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和他的殺手

2021-02-17 看電影雜誌


做經典的續集是個麻煩事,比如[銀翼殺手]。而對於賽博朋克,不論是雷德利·斯科特還是丹尼斯·維倫紐瓦,都沒提太多。也難怪,30年前是個開山立派的時髦概念,如今已是個商業化十足、擁擠的市場。

對正宗的賽博朋克之子,玩不玩,說不說,都夠資格重新下定義。至於像不像當年的[銀翼殺手],是另一回事。

 

沒斯科特也行

 

斯科特承認這片與他是個「未完成作」。他似乎依舊記得35年前影評人對他的惡意。

 

寶林·凱爾在《紐約客》上寫了三頁半的惡評:「斯科特似乎是在自己打造的迷宮裡迷失了方向,他還丟失了地圖。」從此他還上「影評閱讀障礙症」,不再看任何影評。時間一過,你好我好都好,大家都有為自己辯護的理由。

 

▲[銀翼殺手]有七個剪輯版本,寶琳看得大概是有旁白配音的劇場版

那版最差,也非出自斯科特的製作本意。而福特一貫的酷使他當然不喜歡這片,1999年時說的再清楚不過了——「不管怎樣,我就是不喜歡——我是偵探,然而沒幹什麼偵探的活。」

 

似乎真把自己當菲利普·馬洛,大概忘了自己的設定是銀翼殺手;版權又和製片人們的利益糾纏在一起——就是個麻煩,但品牌價值還在,歷久彌新的樣子。

 

愛爾康娛樂和華納在2011年從買下續集和前傳製作版權(還包括電視劇、小說、遊戲版權)。

 

▲遊戲裡常常會重現[銀翼殺手]的場景

 

不能重拍——那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賣家是35年前補上[銀翼殺手]成本窟窿的巴徳·約金。儘管賣了版權,但製片人一欄上他依舊和斯科特排一塊。愛爾康在2012年打了斯科特電話,後者大喜過望,以至於說了「等這電話35年了」這樣的熱忱話。

 

隨後他向對方一股腦兒地講了他的想法——尤其是複製人羅伊在屋頂上死去後的情形。有了愛爾康做後盾,他立馬找老夥計編劇漢普頓·范徹。非他不行,拿導演的話說,他能給作品帶去「獨特的節奏和韻律」。

 

範徹沒他那麼興奮,「又來!不是吧!」然而35年前對別人改他劇本的憤怒早就沒了,虛弱的抵抗無用,心甘情願入夥。最終,加上麥可·格林,三人搞出了想要的劇本。結果卻是,搞了兩年劇本,卻拍了[火星救援]和[異形:契約]。

 

▲其實[銀翼殺手2049]那漫天橘黃色大霧,跟[火星救援]有異曲同工之妙?

 

斯科特意識到沒準[銀翼殺手2049]沒他也行,他該放手了。而比起從前約金帶自己人(大衛·皮柏斯)去改劇本,如今的斯科特有充分話語權(何況他還是製片人)。[銀翼殺手2049]是完全符合斯科特意願的作品——即便導演不是他。

 

非戴卡德不可

 

而製作團隊早在一開始就達成共識,這片沒有哈裡森·福特不成。

 

這事說容易肯定不容易,畢竟福特的不喜歡很徹底,被問到當初拍的時候有什麼難忘的記憶時,回答的不要太乾脆:「一點也沒有。」說難不難,漢·索羅他都當了。興致好起來,逗逗記者:「等等,這麼說好像不對,再問我一遍?」

 

▲雷德利和福特一直不對付,大概也沒想過35年後會再碰頭,老了也依舊大吵大鬧,誰也不待見誰

 

想了想似乎還是有愉快回憶的——「早上太陽升起,收工回家最開心。在華納片場拍了50天夜景和雨戲,實在很艱苦。時間太長,打光麻煩的要命。還有很多時候都在等……」

 

真正愉快的倒是回歸當漢·索羅。

 

「重新去演一個30年前的角色還是很有趣的,穿上那些舊衣服,很高興還合身,所以回歸併不掙扎。」

 

借著漢·索羅說[銀翼殺手],總算承認:回歸畢竟還是不錯的。只是對斯科特,他依舊抱有複雜的情感,大概是吃苦頭吃怕了。

 

現在大家都老了,不如說點好話,「不論怎樣,我對他和他的作品依舊懷著敬仰之情。」只是好話沒兩句,本性又露了出來,「那時候拍的真辛苦啊,反正比較起來,丹尼斯是個截然不同的導演……」然後他歪嘴一壞笑,「和誰比來著?啊,對,雷德利。」他也的確無可替代。老演員第一次來,只用一個亮相就足以在後輩心中引起一陣漣漪,這高斯林不服不行。

 

「那天燈打得很暗,每個人都只能看得到輪廓,到處都是煙霧。」

 

「我們聽到哈裡森的聲音,知道他來了,然後就看到影影綽綽。所有人都看著他,突然,他的人從霧裡顯現出來……」

 

▲所謂從霧裡走來,大概是這個樣子的,想必在座各位並不陌生

 

如果給電影起個副標題,「尋找戴卡德」最合適不過。他行蹤成謎,好的壞的,所有人都對他的去向感興趣。而[星球大戰7]證明,用一部電影時間找一個人是可行的,哪怕那人姍姍來遲,在結尾出現幾秒,擺個譜。

 

沒維倫紐瓦不行

 

「我們知道故事剋星,電影本身也很強,一切功夫都做足了。」加拿大人說的容易,對維倫紐瓦,他有一座山要跨越:別壞了前人的招牌,還要蓋上自己的印記。

 

他和高斯林一樣,第一次看[銀翼殺手]不過14歲,看的是錄像帶。魁北克少年和外界唯一的聯繫是《神奇電影》(Fantastic Film)和《星志》(Starlog)這兩本雜誌。他記得當時看到《星志》的封面:一臉憂傷的戴卡德。他立刻意識到這會是部與眾不同的科幻片。現在輪到他當接力者,感覺奇妙。

 

2013年,維倫紐瓦正和愛爾康談[囚徒]的事。結果製片人安德魯·科索沃跑來打斷了開會:「抱歉,雷德利·斯科特在等,我們想做[銀翼殺手]的續集。」維倫紐瓦感到驚喜,不過是粉絲的心態,和他畢竟沒什麼關係。

 

一年後,維倫紐瓦鎮在拍[邊境殺手]時又和科索沃碰頭吃飯。這回製片人神秘兮兮塞個信封,上書「昆士堡」,乃[銀翼殺手]續集之代號:「你當導演」。

 

短暫的猶豫後,是狂喜。

 

▲[銀翼殺手]有個開頭:戴卡德在某廢棄農場大戰機械人,後來沒拍,現在變成了高斯林大戰巴蒂斯塔

 

「我接下來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可以改一些劇本裡的東西,不是核心主旨,也不是角色,我會弄得更簡化、更直接些,接近第一步的劇本。」這是硬性條件,還有個隱形條件——得到雷德利·斯科特認可。

 

「雷德利必須讓道。他非常大度得體,他來看我們做的設計,會提出些意見。」

 

「我不會照單全收,畢竟你得做自己內心真正相信的東西——我們對事物的感覺是不同的。」

 

「同時我也需要和他保持一定距離。有天他來片場,我在導戲,他就站在我背後。」

 

「我說雷德利,你最喜歡哪個導演?他說是庫布裡克和伯格曼的粉絲,他最愛伯格曼。」

 

「我就說如果你當導演時,伯格曼就站在你後頭,你覺得怎麼樣?他哈哈大笑然後就走了。」

 

維倫紐瓦召集自己的戰隊:攝影羅傑·迪金斯,據說談判談到最後一刻才談成;

 

美指界的老前輩丹尼斯·加斯納;本來還有大衛·鮑伊演大反派。

 

「我想用個搖滾巨星,但後來很不幸聽到他逝世的壞消息,只好找有相似氣質的人(傑瑞德·萊託)。」

 

▲東方意象和禪味在今日依舊有吸引力,30年前是日本,現在是中國

 

[愛樂之城]的空前成功無疑對[銀翼殺手2049]是利好消息,主角高斯林行情高漲。福特似乎覺得少了很多扮酷的壓力,幸災樂禍兼酸溜溜的——「我知道瑞恩很性感,這對票房來說總是好事。我非常希望他能繼續為我們吸引觀眾——老老實實的,別惹麻煩,這樣我們就能佔他便宜,分享他的成功啦。」

 

導演大笑之餘覺得有必要講清楚:「我選他是因為他適合,要和哈裡森·福特一起搭戲,這個演員得夠強。」事實上兩個男人處得挺好。維倫紐瓦的洛杉磯在東歐拍。

 

▲在布達佩斯,兩個男主角黏在一塊做功課——像學校裡一塊探險的小夥伴

 

今天福特的拖車停在高斯林前面,明天高斯林救災車窗口放點小盆栽,後天福特從車裡拉條紅毯出來……諸如此類,玩的不亦樂乎。

 

維倫紐瓦有時也摻一腳——「我們在開拍前花了好一陣時間,一起喝咖啡,研究每場戲,以確保達到簡潔有力的效果。」「一共拍了105天,瑞恩有103天都在,能給我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議。」

 

在過去打造將來

總有人給維倫紐瓦建議,比如範徹。後者一副藝術家派頭,講究感覺而非邏輯:「別老想著邏輯,我們做第一部的時候就像做夢一樣,試著進入那個夢的世界。」維倫紐瓦依舊好脾氣,也依舊沒有照單全收。

 

導演可以做夢,還要做事:搭景、避免過多使用綠幕、利用好奧瑞格片場的七個攝影棚,和加斯納建造超大型外景。高斯林也沒閒著,負責角色公寓的軟裝:書架上放什麼書、廚房有什麼吃的、器具什麼——大概在銀幕上一閃而過,或壓根就不出現在銀幕上。

 

而對一些電影裡外來感十足,又具有功能性的小玩意上,演員就無所適從了——要提供他們相當明確的位置和信息,否則不能進片場。

 

福特又懷念起了從前:「實景非常有用。人的反應更真實——對腳步和聲音的反應,因為能感覺到。」這也是[銀翼殺手2049]必須跨越的難點,創造一個繼承了老版美學(賽博朋克)的世界。

 

▲[神奇女俠]後,羅賓·懷特又去大片打醬油,這次演洛城警局的副隊,高斯林的領導

 

維倫紐瓦看得再清楚不過。「這部電影不是今時今日的延伸,而是過去(第一部)的延伸,和現實產生了某種有詩意的距離感。」

 

這回沒有科波拉半賣半送他們霓虹燈管了(當年為了省錢,製作團隊向剛拍完[舊愛新歡]的科波拉借了很多霓虹燈管),如今有藝指丹尼斯·加斯納全權負責。

 

拍慣了007片,你很難想像他會弄出點什麼光怪陸離效果出來,怕就怕效果太尋常了。更巧的是,他就是當年帶斯科特去買霓虹燈的人。「那時候是1981年,我還在盧卡斯和科波拉的活動畫片公司(Zoetrope Studios)。」

 

「接到科波拉的電話說有人要買些霓虹燈,要我帶他去轉轉。」

 

「我和那人碰了頭,他說他叫雷德利·斯科特。我就帶他去了倉庫。」

 

「一開門,裡頭的大概有2.5英裡長度的霓虹燈管。他問我能拿多少,我說多少都行,他就要全部。」

 

「問他要這麼多幹嘛?說要拍部叫[銀翼殺手]的小片……」

 

走出城市,邁向荒蕪

 

加斯納在幾年前接到了維倫紐瓦的電話。

 

他當時剛弄完該死的[幽靈黨],一聽就消了放假的念頭,順勢入了夥。

 

對這部續集,他有無數個問題,最重要的:這會是個全新的世界嗎?

 

加斯納喜歡什麼都造大一點,展現壓倒性的力量。

 

「建築必須有力量和規模,所以尺寸都很大——你能看得見,都是實景。」

 

「第一部裡有莫瑞爾大樓,那是個大建築。現在你發現什麼都更大。」

 

「人永遠要造東西來保護自我,就像故事裡設定的一樣,不論環境被汙染成什麼樣,人總要趨向於安全和自衛的。」

 

▲嗯,建築很大,車倒很小

 

加斯納比福特小几歲,也是老派人,喜歡實景。

 

「過程總是這樣的:丹尼斯去片場,然後驚嘆一聲哇;他帶演員去片場,他們都驚嘆一聲哇——這能在瞬間改變一切。」

 

「不管他們在劇本裡讀到的是什麼樣的, 進入實景後一切都變了。大腦會作做出各種判斷:這是我見過最美妙/可怕/奇怪的景象。」

 

比較苛刻的是,加斯納喜歡360度全方位實景打造——即便拿處景根本不會出現在鏡頭裡也一樣。

 

「瑞恩和哈裡森,他們都是真正的電影人。」

 

「我希望他們一進來就能感受到真正的片場——別一進來,當中有把椅子(在成片裡不過幾秒鐘),四周全是綠幕,搞不清哪兒是哪兒。」

 

「最好的辦法及時最老的那種;處於相對真實的環境裡。我們為此做了非常非常艱苦的努力。」

 

加斯納並不排斥用CG,事實上他精得很,所有實景都會用電腦特效渲染——他稱之為「電腦畫筆」的玩意兒幫了大忙。

 

結果?當然是在銀幕上看起來更真了。

 

他喜歡搞些彩蛋挑逗觀眾,這是做007電影得來的經驗。

 

拍到第65天,維倫紐瓦才見過三塊綠幕,這讓他很高興,說出了「要向前走,有時得後退」的金句。

 

好玩的是,戴卡德當年用過的那把槍也得到原樣複製。

 

道具師道格·哈洛克不得不向收藏那槍的玩家借——現在值25萬美金,人家堅持要自己帶了來,倒不是怕弄壞了藏品,只為一探[銀翼殺手]續集的神秘模樣。

 

▲斯科特打造了迷幻的未來都市,而郊外才是維倫紐瓦的地盤

 

他讓高斯林去到荒野:被核霧籠罩,一片死亡的橘黃色。

 

如今他有了混亂:「一個延續,但加了很多荒蕪環境的元素。」

 

2049的洛杉磯不再局限於城市——只在城市沒法體會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劣。

 

賽博朋克2049

 

加拿大人更喜歡雪。維倫紐瓦剛和同位加拿大人的高斯林一見面就說「我的洛杉磯是下雪的。」

 

下雪的加利福尼亞則對上了末世生態危機的設定,這是個掙扎求生多過尊嚴生活的時代——只有窮人和暴民才蝸居在洛杉磯。

 

壓迫感十足的大環境和渺小的人類(以及複製人),對立從來都是如此。

 

▲Luv——難道該翻成「愛愛」?比所有人更像複製人,還是個女殺手角色

 

討論到後來,到底逃不出「生存還是死亡」的古老問題。

 

引經據典是個好習慣,高斯林和福特在戲裡頭回見面,後者就被打動了,因為高斯林從看過的書裡念了段話——大概也不會是莎士比亞。

 

沒準是雪萊,或拜倫?聽上去很像法斯賓德在[異形:契約]裡詩興大發,有斯科特的惡趣味。

 

一見面就掉書袋不是人幹的事(天知道戴卡德和K探員是不是複製人),福特還是找到了知音。

 

「戴卡德聽到他掉書袋,感嘆一聲,他看書,那挺好,我也看。畢竟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這是個很少見的習慣。」

 

導演們也都知道「是不是複製人」這問題用來吊胃口是最好的,犯不著自賤地講清楚。

 

斯科特不當導演一身輕,滿不在乎謎底被解開:「一定會講清楚的。」

 

維倫紐瓦大概又有了老頭子站在他身後的感覺,表示要緩緩。

 

「如果雷德利坐這兒說,對,他就是個複製人。而我說,不,我們也不確定——電影就是這麼設計的,我覺得讓這種搖擺不定的狀態持續下去很美妙。」

 

好比是寫作文,切不可把文章作死了。

 

據說整個組裡,只有福特和導演有全本劇本——高斯林都沒份。

 

而那頭福特和斯科特又吵了起來——關於他是不是複製人。

 

▲作為體制裡有想法、有執行能力的導演,維倫紐瓦給自己選了一條不怎麼好走的路——和35年前的源頭爭論一番

 

維倫紐瓦在一旁看好戲——「我會一直都記住這件事的,我們在布達佩斯吃飯,還喝了點不錯的紅酒。」

 

「哈裡森和雷德利開始恨嚴肅爭論起來了,他們幾乎是在向對方吼了,整個餐館都聽得見。」

 

頓了一頓,後頭又說:「儘管一直吵,當他們還是很愛對方的。」——這話聽著真勉強。

 

想想今年早些時候上映的可怕的[攻克特工隊],賽博朋克在過了30年後,也不過如此。

 

CDPR公司的遊戲《賽博朋克》從「2020」都出到了「2077」。

 

大環境早變了,這個詞不過是流行文化的一個符號。

 

標榜的未必正宗,前一陣拉夫·西蒙在紐約唐人街走秀,打的就是[銀翼殺手]、賽博朋克的牌。

 

他算是當今知識分子風格設計師的精英,還肯動腦子,要真來一個魯伯特·桑德斯那樣的,也沒轍。

 

好在維倫紐瓦說我們都是[銀翼殺手]之子。理念和血脈,總要傳承的。

 

來說說你對[銀翼殺手]續作的期待?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


看電影


新最全的電影周邊電影票免費送

最黃暴和最有深度的電影解讀每日定時定量推送

想不出你為何還不立刻關注看電影微信號?

相關焦點

  • 從《銀翼殺手2019》到《銀翼殺手2049》
    然而《銀翼殺手》的首周票房僅有615萬美元,最終票房定格在3300萬票房。無論如何,2004年8月26日,由英國《衛報》組織、並由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道金斯和加拿大著名心理學家平克等眾多科學界名人在內的60名著名科學家評選出的優秀科幻影片名單中,本片名列榜首。擔任評委的倫敦國王學院幹細胞生物學家明格斯說,《銀翼殺手》是他所看過的最棒的科幻電影。(《衛報》)
  • 《銀翼殺手2049》
    對籃球迷來說,喬丹科比詹皇,這就是經典,當然,對科幻電影迷來說,1982年的《銀翼殺手》和大家熟悉的《2001太空漫遊》一樣,也是經典,《銀》是《攻殼機動隊》,《黑客帝國》等賽博朋克經典名篇的祖師爺,也是一部剛開始票房慘敗,但慢慢被職業影迷從租售錄像帶挽救回來的影史豐碑。
  • 銀翼殺手2049劇情解析 銀翼殺手2049沒看懂的看這裡!
    《銀翼殺手2049》今天將和中國影迷見面了,那麼《銀翼殺手2049》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電影《銀翼殺手2049》會不會看不懂呢?  《銀翼殺手2049》劇情:  電影《銀翼殺手2049》是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動作片。
  • 小島秀夫怎麼看《銀翼殺手》?他不務正業寫了影評
    他憑藉非凡的導演天賦指導了一連串的傑作:《焦土之城》、《囚徒》、《宿敵》。但說實話,儘管我燃起了一絲希望,我的不安和擔心並沒有完全消失。  這種不安的感覺一直伴隨著我,直到我看了《銀翼殺手2049》,那一刻我的疑慮一掃而空。《銀翼殺手2049》毫無疑問是高水準的電影傑作。  在第一部《銀翼殺手》上映35年之後,這部真正的續作到來了。
  • 從《銀翼殺手》到《銀翼殺手2049》 35年間給養多少賽博朋克?
    《銀翼殺手:2022黑暗浩劫》、《銀翼殺手:2036複製人黎明》和《銀翼殺手:2048無處可逃》三部衍生短片,憑藉兩位導演(渡邊信一郎和盧克·斯科特)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將這30年來社會變化的關鍵節點用不同的手段顯露出來。
  • 《銀翼殺手》偉大的科幻片
    無論是警方,還是泰勒公司都不可能容許這種情況發生,於是他們派出了銀翼殺手,以逮捕擊殺這些複製人。戴克就是一名銀翼殺手。而羅伊則是這四個逃走的複製人的領袖。戴克的任務是捕獲羅伊,羅伊一直都在為自己和同伴們爭取更久的生命。故事也因這兩人而起,即便他們彼此之間素未謀面。在講這部《銀翼殺手》之前,我們先說一下賽博朋克。
  • 《銀翼殺手》動畫版《銀翼殺手:黑蓮花》首曝概念劇照
    近日,《銀翼殺手》動畫版《銀翼殺手:黑蓮花》首曝概念劇照! 7月25日,Adult Swim Con上發布了《銀翼殺手:黑蓮花》的兩張預告圖。
  • 銀翼殺手2049劇情結局解析劇透 銀翼殺手2049好看嗎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銀翼殺手2049》再有幾天就要上映了,許多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劇情,在《銀翼殺手》中劇情就很燒腦,《銀翼殺手2049》又有哪些燒腦的橋段呢?  《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洛杉磯警局官員K揭露了一個深藏的秘密,可能會使社會陷入混亂,而線索引導他去尋找已經消失多年的前銀翼殺手的故事。
  • 《銀翼殺手2049》:科幻的唯美
    《銀翼殺手2049》中末世感的城市場景。你不需要了解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原作《銀翼殺手》,也不必是一個科幻迷,作為續集的《銀翼殺手2049》(下文簡稱《2049》)自成體系,展現出特殊的美學。
  • 《銀翼殺手》:賽博朋克科幻片和文學大咖的集合體
    銀翼殺手,這是一部多麼值得反覆回味的經典科幻電影。我相信很多人是先觀賞了2017年拍攝的《銀翼殺手2049》。確實,這是一部難得的科幻佳片,裡面複製人深邃的存在和細膩的情感讓我痴迷。但我不得不提的是,在《銀翼殺手2049》前,還有一部堪稱是賽博朋克的元老,完美文學主義體現的電影,這就是在1982年拍攝的《銀翼殺手》!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並不是一部難懂的電影,恰恰相反的是,本片比起1982年的第一部,在風格和格調甚至敘事層面上都高度一致,但故事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這跟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的特點有關,他的作品,無論是《邊境殺手》還是《降臨》,都是那種信息量很大的電影,但故事方面卻很簡單,本片也不例外。
  • "銀翼殺手2049"口碑解禁 一片叫好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訊今天,年度科幻巨製《銀翼殺手2049》社交網絡口碑解禁,先期評價一片大好。距離1982年老雷的《銀翼殺手》至今已過去35年,這個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主演、系列「主心骨」哈裡森·福特也再度加盟的老牌科幻IP重啟版到底怎麼樣呢?《The Wrap》:《銀翼殺手2049》絕對是一部驚人之作和科幻神作,它展現的特效又達到一個全新高度,絕對是2017年最好的電影之一。
  • 《銀翼殺手》裡的未來終於來了!
    2019年11月本來沒什麼特殊的,可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把近未來的時間點就設置在此。所以踏進這個月份,好像置身在一種真實的現在與虛構的未來互相拉扯的時空裡,十分奇詭。我原本以為只要沒有「連鎖六型」複製人和外星殖民地,《銀翼殺手》裡的未來就只停留在虛構層。
  • 我們已經來到銀翼殺手的紀元了
    《銀翼殺手》海報《銀翼殺手》是影史上一個著名的「真香」案例。1982年上映時虧得血本無歸,而且還遭到影評人的炮轟。直到「導演剪輯版」問世後,口碑才出現了大逆轉,成為最經典的科幻片之一。鑑於2017年高司令主演的《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發生在2049年,《銀翼殺手》也可以叫《銀翼殺手2019》。眼下我們馬上就要迎來《銀翼殺手》中故事發生的2019年11月了。我們中的很多人大概都錯過了在1984年看《一九八四》,那麼不妨在2019年的時候看看《銀翼殺手》。
  • 《銀翼殺手2049》影視評點
    《銀翼殺手2049》:原來我依舊不是真的塵奚 一鍵偽原創2 智能偽原創 恢復原文 原文網址從我清醒的一刻起,有了血肉之身,有了一種思維方式,但並不是擁有相同的感情,即使只是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也被貼上了「人造」標籤,《銀翼殺手2049》海報2049《刀鋒戰士》是一部由丹尼斯·惠蘭執導的科幻電影
  • 《銀翼殺手》出動畫版 《瑞克和莫蒂》主創打造
    《銀翼殺手》出動畫版 《瑞克和莫蒂》主創打造 時間:2020.07.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Tiffany
  • 《銀翼殺手2049》:人類的、太人類的
    《銀翼殺手2049》自電影《降臨》之後,維倫紐瓦再次證明了他駕馭科幻電影的超強功力——無論是劇情安排還是場景設計,無論是特效表現還是前作致敬,《銀翼殺手2049》(下簡稱《2049》)都堪稱本年度最值得記憶的一部好萊塢商業電影。
  • 《異形》和《銀翼殺手》真的共享同一個世界觀嗎
    首先《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和《異形》(Alien)都是相當著名的電影系列IP,影片劇情這裡就不多介紹了,反正大家已經非常熟悉,本文就專注於今天的主題,二者是否真的共享同一個世界觀呢?這看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它們二者講述的故事風馬牛不相及,甚至出品公司也不一樣,這是不是一些狂熱的科幻粉絲生搬硬套的結果呢?今天筆者就把整個理論梳理一下,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是否存在這樣的可能。
  • 銀翼殺手:2049 一部屬於未來的經典
    當戴夫·巴蒂斯塔飾演的薩珀·莫頓被他勒令「退休」的時候,他問K:「你感覺如何?」另外他還嘲笑這位面無表情的複製人偵探:「你從未見過奇蹟的發生。」這句話也讓K和我們一直在思考它背後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另外有趣的一點是,在他執行任務回來之後,都要進行一段盤問,這段帶著哈羅德·品特風的對話問多少有點讓人覺得摸不著頭腦,這其實是新版的馮特-坎普夫測試,在《銀翼殺手》中,哈裡森·福特用一個可以監視瞳孔的機器來問瑞秋這些問題。
  • 反人類與反觀眾的《銀翼殺手2049》
    這部片子是一部美國科幻片,叫做《銀翼殺手2049》,投資1.5億美元,是經典電影《銀翼殺手》的續作,但是在內地票房遭遇了滑鐵盧,上映3天僅僅拿到4000多萬。這個片子的問題值得總結,也非常值得我們這些國內的電影工作者思考。」「文藝作品首先要看主題。片子票房不好,我看是題材出了偏差。這個片子講複製人有了靈魂,互相有了感情,甚至還生了孩子。而且複製人還和人工智慧愛來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