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產業新模式:安徽長豐草莓小鎮即將「呱呱落地」~~

2021-02-14 合肥休閒農業

央廣網合肥1月10日消息(記者 徐秋韻)日前,中國長豐草莓小鎮又傳來喜訊。在第19屆中國(句容)草莓文化旅遊節上,640多份草莓樣品同臺「PK」,最終長豐縣摘得78塊獎牌;其中,來自草莓小鎮的長豐縣秀芝家庭農場參賽的「粉玉」草莓獲得特等獎。記者還了解到,1月16日,中國長豐草莓小鎮將開園。

為何打造草莓小鎮?草莓小鎮規劃包括哪些?目前進展情況如何?記者近日走進草莓小鎮了解其創建情況。

背景:長豐草莓已有百年歷史

小小草莓已經成為長豐最靚麗的名片之一。據公開報導,長豐種植草莓可以追溯到1900年前後,距今有百年歷史。

長豐草莓獨具特色,自然地理優勢明顯。2007年,「長豐草莓」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註冊為地理標誌商標,成為安徽省第六件、合肥市第一件品牌地理標誌商標。

2000年長豐全縣草莓出現了滯銷局面,長豐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於2001年1月開始舉辦了長豐縣第一屆草莓節,到目前連續舉辦了十七屆草莓節,擴大了長豐草莓的影響力,引來了全國各地草莓客商,有力促進了長豐草莓發展步入快車道。

2020年6月24日,在合肥市政府第60次常務會議上,合肥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匯報了合肥市政府與安徽省農墾集團合作框架協議起草情況,未來,雙方將以水家湖農場草莓產業園為核心,共同打造國家級「草莓小鎮」。

規劃:總投資超16億打造「草莓全產業鏈企業總部」

據了解,長豐草莓小鎮規劃面積3.96平方公裡、總投資16.34億元,立足長豐草莓產業優勢,以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深入推進草莓產業年總產值、品牌價值「雙百億」提升,圍繞科研、營銷、文創和綠色生產、精深加工、冷鏈倉儲、品牌運營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重點建設草莓觀光大道、高新技術示範園、農產品交易中心、文化博物館提升、核心區產業設施配套等項目。

「十四五」期間,草莓小鎮將重點開展「鄉村電商創客中心、草莓品牌運營中心、草莓食品加工園、冷鏈倉儲物流園、草莓主題民宿、草莓觀光工廠、草莓主題餐廳、溼地公園、鄉村產業社區、草莓歡樂谷」等方面的招商引資和配套建設,實現以草莓農旅融合為主導,以文化創意為衍生的「草莓全產業鏈企業總部」和「全國草莓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打造4A級鄉村旅遊景區,實現「生產、生態、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發展,助推長豐北部率先實現鄉村振興。

進展:草莓科技研發成果新 衍生文化創意餐廳

在即將開園的長豐縣草莓小鎮核心區域,新建的30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令人眼前一亮。在玻璃棚內,一層層草莓苗灌溉施肥系統如同從天而降的瀑布一般,十分壯觀。這是長豐縣農業農村局在長豐草莓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規劃園的整體規劃布局下,通過引進上海佳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資源,建成的集國內外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精品展示園。

「草莓天瀑」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草莓無土栽培種植系統,由智能溫室、可升降的懸掛式無土栽培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精準灌溉施肥系統三部分組成,具有高密度、自動化、省力化、節水節肥、環境友好、適應性廣泛等特點,每平方米可種植20株草莓苗,極大增加了種植密度,是高效的草莓種植系統。

長豐草莓高新技術展示園還搭建起智慧物聯網系統與可視化智慧農業平臺,管理人員藉助軟體平臺可以將溫室的管控由溫室內部延伸到控制中心,方便管理員對溫室的操控和管理,並可有效的收集各種數據,提高溫室管理的科學性。

來源:央廣網以草莓為主題的火車頭餐廳——「紅顏1983號」。(央廣網發 徐秋韻攝)

草莓小鎮精品展示園對面,是一家以草莓為主題的火車頭餐廳——「紅顏1983號」,餐廳由兩節舊火車車廂改造而成。進入餐廳,火車票、小人書、糧票、鋁製飯盒等原始物件讓遊客感受到濃濃的復古味。「紅顏1983號」餐廳負責人田峰介紹,未來在此除了可以吃到草莓,還可以品嘗到草莓果酒等深加工產品。

一個以草莓科技研發為核心,農旅融合為基礎,文化創意為衍生,構建「草莓+科技」、「草莓+旅遊」、「草莓+創意」於一體的現代草莓產業體系,將在長豐草莓小鎮「呱呱落地」。

來源:央廣網

相關焦點

  • 草莓產業新模式:安徽長豐草莓小鎮即將「呱呱落地」
    為何打造草莓小鎮?草莓小鎮規劃包括哪些?目前進展情況如何?記者近日走進草莓小鎮了解其創建情況。背景:長豐草莓已有百年歷史小小草莓已經成為長豐最靚麗的名片之一。據公開報導,長豐種植草莓可以追溯到1900年前後,距今有百年歷史。長豐草莓獨具特色,自然地理優勢明顯。
  • 2021長豐草莓小鎮半程馬拉松來啦!關注「幸福長豐」即可報名
    長豐縣人民政府積極倡導全民健身,打造長豐城市獨有的特色群眾性體育賽事,培養健康積極的運動習慣,促進經濟大發展的同時助力建設體育強縣。2021長豐草莓小鎮半程馬拉松加入「跑遍中國·美好安徽」線上馬拉松系列賽,通過由中國田徑協會打造覆蓋全國31個省市地區的線上馬拉松賽事平臺推介長豐縣草莓小鎮。
  • 2021長豐草莓小鎮半程馬拉松報名須知
    親子家庭跑路線(約4公裡)起點:長豐草莓村;終點:田峰草莓園;長豐草莓村(起點)→102省道(南半幅向西)→楊公路(西半幅向南)→北城路(折返)→楊公路→田峰草莓園(終點)。一經查出,對違規者將終身禁止參加長豐草莓小鎮馬拉松組委會舉辦的各項賽事,並報請中國田徑協會追加處罰。由於替跑、蹭跑、偽造號碼布等違規行為所造成的一切後果均由違規者自行承擔,對造成經濟損失及嚴重影響的,組委會還將保留追究違規者法律責任的權利。(五)組委會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賽事安排(包括賽事舉辦時間、規模、報名要求等)。
  • 頂尖農人種植草莓完敗人工智慧 長豐將引入AI技術種草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經驗豐富的草莓種植高手與人工智慧PK種草莓,究竟誰種出的草莓品質更好?國內首屆「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的數字農業種植競賽於12月16日揭曉結果:從產量、投入產出比和甜度等三項指標的對戰結果來看,AI隊多項指標超越頂尖農人隊。
  • 我國草莓的主產區都有哪些?熱銷品種是什麼?
    又大又甜的草莓從何處而來 這些又大又甜的草莓進入人們的生活,時間並不長久,也只有兩百多年。現代種植的草莓起源於兩個草莓野生種的偶然雜交——佛吉尼亞草莓(即佛州草莓)和智利草莓,一個來自北美,一個來自南美。
  • 「榜樣」「讓鄉親走向富裕,草莓走向全國」——記全國勞動模範...
    憑自己的奮鬥,他為長豐草莓走向全國貢獻了力量,最近也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提起他,在長豐種草莓的農戶無人不知。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田峰,發現一直從事草莓種植的父親,在生產和銷售中的理念有些問題。而市場批發為主的銷售模式,讓草莓價格波動劇烈。於是,2011年他辭職回到長豐投身草莓產業。「讓你在千裡之外,也能吃到新鮮可口的長豐草莓。」
  • 安徽長豐縣草莓娘子軍,徵戰雲南120天,獲得智慧草莓種植大賽卓越獎
    在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的指導下,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啟動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在雲南昆明落地一個全自動化、智能化的AI農業種植平臺,邀約全球頂尖的4支AI隊伍和4支傳統種植能手隊伍參加高原草莓AI種植挑戰賽。孫鬱晴所在的豔九天隊是一支全部由女性組成的種植隊伍。12月16日,歷經120天的激烈角逐。豔九天隊名列傳統農人組的第一名,獲得「首屆多多農研大賽卓越獎」。
  • 遠郊農業的參考——日本栃木縣草莓產業經驗
    此外,2003年4月創辦了「栃木產業創造廣場」,通過產·學·政之間的合作,進行研究開發和產業化,致力於下一代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 農業生產以稻米、蔬菜、畜牧產品為中心,2014年的農業產值為2495億日元,排名全國第9名。其中草莓與葫蘆幹的產量傲居全國第一。農產品主要銷往縣內及首都地區。縣內特產的優質草莓及梨等,同時也暢銷海外。
  • 石關高山草莓搭上「訂單農業」順風車
    農民正在清除草莓幼苗雜草金秋時節,記者走進嶽西縣石關鄉龍潭村高山草莓育苗基地看到,當地的五六個農民正在清除草莓幼苗周邊的雜草,為草莓幼苗如期銷往合肥長豐等地做足準備。為更好地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石關鄉龍潭村依託高山草莓育苗基地,闖出一條特色新路。龍潭村屬高寒山區,境內有寬廣的田畈,平均海拔800米,年平均氣溫14℃,夏季平均氣溫25℃,晝夜溫差大,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適合瓜果育苗。2019年,龍潭村「兩委」成立專業合作社,把村裡的拋荒田利用起來。
  • 貴陽「一擴大、六統一」提升花溪草莓產業—— 不是所有草莓都叫「花小莓」
    花溪草莓種植面積達1100餘畝,分布在小孟、清溪、青巖等交通便利、遊客數量較多的幹道附近,年產草莓1800噸,佔貴陽市產量的八成以上,在市場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20年以來,花溪區立足當地良好的草莓產業發展環境,將區域內全部草莓種植戶聯結在一起,實現了「一擴大、六統一」,將草莓做成了花溪區有標誌意義的農旅高度融合的產業。
  • 「良種+科研+設施」 為草莓產業「破題」
    12月1日,記者來到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草莓產業發展示範基地「弘鼎草莓採摘園」,溫室大棚內的草莓植株生長旺盛,草莓蔓上,有拇指大小的草莓,有含羞待放的花苞,也有開的正豔的花兒……楊振華正在立體種植的草莓棚裡疏花,棚內溫暖如春,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 建德:「農業大腦」推進草莓智慧種植
    1月9日,在建德市楊村橋草莓小鎮示範園區
  • 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
    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我們村充分發揮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草莓種植。在帶動旅遊業發展的同時,成了鄉親們致富『金果果』。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雲南彌勒:小草莓成了紅色「大產業」多年的數據顯示,大莊村霜期短,晝夜溫差小,氣候溫暖,水源豐富,土壤肥沃,極易種植經濟水果——草莓,該村黨支部一班人馬通過多次調查研究後最終作出了這樣的結論。
  • 相距近30歲,60後搭配90後組頂尖農人隊,草莓第一大縣出徵戰AI
    人工智慧下圍棋可以,但如果換成是種草莓,來自「中國草莓第一縣」的遼寧東港「聖野漿果富民隊」並不認同。這是一支由當地草莓種植大戶、種植專家和剛畢業大學生組成的年齡懸殊、實踐派和理論派結合的傳統種植隊,他們即將與人工智慧來一場正面的對決。7月22日,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新電商拼多多共同發起的「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就將正式開賽。
  • 優質草莓品種大全,都在這兒了
    (1)我國培育的草莓品種:我國的草莓育種工作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到目前為止雖然選出30多個草莓品種,但尚未有一個成為生產上的主栽品種。20世紀70年代後,尤其是進入80年代,我國草莓育種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 「莓二代」孫鬱晴:從對草莓過敏到愛上一片草莓田
    在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的指導下,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啟動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在雲南昆明落地一個全自動化、智能化的AI農業種植平臺,邀約全球頂尖的4支AI隊伍和4支傳統種植能手隊伍參加高原草莓AI種植挑戰賽。孫鬱晴所在的豔九天隊是一支全部由女性組成的種植隊伍。12月16日,歷經120天的激烈角逐。
  • 徐州賈汪鄭莊村:奶油草莓撐起「甜蜜產業」
    △鄭莊村溫室大棚裡的草莓已成熟,嬌豔誘人鄭莊村是賈汪最早開始種植草莓的村莊之一,如今草莓已成為村中的支柱產業,也是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法寶。隨著草莓的旺銷,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致富路也是越走越寬廣。鄭莊村草莓品種眾多,寧玉、寧豐、妙香、甜寶等俏銷品種都有種植,而且在市場上以「早熟草莓」打出了自己的優勢,有力地帶動了該村產業扶貧、鄉村振興工作。落後村莊實現華麗轉身
  • 【壹點頭條】「草莓書記」變身「鮮花書記」 ,他帶村民走上「芬芳...
    「來村裡之前,我就是個『水果販子』,我當時在安徽包了三百畝地種水果,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我覺得種水果真的『前途無量』,我想著得把這些經驗帶回去,讓老家也像人家南方的村莊一樣富裕美麗。」姚洪遠說。姚洪遠二話沒說聯繫好了兩輛旅遊大巴,第二天一早帶著78位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直奔全國草莓第一大縣安徽長豐去參觀考察,當村民代表們走進現代化的草莓大棚,看著絡繹不絕採購客商時,那顆萌動的種子已經種下了。考察歸來,在黨員幹部帶頭要求種植大棚,姚洪遠更是向村民承諾,出現任何銷售風險,他來兜底,最低10元一斤回購。
  • 勞動者風採|他紅了昌平草莓,白了自己的頭髮!
    齊長紅,男,漢族,197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高級農藝師,兼任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北京市農業諮詢熱線草莓專家,該同志連續28年奮戰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第一線,紮根基層,服務群眾,致力於推動昌平草莓產業從數量增加型逐步向質量增長型轉變
  • 閔行草莓季開啟!比雞蛋大的草莓吃過嗎?
    閔行草莓季開啟!比雞蛋大的草莓吃過嗎?這些大棚裡暖意融融,草莓們正舒舒服服地成長著。據工人介紹,大棚裡的溫度白天一般在28度左右,晚上4度左右,是最適合草莓生長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