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肥西縣把智慧教育作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之舉、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把鄉村智慧學校建設與應用作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的重要抓手,優先保障、強力調度,項目建設有序推進,融合應用效果良好。
「建設」上加大投入,擴大覆蓋廣度
肥西縣集中力量推進鄉村智慧教育基礎設施和應用平臺建設,以鄉村教育信息化推動鄉村教育現代化。「十三五」期間共投入4.2億元,建成教育城域網、校園無線網、視頻會議系統、教育數據中心和智慧教育雲平臺。
該縣中小學網絡帶寬全部升級至200M,班均出口帶寬12.5M;建設數位化學科實驗實訓室36個,數位化音樂、美術和書法教室46個,3D列印、機器人、STEAM等創新創客教室34個,錄播教室59個,圖書管理系統62個;「班班通」全部升級換代為觸控電視一體機,生機比達到4.9:1,師機比0.74:1。
建成智慧學校55所,其中鄉村智慧學校20所,佔鄉村學校比57%,超出合肥市規劃指標11個百分點(市指標46%)。
「管理」上精益求精,增強保障能力
印發《肥西縣智慧學校建設實施方案》,成立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擔任組長的肥西縣智慧學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全縣智慧學校建設和應用工作。縣教體局成立「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和「信息化教學名師工作室」,共有名師近50人,形成輻射全縣鄉村學校的技術保障隊伍。
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購買運維服務,確保鄉村智慧學校設備常態化運轉。
連續16年開展鄉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集中培訓,累計培訓鄉村教師1.5萬人次;近三年,成功申報省級及以上智慧學校研究課題25項,舉辦信息化課題研討活動60餘場,參與教師1000多人次,教育信息化科研水平顯著提高。
「使用」上融會貫通,提高應用水平
肥西縣堅持需求牽引、應用至上,不斷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鄉村智慧學校應用步入常態化,開課率、學科達標率、課時達標率均為100%,每周開課數50節以上,超省考核標準8倍,受益學生3.6萬人。
依託「肥西縣智慧教育雲平臺」,拓展「數位化辦公」「績效評價」「特色評比」三大應用,實現公文線上流轉、無紙化評價、在線評審等,提高工作效能。持續開展「信息化大賽」「校長話裝備」「鄉村智慧學校課例大賽」等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用、以賽促研。
今年,在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網絡課例遴選中,肥西縣入選案例佔全省總數21%;申報作品成功入選中央電化教育館「疫情防控期間『網絡學習空間』主題應用案例」線上教學優秀示範案例,為安徽省唯一;安徽省電化教育館委託該縣培訓團隊編寫的《智慧課堂培訓教程》即將正式出版。(林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