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見過嗎?專治眼病.用於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2021-02-07 健康分享屋

密蒙花,見過嗎?專治眼病。用於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來源產地

本品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的乾燥花蕾及其花序。春季花未開放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生於山坡、丘陵、河邊、村邊的灌木叢或草叢中。分布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主產於湖北、四川、陝西、河南。此外,雲南、廣西、湖南等地亦產。

別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錦花、黃花醉魚草。

【性狀】

本品多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規則圓錐狀,長1.5~3cm。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狀,上端略大,長0.3~1cm,直徑0.1~0.2cm;花萼鍾狀,先端4齒裂;花冠筒狀,與萼等長或稍長,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4,著生在花冠管中部。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辛。

【原形態】

密蒙花,又名:羊耳朵,蟲見死草、羊春條、綿糊條子、黃花醉魚草、綿條子。

落葉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略呈四稜形,密被灰白色絨毛。

葉對生,狹橢圓形至線狀披針形,長5~15釐米,寬約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小鋸齒,表面被細星狀毛,葉脈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至黃色星狀茸毛,葉脈隆起;

葉柄長6~10毫米,被灰白色茸毛;託葉在兩葉柄基部萎縮成一橫線.圓錐花序頂生,長5~12釐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針形,被絨毛;花萼鐘形,先端4裂;

花冠筒狀,長約1.5釐米,先端4裂,筒部紫堇色,口部橘黃色,內外均被柔毛;雄蕊4,著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上位,2室,先端被茸毛,花柱短,柱頭不裂。蒴果長2~6毫米,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瓣。種子多數,細小,多扁平。花期2~3月。果期7~8月。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甘,微寒。

歸肝經。

清熱養肝,明目退翳。用於目赤腫痛,多淚羞明,眼生翳膜,肝虛目暗,視物昏花。

《中藥大辭典》

味甘,平微寒,無毒。"

"入肝經。"

祛風,涼血,潤肝,明目。治目赤腫痛,多淚羞明,青盲翳障,風弦爛眼。

《中藥學》

甘,微寒。入肝經。

清肝熱,明目退翳。

用於目赤腫痛、多眵、多淚、羞明畏光、目昏生翳等症。

本品為眼科常用藥,對目赤腫痛、多淚羞明及眼生翳膜等症,常與菊花、石決明、木賊草等配合應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還想看

軍醫不再隱瞞:腦梗最怕的4大食物,一天一頓就能滅腦梗,最貴的才10塊錢一斤

溼氣的「死對頭」,早上吃一點,溼氣一掃而光,小肚子也下去了

1種果實渾身都是「寶」:降糖,降脂,降血壓,止頭痛,可多吃

相關焦點

  • 多次提醒:能清肝火而明目,常用於肝火亢盛、目赤腫痛
    清熱藥性屬寒涼,多服久服能損傷陽氣,故對於陽氣不足,或脾胃虛弱者須慎用,如遇真寒假熱的證候,當忌用。主要用藥:決明子、谷精草、密蒙花、夜明砂等。決明子性味:辛、甘,平。歸肝、肺經。功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 青葙,見過嗎?莖葉止癢,種子主目赤腫痛、視物昏花、高血壓
    別名草蒿;姜蒿;崑崙草;野雞冠、冠莧、雞冠莧、土雞冠、狐狸尾、指天筆、牛尾巴花、犬尾雞冠花牛母萵;牛尾行。【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無毛。莖直立,通常上部分枝,綠色或紅紫色,具條紋。花著生甚密,初為淡紅色,後變為銀白色,穗狀花序單生於莖項或分枝頂,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3-10cm,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子膜質,白色光亮;花被片5,白色或粉紅色,披針形;雄蕊5,下部合生成杯狀,花葯紫色。胞果卵狀橢圓形,蓋裂,上部作帽狀脫落,頂端有宿存花柱,包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扁圓形,黑色,光亮。花期5-8月.果期6-10月。
  • 西藏綠蘿花到底是什麼
    「西藏綠蘿花」到底是什麼? 一  從密蒙花說起中藥密蒙花,是一個少常用的清熱瀉火藥。又稱為:蒙花、老蒙花。【來源】馬錢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乾燥花蕾及其花序。【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養肝明目,退翳。
  • 美仁子,見過嗎?養肝明目.可用於目赤腫痛、瞼弦赤爛、目暗羞明
    【原形態】單花扁核木灌木,高達1-2m。莖多分枝,樹皮紅褐色或棕褐色,幼枝灰綠色或灰褐色,具較細短刺或葉腋有短刺。花兩性;單生或3朵簇生;萼筒杯狀,5裂;花瓣5,白色;雄蕊10,2輪,花絲很短,花葯黃色;子房上位,花柱側生,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熟時紫黑色,直徑8-12mm,被蠟質白粉,萼片宿存;核扁卵形,有網狀花紋。花期4-5月,果期8-9月。
  • 保護孩子視力,擁抱清晰「視」界——華視醫用冷敷眼貼
    防近視,打開新「視」界華視醫用冷敷眼貼(學生版)可預防青少年因學習用眼過度導致眼睛近視的現象發生,適用於眼睛幹、澀、疲勞、腫脹等人群,15分鐘開啟眼部新視界,是一種新型的專業醫用功能性護眼產品中藥組方,盡顯匠人匠心黃連:野生高山黃連清熱解毒野生菊花:採用出口品質野菊花精華野生密蒙花
  • 無心菜,見過嗎?清熱明目,止咳.治目赤、翳膜遮睛、咽喉腫痛、牙齦炎
    聚傘花序,疏生枝端;苞片和小苞片葉質,卵形,密生柔毛;花梗細,長6-8mm,有時達1cm,密生柔毛或腺毛;萼片5,披外形,長3-4mm,有3脈,有短柔毛;花瓣5,倒卵形,白色,全緣;雄蕊10比花萼短;子房卵形,花柱3。蒴果稍長於花萼,卵形,成熟時裂為6瓣。種子腎形,褐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
  • 實火熱毒所致的外眼病,咋治療?中醫:目不因火則不病,故用它治
    待病人暢洩多次,其眼部紅腫疼痛、畏光羞明等症狀,常可立即減輕,而收到立竿見影之效。就好比抽去鍋底正在燃燒的柴草,以降低鍋內的溫度,是一種十分迅速、靈驗的退熱方法,故名「釜底抽薪」法。眼目雖然居於頭面,但其通過經絡的聯繫,和五臟六腑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如胃之經脈,起於目下,入齒、環唇,循咽喉、下膈、屬胃。胃腸積熱,可直接通過其經脈上擾目竅。
  • 鐵破鑼,見過嗎?清熱解毒.主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咽喉疼痛
    復聚傘花序,密被開展的短柔毛;苞片鑽形,長1-5mm;花梗長5-10mm,被短柔秘;花兩性,萼片5,花瓣狀,白色或帶粉紅色,狹卵形或橢圓形,長3-5mm,寬1.8-2.5mm,先端急尖或鈍,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比萼片稍短,花葯近球形,直徑約0.3mm;心皮1,長2.5-3.5mm,基部有疏被短柔毛。
  • 山豆根,見過嗎?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於咽喉腫痛、齒齦腫痛
    莖圓柱形,表面具溝槽,密被短柔毛,莖上部常作"之"字形彎曲。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片11~17,長(團狀卵形或卵形,長1~2.5釐米,寬0.5~1.5釐米,頂端1小葉較大,多為橢圓形,全緣,山豆根,見過嗎?清熱解毒,消腫利咽。用於咽喉腫痛、齒齦腫痛
  • 筆頭草,見過嗎?用於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雲翳
    孢子囊穗生於莖頂,長圓形,長1~1.5釐米,先端具暗褐色的小尖頭,由許多輪狀排列的六角形盾狀孢子葉構成,沿孢子葉的邊緣生敖個胞子囊,孢子囊大形。孢子多數,同型,圓球形,有2條絲狀彈絲,十字形著生,卷繞在孢子小,遇水即彈開,以便繁殖。孢子囊穗6~8月間抽出。
  • 風寒草,見過嗎?祛風散寒.用於風寒頭痛,咽喉腫痛,咳嗽多痰
    別名臨時救、過路黃、小過路黃、胡氏排草、對生黃花葉、小風寒、紅頭繩、黃花珠、九蓮燈、大瘡藥、爬地黃黃【原形態】多年生匍匐草本,莖基部節間短,常生不定根,上部及分枝上升,長6-50cm,圓柱形,密被多細胞捲曲柔毛;分枝纖細,有時僅頂端具葉。
  • 目赤腫痛、目翳、青盲,眼部病症按瞳子髎穴:平肝息風、明目退翳
    究其原因為外感風傷衛表,循經上犯於目;或因腎水不足,目失潤養所致;此外,氣血鬱滯,結聚於目系,或者受到重大的精神刺激或者是外傷,也容易導致目翳遮瞳。瞳子髎穴是中醫調理目赤腫痛、目翳、青盲等眼部病症的重要穴位。瞳子髎穴是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經穴,有關於這個穴位,最早的記載出自於《針灸甲乙經》。
  • 菊花|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