今天還被廣泛地使用,就像平時做錯一些事情之後,就會被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雖然說並非所有的老話都有道理,但作為多年的經驗積累,很多俗語還是頗有道理存在的。所以也被稱之為「十句俗語九句真」,但也有一些俗語老話是比較荒誕的,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不過是一些訛傳,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是啥意思?其實沒道理
    農村俗話裡有一套是專門講待客的,這類俗話特別多,有些是有道理的,讓人明白為人處世之道,有一些則是人們的想當然。比如這句「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我們看不少人家裡來客人後,很少有用三個菜招待的,大多都是四個菜以上。
  • 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這句老話有沒有道理呢
    反過來說,輩輩都出棟梁了,還會住在麻雀屋嗎?為什麼住了麻雀屋就能人才輩出呢?麻雀屋小,但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沒有一些比較奢侈的陳設,住在這樣的屋子裡能夠清心寡欲,心無雜念才能靜心去學習,學到了知識才能考取功名。因此,這句俗語延伸意思,小房子容易聚精會神,免受幹擾,在過去時讀書容易集中精力。
  • 農村老話:「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如今的農村跟以前相比可謂是大變樣,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裝上了空調,有些條件好點的甚至還另外買了塊地皮蓋起了獨棟小別墅。人們生活越來越好,房子越做越大,但是農村老人卻說,別看別家富自家窮,要記得「窮不改門、富不遷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話說正月的豬,五月的牛,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話中,有一些代指不明,於是就導致人們解讀時產生了一些誤會。比如這句「正月的豬,五月的牛」。很多人在解讀時,往往從養豬養牛為出發點來解讀,其實這句俗話真實的含義並不是這樣的,這句俗話說的是生肖。很多人可能會不解,這裡面只說了豬和牛,並沒有說生肖啊,為啥就扯到生肖去了?這個其實是個半截話,並沒有說完,完整的是「正月的豬,五月的牛——不發愁」。那有些人還是不能明白,這裡說的不發愁是啥意思,跟生肖究竟有個什麼關係。黑嫂在這裡說一下這句話中的意思,然後咱們說一下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就是以前的人們家家戶戶都有一片自留地,農戶大多都種一些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紅柿西瓜啥的,孩子們放學後就去溜達,目的是偷摘兩個吃。二年級的夏天,我放學後背著書包去人家田裡摘西紅柿,結果被裡面一條狗給咬了,我當時哭得驚動了很多人,奶奶趕到後沒有怪人家,拉著我回家,說了一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 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教育小孩成了家長的一大難題。古時候的人覺得「百善孝為先」。
  • 農村老話「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而在相親的時候,有些比較傳統的父母,還是會有一些要求的,其中一點就是年齡。比如有些父母就會說其「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樣一句老話,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這句農村老話的意思比較的簡單明了,其說的是男女雙方擇偶的標準。意思是說女性在擇偶的時候,男人年紀大一點沒有關係,反而年齡大一些更好。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農村老話:「表親千裡遠,堂親萬年近」,有道理嗎?為啥這樣說?
    對於過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小孩盼望過年是因為有好吃的,老人盼望過年是因為人多熱鬧,工人盼望過年是因為能休息了,而對於外出打工的農民而言,過年的意義可就大不一樣了,因為它不僅代表著快樂和喜慶,更是充滿了濃濃的幸福和團圓。
  •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老話:「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啥意思,有何道理?老話的意思很簡單,父子不要同乘一舟;酒是助興飲料,促進好事成雙,老話說「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那麼,這句話有何道理?父子不同舟老話為啥說「父子不同舟」呢?這和古代「舟」本身安全性、以及當時的社會安全環境有關。不知道大家聽說過一句老話沒有「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 農村老輩人說的「兩邊池塘中心路,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
    過去,農民朋友建房子是非常講究的,在農村裡也有著很多和建房子相關的一些老話。在今天看來,很多人認為這些都是封建迷信,是不足為信的。其實,古人所總結的這些農村老話,不過是提醒我們,在建房子的時候要防範於未然,儘量不要把自己和家裡人置身危險之中,不然到時候就後悔莫及了。
  • 「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句農村俗話,有沒有道理?
    這兩種面相的男女,在古代全是不好找另一半的代表。農村俗話清楚直白,從字面便能理解它的意思。倘若高深難懂,在農村也流行不起來。農村老俗話,必是通俗易懂,描繪貼切。「男怕耳扇風」說的是人耳比較立體,從正面看,雙耳向前。農村老人的說法是,這種耳朵漏財,喜歡聽信小人之言。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宅處兩樹中, 家敗損人丁」此句鄉下老話是啥意思? 有道理嗎
    59 來源: 可愛的碩鶴 舉報   文/玉濁清  「宅處兩樹中,家敗損人丁」這句鄉下老話是啥意思
  • 農村老話「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這樣的嗎、有什麼道理?
    實際上我們老祖宗們早就看出了這個問題,所以才總結出來「一輩不孝,輩輩不孝」這句農村老話,用以警示我們每一位農村父母,可是遺憾的是,我發現在農村,仍然會有很多的父母並沒有真正領悟到這句老話的內含,沒有真正明白其中蘊含著的人生哲理,仍然在孩子面前我行我素,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卻把責任推給社會、推給學校、推給老師,我認為這是非常不正確的
  • 農村俗語:「人無毛髮,富貴一生」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人無毛髮,富貴一生」有什麼道理,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生活在農村中,常常被一些農村老俗話所折服,因為這老俗話不僅包含著一些生活的道理,而且也教會我們怎樣去為人處世。因此今天我們就說一下農村老話:「人無毛髮,富貴一生」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看了你就知道了
    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看了你就知道了。農村一直流傳著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大多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風土人情,有些是人生哲理,毫無疑問大多都是很有道理的話,不過有些如今卻不適用了。就比如農村老話「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