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風向標」和「擴音器」
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初見成效
湘潭在線12月22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宋鍇)今年10月,湘潭市垃圾分類工作正式進入推廣實施階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等公共機構率先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目前各單位配套設施完備,分類意識逐漸增強,宣傳氛圍濃厚,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為帶動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起到了「風向標」和「擴音器」作用。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單位,尋找在生活垃圾分類方面值得學習借鑑、複製推廣的經驗。
早在今年6月份,市應急管理局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是湘潭市公共機構裡最早開展這項工作的黨政機關之一。經過積極推進,該局的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得到升級,分類垃圾桶已經成為辦公區域的「標配」。電子顯示屏、宣傳展板、微信工作群宣傳內容豐富規範,幹部職工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投放習慣。同時,該局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督導考核力度,不定期對各科室和直屬單位實施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把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文明辦公室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
除規範垃圾分類設施配置、普及相關知識等,該局還採取符合單位特點的源頭減量措施,全面推廣應用無紙化OA辦公系統和無紙化會議系統,有效實現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市政務服務大廳集行政審批、便民服務、效能投訴、信息公開、網上辦事等功能於一體,是全市綜合性政務服務平臺,進駐部門單位42家,設有41個辦事窗口,日均接待群眾1000餘人。
儘管人流量較大,但大廳環境整潔、乾淨、舒服,地上看不到垃圾的痕跡。仔細觀察發現,辦事大廳、辦公室、衛生間等區域均擺放了分類垃圾桶,大廳生活垃圾分類實現了全覆蓋。
為營造濃厚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市政務服務大廳在入口處擺放了垃圾分類手冊,在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垃圾分類知識和宣傳標語,還組織工作人員向辦事群眾講解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和投放指南。同時,在大廳設置了面積近20平方米的學習宣傳專區,集中擺放垃圾分類宣傳展板和手冊等,引導、動員辦事群眾增強垃圾分類意識,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社會參與度。
「目前,機關幹部職工垃圾分類意識得到有效提升,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做好分類投放垃圾。」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這項工作運行一段時間後,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並將示範效應輻射到街道社區、幹部職工家庭,形成黨政機關帶頭,全社會普遍參與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