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站崗,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次日日軍舉行哀悼

2020-12-26 文史天天見

在20世紀的二戰當中,我國同樣做出了極大的犧牲,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在這場艱苦卓絕的作戰中,卻也有一些小小的黑色幽默,正在站崗的老兵,發現有東西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次日日軍舉行哀悼,發生了什麼呢?

1938年,此時的日軍已經佔領了南京,依然處在急劇的擴張狀態下,但是隨著中國部隊的節節抵抗,進攻的勢頭一再被拖延。

為了能夠達到了宣傳的目的,日軍內部,卻也開始了「造星計劃」,讓隨軍記者將日軍前線的作戰情況做成錄像,給後方的日本居民觀看,而飯冢國五郎成為了鏡頭上的最佳演員。

飯冢國五郎是日本群馬縣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在年輕時期,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陸軍士官學校並且順利畢業,隨後憑藉積累下的戰功節節高升,在1937年出任131師團101聯隊聯隊長,平日的作戰中,飯冢國五郎是一個十分狂熱,同時也很有表現欲的男子,再加上他的資歷,成為電影主角的最佳人選。

在日本的後方,「軍神飯冢國五郎」的錄像也流傳民間,這位前線軍官竟然也成為了當時的紅人。客觀上來說,聯隊長已經屬於高級軍官,有機會面臨前線危險的情況不多,然而飯冢國五郎卻因為一次機緣巧合,丟掉了自己的小命。

38年8月,武漢會戰的前夕,中日雙方鏖戰於廬山一帶,此時日軍的計劃,已經被大幅度拖延,而飯冢國五郎所在的聯隊,也和駐守高山的160師展開激烈的交戰。

飯冢國五郎不斷的發起進攻衝鋒,都被中國守軍頑強擊退,正在焦頭爛額之際,日本後方卻派過來了幾位隨軍記者,其中包括了最著名的小悞行男。

當記者看到這位傳說級別的大明星時,飯冢國五郎已經失去了之前的精氣神,幾天沒休息的他滿臉疲憊,鬍子拉碴,由於昂熱的天氣,還赤裸著上身。但是小悞行男看來,這卻正好是最佳的拍攝素材。

當看到記者前來之後,飯冢國五郎卻也來了勁,說完自己的英勇事跡之後,他又答應了記者的要求,來到西峰山的前沿陣地,打算用軍刀擺幾個poss。最終飯冢國五郎將場地,選在了一處沒有長草的空地上,飯冢國五郎開始奮力的劈砍空氣,一位日本記者,還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了一個頭盔,扣在了飯冢國五郎的頭上。沒想到這竟然成為了他的催命符。

西峰山幾百米遠的對面,就是160師的一個暗哨,卻突然發現,遠方竟然有一個發亮的東西,正在上躥下跳,而那正是飯冢國五郎的頭盔。

由於當時陰雨連綿,導致日軍不少頭盔都掉了漆,結果被太陽一照,熠熠發光,再定睛一看,一個日本軍官,正光著膀子在那擺姿勢呢!

士兵們看了,不由得又好氣又好笑,最終一名士兵對著飯冢國五郎瞄準了目標,扣動了扳機。

此時飯冢國五郎心滿意足,正準備和記者打道回府,然而隨著一聲槍響,飯冢卻匆匆倒下。按照常理,這個距離的子彈,不太可能對人造成太大的殺傷,但是飯冢偏偏被射在了心臟上。

隨著「軍神捐軀」的消息傳到國內,日本舉國哀悼這位明星的去世,除此之外,日本軍部還在飯冢國五郎去世後,破例追贈他為陸軍少將,不過飯冢國五郎的死,倒也給了日本軍部一個教訓,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少士兵都開始用煤油塗抹頭盔,誰也不敢重蹈飯冢的覆轍了。

相關焦點

  • 抗日老兵巡邏時,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抗日老兵巡邏時,發現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悲痛 眾所周知,魯迅在日本求學過程中發生一事情,導致其棄醫從文。這件事就是看到了有關日軍殺害中國人的影片,眾多日本學生歡呼雀躍,讓魯迅聽上去十分刺耳。
  • 中國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上躥下跳,果斷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比如在抗日戰爭中,日軍就幹了一件大「蠢」事,讓我們中國老兵逮個正著。 似乎覺得就那麼站著拍照不起勁兒,飯冢主動帶著記者們來到一處高地,他拔出自己的刀,一頓亂砍,上躥下跳,對著什麼都沒有的空氣大喊大叫,精彩,太精彩了,記者非常滿意,叫飯冢打完仗了去當電影明星。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顆子彈飛來,要了飯冢的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 抗戰老兵巡邏,看見一物亮閃閃,開槍後日本舉國哀悼
    不過,導致飯冢死翹翹的原因,是因為小悞行男為了拍攝效果,給他的腦袋上扣了一頂鋼盔。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日軍使用的鋼盔。日軍第一次使用鋼盔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由於東北軍不抵抗,日軍還不知道鋼盔的效果如何。東北氣候寒冷,隨後戴鋼盔的日本關東軍吃了苦頭,只要一出汗,腦袋就和鋼盔凍在一起,根本取不掉。用熱水一澆,結果頭皮也跟著被剝掉。
  • 我軍戰場放哨,看見一物上躥下跳,果斷擊斃後發現是日本「軍神」
    巨大的裝備鴻溝決定了兩方實力的不對等,即便是戰術和策略再如何高明,也很難出現抗日神劇裡,一個中國人打日軍一個連隊的情況。而且,日軍也沒有電視劇裡的那麼傻,不管是軍事素養還是單兵作戰能力,都比我軍要高。 不過,也存在一些特例,還真有像抗日神劇裡那麼蠢的日本軍官。死法也如電視劇中那般蠢笨,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位。
  • 抗日期間,中國哨兵發現一物上躥下跳,一槍擊斃後日本人舉國悲痛
    不過仔細翻看一下日本侵華期間的記錄,其實有些東西也並非全然失實,當年的侵華日軍中,的確存在一些很可笑的角色。 抗日期間,中國哨兵發現一物上躥下跳,一槍擊斃後日本人舉國悲痛!這位倒黴的跳梁小丑就是飯冢國五郎。
  • 抗日士兵巡邏看見一物上躥下跳,開槍擊殺後,日本舉國悲痛
    當時,我國士兵也與日軍陷入苦戰,很多人因戰爭而喪生,甚至普通人也是如此。日本人民在經歷明治維新後也受到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非常崇拜日本軍官,甚至日本學生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接下來要說的人他叫飯冢國五郎,這是其中最有名的人之一。當時他本來就不是軍人,但和其他人一樣,沉迷於軍事和戰爭,這與當地政策有很大關係。1937年,他來到中國,開始參加侵略戰爭。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血戰
    老兵檔案姓名:李聖言年齡:103歲原籍貫:四川簡陽經歷:原國民革命軍第25軍140師839團2營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2020年12月1日離世。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慷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就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從臺兒莊的血戰,到蘇北敵後遊擊戰,雖然全身多處負傷,但他始終堅持著抗擊侵華日軍。尤其在敵後遊擊戰中,更是打出了川人威風。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曾參與臺兒莊等血戰
    團2營5連,曾參與臺兒莊戰役中的禹王山戰鬥,後參與蘇北遊擊戰,抗戰中一直堅守一線作戰,全身多處負傷。李聖言生前同戰友聊天 本文圖均為封面新聞 圖​​​封面新聞12月2日消息,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
  • 抗戰老兵:我不怕死,可我怕...
    七七事變,是侵華日軍進行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是中華民族爆發全面抗戰的開端。這一天,沉積著太多的民族情感。  回顧歷史滄桑巨變,我們不能忘卻那些70多年前義無反顧加入革命隊伍,奮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老兵。70多年後,他們已是耄耋之年。
  • 抗戰老兵秦洪遠回憶戰鬥歲月 反戰宣傳品送到日軍據點
    秦洪遠參加革命後,在魯中軍區報社從事對日軍的反戰宣傳工作。通過反戰同盟的宣傳,一些日本官兵主動放下武器投降。秦洪遠告訴記者,反戰宣傳也是刺向敵人的一把利器。離家尋找八路軍7月12日,記者和開封大學團幹部王友及開封大學志願者一起來到家住尉氏縣的抗戰老兵秦洪遠家中。秦洪遠已89歲了,但看上去只有70多歲。他對記者說,現在,國富民強,國家很關愛我們這些抗戰老兵。
  •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 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日戰爭時期,以國民黨軍為主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和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大小戰役共計四萬餘次,而且每一次大型會戰都是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型會戰。
  • 【尉氏文苑】抗戰老兵秦洪遠回憶戰鬥歲月 反戰宣傳品送到日軍據點
    秦洪遠參加革命後,在魯中軍區報社從事對日軍的反戰宣傳工作。通過反戰同盟的宣傳,一些日本官兵主動放下武器投降。秦洪遠告訴記者,反戰宣傳也是刺向敵人的一把利器。離家尋找八路軍7月12日,記者和開封大學團幹部王友及開封大學志願者一起來到家住尉氏縣的抗戰老兵秦洪遠家中。秦洪遠已89歲了,但看上去只有70多歲。他對記者說,現在,國富民強,國家很關愛我們這些抗戰老兵。
  • 老兵呂德銓: 當年險些被日軍飛機炸死
    他們來自人民,守護人民,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抗戰老兵。1924年1月,呂德銓老人出生於浙江紹興市。1941年春,17歲的他報名參軍,上前線抗擊日本侵略者。呂德銓說,當年,他從浙江一路去廣西、湖南,經過3個月的簡單軍事培訓後,就上戰場跟日軍打仗了。在呂老的雙腿中,至今還殘留著當年日軍飛機轟炸後留下的彈片,每到下雨的時候,他的右腿就會酸痛。
  • 今天,向抗戰老兵致敬!
    轉業後,她在醫院做消毒工作,1975年以工人身份退休,一直沒有提起自己的榮譽。她曾向兒女回憶說,「行軍打仗時傷員病號很多,女戰士們背上槍彈、藥品護送傷病員轉移。幸運的是,沒有遇到日軍。」黃開仁1944年的豫湘桂戰役中,為保護朱德交託的絕密電碼本不被日軍發現,黃開仁將電碼本埋藏,隨即被日軍俘虜,後從集中營中逃出。黃開仁記憶力驚人,年過九旬時仍能繪出電碼本的樣貌和大概內容。
  • 致敬武岡抗戰老兵劉芳林!
    「祝您生日快樂,祝您生日快樂……」11月20日上午10時許,武岡市沿河路抗戰老兵劉芳林的家裡,蛋糕飄香,歡聲笑語。原來今天是武岡老兵劉芳林101歲壽辰,而武岡老兵之家志願者們,帶著蛋糕及慰問品,早早地來到劉老家中,陪劉老一起度過101歲生日!武岡老兵之家志願者專程前來慰問,他們面帶微笑,圍在老人的身旁,一曲「祝您生日快樂!」,沁人肺腑。「劉老,你還認識我們不,今天又為您祝壽來了,祝您身體健康,壽比南山。」志願者們親切說道。
  • 倖存老兵還原湖南抗戰慘烈現場 萬朵菊花敬獻英烈
    中國第九戰區部隊在湘鄂贛接壤地區對日軍的防禦戰役。是繼「二戰」歐洲大戰爆發後,日軍對中國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攻勢。  1941年9月至10月,第二次長沙會戰  抗戰期間,以中國第九戰區為主的部隊在湖南省長沙地區對日本軍隊進行的防禦戰役;本次會戰歷時一個月。中國4個精銳軍被擊潰。
  • 抗戰時,川軍作用有多大?戰爭結束60年後,看看日本訪華老兵咋說
    抗戰時,川軍作用有多大?戰爭結束60年後,看看日本訪華老兵咋說 導語:2001年,一位日本老兵來到了成都,他名叫鹽谷保芳。在抗戰紀念館裡邊,老兵向那些死難者致以了最高的愧疚。老兵鹽谷保芳已經八十多歲了,他走路都踉踉蹌蹌,但是卻執意要來中國懺悔。這個舉動讓許多中國人感到欣慰。
  • 我軍拼刺刀居然比日軍強?實際情況不是這樣,聽抗戰老兵怎麼說
    在抗戰片中,日軍基本上都端著三八大蓋,上著明晃晃的刺刀,我們對此一定記憶尤深。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我軍也非常喜歡白刃戰,一般都是打完幾輪子彈以後,全軍上刺刀,與日軍進行搏鬥。在抗戰片中,我軍英勇無畏,手持大刀四處砍殺,如入無人之境,大刀所到之處,日本鬼子無法抵抗。
  • 103歲抗戰老兵楊思祿的冀東抗戰往事——誓讓日寇血債血償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不少單位組織官兵觀看抗戰影片,其中就有一部電影《楊思祿冀東抗戰》。這部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再現了八路軍營長楊思祿驍勇善戰,帶領部隊與日寇殊死搏鬥,最終消滅製造「潘家峪慘案」的罪魁禍首佐佐木及其部屬,從而告慰慘遭日軍殺害的潘家峪父老鄉親的故事。「打完仗,日本鬼子5天沒敢收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