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一份關於極端通勤的報告的數據顯示,4個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為9.3公裡,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則達到11.1公裡。《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稱,北京通勤時耗47分鐘,是全國唯一單程平均通勤時耗超過45分鐘的城市。
Yoyo看了這份數據的第一反應:45分鐘以上就算極端通勤了?按這個標準很多挪威人也是極端通勤了!
挪威最近的一次交通統計是在2013/2014年,挪威全國平均下來,總計通勤路程為每人每天47.2公裡,78分鐘。由於挪威是一個國土狹長的國家,首都圈和非首都圈會有較大差異,首都圈外到圈內的長距離通勤現象嚴重,且由於近幾年首都圈房價暴漲,可目測通勤人流應增加更多。
拿yoyo本人舉例,家在離首都奧斯陸約67公裡的一個小城市(說是小城市,和國內的屯子人口概念可能差不多)。每個工作日從家到首都上班,正常要先從家走到火車站7分鐘(快走),等火車5分鐘(如果不晚點),坐火車40分鐘(如果不晚點),走到單位8分鐘(快走),一共加起來門到門大約是1小時。
這對於住在首都圈外的挪威人來說,是比較能接受的通勤方式和時間了。因為至少我家離火車站還算近,不需要騎車(看天氣)和開車(要計劃更多轉換交通工具的時間,考慮停車費、停車位等),在另一頭單位離火車中心站也很近步行即可,從家到首都火車站有直達車(不經停)。現實是,很多人住在外地的人都要從家開車或騎車到當地火車站,再坐火車到首都奧斯陸,然後搞不好到了後還要轉電車,再走路到單位...是不是聽起來和國內大城市一樣折騰?遇到個天氣不好(在挪威颳大風下大雨下大雪是常年不可避免的),騎車就更費勁甚至不可行了。火車在高峰時候還經常晚點,如果是那種中途經停好幾站的,很難預測最終幾點才能到單位……遇上早上開會這類事,就必須再提前多一些到單位。
就算是首都奧斯陸當地的居民,如果不是租房的,是自己買房的(不太可能在市中心因為房子又小又貴而且未必有房源)上班做公交也要30分鐘...奧斯陸在歷史上被「割裂」成東西兩大塊,環繞峽灣,如果是住在東邊在西邊上班,或反之,就等於穿越一座城(也沒有橋)。Yoyo以前在奧斯陸租房且在很靠西面的地區上班,每天門到門也是要花1小時。
早上高峰期,公交上是很擠的!不要以為國外人少,公交車都有坐。而且公交、火車票都不便宜。我一個月火車月票就要1500元人民幣,自己掏腰包,從稅後工資裡(挪威稅挺高還不能從稅前裡扣交通費)...而且火車上也幾乎滿員,稍微不小心就沒坐甚至連站著舒服的地方都沒了……可見多少當地人和我一樣在通勤。
如果開車上班,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每天進出首都圈交過路費不說,高峰堵車經常一兩個小時,所有開車上班的各位挪威人都會起床非常早,六點七點就到了單位這樣...要不就特別晚。而且前提是單位得有停車位,不然公共停車位很緊張而且停車費很貴。
這種現象不僅挪威如此,很多西歐國家也是,例如比利時,出了名的「開車上班、路上堵死;坐火上班,車上擠死」……車票也是不便宜,但有些單位會給報銷一部分。
Yoyo個人認為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因為職住平衡沒有建立,導致首都圈房價太高,工作又太集中在首都圈,很多小城市被淪為「睡城」。應在城市規劃時考慮職住平衡,讓員工有工作又買得起圈內得體的住房。為什麼不考慮按主題和重點建立不同城市不同就業圈呢?具體可參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挪威活法】挪威版「6個錢包」:年輕人如何「啃老」買房?
2020年的情況特殊,歐洲疫情後大部分單位都支持員工在家辦公,不用通勤,yoyo的幸福指數頓時提升了不少!還每月省了一筆交通費。希望這種遠程辦公模式能被更多公司持續長期的認可。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關注我的公眾號:
挪威yoyo觀世界
揭露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挪威——鮮為人知的一面。
【挪威活法】盤點北歐科技獨角獸:Klarna篇
【挪威活法】免費的醫療真的存在嗎?
【挪威活法】挪威版「6個錢包」:年輕人如何「啃老」買房?
【挪威活法】談就業:留學生如何在歐洲順利找到工作?
【挪威活法】年輕學生「跑步進場」,爭當「房奴」!
【挪威活法】挪威的貧富差距真的很小?
【挪威讀報】向年輕人徵收「新冠肺炎稅」?
【挪威讀報】疫情後,挪威經濟恢復遠低於預期
【挪威活法】疫情期間,戶外運動照常!
【挪威活法】疫情期間,挪威貨幣、股市大跌!國家越來越富,民眾越來越窮?
【挪威活法】挪威/歐洲人為什麼不喜歡戴口罩?
【挪威讀報】挪威房價上漲幅度迅速減緩!
【挪威活法】能賺能花,想得開!挪威人均消費指數居歐洲前三
【挪威活法】留學/移民挪威?辯證來看挪威的利與弊
【挪威活法】挪威人也這麼愛買房?有數據有真相!
【挪威活法】這個高福利國家到底有哪些福利?
【挪威活法】挪威90後,被「寵壞」的一代?
【挪威活法】讓日本動漫融入挪威四季(秋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