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2020-12-14 豫薦你

豫薦你|文【全文2348字,圖片9張】

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村上春樹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中國作家莫言。至此,村上春樹已經不知道第幾次提名了,有人說是6次,也有人說更多。當然,這些都是不公開的數據,沒人知道他被提名了幾次。村上春樹也被人調侃成「諾貝爾萬年陪跑」。

1979年,30歲的村上春樹,憑藉處女作《且聽風吟》走紅,而莫言依靠《透明的胡蘿蔔》一炮而紅則是比他晚了六年。隨後的幾年,村上春樹也是佳作頻出:《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都獲得了一些獎項。

1987年,村上春樹出版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這本書一經發行,就取得不俗的成績,截至到2012年,至少賣出了1500萬冊,還不算盜版。《挪威的森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上個世紀90年代,相信多少懂點文化的人,都會聽過村上春樹,也一定知道他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

這一年,莫言將《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小說合到一起,出了個合集《紅高粱家族》,但是顯然銷量和《挪威的森林》沒法比,莫言的作品銷量好起來,還是在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

總體來說,村上春樹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是遠勝莫言的。

《挪威的森林》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挪威的森林劇照

《挪威的森林》講述的是青春。不僅是男主角渡邊徹的青春,還是綠子的青春,也是直子的青春,更是書中每一個人物的青春。每一個年輕人,在青春時期都面臨著迷茫和焦慮,但又各不相同。

說到底,青春期年輕人最焦慮的是什麼?是愛情的不確定性,是對未來生活的擔憂:渡邊和直子的愛情,永澤和初美的愛情,都是被這種不確定性打敗。而拯救這種焦慮的也是愛情,綠子對渡邊的愛,單純而美好,從不考慮其他的因素,這也是綠子最可愛的一面。她的愛是一種救贖,不僅拯救了她自己,也拯救了渡邊。

挪威的森林劇照

當然這只是表面,如果只把《挪威的森林》歸於青春戀愛小說,顯然是低估了它。它其實在講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孤獨,或者說人存在的意義。

孤獨是人類永恆的話題。馬爾克斯認為,孤獨就是「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所有一切種種,最終都歸於孤獨。孤獨的不只是個體,而是整個人類,所以人都試圖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排遣這種孤獨,交朋友,談戀愛等等,但到最後發現一切又回到孤獨。

《挪威的森林》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他們處在時代的風潮浪尖上,卻又無法逃避和對抗這種孤獨和無力。他們走在熟悉的環境中,望著來來往往的陌生人,就如同這部小說的書名一樣,感覺就像迷失在了森林之中,孤獨,又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挪威的森林劇照

難道只能這樣了嗎?不是,小說其實給出了治癒這種孤獨的答案,那就是老子的「無為而治」,一切順其自然,順從自己的內心,人生的意義在於體驗過程,而不在於尋找答案。

村上春樹在《1Q48》中說:不必糾結於當下,也不必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

村上春樹為何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

《挪威的森林》雖然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歡迎,但顯然不是村上春樹最好的作品。當然文學這種東西本身就見仁見智,不得不說的是,《挪威的森林》的格局是小了一些。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是什麼?

諾貝爾的遺囑中說,文學獎要頒給最近一年「在文學領域裡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傑出作品之人士」,「不論國籍」。當然,諾貝爾的遺囑本身就充滿理想化。事實上,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和評委的喜好有很大關係。

隨便看幾個早期的頒獎詞吧:

1901年,蘇利 · 普呂多姆,法國詩人,獲獎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挪威戲劇家、詩人、小說家,獲獎理由:「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諾貝爾獎早期獲獎者中,詩人佔的比例很大,大部分都符合諾貝爾的初衷,即理想主義。但是後面的獲獎者中,顯然是批判現實主義更多一些。

莫言的頒獎詞中,說他 「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有技巧地揭露了人類的陰暗面」,整個頒獎詞中都沒提到「理想主義」。2017年的日本作家石黑一雄的頒獎詞,說「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偉大情感的小說世界中找到了現實世界與虛幻深淵的連結」。

這說明,諾貝爾獎的評委,越來越傾向對現實批判的作品。

石黑一雄

村上春樹的作品對現實批判了嗎?早期的作品,他更多的是展示現實,但不敢批判現實,或者說只敢隔靴搔癢,這些都是由作家的性格決定的。村上春樹的作品似乎就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孤獨而迷茫。

村上春樹有著自己的倔強和堅強,他曾經不顧別人的勸說,強行到以色列領一個文學獎,並在演講中說:「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沒錯,他的作品讓人看得出來,他的確是站在雞蛋這一邊,但是他卻不敢大聲的批判和反抗高牆。他的倔強正是他作品中的矛盾的體現,因為文章中有些不敢寫,但是現實中就不得不偽裝堅強。

村上春樹得不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就是一個字:慫!

雖然他很慫,但是也很溫柔。

總結

村上春樹最新的作品《刺殺騎士團長》,似乎開始放開自己,敢於批判現實了。以他的文學成就和水平來看,世界的確欠他一個諾貝爾文學獎。不知道71歲高齡的村上春樹,還有沒有機會得一次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和莫言比起來,並不差,但也不能說高到哪裡去,只能說各有千秋。但是顯然,年輕人還是更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

三連問:村上春樹的文學作品,你看過哪一部呢?你最喜歡他哪一部?最喜歡的句子是什麼?

本文系「豫薦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傳播正能量,為你解讀古今中外、熱點事件背後的故事,帶你看透人間冷暖!點擊關注我!喜歡的可以點讚、轉發、收藏和評論!

相關焦點

  • 林少華:在臺灣講莫言與村上春樹
    臺灣淡江大學找我去用日語講講村上。我說講村上可以,但要用漢語或「國語」講。這倒不是我刻意凸顯主體性,主要是因為臺灣畢竟是講中國話的地方。再說我的日語終究不如漢語出口成章,何必揚短避長呢!同胞到底容易溝通,當即表示OK。我又提出不光講村上,要莫言村上一起講,比較兩者的同與不同。對方連聲叫好,鼓勵說大家肯定感興趣。是啊,哪能不感興趣呢!
  • 臺灣著名書店沒有莫言作品 村上春樹大受歡迎
    臺灣著名書店沒有莫言作品 村上春樹大受歡迎   臺灣淡江大學找我去用日語講講村上。我提出不光講村上,要莫言村上一起講,比較二者的同與不同。對方連聲叫好,鼓勵說大家肯定感興趣。  是啊,哪能不感興趣呢!一個實際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一個連續幾年是諾獎有力競爭者。我猜想,時下能從學術角度比較這兩位世界級當代東亞作家的人,除了我恐怕不大好找。在一般人眼裡,這兩人差別太大了。
  • 為什麼村上春樹就是拿不了諾貝爾文學獎?
    但諾貝爾獎每年就那麼一個……這麼看的話,村上春樹也不是唯一的遺珠……當然,這麼想當然地說的話,也不能完全概括為什麼村上春樹得不到諾貝爾獎。細想想的話,原因可能還有如下幾個:1、村上的作品缺乏對社會的刻畫。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乍一看無規律可循,甚至在莫言得獎之前有人說這個獎歧視中國人云雲。
  • 「陪跑」諾獎多年的文學家,不止村上春樹一位
    在結果揭曉前賠率高居不下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不得不又一次接受與諾獎擦肩而過的命運。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頒發給了百餘位優秀作家,褒獎他們「創作出富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然而,百年諾獎也無法避免出現遺珠,世界各地都有不少著名作家,多年無緣諾貝爾獎。 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上熱搜:直言要寫到90歲
    該獎項揭曉之後,村上春樹粉絲再度失望,為此「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登上了微博熱搜。村上春樹本人在一檔節目中表示,自己要繼續努力寫作到90歲。據報導,村上春樹作為日本當代作家,早在2006年就有輿論猜測村上春樹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據悉,2006年年初,村上春樹憑藉著《海邊的卡夫卡》獲得有「諾貝爾文學獎前奏」之稱的「弗朗茨·卡夫卡」獎。
  • 2021與好書相遇|莫言、梁曉聲、村上春樹……大家新作齊亮相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圖/受訪單位供圖近日,全國各地出版社紛紛推出新年新書,因疫情防控原因,原定1月13日舉辦的的2021北京圖書訂貨會延期,人民文學社舉行了新書大放送在線直播活動,為全國讀者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 村上春樹的書這麼暢銷 為何改編成電影就沒人看?
    這是多年來,村上春樹作品遇到的最豪華陣容。為何村上春樹作為一位屢次提名諾貝爾獎的暢銷小說家,會被電影界「忽視」如此之久? 不如來回顧一下這些年來,村上春樹作品艱難的改編之路。其中,11分鐘的短片《遇見百分百的女孩》可以稱得上是村上春樹改編電影的一個正面例子。想改編這篇小說,難度很大。小說不過兩千字出頭,就穿插著講述了兩段愛情故事;更麻煩的是,這兩段愛情故事都是男主角一個人的臆想,幾乎無人與他互動。
  • 《林少華看村上》:讀懂了村上春樹,也就讀懂了我們自己
    經他筆下演繹過的村上春樹,哪怕謝幕之後脫下這套戲服,也自然有了錯位,無論再怎麼盡力還原,也不再是原本那個百分之百的村上春樹。「即便是錯,也錯的別具一格」。《林少華看村上》則從長篇、短篇和隨筆三個類別,按照時間順序一書一評村上春樹35年來創作的文學作品,並做了分析和解讀,讓大家看到另一個版本的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棄貓》
    村上春樹先生的《棄貓》只有1.8萬字,很快就讀完了。說實話,心情本來就沮喪,看完更沮喪了。其實,有些事情真是不想提起,也不能提起的。 村上春樹先生之前不願提及自己的父親,有好多的原因,至於什麼原因,他說的很少。
  • 孤單思考的摩羯座作家,不只有村上春樹
    比如前兩天剛剛度過72歲生日的村上春樹,全球擁有無數讀者,又時不時吐槽自己的星座,可能這就是摩羯座作家的魅力所在吧?村上春樹(1月12日)關鍵詞:自律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村上長這樣什麼?村上春樹竟然72歲了!這是很多讀者的第一反應。就在前天,廣受熱愛的村上春樹剛剛過了72歲生日。
  • 村上春樹的理解,唯「喜歡」二字
    文∣閒時翻書君(約750字,閱讀約需2分鐘,與你相約)村上春樹說:「在自己喜歡的時間,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對我而言這便是自由人的定義。」把興趣和營生結合得恰到好處的例子並不少見,但那些基本都是在雲端的人物,對一般人來說,追求這樣自由自在的代價是很大的。我看過《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村上春書的這本書對自由的描述,是有一些誤導性的。
  • 莫言和張藝謀「俗」照曝光!農民兒子得諾貝爾獎,莫言經歷了啥?
    問鼎諾貝爾獎的光環下,真不知藏了莫言多少辛酸淚。更令人覺得尷尬的是,雖然莫言貴為諾貝爾得主,卻因作品太過現實魔幻主義,不僅無緣登上語文教材,還被許多網友直斥不雅。那麼,從位置尷尬的作家到「為國爭光」的文學巨匠,莫言究竟經歷了什麼?
  • 村上春樹將主持特別廣播節目迎接新年
    撰文|鏡陶據日本朝日新聞消息,村上春樹將在他的故鄉京都的一家錄音室裡主持他的第一場2021年新年特別廣播節目,他邀請聽眾們跟他一起迎接新年。村上在演出網站的聲明中說:「讓我們一起聽聽古都除夕夜的鐘聲,並在鐘聲的迴響中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 身為職業作家,卻每星期跑步60公裡,村上春樹:寫小說只是個意外
    最近一段時間看了一些村上春樹的作品,感受良多,所以打算寫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下自己膚淺的感悟。前幾天還聽說村上春樹又一次和諾貝爾獎擦身而過,很多人都為他打抱不平,但當我看了一些村上春樹的文字,才發現人家可能根本不在乎這件事。除了書籍的銷售數量不錯之外,村上春樹本人更加在意的其實是他自己對自己作品的看法,至於得不得獎什麼的,根本不必考慮。
  • 村上春樹將主持特別廣播節目迎新年
    村上春樹將在他的故鄉日本京都的一家錄音室裡主持他的第一場2021年新年特別廣播節目,他邀請聽眾們跟他一起迎接新年。他在演出網站的聲明中說:「讓我們一起聽聽古都除夕夜的鐘聲,並在鐘聲的迴響中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節目的標題是「穿越新年特輯」。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同時他總是接收到來自另一個神秘黑暗世界的消息,通過主人公的歷險,兩個世界之間的關係逐漸展現。村上春樹的神秘世界,在《尋羊冒險記》、《舞!舞!舞!》    1997年,村上春樹拿出了採訪東京地鐵沙林事件受害者的紀實作品《地下》,很讓村上迷們有些驚異。但是,變化早在醞釀,變化也在持續。《斯普特尼克戀人》也是變化的表現。比起村上從前的作品,這部小說篇幅短,節奏快,主要人物只有三個,線索非常清晰,故事也比較簡單,沒有從前混雜晦澀的感覺。
  • 村上春樹熱衷於跑步的原因
    村上春樹寫過一本書叫做《關於跑步,我其實說的是……》,其中提到他每天跑步一小時,正式開始跑步據他所說是在寫《尋羊冒險記》時,一跑就堅持了三十多年,令人欽佩。村上春樹認為即使作為一個職業作家,也並不是只要有那麼一點敲擊鍵盤(或者紙上運筆)的指力就可以的,他認為一個強健的體魄會對自己的身心大有裨益。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文章最後有部分名句摘錄)在分享讀者的評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村上春樹的生平。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才會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他的作品深意。如果是已經熟悉他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而渡邊君卻在這兩個女子之間不斷掙扎,雖然不知為何會喜歡靦腆的直子,但總是逃不開她的影響。面對大膽的綠子,渡邊君卻常常表現出一副高冷的模樣,仿佛對任何事都沒多大興趣,任憑綠子的撩撥,都安然不動。可渡邊君沒發現的是,其實自己早已離不開這樣的生活。到明白時,綠子也已離他而去,剩下的依舊是渡邊君一人。
  • 村上冬樹vs村上春樹vs上村春樹,悶騷村上的平凡世界
    作為一個村上春樹重症閱讀患者,碰到好玩的發現,總是忍不住要和各位分享一下的。這不,上周末就發現了一本村上春樹,有點特殊的作品集。《碎片,令人懷念的1980年代》。之所以說特殊,首先是譯者,楊若思。其次是1987年出版的,中文版竟然2013年才出來,不知道上海譯文出版社為何沒買這本的版權。再次(順序不代表重要不重要呵)就是,這部作品的創作方式很獨特。用村上春樹的原話說,就是:我只要躺在家裡譁啦譁啦翻閱雜誌,看到有趣的報導就留下來,然後用日文寫出原稿。這就完成了一篇。如果非要以原創度論英雄,這部作品的村上算不得英雄。
  • 「諾貝爾獎陪跑者」村上春樹:無比蕪雜的心緒,獻給讀者的炸牡蠣
    雖然有人戲稱村上春樹一生都在與諾貝爾文學獎陪跑,但這種言論正能說明,他在文學上有不可磨滅的建樹。相比《舞舞舞》、《海邊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這些小說,本書更接近於現實,或者說更能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現實。如果說村上春樹小說的源頭是歐美,那他的雜文則屬於生活。取材於現實,感悟於自身,在本書,村上春樹呈現給大家的是一個溫雅謙遜、有擔當的傳統紳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