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建投集團加快推進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38.8萬m大型生態...

2021-01-09 衡水頭條

「五一」小長假期間,衡水市建投集團作為衡水市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的建設實施單位,毅然放棄假期,積極增上人員力量,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加班加點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全力保障民生工程高效實施。

晝夜不停加快建設。

衡水市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是我市2020年度20項民生實事之一,是市委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項目建成後,我市既能增添一座佔地38.8萬平方米的大型生態公園,又能實現防洪防汛和抗旱灌溉,促進區域內建設發展轉型,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吳公渠生態公園的建設,標誌著我市向著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湖城目標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工程效果圖。吳公渠位于衡水市奧體中心西側南外環橋向南至植物園。

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多次來到項目現場指揮調度,統籌項目推進工作。針對建設地域廣闊、重點難點眾多、受疫情影響工期進度緊張、實施規範嚴格的項目現狀,市建投集團於「五一」假期期間增派基建管理部全體8名工作人員進駐現場,加強技術對接、協調現場管理、落實資金撥付、狠抓項目進度、嚴控施工質量,全面推進項目中河道、景觀、綠化、建築、設施等內容的建設工作。各施工單位緊密配合、團結協作,不畏艱難困苦,無懼驕陽如火,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民生工程的第一線。

集團領導現場調度。

市建投集團表示,將進一步鼓舞士氣,再接再厲,與施工單位密切合作、上下一心、銳意進取,確保吳公渠生態修復整治工程高效、紮實、穩妥推進,不負市委、市政府重託,不負衡水人民殷切期望,早日遞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壯觀的工程現場航拍圖。(可橫屏觀看)

監製:張起軒

來源:衡水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劉洋泰恆

編輯:閆海雪

衡水頭條

微信號 : hengshuitoutiao

電話:0318-2065027

相關焦點

  • 生態吳公渠 綠色馬拉松 ——吳公渠生態公園分會場紀實
    吳公渠生態公園作為此次賽事的分會場,迎來了衡水市健步走協會的500名健身愛好者,與馬拉松主賽場統一時間鳴槍出發,同步進行3公裡健步走活動。吳公渠生態公園以其綠意生態選手們在園內傍水前行,奧體湖、吳公渠碧水盡收眼底;廣場、園路、健步路、濱水棧道、臨水平臺相映成趣;25萬平方米綠化,喬木、灌木錯落有致,盡攬滿目翠綠;一呼一吸吐納富氧清新空氣;長橋臥波連接東西兩岸多元主題分區;白鷺翩翩、遊禽鳧水,聆聽蟲鳴鳥語;文化景牆、修學展館,品味歷史記憶。藍白相間的健步長龍昂首蜿蜒於生態吳公渠,為這片「生態綠肺」注入新鮮的活力。
  • 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配建大型地下停車庫,最新進展來了
    十堰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配建地下停車庫項目傳來最新消息,位於毛巾廠段的地下車庫基礎底板混凝土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再過幾天將全部完工。連日來,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進展如火如荼。8日晚,記者在工程一標段看到,大型工程車輛和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混凝土底板澆築,當晚共完成澆築850立方米,標誌著地下車庫第二區底板混凝土澆築完成。第三區底板混凝土澆築也將在未來幾天完成。據介紹,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一標段項目起點為百二河水庫,工程終點至襄渝鐵路橋,河道總長約1.25公裡,由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承建,工程於今年3月17日正式開工。
  • 廣東生態修復十大樣板工程出爐!廣州這個地方上榜!
    廣東生態修復十大樣板工程出爐!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廣東省林業局推出生態修復十大樣板工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南粵樣板,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子。
  • 廣東省生態修復十大樣板工程納入廣東最美旅遊目的地
    2020年,全省將大力實施《綠美南粵三年行動計劃》,集中力量重點對城鎮周邊、「四江」兩岸、大中型水庫周邊、高等級公路兩側第一重山等重點生態區域進行林分質量改造提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區域生態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省計劃完成造林更新335萬畝(其中森林碳匯工程約100萬畝、鄉村綠化美化工程1385個、生態景觀林帶工程198公裡)。
  • 甘肅建投生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更名揭牌
    10月16日,甘肅建投生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更名揭牌儀式順利舉行。甘肅建投副總經理孟康榮參加了揭牌儀式。接下來一個時期,是生態建設集團著眼於「河道治理、礦山修復、土壤改良、沙漠治理、園林綠化設計與施工、高新農業」六大業務精耕細作、升級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加快管理創新、流程再造、固本強基、苦練內功、積蓄後勁的關鍵整合期,更是兩級領導幹部以全新思維模式和創新理念,因勢利導,蹄疾步穩,推動企業進入發展新境界的使命擔當期。
  • 解憂湖項目加快建設 打造生態修復治理「賈汪樣板」亮點工程
    解憂湖項目加快建設 打造生態修復治理「賈汪樣板」亮點工程 2020-05-14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大工程 五項措施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
    具體而言,第一階段,成都將力推三大工程: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流域清淤工程、有序推進清水補水工程這三大工程。  怎樣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  成都將強化汙染源頭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及擴能提標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汙水處理水平。  加快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採取控源截汙、治理內源,活水循環、補給清水,淨化水質、修復生態等措施,對黑臭水體實施綜合整治。  排查和整治下河排水口。開展全域河渠下河排水口排查、標識和整治工作,對有汙水排放的下河排水口逐一制定治理方案,有針對性地採取治理措施,確保截斷所有「汙口」。
  • 2019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斷頭浜 暗涵整治 生態修復
    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
  • 拆除私搭亂建32處!蚌埠經開區全力推進龍子湖水生態環境整治
    龍子湖風景區管理處主任董晶在發布會上說,按照《條例》規定,經開區近年來實施了沿湖管網整治工程,完成了海亮天御小區等4處雨汙水混接點的整改,修復了龍騰路(富民路—行湖路)、行湖路與擁軍街交口等兩段破損嚴重的汙水管網;投資近300萬元對鐵東路箱涵下遊約1.3公裡長的明渠開展微生物綜合治理;投資2206萬元實施濱湖新區汙水管道修復EPC項目,共修復13條道路、病害點位362處,疏通堵塞管道6公裡。
  • 全省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現場會在潯召開
    11月9日至10日,全省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現場會在潯召開。會議強調要整體謀劃,強化生態修復,注重農民權益,高質量推進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作,夯實「三農」發展基礎。▲副省長彭佳學出席並講話2018年以來,全省有序推進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整治土地、建成高標準農田、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廢棄礦山整治等,開展各類生態系統整治修復。
  • 甘肅加大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 推進歷史遺留無主礦山地質恢復
    (資料圖) 楊豔敏 攝中新網蘭州3月5日電 (高康迪)記者4日晚從甘肅省自然資源廳獲悉,近年來,甘肅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強化耕地保護,該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61.77萬畝;推進各級各類保護地內礦業權的清理退出與生態環境治理恢復,截至去年底,甘肅各級各類保護地內536宗礦業權(不含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退出462宗。
  • 空中看十堰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最新進展
    一標段已完成工程總量80%車庫在建 綠化開始目前,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如火如荼。記者了解到,一標段(試驗段)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0%。十堰市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一標段由上海寶冶承建,工程起點為百二河水庫,終點至襄渝線鐵路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整治工程、一堰水閘、二堰水閘、地下車庫、景觀綠化、景觀建築、綜合管溝等,河道修復總長約1.25公裡。2020年3月17日,百二河生態修復工程一標段正式開工。隨後,工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快速推進。
  • 生態修復丨「修」出最美生態
    近年來,江蘇省句容市下蜀鎮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修復工程,切實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圖為從空中俯瞰句容市範巷村。2017年以來,贛縣區將崩崗治理作為推進水土保持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金鉤形崩崗治理工程。通過兩年的努力,一個規模約5000餘畝的金鉤形崩崗治理示範園已初具規模。 根據不同類型崩崗特點,贛縣採取多種治理模式,堅持山上與山下同治,治山與理水同步,工程措施與植物措施統籌兼顧,實現「爛山地貌」變綠水青山。
  • 控源截汙先行、生態溼地修復,橫瀝加快內河湧整治
    橫瀝鎮半坑排渠生態溼地 今年以來,橫瀝鎮加快推進汙水接駁,完成重點排水戶雨汙分流改造。通過建設總處理量為每天6.1萬噸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補齊汙水處理能力,並在半坑排渠暗渠段,創新採用生態溼地提升河湧水質,加快內河湧整治。
  • 區自然資源局多措並舉加快推進2020年生態修復民生工程建設
    2020年,區自然資源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國土空間保護修復,加快推進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以年初確定的生態修復6處民生項目為重點,全力抓項目推進。目前扁石山西側破損山體治理工程、牧牛山東側破損山體治理工程、中井西山崩塌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程、中井莊西側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中井莊西南側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等5個項目已全部完成,剩餘的中井莊東側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已完成90%以上,現已進入最後種樹掃尾階段,年底將如期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一是強化協調抓推進。
  • 綜合治理帶來多重效益——河北省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完成和在建項目70個,治理河流88.81公裡,增綠28萬畝近日在易縣與淶水交界處,拒馬河河水清澈見底。河道兩側,柳樹、松樹鬱鬱蔥蔥。保定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拒馬河的水比較渾濁,現在的好水質得益於淶水縣野三坡拒馬河(易縣與淶水交界處至北京界)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讓賈汪變「真旺」
    三年來,賈汪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大力推廣潘安湖生態修復治理經驗,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成功獲批國家級生態修復示範區。生態修復擴大賈汪綠色版圖百年煤礦開採給賈汪區留下了13.23萬畝的採煤塌陷區。近年來,我區先後實施了潘安湖、小南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82個, 治理面積約6.92萬畝。
  • 七大聯合體入圍14億運城市官道河生態修復與整治工程(陽倦閘至鴨子...
    12月11日,中國水網從E20環境平臺標訊採集系統E標通獲悉,12月10日,運城市官道河生態修復與整治工程(陽倦閘至鴨子池段)EPC總承包資格預審結果公示發布
  • 覽海集團撫仙湖·國際健康旅遊谷生態修復項目開工
    來源: 鳳凰網房產昆明站8月7日,撫仙湖·國際健康旅遊谷生態修復項目在澄江市海口鎮開工。項目的實施,將撫仙湖·國際健康旅遊谷項目環湖帶打造成為撫仙湖生態屏障之一,對撫仙湖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武漢「兩江四岸」百裡長江生態廊道正式啟建
    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總體效果圖作為擁有長江岸線最長的省份,湖北省通過深度推進長江生態修復和保護,把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到發展當中。關停整治碼頭、拆除養殖網箱、清退化工企業、優化利用岸線……從武漢、鹹寧到宜昌、仙桃,一場場攻堅克難的長江生態保衛戰不斷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