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的二戰當中,我國同樣做出了極大的犧牲,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在這場艱苦卓絕的作戰中,卻也有一些小小的黑色幽默,正在站崗的老兵,發現有東西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次日日軍舉行哀悼,發生了什麼呢?
1938年,此時的日軍已經佔領了南京,依然處在急劇的擴張狀態下,但是隨著中國部隊的節節抵抗,進攻的勢頭一再被拖延。
為了能夠達到了宣傳的目的,日軍內部,卻也開始了「造星計劃」,讓隨軍記者將日軍前線的作戰情況做成錄像,給後方的日本居民觀看,而飯冢國五郎成為了鏡頭上的最佳演員。
飯冢國五郎是日本群馬縣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在年輕時期,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陸軍士官學校並且順利畢業,隨後憑藉積累下的戰功節節高升,在1937年出任131師團101聯隊聯隊長,平日的作戰中,飯冢國五郎是一個十分狂熱,同時也很有表現欲的男子,再加上他的資歷,成為電影主角的最佳人選。
在日本的後方,「軍神飯冢國五郎」的錄像也流傳民間,這位前線軍官竟然也成為了當時的紅人。客觀上來說,聯隊長已經屬於高級軍官,有機會面臨前線危險的情況不多,然而飯冢國五郎卻因為一次機緣巧合,丟掉了自己的小命。
38年8月,武漢會戰的前夕,中日雙方鏖戰於廬山一帶,此時日軍的計劃,已經被大幅度拖延,而飯冢國五郎所在的聯隊,也和駐守高山的160師展開激烈的交戰。
飯冢國五郎不斷的發起進攻衝鋒,都被中國守軍頑強擊退,正在焦頭爛額之際,日本後方卻派過來了幾位隨軍記者,其中包括了最著名的小悞行男。
當記者看到這位傳說級別的大明星時,飯冢國五郎已經失去了之前的精氣神,幾天沒休息的他滿臉疲憊,鬍子拉碴,由於昂熱的天氣,還赤裸著上身。但是小悞行男看來,這卻正好是最佳的拍攝素材。
當看到記者前來之後,飯冢國五郎卻也來了勁,說完自己的英勇事跡之後,他又答應了記者的要求,來到西峰山的前沿陣地,打算用軍刀擺幾個poss。最終飯冢國五郎將場地,選在了一處沒有長草的空地上,飯冢國五郎開始奮力的劈砍空氣,一位日本記者,還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了一個頭盔,扣在了飯冢國五郎的頭上。沒想到這竟然成為了他的催命符。
西峰山幾百米遠的對面,就是160師的一個暗哨,卻突然發現,遠方竟然有一個發亮的東西,正在上躥下跳,而那正是飯冢國五郎的頭盔。
由於當時陰雨連綿,導致日軍不少頭盔都掉了漆,結果被太陽一照,熠熠發光,再定睛一看,一個日本軍官,正光著膀子在那擺姿勢呢!
士兵們看了,不由得又好氣又好笑,最終一名士兵對著飯冢國五郎瞄準了目標,扣動了扳機。
此時飯冢國五郎心滿意足,正準備和記者打道回府,然而隨著一聲槍響,飯冢卻匆匆倒下。按照常理,這個距離的子彈,不太可能對人造成太大的殺傷,但是飯冢偏偏被射在了心臟上。
隨著「軍神捐軀」的消息傳到國內,日本舉國哀悼這位明星的去世,除此之外,日本軍部還在飯冢國五郎去世後,破例追贈他為陸軍少將,不過飯冢國五郎的死,倒也給了日本軍部一個教訓,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少士兵都開始用煤油塗抹頭盔,誰也不敢重蹈飯冢的覆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