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自救模式?愛馳汽車搶灘科創板。
日前,有報導稱,愛馳汽車正在準備登陸科創板的相關事宜,計劃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IPO。據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付強表示:「保薦人已經初步有了,合同還沒籤,得看直投情況最後定。」
愛馳汽車成立於2017年02月15日,天眼查顯示,愛馳汽車成立至今,已經完成5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在2019年5月28日,彼時,愛馳汽車獲得了來自明馳基金的10億元投資。據江西財投基金在發布的消息,2019年5月9日,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完成對上饒市明馳新能源創新投資中心出資,該基金總規模10億元,這10億中,有3億帶有江西省政府「背景」。2019年6月,據長安汽車發布的公告,公司下屬合營企業江鈴控股,擬引入愛馳汽車作為戰略投資者進行增資。增資後,愛馳汽車持有江鈴控股50%的股份。
自去年5月至今,愛馳汽車再無融資。就燒錢新勢力而言,僅今年9月,就有威馬、恆大汽車、小鵬、哪吒以及天際等多家造車新勢力,相繼獲得新一輪融資,合計金額約250億元人民幣。蔚來今年以來,累計融資已超百億元。顯然,愛馳汽車與赴美上市、百億融資、搶灘科創等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相差甚遠。
而愛馳財務狀況肉眼可見的不好,全員帶貨,高管營銷已成為業內公開秘密。前不久,一則關於愛馳汽車高管帶貨、全員上陣賣車的PPT截圖引起熱議。據悉,愛馳汽車管委會要求高管員工集體帶貨賣車,各級別員工2020年度考核指標與賣車數量掛鈎,高管年度帶貨指標為8輛,L1-VP級別年度指標為5輛,L2總監級別年度指標為3輛,L4和L3級別年度指標為1輛。完成年度指標之前,高管人員每月工資緩發50%,如在年底前完成當年指標的,將補發所有緩發的工資,並恢復正常月度工資發放標準。
對此,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付強在微博上表示:「愛馳汽車是家創業公司,管理層是合伙人,也是老闆。老闆帶貨、推廣公司的產品,更是天經地義。」
隔行如隔山。付強認為「天經地義」的帶貨,並沒有對銷量帶來任何實際上的幫助。
從銷量來看,愛馳汽車1—8月總銷量僅為927輛,僅完銷量目標1.3萬輛的7%,其中還包含了一大部分政策性購車,真正的個人消費者少之又少。而同期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已分別交付2.2萬輛、1.5萬輛和0.96萬輛。此前,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谷峰曾如此表示:「明年愛馳U5的整體銷量將會是新造車勢力第一名。」但眼下愛馳汽車的銷量,恐難以堪當如此「大任」。
銷量持續低迷的背後,與愛馳汽車的產品布局不無關係。三年以來,愛馳汽車僅有愛馳U5一款車型在售。補貼後售價為16.69-29.21萬元,續航裡程分別有405km、503km以及600km三種。不過,其位於江西上饒市的愛馳億維新能源汽車工廠正在進行改線工作,為愛馳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愛馳U6的投產做準備。資料顯示,該工廠年產能15萬輛,工廠自動化率可達到90%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工廠產能利用率並不高。
2019年愛馳汽車還被爆出欠薪。據相關報導,愛馳汽車在未做通知的情況下,扣除員工10%的工資,同時取消2019年所有員工年終獎。這樣的負面新聞層層疊出,一方面加深消費者對愛馳的不良印象,另一方面愛馳汽車距離最新一輪融資長達一年半之久,將更加重愛馳的融資難度。
如今,多家車企瞄準科創板上市。其中,吉利IPO已過會,威馬和恆大汽車也已啟動上市輔導。在其之後,合眾和天際也相繼宣布明年計劃衝刺科創板。而「入會」科創版的門檻並不低,根據上交所給出的標準,科創板審核除了需要考慮企業市值外,還要綜合評定收入、淨利潤、研發投入、現金流等多種條件。
對於本身起步比較晚,產品推出和營銷推廣方面相對落後的愛馳來說,登陸科創板不僅是對企業發展和品牌口碑的最權威背書,最直接的短期益處就是通過上市一舉解決資金難題,搶灘科創板或是愛馳的必然選擇,畢竟眼下「活下去」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