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麻雀屋也就是質量相對來說比較差的房屋,在過去老房子裡面或者是一些房屋有縫隙的情況下,都會出現麻雀居住,這樣的房屋就能夠棟梁輩輩出?也就是能人輩出?
一、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
從字義上看,有其片面性。從內在看,有點不合常理。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存在的。但居在豪門大宅的就不出棟梁了嗎?反過來說,輩輩都出棟梁了,還會住在麻雀屋嗎?
為什麼住了麻雀屋就能人才輩出呢?麻雀屋小,但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沒有一些比較奢侈的陳設,住在這樣的屋子裡能夠清心寡欲,心無雜念才能靜心去學習,學到了知識才能考取功名。
因此,這句俗語延伸意思,小房子容易聚精會神,免受幹擾,在過去時讀書容易集中精力。就是說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要有過多物質的欲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一般都能成功。
居住這樣的房屋的,總的來說家庭條件是一般或者是不好的,這從先天基本上就有差距,基礎差想要取得成功,實非易事。所付出的能力是要超出其他家庭。所以說這樣的家庭根基很淺、家底很薄,為啥還會能人輩出呢?
越是缺什麼,我們就越會去想得到什麼,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自己這一代沒有太大作為,往往會寄託於下一代。由於家境不好,有志氣的孩子,往往會加倍努力,付出的比家境好的孩子要多得多。
付出有時候也是會有回報的,所以很多家境不是特別好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往往會取得不錯的成績,所以這句老話:居住麻雀屋,棟梁輩輩出,其實也就是我們農村的老話叫做:寒門出貴子。雖然這句老話並非是百分百,但其實也是有幾分道理存在的。
二、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
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但只是概率,不是絕對的。顧名思義,麻雀屋是指貧寒之家,過去農村貧寒之家比比皆是、都出了棟梁之才嗎?
這句俗語不是泛指的,而是特指貧寒之家,出了棟梁之材。居住在麻雀屋的人,不一定是貧寒出身。天下父母誰不望子成龍?誰都會去住麻雀屋,但是這句俗語卻是有道理的。
也許有的是書香門第,官宦之家,或是富紳之家。因種種意外因素致家道中落,迫居於麻雀屋。這樣的人家,傳承還在,對其子女的教育、家規等繼續沿襲。這樣人家的孩子對家道的劇變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激發了鬥志和拚博的精神,自然易出棟梁之材。
世代貧寒人家的孩子,償夠了生活的艱辛,嚮往美好的生活、改變現狀的意識越強。自小樹立遠大的志向,奮鬥的目標。以頭懸梁、錐刺股、坐壁偷光的精神,努力學習知識,成為國家之棟梁是必然的。
還有一句俗語叫「破窯出好瓦",那好窯豈不更出好瓦?說白了「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人們對出身於貧寒之家卻成為國家棟梁人才的一種認可、敬佩之詞。若真是如此,那就看不到高樓豪宅了,滿世界都是麻雀屋。
這句話的實際意義跟寒門出貴子的意思差不多,在現實之中值得商榷,只能說是一種寄託,一種對於家庭運勢扭轉的一種美好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能夠成為棟梁之材,這點來說是沒有錯的。
總之,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這句話本身沒有錯,錯是錯在你錯誤的理解。這句話是在某種場景、某一情況下的溢美之詞。很突兀地把這句話拿出來說,就有點斷章取義了。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