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熱涼麵裡的「臨洮味道」~

2021-02-17 看臨洮

臨洮熱涼麵是西北地區的傳統麵食,尤以洮河流域的臨洮城等地最為流行。也是古城狄道的一種特色名小吃。臨洮熱涼麵歷史悠久,大街小巷涼麵館不計其數,尤以老字號馬三涼麵、興民涼麵、凌雲涼麵最為正宗。

臨洮熱涼麵以薄、筋、光、煎、辣、香而著名,味美可口,冬熱夏涼。製作時用精粉、蓬灰,扯為寬、細兩種麵條。下熟後以芥茉油、油潑辣子、大蒜、精鹽、紅豆腐、汁湯拌勻,使麵條金黃髮亮,色香俱佳,加上少許滷肉後,吃起來麵條柔韌爽口,滑嫩,酸鹹辣齊具,味中有味。

臨洮涼麵的製作工藝和蘭州牛肉拉麵相似,比牛肉拉麵多了一道工序。做牛肉拉麵時,要在麵粉中加入蓬灰,經過和面、醒面、溜條、拉麵的過程,一碗爽滑、筋道的牛肉拉麵就出鍋了。而涼麵呢,就是將剛出鍋的拉麵攤開在面板上,為了防止麵條粘連,澆入菜籽油,待冷卻後,澆上幾勺特製的滷湯,加入少許蔬菜如菠菜、豆芽等,調入適量的油潑辣子、醋、鹽,即可食用。有趣的是,家鄉人又發明了「熱涼麵」一詞,看似極矛盾,卻是極形象、極貼切的一個詞。就是拉麵出鍋後,不往面板上攤開了,直接盛入盤子中,加入滷湯、肉菜、作料,趁熱下肚,謂之熱涼麵。按口感來講,涼麵較酥脆一些,熱涼麵較柔韌一些。

熱涼麵是隴上臨洮特有的一道麵食,儘管製作工藝並不繁雜,可在臨洮之外,卻鮮有「熱涼麵」一說。外地人品嘗時,在對這三個字的奇妙組合稱奇之餘,免不了要對其絕佳的口味嘖嘖稱讚一番。

粗略算來,我早餐吃熱涼麵,已經差不多有十多年了。早晨上班前,去麵館坐下,熱涼麵端上來,拿筷子慢慢地攪拌,等到面中有湯、湯中有面的時候,挑起一筷子,吃進口裡,爽滑、柔韌、醇香至極。地道的老麵館,凡有客人進門,除了熟面孔外,服務員會連著問:「要大盤,還是小盤?」「要熱的,還是涼的?」「要加肉、加腸子,還是加滷蛋?」「要寬的,還是細的?」等,足見涼麵品種之多了。

臨洮熱涼麵和「尕大門」「銅鐵勺」「毛襪帽子」等特殊詞彙被好事者饒有興趣地稱為「臨洮四大怪」,盛傳於坊間,不斷增添了臨洮熱涼麵的民俗背景和內涵。涼麵製作工藝為和面、揉面、滷肉滷肥腸、拉麵下鍋、調料幾大步。和面是熱涼麵製作中最關鍵的。講究冬天和面用溫水,其他季節用涼水,確保麵團溫度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始終保持在30攝氏度左右。此時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性最高,最適宜拉伸。

做涼麵最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經過反覆的揉面、若干次的加水、加灰來提高面的筋骨,使面拉起來不會拉斷,吃起來口感筋道。揉好的面,按照顧客的要求拉成寬、細兩種,下鍋撈出,在案板上晾去熱氣,淋上清油。盛盤時,澆上幾勺特製的滷湯,再按顧客的要求加滷肉、滷蛋、肥腸,再放上油潑辣子、食醋、香油、蒜泥、湯汁。在撈麵時,如果你點的是細面,他會給你加一點寬面;如果你點的是寬面,他會給你加一點細面,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意思是搭個「旺頭」。

在臨洮,熱涼麵不但是一張桌子幾條板凳的街頭麵食,也是能夠登得上大雅之堂的酒樓宴席常設的麵食。

相關焦點

  • 臨洮最好吃的4種美食小吃,涼麵排第1名,洋芋攪團風味獨特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臨洮——我的家鄉。作為一個遠離家鄉的遊子,記憶中最為清晰的還是童年那純潔的心靈,時常映入眼帘的總是家鄉山山水水,和那記憶中家鄉美味的味道了。記得,還是很小的時候,母親經常給我們做一些叫做熱涼麵、洋芋攪團、臊子麵和漿水面等家鄉特色美食,母親總是不煩辛勞,不時地變著花樣儘量讓我們吃好,至今好記憶猶新。但是,小時候頑皮,也不懂什麼才是真正的地域特色,就想著每天能夠吃一些紅燒肉、手抓羊肉、涼拌牛肉之類的肉食,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 舌尖上的臨洮:嘗不夠的石子饃,品不夠的臨洮味兒!
    臨洮石子饃饃保留著歷史形成的多民族文化符號,同時還相伴歷史悠久、寓意深刻的神話傳說。石子饃饃就流傳在史前文明辛店遺址的所在地,是古代羌人生活區,羌人有白石崇拜的特性,石子饃饃的製作方式這一特性或與之有所關聯。更有一部分民俗研究者認為,石子饃饃分布區域集中在臨洮戰國秦長城腳下,應該和戰時據守邊關的士兵缺乏炊具,因陋就簡就地取材製作軍糧有直接關係。
  • 臨洮人的愛情觀,原來藏在「花兒」裡!
    …… 園子裡的紅根塔, 再聽聽臨洮花兒,甜蜜纏綿,似乎才是人類為之嚮往的純樸真摯,熱烈永恆的愛情。 現代都市人真不如臨洮南部鄉民自在!
  • 臨洮寶塔寺元明歷史——臨洮寶塔寺的歷史沿革與現狀(一)
    近現代學者也沒有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研究,只有任弼霞《試論臨洮地區藏傳佛教的傳播歷史及現狀》一文曾論述了臨洮大寺的歷史沿革。而對於在臨洮大寺舊址上修建的寶塔寺及其以端竹領佔為代表的一些僧人,在明代漢藏文化的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謝繼勝在《寧夏固原須彌山圓光寺及相關番僧考》一文中,曾簡單論述了寶塔寺相關僧人的事跡。
  • 手機裡的錢也丟了!看臨洮警察蜀黍怎麼追回~
    手機裡的錢也丟了!2020年10月26日,臨洮縣公安局接到陳某報警稱:其路過窯店鎮某某村時不慎將手機丟失,後發現其丟失的手機微信錢包裡的5600餘元被盜。來源|臨洮公安編輯|馬 星責編|趙建民 楊 陽編審|譚明強總編|邊國鵬
  • 【大美臨洮】走進臨洮嶽麓山!感受古今文人的風採 領略獨特風景的...
    臨洮地處古絲綢之路要道,是古代屏障隴右、控扼川藏的重鎮,素有「蘭州南大門」之稱,也是當今省城蘭州連接臨夏、甘南、隴南、定西的紐帶之一。嶽麓山坐落於臨洮縣城以東裡許,這裡峰巒疊嶂,樹木蔥蘢,以宋代建東嶽廟於山麓而得名。
  • 隴右革命(臨洮劉霞)
    劉餘生(1904-1982),甘肅臨洮人士,甘肅隴右革命領導人,甘南農民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策劃者。劉  鳴(1909-1943) 革命烈士,甘肅臨洮人士。系「1941年—1943年甘南農民起義」的總發動者、總領導者之一。
  • 探訪臨洮寶塔寺
    身為臨洮人,竟然不知寶塔寺,一想就覺得很慚愧。若不是前一陣去臨洮司法局採訪「七五」普法送法進寺院活動,恐怕就很難知道寶塔寺了。那天到寶塔寺已是下午五點多,從臨洮一中東門斜對面一巷子進去不到100米,就是寶塔寺,住持寬祥法師早早等在寺門口,一見面就從門口的宣傳欄開始介紹,寶塔寺充分利用資源,通過展架、報欄、黑板報等方式對普法知識進行普及,並且在寶塔寺微信公眾平臺連續發布「反邪教」系列普及視頻。
  • 【印象·臨洮】洮水流珠
    源於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傾山,曲折東流過碌曲、臨潭、卓尼,至甘肅省定西市岷縣茶埠急轉向西北,出九甸峽與海巔峽後,穿臨洮盆地,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注入劉家峽水庫進入黃河,全長600多公裡。它萬古奔騰,縱穿洮陽大地百餘公裡的沃野平疇,一路歡歌,催開兩岸一派葉綠花紅,是我們患難與共、相依相偎的母親河。
  • 【頭條】西陲臨洮:血沃鐵鑄的雄渾邊塞意象
    隴西重鎮狄道城也就是今天的甘肅臨洮。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就在此設立了狄道縣,為臨洮建縣之始。公元前280年,秦昭王設置隴西郡,郡治為狄道。秦長城遺址此地自古為西北名邑、古絲綢之路要道。由於臨洮特殊的地理位置,臨洮成了邊關要塞、戰場的象徵,成為詩人們常常使用的一個特定意象。
  • 記錄 | 正是臨洮好風景,花開時節盼逢君,萬畝牡丹花已開好,我們在臨洮等您!
    臨洮,是李唐故裡、彩陶之都、戰國秦長城西起首,更是中國紫斑牡丹的故鄉,花木之鄉。早在宋代,詩人梅堯臣就以「白雲堆裡紫霞心,不與姚黃色鬥深」描繪了臨洮紫斑牡丹的特質風韻。洮陽鎮的曹家坪,是臨近洮河的一處臺地,這裡的氣候、光熱、土壤為紫斑牡丹的培育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生長條件。曹家坪的紫斑牡丹園已成為臨洮縣最大、乃至全省最大的紫斑牡丹基地和芍藥鮮切花生產基地。
  • 蒜蓉辣醬炒年糕,一盤都不夠吃,味道太贊了
    蒜蓉辣醬炒年糕By 米拉Miira特別喜歡韓式辣醬的味道,今來一款蒜蓉辣醬炒年糕,一盤都不夠吃,味道太贊了。味道簡直棒極了!祝您愉快!來自 美食天下 米拉Miira 的作品。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翰墨臨洮】2020全國名家書畫展(臨洮站),5月8日~12日臨洮東方大...
    【翰墨臨洮】2020全國名家書畫展(臨洮站),5月8日~12日臨洮東方大酒店4樓舉辦!澎湃號·政務 2020年全國名家書畫展(臨洮站
  • 講好中國故事甘肅篇‖貂嬋故裡甘肅臨洮
    潘家集村以前是潘家集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30餘裡,東臨洮河,西界康樂胭脂川,南望紫松山,北靠五朝山。屬於東西走向紅道峪溝的支溝,其特徵是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裡面群峰疊嶂,森林茂密,山泉涓涓,鳥語花香,自然環境幽雅。在溝的深處懸崖絕壁上有一山洞,名曰「貂嬋洞」,坐北朝南,離地面山坡有20多米高,洞深10丈有餘,高大約6尺,內有石炕、石桌等。
  • 臨洮二十萬株紫斑牡丹扮靚庫布齊沙漠
    臨洮二十萬株紫斑牡丹扮靚庫布齊沙漠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 硯 通訊員 張中和老舍先生在小說《駱駝祥子》中說:「在沙漠裡養不出牡丹來。」但臨洮縣興望牡丹產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大連遼南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功將臨洮紫斑牡丹引入內蒙古庫布齊沙漠,讓國花牡丹在沙漠安家落戶,成為防風固沙的生態衛士。
  • 臨洮5名幹部被查.......最新消息!
    臨洮戰區——天狼「小小特種兵」軍事夏令營,徵兵啦!緊急尋人,臨洮這兩孩子分別與家人失去聯繫,大家擴散尋找你又被臨洮交警點名了!經常曝光怎麼好意思?臨洮某咖啡店內涉嫌經營黑網吧被查!這個視頻傳遍了臨洮家長 為啥這麼火?
  • 巍峨蒼龍踞隴原 萬裡長城起臨洮
    說到戰國秦長城,人們不由會想起《詠長城》這首詩:「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裡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其中臨洮指的就是甘肅省臨洮縣,戰國秦長城的起點就在這裡。臨洮是戰國秦長城的西起首,這裡的長城遺址也是最古老的長城遺址之一。
  • 【臨洮故事】王泰安的種花夢
    【臨洮故事】王泰安的種花夢 2020-06-07 0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