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內資本市場併購重組風生水起 1919起併購事件民企佔比61...

2020-12-23 騰訊網

【證券日報】

「隨著國企改革的持續深化,其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同時,無疑也為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合作方式,可以期待的是,未來將會看見更多國資『牽手』民企的併購重組案例。」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近年來,隨著國企改革以及重組新規等政策紅利的加速釋放,轉型升級之下的併購重組案例正持續湧現,且在資本市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因債務問題陷入破產重整風波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成為又一家因經營不善而走上重整道路的汽車製造企業。

11月20日,就在汽車業內都在為2020年收官之戰的廣州車展忙碌之際,老牌車企華晨集團卻以進入重整程序的方式引發業內關注。當天,遼寧省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集團重整申請,標誌著華晨集團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證券交易違法違規現象多種多樣,但監管基調從未改變。近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對上海原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點資產」)的行政處罰書,列舉了原點資產對3隻個股的兩項違法違規行為,即:舉牌未信息披露和限制轉讓期買賣股票行為。

原點資產和法定代表人秦威完全認同調查結果,並接受處罰決定,最終公司被罰總計720萬元,秦威個人被罰120萬元。

【證券時報】

周一,A股延續上周強勢放量高開高走,上證指數突破3400點整數關口,再次兵臨年內高點;上證50指數大漲1.7%,再創年內新高,最高上摸3485.89點,距離2015年牛市高點僅差不到10個點;滬深300指數也衝破5000點整數關,創5年半來的新高。兩市成交954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大幅增加逾2000億元。盤面上,煤炭、有色、石油、化工等周期板塊漲幅居前,餐飲酒店、豬肉、消費電子等板塊跌幅居前。

北上資金當日大幅淨買入100.52億元,為今年以來第15個淨買入超百億元的交易日。其中滬股通淨買入66.83億元,深股通淨買入33.69億元。淨買入貴州茅臺18.02億元,格力電器、中國中免、五糧液、陽光電源等也獲得超億元的淨買入。紫金礦業、比亞迪則被淨賣出超億元。

海外疫情洶湧,據世衛組織的數據,近日全球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超40萬人。歐美疫情防控中普遍應用抗原試紙快速篩查,導致抗原試紙供不應求,全球主要廠商紛紛擴大產能。而據德國《經濟周刊》的統計,我國醫藥企業東方生物(688298)抗原試紙的質量可與羅氏、雅培等囯際品牌相媲美。

抗原試紙集合了核酸試劑早期診斷準確率高和抗體試劑快速檢測的特點,在感染新冠病毒的第一天就能檢測出來,操作簡便,不需要專用設備或儀器,從採樣到出結果一般在15分鐘以內,準確率與核酸試紙相當。

據悉,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期基金屬於「固收+」產品,股票倉位上限為40%。該基金並沒有設置募集上限,募集期為11月23日至11月27日,昨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將於11月25日提前結束募集。

記者注意到,近期易方達基金在「固收+」策略上頻頻發力,除了易方達悅興,還有幾隻偏債混合型基金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如9月14日發行的易方達悅享一年持有基金,3個工作日賣出90.16億,提前結束募集。易方達磐固6個月持有、易方達磐恆9個月持有也都提前結束募集,發行規模均超過70億元。

【上海證券報】

11月9日,萬華化學100萬噸乙烯裝置成功產出合格乙烯產品,標誌著公司聚氨酯產業鏈一體化——乙烯項目一期全部一次開車成功,該項目豐富了公司石化產品種類。隨著一期100萬噸乙烯項目的投產,公司將開始建設二期乙烯項目,進一步向產業鏈上遊延伸,並實現下遊產品的豐富多元化。據了解,乙烯項目的建設有利於完善萬華煙臺工業園聚氨酯產業鏈一體化,解決工業園聚醚多元醇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原料環氧乙烷、環氧丙烷,並可以消耗異氰酸酯產業鏈的副產品鹽酸,推動產業的平衡發展。

上市以來,恆力石化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產能持續擴張,全產業鏈優勢凸顯。公司日前公告,將在惠州投資114.95億元建設「2×250萬噸/年PTA項目」。項目達產達效後,預計年均銷售收入212.5億元,利潤總額12.06億元。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降低公司總體的原料單耗與綜合運行成本,從而增強公司在PTA行業的技術、規模與成本競爭優勢。屆時,公司擁有PTA產能將增至1660萬噸/年。據了解,恆力石化是具備綜合成本運行優勢的行業領先企業,相比行業平均水平會有200元至300元/噸的超額盈利區間。

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講話時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開展對標提升行動,提升企業精益化管理,既是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重要內容,又是推動國有企業提高效率、激發活力、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翁傑明提出,當前,對標提升行動進入集中推進、全面落實的關鍵時期。對標提升行動要打造三個標杆:標杆企業、標杆項目和標杆範式。要強化激勵、鼓勵先進,深入挖掘對標提升行動中的經驗做法、成功實踐,總結提煉先進模式。在不同行業、不同層級、不同管理類型中,持續推出一批精益化管理標杆企業,選樹一批精益化管理標杆項目,推廣一批精益化管理標杆範式,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實現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推動更多企業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在本土量化私募迎來一輪快速發展的同時,外資量化巨頭也紛紛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市場。2017年以來,多家外資機構以外資私募管理人的形式來華展業,其中就包括量化投資巨頭元盛資產、德劭集團和TwoSigma,目前這些機構均已在境內發行了量化私募產品。

2018年6月,全球知名CTA策略管理人元盛資產在中國境內的獨資公司——元盛投資獲得中國私募牌照;2019年4月,被稱為「量化投資先驅」的德劭集團旗下外商獨資企業——德劭投資備案為中國私募基金管理人;2019年9月,全球最大量化基金之一TwoSigma旗下外商獨資企業——騰勝投資也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

【中國證券報】

近日,沉悶已久的順周期板塊「多點開花」,採掘、有色金屬、化工、建築材料、鋼鐵等個股漲幅居前。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本月以來的中證周期100指數上漲16.80%,而同期上證指數上漲5.89%。

受此影響,不少順周期主題基金重新回歸投資者視野。基金經理普遍認為,在經濟復甦以及消費增長的背景下,順周期板塊的發力絕非曇花一現,更多低估值細分行業或存在反彈機會。

中國銀保監會網站23日公布的《關於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破產的批覆》顯示,銀保監會原則同意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包商銀行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開展後續工作,如遇重大情況,及時向銀保監會報告。

同日,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消息,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布民事裁定書顯示,17日,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該院申請進行破產清算。

煤炭板塊估值優勢凸顯且近期行業基本面改善明顯,11月23日,煤炭板塊繼續走強。截至當日收盤,大同煤業、西山煤電、陝西黑貓、兗州煤業等相繼漲停;陽泉煤業上漲8.83%、平煤股份上漲7.11%、露天煤業上漲超6%。

業內人士指出,冷冬天氣來臨,疊加全國性安全檢查導致產地增產不及預期,煤價看漲情緒依舊濃厚,行業有望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相關焦點

  • 年內市場併購重組風生水起 1919起併購事件民企佔比61.49%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年內資本市場併購重組風生水起 1919起併購事件民企佔比61.49% 「隨著國企改革的持續深化,其在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同時,無疑也為民營企業和民營資本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合作方式
  • 涉資1817億元年內665起併購重組計劃 助力上市公司轉型升級
    5月15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0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表示,「今年前4個月,併購重組交易金額是去年同期1.2倍」。《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截至5月17日,以首次公告日計算,年內564家上市公司共發布了665起併購重組計劃,涉及資金約1817億元。
  • 國有上市公司年內參與A股併購655起
    其中,郝鵬指出要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促進國有資本在充分競爭領域合理有序流動,優化區域布局和對外開放格局,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更大空間。要不斷完善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充分激發企業各治理主體、各層級和廣大幹部職工的活力,堅持打造獨立市場主體,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動力活力。
  • 2019併購市場年度盤點,全年交易額下滑20%
    併購市場總體情況資本市場改革力度加大,上市重組條件放寬,鼓勵上市公司併購重組2019年中國已完成併購交易總規模約1萬億元,併購交易估值逐漸恢復理性交易金額前十大併購分別為1起吸收合併、3起「借殼」、3起同業整合、3起海外併購
  • A股併購變奏:從跨界併購到產業鏈整合
    2013-2015年A股併購標的行業分布 本版製圖 郭晨凱 數據來源:晨壹投資激蕩30載,A股市場水大魚大。70萬億併購江湖上,千軍萬馬縱橫其間,他們御風而行,逐浪進擊,時而張揚試錯,時而反省糾偏,有人藉此構建資本系,有人據此做大做強,亦有人因此盛極而衰。這是一曲連綿不絕的資本市場新陳代謝旋律,這是一股滔滔奔騰引領中國經濟升級轉型的磅礴力量。
  • ...併購負責人陳潔:下半年併購市場有四大利好,註冊制推動市場迭代...
    近日,就上述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投資銀行部全球併購業務負責人陳潔進行了獨家專訪。 陳潔從事併購業務16餘年,完成了近百餘單境內外市場併購項目,在A股重組、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跨境併購、賣方項目等併購重組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併購重組業務如何切合高質量發展要求
    2018年之前,在2015-2018年,資本市場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在重組上做了文章,要麼是跨區域的重組,要麼是跨產業的重組。比如說礦產公司去收購一個遊戲公司,業務沒有關聯,股價翻了好幾倍,這種情況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應該是很難再出現了。
  • 北交所馬洪芬:助力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馬洪芬:需要說明的是,產權資本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具有流轉和融資兩大服務功能,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價值發現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產權資本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穩定的運行模式和定價機制,這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 私募通數據周報:本周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45起事件,涉及總金額1749...
    來源:投資界作者 | 私募通 梁譽來源 | 清科研究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本周五下午,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45起事件,涉及總金額1749.86億元人民幣。從交易金額來看,本周金額較大事件是:2020年1月3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別以729億元增資合資公司——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後交易雙方分別持有合資公司50.0%股權,合計價款1458億元。從交易事件地域分布看,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廣東省、上海市和江蘇省,佔比分別為14.5%,14.4%,12.7%和12.7%。
  •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 paper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時間 數量(起) 金額(億元)2020 8,869 40,139.732019 11,013 29,948.662018 12,510 34,806.152017 12,138 50,393.632016 5,475 32,967.06
  • 科創板併購重組落地!哪些企業能重組併購後「曲線登場」科創板?
    原標題:科創板併購重組落地!哪些企業能重組併購後「曲線登場」科創板?明確45天審核期限 支付方式是亮點 摘要 【科創板併購重組落地!
  •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併購重組過程中既要講規則也要講風險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朱寶琛在12月11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之首席經濟學家分論壇上,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併購重組是解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核心手段,上市公司如果要通過這一方式去擴大資本
  • A股年內1556起併購涉及1131家公司 專家稱要進一步規範和強化信披...
    從本次會議的部署情況來看,圍繞建設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會議提出,要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包括健全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收購和分拆上市等制度。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一直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目標。
  • 時代投研|半導體併購規模超萬億,聚焦併購成與敗
    近期備受關注的則是聖邦股份宣布重組鈺泰半導體終止後,資本市場一鬨而散。順利完成重組的半導體企業,獲取了高端技術實現華麗轉身之餘,業績與市值齊飛;而重組兵敗沙場的半導體企業,市值受到重創,還需在未來另謀出路。
  • 本周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70起事件
    本周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70起事件   在線兒童思維訓練教育平臺火花思維完成1億美元E2輪融資,騰訊領投;商業
  • ...本周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00起事件,涉及總金額360.29億元人民幣
    來源:投資界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本周五下午,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00起事件,涉及總金額360.29億元人民幣。作者 | 私募通 梁譽來源 | 清科研究(ID:pedata2017)清科私募通統計:截至本周五下午,投資、上市和併購共100起事件,涉及總金額360.29億元人民幣。
  • 追尋券商併購之路:歷史的機遇與自我的機會
    發布時間:2020年6月3日摘要:重資本業務模式下,券商提升規模需求強烈。行業橫向與縱向的併購事件頻發,而青睞併購的原因有三:1)經濟轉型中打造多層次資本市場,對券商規模提出更高需求,而併購重組能夠迅速幫助券商實現資金的擴充、能力的補足或加強、資源的擴充、人才的支持;2)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紅利頻現,外資持股比例放開,抓取市場改革紅利+應對海外競爭,需要券商有充足的資本金與創新能力;3)併購整合是從同質化行業競爭中走出、在行業集中度提升過程中前進的必然要求,併購整合能夠改善行業資源配置效率
  • 2020年度全國產業併購基金投資盤點:全年已完成169起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整理,2020年全國共發生產業併購基金事件388起,從完成情況來看,2020年全國產業併購基金已完成169起,佔比44%;有213起尚在進行中,佔比超過五成;另外有6起已停止實施。
  • 「資本獵豹」劉益謙併購國華人壽 只是一次創新空想?
    劉益謙另一個身份是新理益集團實控人,在資本市場有「法人股大王」 「資本獵豹」之稱。1990年以投資100股豫園商場原始股淨賺100萬元起家,30年間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逐漸建立橫跨多產業的產融帝國。在其金融版圖上,曾控股「一財一壽」。壽即為國華人壽,財則為天平車險(安盛天平財險的前身)。
  • 「冰點」之年的變與不變:A股2020併購盤點
    從結構上看,2020年的再融資金額以股權性融資為主,增發、配股等純股權性融資金額為8841億元,佔比70.8%,高於2019年54.5%的比例。以上這些數據清晰表明,股權性融資是2020年A股市場當之無愧的主流,這也高度契合了經濟去槓桿的國家戰略。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併購重組交易,在2020年卻顯得格外「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