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清華附小校長、全國著名的語文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語文要讓孩子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今天我就跟各位家長聊一聊關於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文的問題。
有家長問我:應該怎麼輔導孩子寫好四年級單元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
這篇習作的教學目標有4點:
1、模仿本單元的課文寫作手法進行寫作。2、學習寫作手法中突出重點的方法,寫清楚推薦理由。3、修改作品。4、舉辦「最受歡迎的好地方」推薦會,分享自己的推薦。
說到底這篇習作的重點,就是讓孩子練習對景色的描寫,學會突出重點的寫作手法,養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那麼,了解了這篇作文的寫作目標之後,家長就要將輔導的重點放在如何寫出一篇生動有趣的景色描寫作文了!
一、選擇描寫的題材
首先,想要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就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題材,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豐富、有趣、孩子熟悉的場景描寫難度較小,而且越是孩子熟悉、喜愛的地方,孩子越有話說,越容易寫。
比如孩子經常去的公園、印象深刻的景區、校園中的景色等。
二、尋找描寫重點
選擇出想要描寫的題材之後,就要尋找描寫的重點。
3、4年級孩子寫作文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記流水帳」,描寫一個地方,方方面面都寫了,但沒有重點就沒有亮點,推薦的理由也就不充分。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尋找描寫的重點,圍繞要描寫的地方,發散思維尋找可以描寫的景色,然後在其中挑選出一個最喜歡或者最有特色的地方重點描寫。
像這位同學的思維導圖中就列出了樹林、冰湖和鵝卵石三個可以描寫的景色,之後就可以從其中挑選一個重點描寫,另外兩個簡單帶過。
三、運用修辭手法
最後,想要寫出生動形象的景色描寫,作文中就一定要運用適當的修辭手法。
學習運用修辭手法,孩子可以借鑑課文中的寫作手法,比如這一單元的兩篇課文《觀潮》和《走月亮》都是寫景的,也都運用了不少修辭手法。
像《觀潮》中,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場景時運用了「比喻」、「誇張」、「聯想」的修辭手法: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走月亮》中,描寫月亮下的田野時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將畫面描寫出來,然後再從中挑出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的事物,借鑑課文中的寫作手法,通過擴寫、修改等方式豐富景色的描寫。
最後,為大家分享一套部編版教材同步小練筆(上半學期版)——《課文裡的寫作密碼》
這套《課文裡的寫作密碼》是由杭州市時代小學語文教師,市優秀班主任曹海棠老師編寫的,曹老師將多年指導孩子寫作的經驗結合對小學語文課文中寫作方法的理解,幫孩子學會寫作的方法。
它在內容上是與部編版小學課文一一對應的,目前這套是1-6年級上冊共6冊。
首先幫孩子深挖課文中的寫作技巧,然後引導孩子列出練筆內容的思維導圖,先列出寫作大綱再開始寫作,幫孩子養成好的寫作習慣和寫作邏輯。
書中還有優秀範文可以幫一些思維受限的孩子打開思路。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