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芒種雨綿綿,伏裡要旱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明天就是芒種節氣了,所謂芒種芒種農家忙種田,現在也正是農村插秧時節。芒種作為24節氣之一,是夏季第三節氣,芒種的芒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的含義。作為老農們,長期藉助著節氣安排農事,同時為了更加精準作業,老農們還根據經驗總結出不少俗語。農村俗語,「芒種雨綿綿,伏裡要旱田」,是何含義呢?有道理嗎?一、芒種忙種田,割小麥插秧苗,一樣不可少但凡是個農村人,一定知道當前階段,農村最忙的是是什麼。雖然,不少農家將土地流轉了,但是依然有不少人家,依舊採取自家耕種的方式。
秋冬種植的小麥,現在已經成熟的,指尖所在的地方,小麥前段時間已經收割完畢,眼下正是插秧苗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夏種時節不等人,不同時節不同氣候,為了有好的收成,什麼時候該收、什麼時候該種,都有特定的講究。所以說,作為指導農業生產的芒種,正在提醒大家,抓緊時間收割、抓緊時間播種。二、芒種芒種,天要晴,為何?根據題目中的俗語,字面含義是說,芒種的時候如果陰雨綿綿,那麼等到了三伏天的時候就比較缺水,說白了芒種宜晴不宜雨,為什麼老農會這麼說呢?指尖總結有這麼幾點原因:①芒種前後正是收割和播種季節,對於小麥收割而言,自然不太希望長時間的降雨,這樣會使得最後生長階段,小麥出現大面積的減產。
同樣的,作為剛剛插下去的秧苗,秧苗還沒有扎穩根,頻繁下雨的話,也不利於其生長,所以本質上來說,這句俗語也是農民的希望。②芒種之後正是梅雨季,這句俗語的產生也是老農總結的結果,按照長期的經驗來看,芒種下了雨,伏裡沒有雨;芒種不見雨,伏裡常有雨。這正應了另一句俗語所言,「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幹土」。③農村俗語的產生,常常關乎莊稼的豐收與否,往往能夠流傳的,大多經歷了多少代農民的檢驗。雖然現在農業技術發達,但是以前流傳的俗語,也能發揮很大的價值,農村有十句俗語九句真,可見還是有道理的。總之,這句俗語表達的含義,主要是芒種氣候與夏季雨水的關係,正是老農長期經驗總結的結果。
既是當前農耕的需求,也是表達對未來的預測,更有對豐收的期盼。當然,任何俗語都有其地域性,而且現在農業技術發達,俗語應用還要結合當地實情。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