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恨,悔不當初啊!
看了一個家長的懺悔文章,題目大致類似於:我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可是我錯了。
在看完全文後,筆者(超人爸爸)頗有些感慨,他們這個家庭的經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又有不尋常的東西在裡面,可以拿來為各位家長們分析、借鑑。
剛開始,這位家長作為一個「歷經生活磨難、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對生活的殘酷刻骨銘心,因此希望孩子能夠快樂一些。
隨後,她就篤信了「快樂教育」(但從她的描述來看,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快樂教育),讓孩子小學痛快地玩了6年。
到了小升初考試的時候,傻眼了,哪都考不進去,這時候開始痛下決心,瘋狂補課、家長也終於上陣了,並且讓減負、快樂教育「見鬼去吧」,總算在失敗了6次之後,考了外地一個重點中學。
這時候回想起孩子的小學生活,是在家折騰父母,在學校頂撞老師。也因此想到一些人讓孩子上補習班的原因,不是補什麼課,而是釋放多餘的精力,我也是醉了。
到了重點初中,因為小時候放養慣了,不習慣,和同學鬧矛盾,回家要名牌、玩遊戲,就是不肯好好學習,疫情期間更是連床都不起,要老師親自打電話催他起床。
現在,眼看中考在即了,孩子前途難料,她痛苦地吶喊道:
快樂教育害人啊!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遠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先別急著甩鍋
雖然按照這位家長的說法,孩子被培養廢了,但他們的經歷,卻讓人同情不起來。
因為直到現在,她都沒有去檢討自己,而是一味地甩鍋,是快樂教育的錯,是孩子的錯,自己唯一的錯,就是錯信了快樂教育,耽誤了孩子。
這也是很多家長通病——開始當甩手掌柜,後來都是別人的錯。
孩子成績不好,是老師沒教好;上了補習班成績沒提高,是補習班不行,補習班的老師不行,補習班不正規,等等等等,理由可以列舉出很多,但就是不從自身找原因。
不管快樂教育是什麼樣的理念,要去相信它,你首先就應該了解它說的是什麼,倡導了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對與不對,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或者有哪些部分適合自己的孩子。
了解了之後,才能談得上應用,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調整,最後,你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但可惜的是,從這位家長描述的過程看,首先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快樂教育,僅憑字面意思或者道聽途說,就開始實施了。
這是不少父母容易犯的錯,從字面去理解快樂教育——只要孩子「快樂」了就好,但問題是,即使僅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快樂」後面還有「教育」兩個字呢!你們光「快樂」了,「教育」了嗎?
其實,他們想的根本不是快樂教育,而是放縱,不光放縱了孩子,連自己也放縱了,啥都不用管嘛,可不是輕鬆了。
等到最後出問題了,一個鍋就甩出去了——不關我事,都是快樂教育的錯啊!他們完完全全忘記了,當初是誰做的這個選擇。
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連承擔這個錯誤選擇的勇氣和膽量都沒有。
你能想像,一個家長,居然不知道小升初要考試,想不到自己玩了6年的孩子會哪都考不進去,這得不負責到什麼程度?果然是一路放縱啊!
我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
在看文的過程中,還發現有一個問題,這位家長一再強調自己孩子「很聰明」、「不想浪費了孩子的天賦」,這樣的表述在文中數次出現。
放縱了6年,居然還對小升初抱有「幻想」。
怎麼說呢?恕我直言啊,小的時候,家長基本都覺得自己孩子聰明,絕大多數孩子,也都會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表現出自己是「聰明」的。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跟小時候父母覺得「自家孩子好」有關,其實大家基本都一樣,沒什麼特別聰明的。
至於說別人(包括家裡親戚、孩子老師)誇獎孩子「聰明」,你聽聽就行了,人家是恭維、客氣,還是你娃真是神童,你自己連這都分不清嗎?
而且,人的成就靠的根本就不是什麼聰明,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和努力,你這個小時候的聰明,能吃多長時間的老本?
有這種感覺的,不止我一個:
總結
是時候來一波總結了。
首先,放縱是絕不可取的。
不管你相信什麼理念,本土的還是外來的,聽說的還是自己臆想的,都要考慮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它說的對不對?適合不適合我的孩子?哪些我可以用,哪些我不能用?我應用得對嗎?
我還需要吸收哪些別的理論、或理念?
教育孩子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想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應該放棄這種剛一開始就能達到終極目標的想法。
不斷學習、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以求無限接近於最優解,這是父母們需要做的功課。
其次,要有擔當啊。
為人父母,讓孩子管你叫爸、叫媽的,你總得承擔點什麼吧,不能最後結果不好了,一句「都是XX的錯」包打天下。
這麼做榜樣,會讓孩子也變得沒有責任感,有錯了就甩給別人就行,「我自己好著呢,都是你們的錯」,這樣沒前途,也不利於自己的提升。
話又說回來,就是因為擔心不好的結果,所以大家才焦慮、誠惶誠恐,只有家長通過不斷學習、自我調整,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又體現家長不斷學習的重要性。
第三,別躺在功勞簿上,需要持續努力。
不管你是天資聰穎,還是小時候考過第一,在競爭這麼激烈的社會,努力都不一定怎樣,更不用說不努力了。
想躺在「聰明」、過去輝煌過的功勞簿上,坐吃山空只是遲早的事,這世界變化多快啊!
結語
最後說一句:快樂教育本身是個好東西,就是被這些放縱自己的父母們念歪了經,真是比竇娥都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