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小小的花手帕,穿越空間阻隔,在長沙市芙蓉區大同古漢城小學與麻陽錦江小學的同學心中,綻放出同樣美麗的色彩。
12月5日,大同古漢城小學,芙蓉區教育信息化2.0種子教師培訓暨大同古漢城小學與麻陽錦江小學手拉手網絡聯校活動正式開啟。通過天聞數媒搭建的智慧課堂及網絡聯校平臺,兩所學校同步共享當天的美術課《花手帕》。
此次網絡聯校課堂由大同古漢城小學美術教師陳琪執教。在課堂上,陳琪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以及通過平板等信息化設備進行的課堂互動,讓同學們形象地了解到民間扎染技藝的特色。同時,遠在麻陽的錦江小學的同學們,也通過直播共享了此次課堂資源。
學生課堂結束之後,大同古漢城小學教研主任何思佳特別進行了以《數字時代的智慧校園與智慧教師養成之道》為題的講座。此次活動不僅體現了智慧課堂的個性化教學,而且充分展現了智慧教育下的協同教研發展。
據何思佳介紹,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精準扶貧重要精神,充分發揮芙蓉區教育信息化2.0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大同古漢城小學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先鋒學校,率先示範,攜手麻陽手拉手學校——錦江小學,採取線上線下網絡互動-結對幫扶措施,促進麻陽錦江小學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已形成了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宏偉格局。
一年來,兩校校長和行政藉助網絡空間多次進行智慧教育教學探討與交流。11月,大同古漢城小學面向全體家長開放展示了學校信息化平板教學課堂成果,麻陽錦江小學派學校的信息化教研先鋒隊駐校跟崗學習一周。12月5日,大同古漢城小學校長熊曉玲、書記陳風華帶領學校信息化教研教學骨幹到錦江小學實地送教。12月6日上午,大同古漢城小學平板教學先鋒隊鄧上主任還將為錦江小學老師進行現場信息化與學科應用講座;杜玲玲、鄧軍華、小瓊老師送去的課堂資源則讓信息化與學科深度融合。
瀟湘晨報記者 徐海瑞 攝影 周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