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
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
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
截止目前,仍然會在線上書店看到最新的銷售記錄。
《挪威的森林》是以1960年代後半為舞臺,由主角和一名高中同學以及這位同學的青梅竹馬戀人之間展開故事情節,作品表現出的喪失感和孤獨感贏得年輕人的共鳴,已被譯成逾30種語文在30多國出版。
《挪威的森林》不僅內容經典、邏輯縝密、情景真實的讓人共鳴,其中的經典名句也備受歡迎。(文章最後有部分名句摘錄)
在分享讀者的評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村上春樹的生平。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才會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他的作品深意。如果是已經熟悉他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
01
前言
認識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むらかみ はるき,Haruki Murakami),日本現代小說家,生於京都村上春樹伏見區。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亦擅長美國文學的翻譯。也許正是因為此,他的風格偏重美式,並不同其他日式作家。
他不僅在日本與臺灣乃至韓國也是相當受歡迎的作家。
在中國,曾經由林少華翻譯的村上小說風靡一時。
村上春樹也以自我訓練跑長途馬拉松、喜歡爵士樂、古典音樂及美國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聞名。
他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他反戰意識很強,他的父親參加過侵華戰爭,他與父親關係不好有傳言表示也是因此關係。
他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村上春樹的首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後來發表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引起了「村上現象」。
其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氣息。
#村上春樹#
02
作品特點
村上春樹的作品充滿了個人獨特的風格,熟悉的人甚至只需看一、兩頁便能知道是他的作品!
他的作品最大的亮點是文字精煉,沒有太多餘的語言。
透過抽象化、符號化、片段化、寓言化的筆法,道出了現代人的無奈與哀愁。
作品雖然看似輕鬆,不過經過咀嚼深思後,卻又有一番味道。
每個讀者對村上春樹的作品都有不一樣的認識與體會,而每個人對他的風格的詮釋也有所不同。
他小說中的主角往往沒有正式的名字 ,作品中,不論男人或女人。要不適用代名詞,就是用一些代號來替代名字。
在長篇小說中,「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舞舞舞」等,男主角都沒有名字而以「我」來代替。
尤其是在「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這麼長的內容,兩個不同的時空交錯,主角竟然沒有名字,實在令人佩服他的寫作功力。
其他如208、209雙胞胎、老鼠、羊博士、牛河等角色,也是以代號或綽號表現。
其他的一些角色,如出現多次的羊男,還有海驢等,則是比較虛幻的角色。
03
《挪威的森林》為何備受歡迎,一度成為「網紅」作品,至今仍然備受推崇。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影響了幾代讀者的青春名作。
故事講述主角渡邊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苦悶彷徨,最終展開了自我救贖和成長的旅程。
徹頭徹尾的現實筆法,描繪了逝去的青春風景,小說中彌散著特有的感傷和孤獨氣氛。
《挪威的森林》主角渡邊君身邊存在著一對截然相反但又十分重要的女子,即是直子與綠子。前者是安靜、後者是躁動;前者帶有一定的黑暗色彩,後者存在著光明的意味。前者用來給主角不斷的懷念追憶,後者則給主角強大的衝擊力,帶動活躍的氣氛。而渡邊君卻在這兩個女子之間不斷掙扎,雖然不知為何會喜歡靦腆的直子,但總是逃不開她的影響。面對大膽的綠子,渡邊君卻常常表現出一副高冷的模樣,仿佛對任何事都沒多大興趣,任憑綠子的撩撥,都安然不動。可渡邊君沒發現的是,其實自己早已離不開這樣的生活。到明白時,綠子也已離他而去,剩下的依舊是渡邊君一人。
有不少人便是因為這種格調而喜歡上《挪威的森林》,進而喜歡上村上春樹。
直子內心陰暗,安靜憂鬱,像極了現實生活中文靜,不愛說話的女生。
綠子活潑清純,為了愛情變得囉嗦,不斷挑逗自己心愛之人,像極了那些愛情大於天之人。
渡邊君喜歡菸酒,在情愛裡掙扎,卻又時常感到孤獨,像極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口頭上雖然說著喜歡,但行動上卻見不到任何誠意。
因為這種真實的搖擺不定,又帶有孤獨與逃避的情況,讓大部分讀者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村上春樹借用菸酒與性、死亡與夢,勾勒出以渡邊君為代表的年輕人孤獨的表達方式。
孤獨之後,便是迷失自我,但人不可能永遠甘願迷失,定會尋找出口突破。
於是在村上的筆下,愛情與旅行,幻想與逃避成為了救贖的方式。
這樣的敘寫牢牢地捕捉到了年輕人的心理,使其產生共鳴,也是此書暢銷不衰的主要原因。
書評結語:
書中的成長與幻滅,生死也好,孤獨也罷,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展看的,唯有透過成長,方有可能闡釋其中的死亡、孤獨、傳統與迷惘。
村上春樹所描繪的主要人物,大都是平凡人,甚至是游離於主流之外的邊緣人物。
他們平凡,他們孤獨,但他們卻驚人的有趣。
沒有親人,或遠離親人,與這個世界沒有多少聯繫,這樣的人一定是可悲的吧。
但村上卻給出了另一種可能:孤獨也沒什麼大不了,我們大可以擁抱孤獨。平凡也罷,邊緣也罷,只要活得有趣就好了。
自1987年在日本問世後,該小說在年輕人中引起共鳴,風靡不息。
讀者的評論,為你揭露這部小說真正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04
經典語錄摘錄:
1.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2.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3.我漸漸能意會到,深刻並不等於接近事實。
4.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
5.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 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6.任憑怎麼解釋,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掙扎,我們的處境越是狼狽。
7.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縱使漂泊,那種經歷也好過牢獄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讓自己對網絡太依賴,對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態度,數千個擦肩而過中,你給誰機會誰就和你有緣分,縱沒有甲,也會有乙。
8.
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總會一次次不知覺望向遠方,對遠方的道路充滿憧憬,儘管忽隱忽現,充滿迷茫。有時候身邊就像被濃霧緊緊包圍,那種迷茫和無助只有自己能懂。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著迷茫和無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的。
9.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10.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11.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幹的勾當。
12.不會忘記的永遠不會忘記,會忘記的留著也沒有用!
大家好,我是洛青悠,一個有態度,也有溫度的分享達人。
如果你喜歡美好的詩詞佳句,佛學、哲學文化,文學內容歡迎關注我。
我會定期為大家分享優質美好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