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這句老話有沒有道理呢

2020-12-15 中原文化家

有句老話「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麻雀屋也就是質量相對來說比較差的房屋,在過去老房子裡面或者是一些房屋有縫隙的情況下,都會出現麻雀居住,這樣的房屋就能夠棟梁輩輩出?也就是能人輩出?

一、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

從字義上看,有其片面性。從內在看,有點不合常理。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存在的。但居在豪門大宅的就不出棟梁了嗎?反過來說,輩輩都出棟梁了,還會住在麻雀屋嗎?

為什麼住了麻雀屋就能人才輩出呢?麻雀屋小,但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沒有一些比較奢侈的陳設,住在這樣的屋子裡能夠清心寡欲,心無雜念才能靜心去學習,學到了知識才能考取功名。

因此,這句俗語延伸意思,小房子容易聚精會神,免受幹擾,在過去時讀書容易集中精力。就是說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有過多物質的欲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一般都能成功。

居住這樣的房屋的,總的來說家庭條件是一般或者是不好的,這從先天基本上就有差距,基礎差想要取得成功,實非易事。所付出的能力是要超出其他家庭。所以說這樣的家庭根基很淺、家底很薄,為啥還會能人輩出呢?

越是缺什麼,我們就越會去想得到什麼,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自己這一代沒有太大作為,往往會寄託於下一代。由於家境不好,有志氣的孩子,往往會加倍努力,付出的比家境好的孩子要多得多。

付出有時候也是會有回報的,所以很多家境不是特別好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往往會取得不錯的成績,所以這句老話:居住麻雀屋,棟梁輩輩出,其實也就是我們農村的老話叫做:寒門出貴子。雖然這句老話並非是百分百,但其實也是有幾分道理存在的。

二、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

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但只是概率,不是絕對的。顧名思義,麻雀屋是指貧寒之家,過去農村貧寒之家比比皆是、都出了棟梁之才嗎?

這句俗語不是泛指的,而是特指貧寒之家,出了棟梁之材。居住在麻雀屋的人,不一定是貧寒出身。天下父母誰不望子成龍?誰都會去住麻雀屋,但是這句俗語卻是有道理的。

也許有的是書香門第,官宦之家,或是富紳之家。因種種意外因素致家道中落,迫居於麻雀屋。這樣的人家,傳承還在,對其子女的教育、家規等繼續沿襲。這樣人家的孩子對家道的劇變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激發了鬥志和拚博的精神,自然易出棟梁之材。

世代貧寒人家的孩子,償夠了生活的艱辛,嚮往美好的生活、改變現狀的意識越強。自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奮鬥的目標。以頭懸梁、錐刺股、坐壁偷光的精神,努力學習知識,成為國家之棟梁是必然的。

還有一句俗語叫「破窯出好瓦",那好窯豈不更出好瓦?說白了「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人們對出身於貧寒之家卻成為國家棟梁人才的一種認可、敬佩之詞。若真是如此,那就看不到高樓豪宅了,滿世界都是麻雀屋。

這句話的實際意義跟寒門出貴子的意思差不多,在現實之中值得商榷,只能說是一種寄託,一種對於家庭運勢扭轉的一種美好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能夠成為棟梁之材,這點來說是沒有錯的。

總之,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這句話本身沒有錯,錯是錯在你錯誤的理解。這句話是在某種場景、某一情況下的溢美之詞。很突兀地把這句話拿出來說,就有點斷章取義了。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麻雀又漸多,老話「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如何解釋,在理
    關於農村麻雀,有這麼一句俗語老話叫做:「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意思是說居住在有麻雀築巢的房屋裡,輩輩會出現棟梁之材,這似乎有點讓人搞不懂。因為不管從寓意上,還是現實中,麻雀擁有的好像只有貶義而沒有褒義,是一種有害鳥兒,而且還曾被當作要除的四害之一,好懸沒被除盡。但老話為啥要這樣說呢?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作何解釋吧!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看看大家怎麼說?
  •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家裡不能養花?
    導讀: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家裡不能養花?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老話,有的一直到今天還被廣泛地使用,就像平時做錯一些事情之後,就會被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雖然說並非所有的老話都有道理,但作為多年的經驗積累,很多俗語還是頗有道理存在的。所以也被稱之為「十句俗語九句真」,但也有一些俗語老話是比較荒誕的,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不過是一些訛傳,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農村的很多俗語和老話,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也是由於其中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有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被叫做十句俗語九句真。
  • 俗語「香椿過屋,主人恐傷」是什麼意思?古人這樣說有道理嗎?
    俗語「香椿過屋,主人恐傷」是什麼意思?古人這樣說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香椿是知名的「樹上蔬菜」,其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對於香椿也是比較有爭議的,它和香草、榴槤一樣,喜歡的人對它是愛不釋手,而不喜歡的人是聞不得這個味道。
  • 這句俗語「後生發福,棺材當屋」是啥意思?對我們有什麼警示呢?
    導語:這句俗語「後生發福,棺材當屋」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警示我們的道理嗎?有興趣的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在農村,我們可以說有不少的俗語在鄉間和民間相傳,不少的俗語其實對我們現在的這一代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其實如果我們去對這些俗語認真去了解的話,還是會發現有不少的道理和有趣的故事等待著我們去發現的,或許還可以讓我們學習到一些人生經驗。
  •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冬季來臨,天氣也變得愈來愈冷。過去農村的冬季,是全年最為閒暇的季節,農田裡面也沒有了什麼農活。忙碌了一年也終於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稍微地休息一下。
  •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都是哪三項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都是哪三項呢?老話很在理天氣愈發的冷了起來,農村的街道也變得格外的冷清。隨著外出打工的增多,現在的農村少了許多的熱鬧。過去的農村冬季,是最為閒暇的農閒季節。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這些流傳甚久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經歷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老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把這些俗語老話當作談資。其中就有一句俗語叫做: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這裡的三項指的是哪三項呢?有道理嗎?
  • 俗語:「千金買房,萬金買鄰」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千金買房,萬金買鄰」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對於農村的這句老話「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顯示了鄰居和周圍環境的重要性,這比房子本身的價值高出幾倍!畢竟,社區與住房環境之間的關係往往是長期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往往是人們選擇房屋的重要考慮因素!
  • 農村俗話說「後生發福,棺材當屋」,什麼意思?老話裡蘊含大道理
    導讀:農村俗話說「後生發福,棺材當屋」,什麼意思?老話裡蘊含大道理大家都知道咱們農村的很多俗語聽著都是有著一定的迷信色彩的,所以往往不被人信任,但是實際上雖然有些的確是因為迷信,可是通過結合過去的生活經歷來考慮的話,同時也會有很多真理,有些甚至流傳至今,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後生發福,棺材當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這句話呢?看到「棺材」兩個字想必大家可能都會想到一些不好的東西吧。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有道理嗎?聽聽老農怎麼說
    修房蓋屋要花費很多的財力人力,有的家庭要付出半生的努力才能積攢夠蓋房的財物。所以對於來之不易的房屋,修建的時候更是精益求精,按照農村各地的蓋房習俗,都是按著好的方面去做。農村房屋的俗語老話也不在少數。這些俗語都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至,有的是關於房屋的走向,也有的是關於房屋的方位坐落,甚至房屋的高低都有不同的講究,像大家所熟知的蓋房俗語:「寧肯青龍高萬丈,不可白虎抬頭望」,這句俗語說的就是房屋高低的講究,蓋房的時候,東邊也就是左邊的房屋是可以高一些的,但唯獨西邊(右邊)的房屋是不能修建的高於東邊的,這也是農村蓋房的傳統習俗,其中有很深的道理存在。
  • 俗話說:「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為何「麻雀屋」會出棟梁?
    但是麻雀卻很少去有人住的家裡築巢,不過農村有句俗語叫:「人住麻雀屋,輩輩出棟梁」,難道麻雀來家築巢,家裡就會出棟梁?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麻雀屋」呢?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現如今的農村,跟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適宜居住,這裡環境靜怡,空氣相當的新鮮。在帶上一個獨立的院子,這才是真正的田園風格的民居房。對於蓋房子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房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居住的時間長短。房屋的布局走向規格建造,關乎到居住是否舒適,而且按照農村的老話來講,還關乎到家庭運勢。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兩個哭」,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想要這樣的環境,建造房子的時候有很多講究,我所了解的就是風水和朝向。這句俗語就和風水學有關。想要理解這句俗語,你首先需要知道一些詞,比如滴淚。滴淚在這裡咱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下雨。從廣義上來講,滴淚屋指的是下雨天漏雨的房子。
  • 農村俗語老話:「姑不接,姨不送」,指的是什麼?有沒有道理?
    關於結婚,農村俗語老話有這麼一句:「姑不接,姨不送」,那麼這句話接是接什麼,送又是送什麼呢?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以前農村諸事都有著比較多的規矩,特別是一些喜事上面規矩就更多了,今天要說的「姑不接,姨不送」,就是結婚時的一個規矩了。這裡說的姑不接,指的是男方在接新娘時姑姑不能去接。而女方嫁閨女會有送嫁的隊伍,所以姨不送指的就是姨不能去送。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
  • 俗語「竹子開花,馬上搬家」啥意思?古人這句俗語有科學道理嗎?
    老話講「芝麻開花節節高」,那麼竹子開花又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事實上在民間,人們對竹子開花避之不及,這一點可以從俗語「竹子開花,馬上搬家」中得到驗證。 之所以有很多人沒有見過竹子開花,主要是因為竹子開花的周期特別長。 一般情況下,根據竹子的品種或類型不同,生長和開花周期也不一樣。據相關資料記載竹子開花,最短的時間也需要十年之久。以此類推有長達60年一開花的竹子,也有最長120年開一次花的品種。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其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農村的影響深遠又全面,尤其是五零、四零以前的老輩人對其深信不疑。其實,這也不為怪,因為大部分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逐漸總結而成的經驗。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扛轎屋」,簡單來說,是一種房屋住宅的布局形式,即正房的前後各修建了一排房屋,形狀像「H」型,正房就像轎身,側房好比抬轎子的兩根槓子。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