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靈魂擺渡》網劇改編的中文原創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在網劇中試演趙吏的於毅,將登上音樂劇的舞臺。 距離他上一次踏上音樂劇的舞臺,已經過去了十年。考過音樂學院,走上戲劇、音樂劇舞臺,投向影視行業,於毅終於又回到舞臺。近日,該劇在山東德州完成第一次小範圍試演,剛剛從舞臺上走下來,於毅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非科班出身,國內初代音樂劇演員
很多人認識於毅是通過《男才女貌》《打狗棍》《靈魂擺渡》等影視劇,看了《跨界歌王》,才發現他唱歌也這麼好聽,知道他演過音樂劇。「不要面孔地說,我應該是中國音樂劇第一代演員。」說完,他仰起頭笑了。
這話並非虛言,他並非音樂劇科班出身,而是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主持人專業。「我考過音樂學院,當時想學美聲,進入了三試後來落榜了,我心服口服。」畢業後,他成為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原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的舞臺劇演員。2004年,他出演了張學友的音樂劇《雪狼湖》,後來又出演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的《I love you》中文版等多部劇目。
中文版音樂劇《I love you》曾前往美國百老匯演出,在演出的一個月時間裡,於毅把百老匯的劇,乃至外百老匯的音樂劇都看了一遍。「他們太厲害了,唱、跳、演各方面都很強,去之前我覺得我唱得很好,去了之後覺得還差得遠。」當時給於毅拍戲的外國導演說:「我很喜歡你的聲音,但需要訓練,讓你的聲音更加堅實。」
於毅把這句話聽進去了,從美國回來,他立刻找到上海戲劇學院音樂戲劇系的老師,訓練自己的聲音,又為音樂劇學習舞蹈等。「就想完善自己、武裝自己,大概一年半之後,感覺就是武裝好了,要準備打仗了。」
轉戰影視劇,再看演出時會難過
但也就在這個當口,於毅離開了舞臺。「那時候,自己的年齡在一點一點變化,家人的生活和一些現實的情況真的會讓我有所遲疑。」於毅停頓了一下:「感覺就是,我要去生活了,就真的離開了。」
後來,他來北京見到了導演郭靖宇,開始了《打狗棍》《靈魂擺渡》等一系列電視劇的拍攝,成為了螢屏上觀眾認識的於毅。在轉變的過程中掙扎過嗎?聽到這個問題,於毅說:「不掙扎,我不是個掙扎的人,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是你知道嗎」,他又停頓了一下:「再看演出的時候,會難過……可能我現在年紀大了,很容易淚溼眼眶。」說出這話的於毅,眼圈紅了。
舞臺劇的演出為於毅積累了很多經驗,拍戲時機位一架好,他看一眼就知道走幾步能過去。影視劇的拍攝也讓他學會了很多新的「技能」。在《靈魂擺渡之永生》音樂劇中擔任舞蹈編導的陳一飛,早年間就為於毅做過影視劇拍攝的形體訓練,「為了翻滾動作,他給我練腿,我半躺著腿打開,一練就是半小時,練到最後,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我腿都合不起來。」
在這次的音樂劇劇組,於毅又見到了陳一飛,「這麼多年沒見了,我告訴你你在我身體裡留下了什麼。」話剛說完,於毅順著舞臺臺口一下就翻了上去,「這就是你教給我的翻滾,我用在所有的影視劇和舞臺劇上,這個劇裡我要做的彈踢、戲曲身段,都是當時你教給我的,我現在還給你。」
於毅說:「有時候覺得,離開不是件壞事情,在各方面我都有更多元的吸收。再回到這個舞臺上,會找到更多元的視角。」
音樂劇排練,人生中最恐懼的20天
目前,《靈魂擺渡之永生》音樂劇建組近三個月。試演結束後,於毅逐漸從趙吏的酷炫狂拽中平靜下來,坦然說:「我說我有多高興你能體會到,我說我有多恐懼,你們根本體會不到。這20天,是我人生中最恐懼的時候。」
正式進組前,他曾參加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的錄製,試演《英雄兒女》中「向我開炮」的王成,為了演出戰場上的嘶吼感,他聲帶出現了水腫和息肉,一直通過治療、禁聲進行恢復。進組後,他白天排練,晚上就熬夜背詞。進組第三天,製作人、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婷婷就過來看全劇的文戲聯排……這都讓於毅感受到壓力,「我就想到劇中的趙吏,他怕過誰啊?」他就對著歌詞紙說:「我一定可以把你拿下!」
「試演接觸,當我發現自己還能再唱男高音時,我真的激動地哭了,我的嗓子和『趙吏』都準備好了!」從舞臺劇到影視劇,時隔多年再回來,於毅也想過,音樂劇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麼?「從2004年《雪狼湖》出現在我生命中,音樂劇就是隨時隨地、可以一鍵啟動的密碼。」這幾年音樂劇市場漸漸好轉,於毅也想呼籲觀眾:「不要買花,不如就買票看戲,觀眾願意買票,這個行業就能像齒輪一樣運轉起來。」
「音樂劇永遠可以使我流淚、激動、徹夜難眠,為了這次演出,我也放棄了一些影視劇的機會,但我沒有一刻後悔。」於毅說,「我永遠會在舞臺上,不管多大年紀,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在舞臺上發出自己的光,這個舞臺可以是話劇舞臺,但我覺得最有可能是音樂劇的舞臺。」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韓軒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