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人的農村人錯了!堂親和表親是這樣區分的!

2020-12-14 漯河映象

在看古裝電視上,我們常聽到「抄家」、「滅九族」等字眼,抄家我們都不難理解,是搜查沒收家產,相信這個大家都知道;然而「滅九族」估計很多人覺得就是殺頭,沒錯,那麼你知道滅九族是到底哪些人會受到牽連呢?這個人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清楚了吧!下面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下。

根據文獻記載,滅九族是古代刑罰誅族的一種,從古代的實際情況上來講,古代九族應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這裡講的族是直系親屬,包括配偶哦)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人,包括出嫁的姑姑及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2、母族三: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3、妻族二:指嶽父的一家、嶽母的娘家。

好了,不談論這麼嚴重的事了,畢竟是過去古代的事了,那麼,今天我們再分享一個關於表哥和表妹、堂哥和堂妹的區別,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首先,無論堂表哥,還是表姐妹,我們可以統稱它為表親和堂親,大致的說法是,從父親那裡,同姓的兄弟姐妹就是堂親,比如兩姐妹和兩兄妹各自生的孩子們(由於可以和同姓的人結婚,所有表親之間也可能是同姓的,為了方便理解,這裡先假定夫妻不同姓)。

而表親,是母親那邊的親戚,如姨、舅的小孩那裡算,就是所謂表親,至於表兄弟的孩子,那叫表侄兒。需要注意的是:表親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兄妹兩的孩子們,一種是姐妹兩的孩子們,前者我們這裡叫「姑舅」,後者叫「兩姨」。比如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和薛寶釵是兩姨兄妹,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姑舅兄妹。

如何區分:

(1)首先要識別:長輩、同輩、晚輩;輩分千萬別搞錯了,這個是最基本的。

(2)同輩份的,一般看姓氏,和你同姓的,叫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不會錯,年齡比你大的為哥哥、姐姐,小的就是弟弟、妹妹。這個關係是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就是你父親的哥哥/弟弟的孩子,由於我們是父系社會,所以你和他們的姓氏一般相同(但也不排除跟母親姓的特別情況,這時姓氏就可能不同)

總得來說,所謂「堂」就是指一家人,一個「堂」裡的,所謂「表」就是指「外人」。但是在如今的社會下,往往「外人」比「堂」裡的人親,有句話叫娘親舅大,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難理解,本家人天天見面缺少了一種客氣和熱情,有著眾多的利益之爭,比如家產、財產等等,而「堂親的外人」不存在上述的利益之爭,所以其關係相對來說比父親那些表兄關係會更好,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關鍵是各個的家庭關係吧!

相關焦點

  • 表親三千裡,堂親萬萬年,怎麼區分堂親和表親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所謂「內親」,指的就是同一個宗族裡的人,在古代,一般大一點的宗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所以凡在這個祠堂裡的親人,就是自家人,被稱為「內親」,也就是堂親,就像堂兄、堂弟、堂叔什麼的;相反,凡不在這個祠堂裡的親人,就是「外戚」,也就是表親,比如表姐、表妹等等,所以也就有了父親一脈稱堂,母親一脈稱表的說法了。
  • 農村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萬萬年」,表親為何不比堂親呢?
    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很多的親戚,有的是表親,有的是堂親,表親就是母親那一邊的親戚,而堂親就是父親這邊的親戚,老人們也留下過這樣的一句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萬萬年,這句話形容的就是表親與堂親之間的關係,不過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其中的緣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 農村俗語:表親千裡遠,堂親萬年近,為啥?老農道出三個現實原因
    農村俗語:表親千裡遠,堂親萬年近,為啥?老農道出三個現實原因觀古今故事,到如史我聞,人生哲理,古今智慧,與您分享。中國農村的俗語都是農民們根據自己常年勞作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寶貴的東西。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們學習,弘揚和發展。
  • 農村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你有聽說過嗎?
    在農村大家之間的關係都是很不錯的,親戚之間也是會經常的走動,只要是閒下來就會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一旦是趕上什麼節假日的話,大家還會互相的走親戚,這樣的話也能夠增加兩家之間的感情,畢竟村裡人對親戚關係還是很在意的。
  • 農村老人為何說「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背後又有什麼深意
    文/墨雲農村老人為何說「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背後又有什麼深意?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不得不說的要說人們之間的人際關係,而這個人際關係可謂是十分複雜,這就導致了我們在過年的時候走親戚成為了一個十分複雜且重要的事情。
  • 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表親、堂親,到底誰更親
    俗話說: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意思就是說表親過了幾代之後就會非常疏遠,幾乎形同陌路一般,而堂親之間就算過了很多代,仍舊還是一家人。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表親、堂親,到底哪個更親?可能對於現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什麼是「表親」?什麼是「堂親」?
  • 農村老話:「表親千裡遠,堂親萬年近」,有道理嗎?為啥這樣說?
    對於過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小孩盼望過年是因為有好吃的,老人盼望過年是因為人多熱鬧,工人盼望過年是因為能休息了,而對於外出打工的農民而言,過年的意義可就大不一樣了,因為它不僅代表著快樂和喜慶,更是充滿了濃濃的幸福和團圓。
  • 在農村,姨表親和姑表親有何不同,很多人納悶,看完明白了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人或事,持續收看本欄目,不妨點擊關注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姨表親和姑表親有何不同,很多人納悶,看完明白了!生活在農村,逢年過節時,少不了要走親戚!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為何會這麼說?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為何會這麼說?在中國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親戚關係,而很多中國人的骨子裡是非常重視親戚間的感情的,這也是為什麼逢年過節家裡經常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原因。不過不是所有的親戚我們都同等對待,親戚間也有分親屬關係。
  • 為何爸爸一系親戚叫「堂」,媽媽一系稱「表」,華夏兒女應該知道
    導讀:俗話說「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表親堂親說的就是親戚之間的關係,逢年過節是見到親戚最多的時候,可是一旦稱呼錯了就要鬧笑話了。表親三千裡說到表親,表有外的意思,所以在我國古代表親也就是外戚的意思,是家族之外的親戚。這樣的親戚關係通常是由婚姻而結成的,比如姨家、姑家、舅家,都是通過婚姻關係形成的。姨家的稱為「姨表親」,姑舅家的稱為「姑舅表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賈寶玉親姑姑所生,所以他們就是「姑舅表親」。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老祖宗的話,值得細細品味
    具體的數字肯定並非如此,儘管這句話說得很虛,但是這句話所要表達的主旨意思還是很明了的,表親堂親和自己的親疏關係真的是這樣嗎?一、表親三千裡一般來說表親,指的是舅舅、姨媽、姑姑這三種親戚,以及他們的後代。雖然,從血緣上來說,所有的親戚都是自己的親戚,但是畢竟從情感上來說,一定是有一些差別的。
  • 表親和堂親,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表親和堂親,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一個家族的親戚中,在至親裡有表親和堂親兩種,他們都屬於男女婚姻之後帶來的親戚關係,分別對應母親與父親方面的親戚。由於表親多數情況不是同族,雖是親戚關係,但基本上是分居各地,平時接觸的機會不多。再加上表親的後代嫁人或遷移,距離越來越遠,見面的機會就更加稀少。時間久了之後,有的就會生疏,甚至彼此都不認識,這就是「一表三千裡」的說法原因。2.堂親,指的是父親的弟弟、哥哥這邊的後代,大家都是一個家族。
  • 爸爸一系稱堂,母親一系稱表?大多數人都叫錯了!
    追根溯源地說,堂和表,是古代男權社會的產物,當然這也沒辦法,歷史使然,千百年下來已經形成習慣了,也沒必要去刻意改變,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慢慢地所謂堂表就消失了,親戚都沒有了還堂什麼堂、表什麼表。堂堂的區分很簡單啊,同一個祖父(爺爺)這一支脈,互相之間就是堂兄弟的關係。
  • 農村老話說:「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該怎麼理解?對嗎?
    雖說,這些老話俗語有好有壞,但大都透著老一輩人的人生哲理。讀懂了這些老話,也是讓人受益匪淺!這裡,就根據自己的一些理解,從兩個方面說說,這句老話的理解。在說這句老話之前,我們就不得不說說表親和堂親的意思。估計對於很多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對於表親和堂親,並不一定分的那麼清楚。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韻味?
    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古人對於親戚遠近,有很多話糙理不糙的俗諺流傳。所謂「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意思就是說表親過了幾代之後就會非常疏遠,幾乎形同陌路一般,而堂親之間就算過了很多代,仍舊還是一家人。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韻味
    什麼是「表親」?什麼是「堂親」?可能對於現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這兩個詞的意思他們都不太明白。先來解釋一下這兩個詞,我們知道,過去農村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一大幫。親戚關係中又分為父系親戚關係和母系親戚關係,父親那邊的親戚就叫堂親,我們時常會聽到別人說,這是我堂哥,指的就是父系親戚中和自己同輩的人。相對於父系親戚,母親那邊的親戚就叫表親,表姐表妹表姨夫,叫起來親熱無比,說的就是母親親戚一輩中和自己有關係的人。正是基於農村親戚關係而衍生出來的表親堂親關係,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人生活關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 老祖宗留下的「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很多人不知道來源於此
    比如這句「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就包含了中國幾千年人們的生存智慧。從字面意思來看,古人留下的這句話當中涉及「表親」、「堂親」兩種親屬關係。一個從空間概念來闡釋重要性,另一個則從時間概念上延伸長久性。這些關係放在一個家族的話,非常好理解。
  • 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什麼意思?你們家也一樣嗎?
    比如,大部分的情況下,人們會和自己的父系親人比較親近,來往比較多,但是和母系親屬,那些表親則是相對來往比較少一些。在鄉下,有一句民間俗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就是在描述這種現象,那麼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其原因又是什麼呢?
  • 為何爸爸的親戚叫「堂」,媽媽的親戚稱「表」?
    尤其是親戚之間的禮儀往來,其實在親戚中大部分都是堂親和表親,可到底它們彼此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用一句話俗語簡單概括就是「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什麼道理呢?其實堂親和表親的關係聽起來很複雜,但只要我們捋順了,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
  • 古語「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是啥意思?有什麼現實含義嗎?
    老規矩,先上答案,「表親三千裡,堂親五百年」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是每個人的親戚很多,主要是由表親和堂親組成,表親多是指,姑舅、姨表之間的同輩之人,但是表親相隔3000裡就幾乎沒有往來了,這個3000裡指的是一個虛數字,意思是說表親之間距離越遠關係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