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條旗永不落》美國國歌的驚人由來

2021-02-10 新東方前途出國

那是在1814年9月13日的雨夜,一位35歲的美國律師弗朗西斯·斯科特·凱伊(Francis Scott Key)親眼目睹了英軍進攻巴爾的摩港(Baltimore Harbour)麥克亨利要塞(Fort McHenry)時,密集離膛的炮彈猶如雨點般傾瀉而下的場景。這場始於1812年的戰爭已經整整打了18個多月。彼時,凱伊正就釋放一名美國俘虜與英國人進行談判。而英國人怕他知道的太多,乾脆把他監禁在了一艘離岸八英裡的船上。夜幕降臨,他看到天空變成血紅的顏色,而考慮到進攻的規模,他覺得英軍將要獲得勝利了。他說:「眼前仿佛孕育萬物的大地已然裂開,燃起一片硫磺烈火,噴吐出槍林彈雨」。然而,當第二天(9月14日)到來,硝煙被「黎明的曙光」驅散時,凱伊看到麥克亨利要塞上升起了美國的國旗,而不是聯合王國的國旗,他驚愕不已又如釋重負。

根據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它的博物館裡收藏了許多歷史珍寶,包括先前在麥克亨利要塞上升起的那面星條旗)的記載,凱伊被他眼前的情形深深打動,以至於思如泉湧,提筆寫就一首詩歌。隨後他將詩句展示給內弟約瑟夫·霍珀·尼科爾森(Joseph H Nicholson,麥克亨利要塞一支民兵隊伍的司令官)看,而約瑟夫發現,這首詩的格律絕妙地符合了一首廣受歡迎的英國小曲的曲調。此曲名為《阿克那裡翁歌》,又名《天國的阿克那裡翁》,創作於1775年,是作曲家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John Stafford Smith)為其貴族紳士俱樂部譜寫的會歌,而到19世紀初葉,這首小曲早已傳到了大西洋的彼岸,在美國人盡皆知。


1814年,弗朗西斯•斯科特•凱伊親眼目睹的,在英軍的狂轟濫炸之下

麥克亨利要塞上空依舊迎風飄揚的美國國旗

有感於凱伊的努力,尼科爾森把此詩投送給巴爾的摩的一家印刷廠印刷,以《麥克亨利要塞保衛戰》為名將其分發,並在詩句下方標明了應該將這篇詩歌和著哪首曲子哼唱。《巴爾的摩愛國者報》(Baltimore Patriot)立刻轉載了這首詩。很快,人們便將其稱之為《星條旗永不落》,並在幾個星期之內,它就被全國上下各大紙媒紛紛刊載。從此,凱伊的詩詞成為不朽之作,而它所讚美的那面旗幟也成為歷史典藏,名垂千古。

此曲於1889年引入美國海軍,成為軍歌。1904年,普契尼(Puccini)在他的歌劇《蝴蝶夫人》中引用了這首歌曲。20世紀早期,這首曲子的魅力似乎無人能擋。到1916年,它已經非常流行,以至於市面上湧現出了幾種不同的演唱版本。於是,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要求美國的聯邦教育部拿出一個官方版本。於是他們依次招募了五位音樂家來輔助完成工作,這五位音樂家為:瓦爾特·達姆羅施(Walter Damrosch)、威爾·埃爾哈特(Will Earheart)、阿諾德·約翰·甘特沃特(Arnold J Gantvoort)、奧斯卡·索納科(Oscar Sonneck)以及約翰·菲利普·蘇薩(John Philip Sousa)。1917年12月,這首曲子的標準版本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首演。然而,直到1931年3月3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籤署相關國會法案,才將《星條旗永不落》正式確立為美國國歌。

對於那些以為國歌必然要追溯到歷史更深處的人而言,這個相對較近的日期可能讓他們吃了一驚。然而,這種認識上的欠缺可能不是個例。「許多美國人並不知道,我們所以為的國家級的基礎性事件中實際上有很多是20世紀20年代和經濟大蕭條以後才發生的,」薩拉·丘吉維爾(Sarah Churchwell)說道,她是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人文科學中美國文學與公眾認知的教授,其編寫的《冷漠人群》(Careless People.)一書廣受好評。「1922年,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弗朗西斯·斯科特·凱伊的一名遠房親戚,他的名字便是照著凱伊的名字取的——開始醞釀寫作《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候,美國人還在就該不該設立一首國歌而爭論不休。」丘吉維爾指出,雖然《星條旗永不落》是最有力的候選曲子,但是它在某些社會圈子也遭遇了強烈的抵制,其中禁酒運動人士對其反對尤為激烈。

1922年6月11日,身為紐約中央公園西側的基督教科學會第一教堂(First Christian Science church)締造者的基督教科學家奧古斯塔·艾瑪·斯泰森(Augusta Emma Stetson),拿出了刊登在《紐約論壇報》上的一副醒目(且巨型的)廣告,其大標題為《〈星條旗永不落〉永遠不可能成為我們的國歌》。它宣揚說,那些「猛烈、拗口的節奏」永遠無法表達出「這個國家以為根基的精神理想。」這個廣告大聲疾呼:「國會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將一個由人類最低品質感情生發出來的曲子合法化為國歌。」它警告說:「上帝也禁止它成為國歌。」

而國會則對此另有看法。丘吉維爾說:「1931年,在美國股票市場崩盤兩年之後,美國人亟需重燃信念之時,《星條旗永不落》成為了美國國歌,」她指出,也就是在這一年,由於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James Truslow Adams)寫了一本叫做《美國史詩》的書,「美國夢」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口號。她認為,這種關聯具有顯著性。「總的來說,在我看來,美國人認為和美國相關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回溯到時間的長河裡,每件事都可以超越歷史。這是美國夢的一個主要方面,這也正是菲茨傑拉德想要在蓋茨比身上指出來的問題,亦即我們經常被拉回到自己的歷史中,卻沒有搞懂它。」

碧昂絲(Beyoncé)在2004年的超級碗上有出色的演繹

《星條旗永不落》:經典版本

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1969年伍德斯託克音樂節的現場,因那把電吉他而著迷瘋狂(就在星期一的早上……!)

馬文·蓋伊(Marvin Gaye)從1983年對美國國歌進行了充滿靈魂的動情演繹

惠特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1991年的演繹——雖然不是現場版本而是預錄的,但誰又會在乎:聽那天籟之音!

碧昂絲(Beyoncé)在2004年的超級碗上有出色的演繹

美國鄉村音樂組合「懷舊女郎」(Lady Antebellum)在2010年世界職業棒球大賽上——與葛萊美獎得主們一道演唱國歌,彼時和聲連綿不斷,聲線獨特悠揚……

本文作者 | Clemency Burton-Hill

版權聲明: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問題請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聯繫方式:xdfqtbq@sina.com


相關焦點

  • 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的由來
    很快,人們便將其稱之為《星條旗永不落》,並在幾個星期之內,它就被全國上下各大紙媒紛紛刊載。從此,凱伊的詩詞成為不朽之作,而它所讚美的那面旗幟也成為歷史典藏,名垂千古  此曲於1889年引入美國海軍,成為軍歌。1904年,普契尼(Puccini)在他的歌劇《蝴蝶夫人》中引用了這首歌曲。20世紀早期,這首曲子的魅力似乎無人能擋。
  • 美國國歌
    在軍樂團工作的那段時間裡,雖然中國政府與美國一直有隔閡間隙,但是兩國的互訪不斷,不論是總統、國務卿還是軍隊間,因此演奏美國國歌是我在軍樂團演奏的西方國家國歌最多的一個。解放軍軍樂團首次出訪西方國家是1988年的日本,是為了慶祝東京大蛋體育館落成,日本的財團邀請了世界各大洲最好的國家軍樂團,美國國防部軍樂團以及解放軍軍樂團都在其列。
  • 美國有150年時間只有國旗沒有國歌,後來為何有了?
    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美國也不例外。鮮有人知的是,美國曾經在長達155年時間裡,只有國旗,沒有國歌。這是怎麼回事呢?1776年7月4日,北美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1776年6月,畫家威廉·巴雷特、女裁縫貝琪·羅斯對這面旗幟進行了改良,形成了有13顆五角星的星條旗。6月1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批准星條旗為美國的國旗。美國有了國旗,卻一直沒有國歌。直到1931年3月3日,美國國會才將歌曲《星光燦爛的旗幟》定為國歌。
  • 世界各國國歌中,被全世界公認最好聽的三首國歌,你知道嗎
    在全世界最後好聽的國歌,都是戰歌,因為這是真心真意的在戰場上,在民族危亡的時候,寫出來的歌,那些作曲家,那些作詞家都是懷著最充沛的感情寫的。第一首國際公認最好聽的是法國國歌《馬賽曲》,又譯名《馬賽進行曲》。
  • 現在,輪到國歌了!《星條旗之歌》歌詞及作者均被批種族主義
    產品訂購:www.expertpharmshop.com6月24日,雅虎音樂的編輯林賽·帕克在一篇專欄文章中稱,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現在可能是時候換一首國歌了。」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的作者塑像遭塗鴉《國會山報》25日報導,帕克在文中援引活動人士凱文·鮑威爾的話說,作為一名律師,美國國歌的詞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 又有3座雕像被拉倒,包括美國國歌《星條旗》詞作者
    近日美國舊金山有三座雕像被示威者放倒,其中就包括美國國歌的詞作者。美國示威者拉倒多座雕像根據觀察者網6月21日的報導,近日舊金山公園內的三座雕像都被抗議示威人群推倒,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國歌《星條旗》的歌詞創作者。
  • 美國國歌不保!
    這兩天,美國著名的《紐約時報》就刊登了該報一位資深黑人編輯撰寫的文章,斥責美國的國歌《星條旗之歌》是一首「侮辱黑人」的邪惡歌曲,而國歌的作者更是被這位編輯扣上了一個「白人種族主義者」的大帽子。不過,這倒並不是《星條旗之歌》第一次遭到炮轟。去年,美國摩根州立大學的一位黑人教授也曾經撰文批判這首美國的國歌,稱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國歌中居然暗藏著「種族主義的黑歷史」。
  • 我和我的祖國|「祖國」和「國歌」用英語該怎麼說?
    也會用於專有名詞,比如美國國土安全部叫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還有美劇Homeland.national anthem 國歌anthem ['nθm] 國歌;會歌;聖歌。歌曲的「旋律」叫melody,「歌詞」叫lyric,是可數名詞(複數形式:lyrics)。
  • 美國民眾請願:更換國歌!國歌作詞人是奴隸主,歌詞中含種族主義
    根據美國CBS旗下的WFRV電視臺於6月24日報導,因弗洛伊德遇害事件引發的抗議活動在全美範圍內迅速發酵,繼抗議者拆除南部邦聯紀念碑以及種族主義者的雕像之後,6月19日,美國國歌作詞者的雕像也被推倒。幾天後,抗議者發起一項請願活動,呼籲將現在的美國國歌換掉,理由是美國國歌《星條旗》的作詞者是一名奴隸主,並且該曲的歌詞包含種族主義內容。《星條旗》於1931年由美國國會正式定為美國國歌,至今已有快100年的歷史。
  • 雅虎編輯:美國該換國歌了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6月24日,雅虎音樂的編輯林賽·帕克在一篇專欄文章中稱,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可能是時候把它換掉了」。2016年11月8日晚,眾多美國民眾和遊客聚集在紐約時報廣場,觀看2016總統大選的電視直播。圖為廣場上演奏美國國歌的民眾。帕克提醒,《星條旗》的第三組歌詞中有這樣一段內容:「那些奴隸、傭兵,沒有地方藏身,逃脫不了失敗和死亡的命運。但是星條旗卻將要繼續飄揚,在這自由的國土、勇士的家鄉。」
  • 推雕像之後,美國國歌陷種族歧視爭議
    隨著種族主義運動愈演愈烈,美國國歌《星條旗》也陷入種族歧視爭議。反種族主義人士認為,這首歌從歌詞到作詞者本人都在擁護奴隸制度,體現白人至上主義,認為應當換掉國歌。有觀點指,美國國歌《星條旗》第三節中一句歌詞「那些奴隸、傭兵,沒有地方藏身,逃脫不了失敗和死亡的命運」,暗指黑人奴隸爭取自由終將失敗,充滿對非洲裔美國人的暴力。此外,《星條旗》的作詞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也成為眾矢之的,矗立在舊金山金門公園裡他的雕像被人推倒。
  • 雅虎稱美國國歌"帶有種族主義色彩":是時候換掉了
    據《國會山報》25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24日),雅虎音樂的一名編輯林賽·帕克在一篇專欄文章中稱,美國國歌《星條旗》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可能是時候把它換掉了」。《國會山報》:雅虎音樂編輯:現在可能是時候換一首國歌了報導稱,帕克在文中援引活動人士凱文·鮑威爾的話說,作為一名律師,美國國歌的詞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曾起訴廢奴主義者,他「並不相信所有人都有自由。」
  • 這是我的戰歌:七首戰火中誕生的國歌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1814年寫出了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歌曲《星條旗永不落》。這位作者在目睹英國軍艦轟炸家鄉港口的堡壘時草草寫下一首詩歌,而這首詩歌就是之後美國國歌的歌詞。當時,菲茨傑拉德與另一名馬裡蘭律師約翰·斯圖亞特·斯金納(John Stuart Skinner)一起乘船去往插有休戰旗的英國軍艦,交涉釋放被扣美國平民。這些人在一次海岸探險活動中被英國士兵扣留。
  • 美國開始有人要求換國歌了?
    25日雅虎的一篇文章,「為什麼說現在是時候用一首新國歌取代《星條旗》了」裡面詳細講述了《星條旗》為什麼充滿「種族主義」,為什麼不適合繼續做美國國歌。但是在繼續之前,先補充一下歷史小知識,美國國歌的作曲家是誰和這首歌究竟是怎麼來的。-美國國歌名叫《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作詞家是Francis Scott Key。
  • 雅虎音樂編輯稱美國國歌「帶有種族主義色彩」:可能是時候換掉了
    「現在可能是時候換一首國歌了。」據《國會山報》25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24日),雅虎音樂的一名編輯林賽·帕克在一篇專欄文章中稱,美國國歌《星條旗》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色彩,「可能是時候把它換掉了」。
  • 看看這些藏在各國國歌裡的軍事梗
    眾所周知,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抗日烽火之中,幾易歌詞,最終「冒著敵人的炮火」仍然為喚起憂患意識考慮而保留至今。其實,不僅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其中四個的國歌誕生於戰爭,而且有一定國際地位的國家,其國歌也或多或少都與軍事有關係。
  • 川普被黑得最慘一次,美國百萬網民請願,使用新的國旗國歌
    自名人雕像倒地之後,近日,美國國旗也慘遭殃及。網站公開惡搞國旗,得到眾多網友響應。 據環球時報報導,自推倒眾多名人雕像、質疑美國國歌的合法性之後,不少美國網民又開始拿美國國旗「開涮」了。近日,一個名為「更換美國國旗」的聯署活動,在美國著名請願徵集網站上,得到了100多萬網民的響應。
  • 搞笑視頻:演奏國歌時樂器突然脫手怎麼辦?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生活百科>正文搞笑視頻:演奏國歌時樂器突然脫手怎麼辦?   如果在學校樂隊演奏國歌《星條旗永不落》時你的鐃鈸突然斷掉,你會怎麼做?你會有點驚慌嗎?你會無助地看向你的同學嗎?你會轉向國旗敬禮,直到曲子結束嗎?
  • 你知道清朝的國旗和國歌嗎?有點自欺欺人
    後來因為國歌還鬧出了笑話,據說光緒三十年京奉鐵路竣工之時,慈禧太后便乘坐火車親自前往盛京。火車途徑天津之時,袁世凱曾帶儀仗隊前往車站迎接,因為沒有國歌,袁世凱竟讓樂隊奏起了法國的國歌《馬賽曲》。過了兩年之後,也就是光緒三十二年大清帝國陸軍部成立之時,又譜制了一首陸軍軍歌,並在正式國歌誕生之前,暫成為清朝代國歌。每當在國際交往中需要演奏國歌時,便使用該首軍歌代替。(其中歌詞裡面的「兆」表示一百萬):億萬斯年,亞東大帝國!山嶽縱橫獨立幟,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產博。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
  • 美國百萬網民振臂呼籲:改國旗,換國歌
    打砸搶燒已經不必說,許多西方名人雕像被推倒,連國歌都遭受質疑,再加上美國最大的國旗被閃電撕毀,疫情肆虐,全美上下幾無一片淨土。而最近騷亂持續,美國的國旗國歌也被美國人玩壞了。 這篇倡議,如同一篇激進的檄文,引發美國人沉思。這篇倡議在開頭就表示,青少年是美國的未來,所以,青少年設計和修改美國的國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美國現在的星條旗寓意不好,還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