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芒種雨綿綿,伏裡要旱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3 小雪的小美妝

農村俗語:「芒種雨綿綿,伏裡要旱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明天就是芒種節氣了,所謂芒種芒種農家忙種田,現在也正是農村插秧時節。芒種作為24節氣之一,是夏季第三節氣,芒種的芒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的含義。作為老農們,長期藉助著節氣安排農事,同時為了更加精準作業,老農們還根據經驗總結出不少俗語。農村俗語,「芒種雨綿綿,伏裡要旱田」,是何含義呢?有道理嗎?一、芒種忙種田,割小麥插秧苗,一樣不可少但凡是個農村人,一定知道當前階段,農村最忙的是是什麼。雖然,不少農家將土地流轉了,但是依然有不少人家,依舊採取自家耕種的方式。

秋冬種植的小麥,現在已經成熟的,指尖所在的地方,小麥前段時間已經收割完畢,眼下正是插秧苗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夏種時節不等人,不同時節不同氣候,為了有好的收成,什麼時候該收、什麼時候該種,都有特定的講究。所以說,作為指導農業生產的芒種,正在提醒大家,抓緊時間收割、抓緊時間播種。二、芒種芒種,天要晴,為何?根據題目中的俗語,字面含義是說,芒種的時候如果陰雨綿綿,那麼等到了三伏天的時候就比較缺水,說白了芒種宜晴不宜雨,為什麼老農會這麼說呢?指尖總結有這麼幾點原因:①芒種前後正是收割和播種季節,對於小麥收割而言,自然不太希望長時間的降雨,這樣會使得最後生長階段,小麥出現大面積的減產。

同樣的,作為剛剛插下去的秧苗,秧苗還沒有扎穩根,頻繁下雨的話,也不利於其生長,所以本質上來說,這句俗語也是農民的希望。②芒種之後正是梅雨季,這句俗語的產生也是老農總結的結果,按照長期的經驗來看,芒種下了雨,伏裡沒有雨;芒種不見雨,伏裡常有雨。這正應了另一句俗語所言,「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幹土」。③農村俗語的產生,常常關乎莊稼的豐收與否,往往能夠流傳的,大多經歷了多少代農民的檢驗。雖然現在農業技術發達,但是以前流傳的俗語,也能發揮很大的價值,農村有十句俗語九句真,可見還是有道理的。總之,這句俗語表達的含義,主要是芒種氣候與夏季雨水的關係,正是老農長期經驗總結的結果。

既是當前農耕的需求,也是表達對未來的預測,更有對豐收的期盼。當然,任何俗語都有其地域性,而且現在農業技術發達,俗語應用還要結合當地實情。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在今天看來似乎大家都不在意,認為沒有什麼道理可言,是迷信,但卻是老一輩人的經驗所得,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能完全不信。今年我們就來看看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包含著哪些道理。
  • 農村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幹土」,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南方,芒種節氣也是青梅成熟的季節,正所謂「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是這個時候發生的事兒;而種植水稻的中南部地區,在芒種前後已經基本完成水稻的種植,此時正是水稻滿田綠油油的景象,如果過了芒種再種植水稻,多半是過了時節,不會有好收成的。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對人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特別是在農村裡,一些息息相關的事情自然離不開農村俗語。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關於生活的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們蓋房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由於蓋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老祖宗在建設房屋的時候,必經過一番的考量。而古時候一些仔細的人,在選擇房屋的住址時,也要經過「高人」指點才能破土動工。
  • 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個俗語,第一個俗語就是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個俗語在以前的時候有很多老人都說過,但是現在卻很少有人會說了,那麼這個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其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農村的影響深遠又全面,尤其是五零、四零以前的老輩人對其深信不疑。其實,這也不為怪,因為大部分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逐漸總結而成的經驗。在那個認識水平有限的年代裡,經驗是萬能的,它指導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村裡人一般都會遵循老輩人傳承下來的各種經驗,比如農村建房。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從小在農村長大,在農村人的眼中,紅白公事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有人請你喝酒,你可以找藉口不去,但是如果有的人家中有人去世,別人來找你幫忙,人家已經找上門來了,那麼你是不可拒絕的,否則以後你的家中有事了,別人也不會來幫忙。在農村結婚也是一樣的道理,人家找你幫忙是看重你,畢竟誰家都會有婚嫁喪娶這樣的事,互幫互助既顯得熱鬧,還顯示這家人的人緣好,大家都來幫忙。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小智在農村,總有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被人們傳頌。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叫做「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所謂「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意思是指,如果家裡面的男人性格比較懦弱,就會被家裡的女人牽著鼻子走。
  •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四大沒臉,四大舒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在農村裡,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都是真實的,也非常貼切我們的生活,一些俗語不僅有哲理,說起來還挺有意思。除了上面這些,農村裡還有「四大沒臉,四大舒服」等俗語,所以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四大沒臉和四大舒服」,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說一下:農村裡的「四大沒臉」都是啥:在農村裡「人是要臉,樹是要皮」的,所以一些農村人在為人處世上
  •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家是我們每個人的「避風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幸福而溫暖的家,卻不知,這樣一個家庭的存在需要對家庭成員的精心經營,但凡有一點粗心和偏差,正如「家有三項,家破人也亡」的俗語說的,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老話說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是啥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非常多,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教育的,還有關於身體健康的,但是現在因為社會的發展,這些俗語已經開始漸漸的被農民遺忘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農村的俗語吧。這個俗語就是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這句是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話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話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這句俗語,看著非常的高深,其實不難理解,淺俗易懂的說,就是即使你非常富有,也經不住沒有出息的子孫糟蹋。一、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的身邊事例。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寧嫁老頭,不嫁小猴」,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前兩天,我有個大齡未婚女同事突然問我了一句農村俗語,這句農村俗語就是「寧嫁老頭,不嫁小猴」。我這位女同事說,最近她與一個年齡比較小的男友談戀愛,但母親得知後非常反對,並警告她說,堅決不能同年齡比她小的談戀愛,一定要遵循「寧嫁老頭,不嫁小猴」的原則,找一個年齡比她大的談戀愛比較合適。因她不太清楚這句俗語的含義,於是想讓我解釋解釋。其實,農村的這句俗語非常簡單,大概意思如下。
  • 農村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我國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至今仍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可能。記得小時候曾經和村裡的老人一起生活的時候,聽他們講過很多的俗語,很多俗語也是和我們的農業生產相關,能夠給予我們農業方面很多的指導。
  • 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的含義博大精深,以前通過口口相傳祖輩傳父輩,父輩再傳子輩。只不過後來隨著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農村俗語被記錄在書本上。以前農村大多數是目不識丁的莊稼漢,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將某些現象聯繫起來,起到做人做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些俗語在今天依然還有教育意義。就像「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的農村俗語,表面上是買豬,卻延伸為娶媳婦的人生大事,本來是不相關的兩件事,組合在一起,用一個看字說明養豬和娶媳婦都需要仔細觀察。
  • 農村俗語「要交雙腳跳,少交呵呵笑」,有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要交雙腳跳,少交呵呵笑」,有什麼意思,有何道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農村人是說話是很直接的,有時候即使是很熟悉的的人也會因為一句話,吵得面紅脖子粗,但是,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是很善良,雖然有時候嘴欠會得罪人,也是正是因為那個人性格比較直率。
  • 農村俗語:「廳堂若太小,賺錢多不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過去在農村,如果一個人都可以出口成章,其實說的都是順口溜,或者是俗語。這樣的人就會被人稱為是有學問的人。這順口溜如果能記住很多,而且能脫口而出用的恰當的也確實是才子。其實這些俗語有些是人們在互相交流的時候,不小心碰出來的火花加以提煉加工而成,也有些是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節氣等總結出來的,可以說俗語包含了方方面面,也是博大精深,那麼這些俗語有道理嗎?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3句農村的俗語,看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第一句,凹坑葬墳,拜孝缺人。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會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智慧和語言,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總結,這就是咱們所說的農村俗語,在沒有更多獲取信息資料的年代,一些俗語還被當做重要參考,給人們的生產勞作以及待人接物起著參考作用,可見當時人們對於俗語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