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長的懺悔: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可是我大錯特錯

2020-12-16 超人爸爸說教育

悔恨,悔不當初啊!

看了一個家長的懺悔文章,題目大致類似於:我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可是我錯了。

在看完全文後,筆者(超人爸爸)頗有些感慨,他們這個家庭的經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又有不尋常的東西在裡面,可以拿來為各位家長們分析、借鑑。

剛開始,這位家長作為一個「歷經生活磨難、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對生活的殘酷刻骨銘心,因此希望孩子能夠快樂一些。

隨後,她就篤信了「快樂教育」(但從她的描述來看,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快樂教育),讓孩子小學痛快地玩了6年。

到了小升初考試的時候,傻眼了,哪都考不進去,這時候開始痛下決心,瘋狂補課、家長也終於上陣了,並且讓減負、快樂教育「見鬼去吧」,總算在失敗了6次之後,考了外地一個重點中學。

這時候回想起孩子的小學生活,是在家折騰父母,在學校頂撞老師。也因此想到一些人讓孩子上補習班的原因,不是補什麼課,而是釋放多餘的精力,我也是醉了。

到了重點初中,因為小時候放養慣了,不習慣,和同學鬧矛盾,回家要名牌、玩遊戲,就是不肯好好學習,疫情期間更是連床都不起,要老師親自打電話催他起床。

現在,眼看中考在即了,孩子前途難料,她痛苦地吶喊道:

快樂教育害人啊!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遠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先別急著甩鍋

雖然按照這位家長的說法,孩子被培養廢了,但他們的經歷,卻讓人同情不起來。

因為直到現在,她都沒有去檢討自己,而是一味地甩鍋,是快樂教育的錯,是孩子的錯,自己唯一的錯,就是錯信了快樂教育,耽誤了孩子。

這也是很多家長通病——開始當甩手掌柜,後來都是別人的錯。

孩子成績不好,是老師沒教好;上了補習班成績沒提高,是補習班不行,補習班的老師不行,補習班不正規,等等等等,理由可以列舉出很多,但就是不從自身找原因。

不管快樂教育是什麼樣的理念,要去相信它,你首先就應該了解它說的是什麼,倡導了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對與不對,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或者有哪些部分適合自己的孩子。

了解了之後,才能談得上應用,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地調整,最後,你要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但可惜的是,從這位家長描述的過程看,首先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快樂教育,僅憑字面意思或者道聽途說,就開始實施了。

這是不少父母容易犯的錯,從字面去理解快樂教育——只要孩子「快樂」了就好,但問題是,即使僅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快樂」後面還有「教育」兩個字呢!你們光「快樂」了,「教育」了嗎?

其實,他們想的根本不是快樂教育,而是放縱,不光放縱了孩子,連自己也放縱了,啥都不用管嘛,可不是輕鬆了。

等到最後出問題了,一個鍋就甩出去了——不關我事,都是快樂教育的錯啊!他們完完全全忘記了,當初是誰做的這個選擇。

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連承擔這個錯誤選擇的勇氣和膽量都沒有。

你能想像,一個家長,居然不知道小升初要考試,想不到自己玩了6年的孩子會哪都考不進去,這得不負責到什麼程度?果然是一路放縱啊!

我孩子很聰明,就是不努力

在看文的過程中,還發現有一個問題,這位家長一再強調自己孩子「很聰明」、「不想浪費了孩子的天賦」,這樣的表述在文中數次出現。

放縱了6年,居然還對小升初抱有「幻想」。

怎麼說呢?恕我直言啊,小的時候,家長基本都覺得自己孩子聰明,絕大多數孩子,也都會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表現出自己是「聰明」的。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跟小時候父母覺得「自家孩子好」有關,其實大家基本都一樣,沒什麼特別聰明的。

至於說別人(包括家裡親戚、孩子老師)誇獎孩子「聰明」,你聽聽就行了,人家是恭維、客氣,還是你娃真是神童,你自己連這都分不清嗎?

而且,人的成就靠的根本就不是什麼聰明,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和努力,你這個小時候的聰明,能吃多長時間的老本?

有這種感覺的,不止我一個:

總結

是時候來一波總結了。

首先,放縱是絕不可取的。

不管你相信什麼理念,本土的還是外來的,聽說的還是自己臆想的,都要考慮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它說的對不對?適合不適合我的孩子?哪些我可以用,哪些我不能用?我應用得對嗎?

我還需要吸收哪些別的理論、或理念?

教育孩子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想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應該放棄這種剛一開始就能達到終極目標的想法。

不斷學習、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以求無限接近於最優解,這是父母們需要做的功課。

其次,要有擔當啊。

為人父母,讓孩子管你叫爸、叫媽的,你總得承擔點什麼吧,不能最後結果不好了,一句「都是XX的錯」包打天下。

這麼做榜樣,會讓孩子也變得沒有責任感,有錯了就甩給別人就行,「我自己好著呢,都是你們的錯」,這樣沒前途,也不利於自己的提升。

話又說回來,就是因為擔心不好的結果,所以大家才焦慮、誠惶誠恐,只有家長通過不斷學習、自我調整,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又體現家長不斷學習的重要性。

第三,別躺在功勞簿上,需要持續努力。

不管你是天資聰穎,還是小時候考過第一,在競爭這麼激烈的社會,努力都不一定怎樣,更不用說不努力了。

想躺在「聰明」、過去輝煌過的功勞簿上,坐吃山空只是遲早的事,這世界變化多快啊!

結語

最後說一句:快樂教育本身是個好東西,就是被這些放縱自己的父母們念歪了經,真是比竇娥都冤。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對照這個定義,我開始把這個作為評判自己是否快樂的標準。可是,經過這樣一對標,我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快樂的狀態了。要說有,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為什麼會發生從快樂到不快樂的轉變呢?我是這麼認為的。
  • 沒有一個孩子想成為壞孩子,孩子的幸福快樂,源自父母的用心陪伴
    我曾看過一個國外的親子節目,主持人問父母:「如果讓你選擇和任何人共進晚餐,你會選擇誰?」 許多父母覺得自己很愛孩子,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感情去照顧孩子,認為孩子只要專心學習,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可是,教育孩子,不只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也不只是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 兒童衣櫃這樣設計,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父母總想要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童年,安全的環境,健康的生活。希望他們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度過屬於他們的每一天。即使現在生活的房子空間有限,也會想要給孩子們闢出一個屬於他們的空間,那屬於孩子們的小小空間裡,怎麼才能裝下一整個童年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衣櫃定製的好,孩子成長沒煩惱!
  • 明星卡通變身超可愛童鞋 開啟孩子快樂童年
    明星卡通變身超可愛童鞋 開啟孩子快樂童年2016-06-03 16:13:5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明星卡通「長」在孩子的腳上,書寫快樂童年。近期,幸福原臺灣跨境電商隆重推出各種明星卡通童鞋,受到了社會上眾多孩子的喜愛。
  • 「最殘忍生日蛋糕」走紅,小壽星當場情緒崩潰:還我快樂童年
    孩子們快樂的童年,無非就是節假日、寒暑假和新年了,因為這樣的小長假能讓他們無憂無慮,開開心心地玩耍,這也是童年時期的一段美好的回。除了這些,生日的時候也能夠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論是蛋糕這樣的美食對孩子的誘惑力,還是生日會當天會收到許許多多的禮物,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既高興又難忘事情。
  • 那些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有些人眼裡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會給孩子任何壓力,就是讓孩子敞開了玩,孩子玩著度過幼兒園階段,甚至玩著度過小學階段,學習什麼的都是浮雲,玩就完了。這樣對快樂教育的定義最初就是錯誤的,自然結尾也不會很如人意。
  • 卸載掉手機裡的遊戲,我要找回那個快樂的童年!
    家庭活動帶給孩子的不止是一次美好的回憶,更是送給孩子童年最好的童年禮物。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調查數據,中國父母陪家人的時間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特別是在平常的工作日。中國家長陪家人的時間是2.8小時,全球平均水平是3.8小時。
  • 爸媽我想要一個幸福的童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福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現在有的父母不負責任,給不了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一出生過不久就給公公婆婆照護,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一年看不到孩子幾次,也不關心孩子。基本沒得到過父愛的依依,是非常不自信,在心理上也是有很大影響,沒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直到現在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依依決定一定要把童年的缺少,彌補在自己孩子身上,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那麼究竟怎麼讓孩子度過一個幸福的童年呢,今天來說說這個話題。
  • 我是一個「又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的家長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呢?誰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可又有幾人去深思過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那麼優秀呢?孩子很小的時侯,生活在農村。我曾自認為自己是一優秀家長,陪她玩,陪她樂。可孩子到縣城上幼兒園時,突然發現我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差一截呢!
  • 都說想要孩子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後來怎麼都報了班?
    雖然現在的年輕父母,被問到對孩子未來的期待時,都會說:不強求,Ta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就好;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會給Ta太多壓力……但到了開始學習的時候在外地還得租房子,在本地還得買房(你跟我倆住一起你也難受啊),這得多錢……你算算,你一個月得賺多少錢才能「過個普普通通的生活」?
  • 深圳家長看過來,素質教育和快樂童年的含義,真的理解嗎?
    最近寫了一篇關於孩子如何學習的真相,原意是想提醒深圳的家長們,千萬不要過於佛系地任由孩子單純地玩。你家孩子在玩的時候,別人家孩子也玩,只是別人家孩子會節省一些時間在學習。有一些評論認為觀點有失偏頗,孩子快樂地玩不好嗎?這裡不做反駁,因為教育歷來是個難題,各有看法,沒有對錯。
  • 不要讓快樂教育毀了孩子
    「閆老師,俺班一個家長特信奉快樂 教育,現在她的孩子課堂上坐不住,好像人家坐在椅子上渾身有蝨子一樣,家庭作業也不完成,各科成績及格都難。因這學期剛接手這個班,對這個孩子家庭不了解。今天中午約他媽媽談了談,不談還好,一交流,一肚子氣。他媽媽說,『老師,你不用強迫俺孩子寫作業學習了,俺覺得小學教育快樂最重要,只要孩子快樂,將來他還不能養活自己嗎?
  • 美國心理學家:養一個有幸福感的孩子,童年的這5種體驗缺一不可
    生於物質匱乏時期的父輩們,很容易將幸福感與物質掛鈎,所以他們很難理解為何現在的很多孩子物質如此充裕,還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快樂。 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具有幸福感的人?天使今天為你分享這篇文章,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幸福的童年有公式?
  • 網爆紹興某培訓機構老師打孩子!稱情緒失控,出手太重傷害到孩子.家長:看完視頻,撕心裂肺的痛……
    但反覆看整個視頻都未發現孩子有過激行為, 為人父母都希望能給予孩子一個健康 愉悅的童年,如果孩子做錯 我們也希望老師可以教育孩子,如果孩子過激,老師可以第一時間聯繫家長,但絕不是對孩子動手,我不知道這位老師在掐完孩子之後是否心中有過懺悔 ,本不想把事情嚴重化,這種情況決不允許被姑息覺得離自己很遠很氣憤得事情
  • 《祈禱落幕時》:我不要日後的功成名就,我只想要一個幸福的童年
    「我覺得母性是母親遺傳給孩子的一種類似情感接力棒的感情但是,我沒有得到那根接力棒」這句鏗鏘有力卻又略顯悲傷的臺詞,出自電影《祈禱落幕時》的女主淺居博美之口。身為一個女人說出這樣的話,這意味著什麼,便可想而知了!聽到這樣一句臺詞,我和很多人一樣,即感慨又覺得扎心,但這話從她的嘴裡說出,我卻可以理解。
  • 清華大學副教授:我女兒正在成為一個普通人,雞娃家長:不能接受
    很多家長也有同樣的期待,希望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可以健康輕鬆地度過一生。但這一切對普通家長來說,真的敢想,不敢做!當你選擇一條人少的路時,更多父母在奮力挺舉,讓孩子華麗轉身!我們普通家長更想送孩子進入清華的世界,感受過,方不會後悔。於是,更多的家長選擇了一條更擁擠的路:雞娃。周一-周五,除了固定學習外,家長要給孩子報奧數班、寫作班、英語班。
  • 別讓你的孩子留下童年的傷痕
    我問。 「我希望可以解決和自己的,和孩子的,和朋友的關係問題,我覺得我在這塊出問題了」來訪者稱。 「你想改善親子,親友關係是嗎?」我問 來訪者肯定的回答到:「是的」 「你還提到了和自己的相處,是對自己有很多的不認同嗎?」我繼續提問。
  • 「媽媽,我太累了」孩子的這句話,值得所有家長反思
    作為家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需要量力而行,不可拔苗助長。這兩天我老是刷到一個視頻:一個三年級的孩子每天除了完成學校裡布置的作業,還要額外做大量練習冊,參加各種輔導班興趣班,比如樂器,書法,奧數,珠心算等。
  • 為何說養出一個「太懂事」的孩子是家長最大的失敗?看完你就懂了
    其實養出一個「太懂事」的孩子真是家長最大的失敗,也是孩子最大的悲哀!01太懂事的孩子,都是什麼樣子?明明想吃的零食,孩子卻說不喜歡吃。明明想買的玩具,孩子只能咬著嘴唇說不稀罕。明明想做的事情,孩子卻說算了吧。明明想要爸媽陪,孩子卻說你走吧。明明還只是個孩子,卻成熟的像個大人。太懂事的孩子,總是怕麻煩爸媽,總怕惹爸媽不開心,總想讓爸媽快樂,總希望能替爸媽分憂解難。
  • 獨家述評|快樂童年,「起跑姿勢」要正確
    方翔/文雖然今天才是「六一」兒童節,但在剛剛過去的雙休日中,不少家長已經趁著「五五購物節」帶來的打折潮,為孩子選購好了各種禮物。雖然禮物的選擇各不相同,但家長們的共同期盼就是能夠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和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