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懷念:與歐陽中石先生交往的點點滴滴

2020-12-15 齊魯壹點

文|荊樹楷

秋風悲寂。驚悉一代藝術大家歐陽中石先生去世,唏噓不已,悲痛難抑,我腦海裡湧現出中石先生慈祥仁厚的面龐。雖然我和先生認識較晚,但與先生交往的點點滴滴不斷地湧上心頭,先生平易近人、豁達大度的風範讓我感觸至深。

記得那是2007年1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邀請中石先生出席一個文化頒獎典禮。經中石先生的入室弟子荊向海先生引薦,在濟南舜耕山莊貴賓樓有幸拜訪了中石先生。中石先生是大學者、大書法家,拜訪前,不免心中忐忑。見過面,先生讓座說話,一點大家的架子也沒有,一口家鄉話,透著親切。

我帶去幾本剛剛印製的《2008年乍啟典藝術掛曆》,生怕老人不喜歡,但實際情況恰好相反,甚至超乎我的想像,中石先生對我帶來的掛曆很感興趣。掛曆的開本較大,印刷精緻,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乍啟典先生的作品風貌。

中石先生一頁一頁地認真翻閱,多數時間是靜觀欣賞,時而停下來對畫作進行精準高妙的點評。中石先生很幽默,風趣地說:「小荊這麼吝嗇?就送我這幾份?」整個會客廳,一片笑聲。原來老先生想多留些,好分贈親友。幸好我早有準備,趕忙又搬來一整箱。

三天後,又接荊向海先生電話轉述中石先生的話——掛曆還是不夠。我又給中石先生送去一些,先生說:「這些我要帶到北京去,給大家分分,啟典兄的畫好啊!」

我是乍啟典先生國畫藝術的崇拜者,和中石先生聊起來,話題自然就多了。

中石先生非常欽佩乍啟典先生的國畫藝術,曾書寫「靈秀入化」對其盛讚,更有詩作頌乍啟典先生:大家妙筆趣無窮,一似天來造化工。綠蔓朱籬支草木,青檀碧水逗魚蟲。隨心點染長青色,著意追求盛世風。莫笑年增心不老,不凋不謝老來紅。乍老對中石先生的書法和繼承的奚派京劇藝術也是讚譽有加,中石先生演唱的《白帝城》等劇目,乍老不斷地播放觀賞。兩位藝術大家之間真誠地互相推崇,為藝壇留下一段佳話。從歐陽老與乍老的藝術交往中,讓我明白,人們常說的「文人相輕」,只不過是假文人、小文人,真正的大家可謂「文人相敬」也。

2001年4月,乍啟典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中石先生為參加畫展活動,提前結束海南行程回京,在看到乍老作品後頻頻稱讚。中石先生說:不虛此行,乍老藝術成果不負眾望。中石與同去的許麟廬老先生駐足《水墨芭蕉》前,發出共同的感慨:乍老的書畫展是「一展動京華」!

2008年重陽節後,欣聞中石先生又訪山東,我受乍老委託,帶著他的親筆信再次拜望中石先生。乍老在信中請中石先生在當時北京畫展展出的巨幅作品《水墨芭蕉》上作一跋語。中石老先生凝視大畫複印件良久。乍啟典先生巨作《水墨芭蕉》丈六整,近一百二十平尺。要在裝裱好的作品上題跋,對題跋者的要求之高可想而知。中石先生一氣呵成「翠蔭深秀」四個大字,又題「重讀大作更有是感,遂題以致餘忱」。先生的題詞是對作品至深的情意,也是對乍啟典藝術成就的讚揚。我準備好的潤筆費,中石先生一分不收。先生德藝雙馨,令我仰之彌高。

我曾有幸與中石先生一起用餐,有一事曾令我躊躇,那就是老先生的飯局誰能擔得起主陪呢?想起在濟南工作時的老領導比較熟,正準備聯繫,中石先生猜出了我的心思:「小荊你當主陪最合適!」我只好硬著頭皮坐在主陪位置上。席間老人家談笑風生,慈祥仁厚,他的平易、親和,也讓我緊張的心情放鬆下來。事後才知道,很多高級幹部都是老先生的票友,不管職務高低,在老人眼裡都是平等的。

2014年冬,中石先生為山東的文化事業奔波操勞,在濟南突發中風,送回北京延醫診治。我默默祝福先生早日康復。然而,2020年11月5日,先生卻永遠離開了我們。

中石先生是一代書家,更是當代大學書法教育的開創者。先生桃李滿天下,對中國當代書法的推動影響深遠。中石先生靜水流深,其德操、其藝術、其學問,都是後世之楷模。走在國內的很多城鄉,都能見到先生題寫的牌匾,其中又以公益、文教機構居多,足見先生書法藝術流布之廣、影響之大。舒素箋開名學宮牆猶蹈氍毹傳雅樂,操翰墨立書家矩範更留慈藹證儒風。先生遠去,德藝永存。

相關焦點

  • 楊憲金 我與歐陽中石先生交往的二三事
    作者楊憲金(右)與歐陽中石先生(左)文以載道 立德樹人——我與歐陽中石先生交往的二三事我與歐陽中石先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相識,至今已三十餘年。在這三十餘年中,也就是歐陽中石先生說的「我與鄉友憲金先生相識在他擔任中央警衛局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主任、西苑出版社社長、總編時,此時我就與他一起編書,還在他編輯出版的書中做顧問,並關注他的進步和發展,尤其他在詩聯書法創作上有水平,為此,我為他寫了四個字『取之有道』。
  • 歐陽中石先生逝世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作為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的開拓者,歐陽中石先生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曾主持創辦了我國高校第一套從大專、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中國書法教育學科體系。從大學畢業開始教書,他把一生奉獻給「教師」這個職業。雖然愛好廣泛、成就眾多,但他一輩子最自豪最恪守的就是「教師」的職業和稱號。
  • ...翰墨飄香書乾坤:百年考院師生沉痛悼念傑出校友歐陽中石先生
    博山區考院小學是歐陽中石先生上小學的地方。幼時讀書的記憶,深深地嵌印在老先生的記憶中。歐陽中石先生常憶起博山的孝婦河,常懷念上學的木質小樓,常談起大仿本上老師畫的「槓槓和圈圈」,常憶起體育課學習跨「低欄」的歡樂,常談起於博山學到的彈琉璃球,滾鐵環等「手藝」……歐陽中石為學校題字。
  • 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中國書法報》歐陽中石先生紀念專題
    著名學者、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5日凌晨3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歐陽中石,1928年生,山東泰安人。畢業於北京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學科帶頭人,中央文史館館員。
  • 【訃告】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 2020年11月5日 歐陽中石先生與科德的故事 學校創立之初,歐陽中石先生就非常關注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的建設,他曾多次來校巡視、指導教學工作,並親自為科德學院題寫校名,為學校未來發展獻計獻策、指點迷津
  • 「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送別先生
    歐陽中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5日凌晨3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並向中石先生女兒歐陽啟名表示慰問。黨和國家及北京市相關領導、老一輩學者、我校師生、先生生前好友、先生學生等社會各界人士,及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兄弟院校、學術團體等社會單位向學校和家屬發來唁電、敬獻花圈,並向家屬表示慰問。11月11日上午的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莊嚴肅穆,迴蕩著先生生前演唱的京劇選段。門口懸掛著「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的黑底白字橫幅,兩側輓聯上寫著「德洽千秋望尊山鬥,道弘六藝澤被梓楠」。
  • 悼念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徵稿
    2020年11月5日,歐陽中石先生逝世於北京,享年93歲,自此中國書法界失一大家。 為悼念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界泰鬥歐陽中石先生,由中國書畫春晚組委會、人人藝術網主辦,面向社會徵集有關歐陽中石先生的悼念詩詞、詩歌、祭文、對聯、輓聯、書法作品及與先生相關的紀念詩文。
  • 歐陽中石先生教我「講課」
    恩師訓我以矩步 我知曲輪以中繩——歐陽中石先生教我「講課」■李 松1992年春季的一天,突然劉文華通知我說:「歐陽先生召見你去他那裡,有事找你談,是我推薦的你,去了就知道了,好事。」中庸有道 石璧育人 歐陽中石仁兄仙遊,庚子沈鵬挽。書房裡只有我在說話,或者留學生不時地說著硬邦邦的日式漢語。留學生走後,我戰戰兢兢問先生:「您看行嗎?」先生開始顧而不答,後又呵呵一笑。我又暈了。
  • 【藝林散步】正是無奇正是奇——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人生
    歐陽中石先生(左一)在教孫學峰臨帖   2020年11月5日凌晨,我敬愛的老師歐陽中石輕輕地走了,享年93歲!  歐陽先生對戲曲情有獨鍾,尤對京劇著迷,早在兒時就顯露。這為他日後走上京劇藝術道路埋下了興趣的種子。很多時候,他看完戲後回家就把戲曲中的情景畫下來。心中有戲,自然趣味流露筆端。稍晚,他開始師從奚嘯伯先生,同時多方汲取藝術營養,以豐富舞臺表現。
  • 歐陽中石先生,您你的書法,我不敢恭維!
    歐陽中石歐體實錄,時年57歲原標題歐陽老,你的學識我很敬仰,書法卻不敢恭維     歐陽中石先生是當今知識界文藝界德高望重的國寶級藝術大師
  •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逝世
    首都師範大學官網11月5日發布訃告稱,歐陽中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1月5日凌晨在京逝世,享年93歲。 歐陽中石是我國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
  • ...躬耕一生,桃園杏壇不言悔」周義發教授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2020年11月5日,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去世。10月25日,歐陽老師的夫人張茞京先生,亦與世長辭。伉儷駕鶴同西歸,前後僅僅相隔10天。作為學生,周義發教授以此文深切緬懷。以下為原文,不做任何修改…… 沉痛哀悼書法老師歐陽(諱)中石先生和師母張(諱)茞京先生 ——學生周義發 2020年11月5日15時許,接首都師範大學「歐陽(諱)中石先生治喪委員會」電話,低沉緩重的音調中傳來振耳發聾的噩耗: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 「躬耕一生,桃園杏壇不言悔」周義發教授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2020年11月5日,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去世。10月25日,歐陽老師的夫人張茞京先生,亦與世長辭。伉儷駕鶴同西歸,前後僅僅相隔10天。作為學生,周義發教授以此文深切緬懷。以下為原文,不做任何修改…… 沉痛哀悼書法老師歐陽(諱)中石先生和師母張(諱)茞京先生 ——學生周義發 2020年11月5日15時許,接首都師範大學「歐陽(諱)中石先生治喪委員會」電話,低沉緩重的音調中傳來振耳發聾的噩耗: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 歐陽中石先生辭世享年93歲,書法界沉痛悼念!
    20世紀50年代初,歐陽中石考取了輔仁大學哲學系,一年後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修中國邏輯史,拜在邏輯學大師金嶽霖的門下。 1954年,歐陽中石畢業於北京大學,開始在中學從事基層教育工作。他教過中學的各門課程,深得學生敬重。
  • 歐陽中石先生書法作品欣賞,俊朗而又飄逸,古樸而又秀美
    我們在欣賞歐陽中石老師書法的時候,發現歐陽老師的書法線條,給我們的感覺總是那麼的渾厚粗博,與那些線條纖細型的書法作品在風格上自然有著很大的不同,這正是歐陽中石書法的特別之處。歐陽中石的書法雅俗共賞,他善於把「唐楷之冠」歐陽詢的書法用筆及力度方面的可貴之處汲取了過來,因此他的書法在不拘一格的隨心所欲之下,也能形成自己一貫的書法風格,這一點確實值得眾書家敬佩。
  • 歐陽中石與奚嘯伯:雅韻知音師徒情深(下)
    作為一代京劇藝術大師,「四大鬚生」之一的奚嘯伯先生為何後半生落到了石家莊,始終有些人不能理解,甚至為其哀嘆。歐陽中石先生卻不這樣認為:「奚先生在這裡找到了真正的藝術知己。」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歐陽中石在濟南念高中時就已是京劇票友了,有幸結識奚嘯伯先生並學了不少戲。後來中石先生考進北京大學,雖然沒有磕頭下海,但卻成了繼承弘揚奚派藝術的大功臣。奚嘯伯先生與中石先生情同父子,早已在梨園界傳為佳話,兩人時常以書信來探討藝術,因為他們均善書法,時間一久,郵差都奇怪怎麼信封上的字比印的還漂亮。
  • 歐陽中石為何戲稱「無出其右」?
    歐陽中石雖然我早有思想準備,但消息傳來仍然覺得突然——歐陽中石先生2020年11月5日凌晨3時18分逝世。悲痛之餘,悵然若失。1979年末的一天,一位自稱是歐陽先生學生的人來我家做客。他對一幅趙樸初先生的字很感興趣,端詳久之,對我說,你讓歐陽中石先生給你寫幅字吧。
  • 我所認識的歐陽中石老師
    原標題:我所認識的歐陽中石老師   歐陽中石老師於本月5日凌晨在京逝世,得知消息後,我前往靈堂弔唁。歐陽老師的遺體靜靜地躺在鮮花叢中,穿著筆挺的深色中山裝,頭髮整齊地向後梳著,面部豐滿白皙,沒有一絲的痛苦,就像他平常一樣,那麼的安詳寧靜。
  •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逝世!在濟南長大,你的母校名可能是他題字
    落款中的庚寅之秋即2010年秋天,中石即著名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詩與書均為歐陽中石先生之藝術傑作。詩作上下縱橫,博古通今,將泉城自然與人文歷史融為一體。其書法更是大筆揮灑氣勢磅礴,與詩句相映輝煌,蔚為壯觀。而今墨寶尚在,而歐陽中石先生卻已與世長辭。
  •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今日在京逝世
    11月5日,首都師範大學在其網站上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顧問、當地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歐陽中石先生於11月5日在京逝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