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叫:「王不過項,力不過霸,將不過李,拳不過金。」這是對歷史上武功超群的人的評價,其中,「王不過項」中的項,說的是楚霸王項羽,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就是他。
項羽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享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讚譽,不僅武力超凡,而且力氣極大,他的兵器是一桿巨型的虎頭盤龍戟,重129斤,揮舞起來虎虎生風,無人能及。
那麼,項羽的力氣真的那麼大嗎?我們了解完秦朝的重量單位就知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關於項羽力氣之大,最著名的典故就是霸王舉鼎了。
公元前208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掀起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隨後,各地起義軍揭竿而起,而項羽就是其中一支。
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項羽和他叔父項梁決定向恆楚求助,聯合他一起反秦。趾高氣揚的恆楚看著眼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顯得不屑一顧。為了殺殺項羽的傲氣,恆楚淡淡地指著外面的一個大鼎說道:「聽說你可以以一敵萬,我不相信,你能舉起院中的千斤大鼎嗎?」
在恆楚看來,這麼一個大鼎,四個大漢一起扛都很不容易,更不要說項羽一個人了,他就靜靜地等著看項羽的笑話。
項羽知道恆楚這次在考驗他,二話不說,撩起衣襟,大跨步來到大鼎面前,只見他身子下壓,抓住鼎足,深吸一口氣,隨著項羽大喊一聲「起」,生根似的大鼎應聲而起,被高高舉到半空。
恆楚看得目瞪口呆,完全被項羽的霸氣折服,欣然決定聯合起義,而項羽的名聲也流傳開來。
項羽一個人能舉起千斤大鼎,聽起來確實很唬人,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誇張,因為那時候的計量單位和我們現在的並不一樣。
在秦朝以前,重量的計量單位複雜多樣,各國之間都不相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統一度量衡,規範了重量單位。
據《漢書·律曆志》記載,秦漢時期衡量重量共有五個單位,分別是銖、兩、斤、鈞、石。1石=4鈞,1鈞=30斤,1斤=16兩,1兩=24銖。從斤和兩的轉化來看,當時的計量和現在還是有所區別的。
事實上,秦漢時期,1斤相當於258克,僅僅只是現在的一半而已,如此看來,項羽舉起的千斤鼎,相當於現在的500斤,也就是250公斤,雖然對於大多數來說還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是對於舉重冠軍來說,也不過只是僅此而已。
舉重比賽是按照體重劃分等級的,但是,即使是最低級別56公斤的比賽,世界紀錄也有305公斤,比項羽多了55公斤,所以,項羽的力氣在舉重冠軍面前確實不值一提。
項羽的名聲之所以很大,一方面,他是領軍統帥,需要樹立自己的形象,有人為他造勢,另一方面,他的力氣確實異於常人,比正常人要打很大。試想一下,如果你身邊有個力氣比大家都大很多的人,是不是會顯得異常突出呢?還有一點原因就是,那時候沒有那麼多傳媒渠道,即使有人力氣大也沒多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