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職場中,跳槽是很常見的現象,尤其以年輕人為主,「一言不合就辭職」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辭職原因更是千奇百怪,比如天天996,工資2500;你給老闆講道理,老闆給你講情懷;你給老闆講情懷,老闆給你講道理等等。優路教育提醒大家,學不會遊泳,換遊泳池有用嗎?你那麼頻繁地換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最後又得到什麼了呢?

對待換工作辭職,不同年齡段的人,看法也有很大出入,有人給出了不同年齡工作者的離職原因,引得大家一致認同:60後:什麼是離職;70後:為什麼要離職;80後:收入不高我就離職;90後:領導批評就離職;95後:心情不好就離職;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
看到這些理由,讓人深有感觸,也有些哭笑不得。在職場中,確實有很多無奈心酸的時候,不僅要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還要頂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當然有很多年輕人會直接「炒老闆魷魚」,但也有一些生活壓力大的中年人,不願意來回折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處境下,只要工資能維持生計,一般不會選擇換工作。

有句話說得好,再好的工作,也有人離職;再不好的工作,也有人堅持,每個人的需求與規劃不同,當然一些夕陽產業中的工作者,還是建議儘早另尋出路,除此之外,還是儘量不要頻繁跳槽。因為開頭已經提醒大家:學不會遊泳,換遊泳池有用嗎?答案當然是沒用,頻繁跳槽的工作者當中,只有少部分實現了升職加薪,大部分人能維持原狀就實屬不易了。

馬雲曾經說過,員工離職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優路教育表示,很多企業的制度與領導層的管理方式確實存在問題,但其實對員工來講,並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想要有所發展,頻繁跳槽換工作的方式,作用並不大,只有說選擇一個領域,寬度兩釐米,深挖兩千米,持續堅持耕耘才有收穫。

很多人看似工作履歷豐富,接觸過很多領域,但大多淺嘗輒止,並沒有什麼深度。很多考證黨也是如此,看到很多高含金量的證書,比如一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在拿下證書後收入就很可觀,因此自然非常心動,然後就投入到了複習備考中,但半途而廢的大有人在,以消防工程師為例,近年來的報考人數直逼百萬,但缺考率卻超過了三成。

很多考生並沒有持續付出努力,連參加考試的勇氣都沒有,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需要指出的是,在取得相應證書後,不僅意味著收入、職稱上的提升,持有高含金量的證書,從目前來看也是一個比較穩妥的退路,它可以讓你更有底氣的跳槽換工作,意味著你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比如取得一級建造師證書後,很多人就直接離開了工地,換了一個相對輕鬆的工作,而且待遇也很不錯。

綜上,跳槽與否,要看你對工作的期望與需求,但沒有相應的能力,還是老老實實的積累學習,才是最應該做的,學不會遊泳,在其他泳池裡也翻不起浪花。優路教育建議大家,能力與待遇是成正比的,你具備了更專業的技術或素質後,待遇自然就上來了。那麼職場中的你,有沒有什麼跳槽的經歷呢?換了工作之後,待遇有沒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