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電子商務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電商扶貧成為了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武器。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便捷的運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給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提供了生存及築夢的平臺。當扶貧遇到電商,一批身殘志堅的殘疾兄弟姐妹搭上了電商的快車,走上了富裕之路。今天,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的故事。
走出陰霾與迷茫,重拾新的人生
來自甘肅省臨洮縣中鋪鎮的王茂盛在接觸電商之前,是一名工程承包商,當時,他的電腦基礎為零。2013年,因一次意外事故,王茂盛不幸從高處墜落,造成高位截癱。住院期間,一名來自四川的病友邀請他加入了一個電腦交流群,他開始接觸電腦,走進了電子的世界,在網上結識了許多朋友,逐漸變得樂觀開朗起來。
王茂盛微笑著告訴記者,他與電商結緣,源於一口鍋。「有一次,我抱著試試的態度在拼多多上買了一個鍋,到貨後發現質量很好,且價格便宜,當時我就想,我的產品是否也能在平臺銷售呢?」2019年,王茂盛在拼多多的蘭臨土特產店開張,開始銷售百合。平時店裡每日的銷售額在100單左右,在電商節期間,有時可以達到400單左右。」
甘肅臨洮縣現在是蘭州百合主產區之一,種植面積超過6萬畝,抓住這一地理優勢後,王茂盛將自己的家改造成了生產百合的簡易加工間。近年來,王茂盛不僅實現了自己增收,還帶動了貧困群眾就業,截至目前,公司共吸納了10餘名殘疾人就業。
來自安徽阜陽的楊道林天生患有小兒麻痺症,導致他行動不便,但他沒有輕易與命運握手言和。2002年,參加了阜陽市殘聯舉辦的手機維修培訓班後,楊道林和同學合夥開了一家手機維修店,開始了創業之路。後續從事的手機批發銷售生意,因合作品牌的渠道問題,沒能持續繼續發展。
2019年春節期間,楊道林到雲南昆明旅遊,發現鮮花生產成本與內地市場銷價存在十倍以上的利潤空間,商機廣闊。很快,楊道林入駐「阜陽市殘疾青年創客空間」,投資成立了主營鮮花、鮮切花及包裝耗材批發零售的阜陽千花匯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並在拼多多平臺上註冊一家店鋪,進行鮮花銷售。如今,楊道林的公司已累計投資2000萬元,開設花卉網店數個,帶貧帶殘就業近200人。
「市委市政府和殘聯等有關職能部門給了我公司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市殘聯打造的「殘疾青年創客019」服務平臺,為公司提供很多優秀殘疾人,未來,將開發包裝、物流等相關就業崗位,帶動當地更多殘疾人就業」楊道林對記者說。
攜手同行的「新農人」,電商事業的「青春力量」
在成都蒲江,有這樣一對特殊的創業搭檔,他們的故事激勵了許多電商創業者,他們就是楊添財和吳雲。6歲那年,楊添財患上了肌肉萎縮症,漸漸不能走路。為此,他曾經一度自我封閉,電腦成為了他和外界溝通的渠道。早年間,吳雲因一次用藥不慎,導致單耳失聰。2015年,21歲的楊添財和26歲的吳雲,因為父輩的關係認識了對方,吳雲帶領楊添財走上了電商之路。
你是我的腿,我是你的耳。楊添財和吳雲兩位志同道合的殘疾人準備一起在電商創業路上攜手同行。2018年8月,他們網上註冊店鋪,開設品牌「一起走吧」。經過兩個多月的專業電商培訓,10月,店鋪開始運營。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索,2019年,「一起走吧」在拼多多平臺的銷售額達到1.23億元。
來自貴州省三穗縣的「95」後小夥田維金,2012年,在不幸確診患上了強直性關節脊柱炎,在治病的6年時間裡,田維金有過沮喪,有過失望,但是從來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
2017年,田維金家成為了脫貧攻堅工作重點幫扶對象。隨後,他參加了三穗縣開發區電商產業園的電商培訓班,成為了園區的一名學員。五香草是貴州當地炒制牛羊肉的佐料,但是五香草作為商品而言,受關注度和市場飽和率並不高。為進一步拓展五香草銷售渠道,田維金創立了網上農特產品店鋪,主推五香草商。2018年,田維金通過電商創業,成功脫貧。在自己脫貧致富的同時,他還無償地將自己的創業經驗分享給其他貧困戶,鼓勵村裡的老人殘疾人種植五香草,他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收購,輻射帶動他人脫貧,為村裡的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電商扶貧充分調動了貧困戶積極性,激發內生動力,培養了數百萬的新型農民,吸引大批人才返鄉創業,為農村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活力。電商扶貧作為新一輪扶貧開發的創新舉措,成為了實現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成為了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助推扶貧攻堅的有效模式及手段。扶貧,不僅需要用心,還需要「用新」。電商扶貧為農村全面發展注入新活力,將「扶貧」「扶智」相結合,助推中國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為世界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編輯:宣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