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新內涵

2020-12-14 央視網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加速推動國際格局的變化。面對多重危機的疊加,大多數國家都主張只有同舟共濟才能度過難關。然而,個別大國逆潮流而動,單邊主義愈演愈烈,對多邊機制或條約合則用、不合則棄,以鄰為壑,企圖挑起「新冷戰」,嚴重破壞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後疫情時代,世界需要什麼樣的未來,國際需要什麼樣的聯合國等問題接踵而至,迫切需要有力而準確的回答。

  在關鍵的歷史時刻,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如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引領後疫情時代的共同發展等提出諸多新論述、新主張,以行動詮釋了「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鞭辟入裡,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立己達人,發出了承擔歷史責任、捍衛多邊主義擔當強音,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尊重。這些新論述、新主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論和實踐內涵,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時代價值。

  捍衛多邊主義 中國不缺席

  75年前聯合國誕生,其初衷就是「欲免後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中國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75年後,世界又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多重危機和挑戰交織,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互利共贏與零和博弈的較量日趨激烈。在歷史轉折的重要關頭,中國挺身而出,展現了大國擔當。習近平主席著眼於如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定承諾,並對後疫情時代國際秩序演變、世界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作出新的判斷,就世界何去何從、中國怎麼辦等重大問題,提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中國方案,鏗鏘有力,引人深思,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主持公道、厲行法治、促進合作、聚焦行動四點建議。這些重要建議直面聯合國在新形勢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契合了各國人民對聯合國的殷切期待,既肯定了聯合國的積極作用,又為聯合國的未來走向,以及人類面臨的關鍵問題提出了非常鮮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建設性意見,其核心與聯合國憲章精神一脈相承,而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實質就是多邊主義。中國捍衛多邊主義、呵護多邊主義就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最好紀念。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際社會出現不同聲音。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深刻闡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強調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要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維,樹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贏理念,摒棄意識形態爭論,跨越文明衝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模式,讓世界多樣性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人類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態。習近平主席講話中提出的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等看法,為全球抗疫合作注入了新動力,拓寬了思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指出,堅持生態文明,增強建設美麗世界動力,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了新標杆。習近平主席強調保持綠色發展,培育疫情後經濟高質量復甦活力,增強責任心,提升應對環境挑戰行動力。各國要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將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合二為一,不能顧此失彼。

  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責無旁貸地支持聯合國事業。儘管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出現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風險,但中國對聯合國憲章的堅守、對多邊主義的支持堅定不移。習近平主席擲地有聲地指出,我們要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中國的鮮明立場對聯合國的未來發展走向至關重要,有力地提振了國際社會對聯合國的信心,引起國際社會的共鳴。

  維護公平正義 中國不缺席

  中國主張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然而,個別大國卻總是居高臨下,動輒幹涉別國內政,熱衷於搞長臂管轄、單邊主義和霸凌主義,「脫鉤」「退群」,嚴重破壞國際關係準則,嚴重削弱聯合國的權威。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說,世界不再是兩極或單極,而是正向著多極化轉變,新冠肺炎疫情為今天的全球蒙上陰影,但同時也在鞭策著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如果不能在適當的全球機制下走到一起,我們就會被分裂和混亂壓垮。」古特雷斯呼籲以創新的方式思考全球治理和多邊主義,以適應21世紀的需求。

  當今世界大部分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大部分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如何確保每個國家擁有不可剝奪的獨立自主權利、每個人均享有平等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任重道遠。疫情大考之下,全球治理赤字亟待填補,關鍵是如何更好地維護公平正義。面對錯綜複雜的挑戰,中國不畏強權,主張世界上的事需要各國共同商量著辦,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壟斷髮展優勢的權力。中國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旗幟鮮明地維護聯合國憲章精神,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已經進入互聯互通的新時代,各國關係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規則加以協調,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靠冷戰思維,以意識形態劃線,搞零和遊戲,既解決不了本國問題,更應對不了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習近平主席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國從不搞意識形態對抗,從不主張脫鉤,從不想稱王稱霸。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契合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期待,中國在聯合國舞臺上主持公道,激濁揚清,說出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心聲。中國和廣大愛好和平的國家的堅守,有力地維護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識更加深入人心。事實上,通過團結協作的方式解決問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合理國際新秩序的必由之路。

  聚焦行動 中國不缺席

  習近平主席強調聚焦行動,指出「不能只開藥方,不見療效」。中國是積極的行動者,倡導並堅定不移走多邊主義道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發展與保護人權,其表現與成就可圈可點。

  中國成為聯合國維和的關鍵力量。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是聯合國第二維和攤款國和會費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指出,履行大國擔當、維護世界和平、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是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初心和使命。自1990年以來,中國已經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餘人次。不僅如此,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秉持公道正義,不斷探索實踐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地區熱點問題之道,勸和促談,促進地區和平穩定。中國宣示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堅持以對話彌合分歧,以談判化解爭端,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成功減貧增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信心,是對全球發展事業的卓越貢獻。中國有信心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同時,中國立己達人,及時向發展中國家伸出援手,積極為國際發展作貢獻。疫情大流行讓全球的減貧事業雪上加霜,據估計,全球將近1億人口將重新陷入極端貧困,而婦女和兒童受到的衝擊尤甚,加強南南合作推進可持續發展刻不容緩。中國通過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合作,在近40個國家實施糧食援助、救災、難民、衛生、婦幼等領域的發展合作項目,深受好評。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將向聯合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再提供5000萬美元支持;中國將設立規模5000萬美元的第三期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託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將在2025年到期後延期5年;中國將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和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

  中國把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國家戰略,重塑發展理念,相信人類社會是命運共同體,人和自然同樣是命運共同體。中國將於明年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同國際社會分享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經驗。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願承擔力所能及的國際責任,為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作出更大努力和貢獻。中國已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設立自然保護區相關目標。著眼於後疫情時代,中國提出建設美麗世界、「綠色復甦」的重要理念,強化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以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高度肯定婦女的作用,指出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平凡的成就。習近平主席點讚抗擊疫情鬥爭中的中國女性,強調促進性別平等,推動全球婦女事業發展,而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目標。未來5年內,中國將再向聯合國婦女署提供1000萬美元捐款;將繼續設立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童和婦女教育獎,支持全球女童和婦女教育事業。中國倡議在2025年再次召開全球婦女峰會。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最大人權。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消除貧困,建設一個婦女免於被歧視的世界,打造一個包容發展的社會,是對世界人權事業的重要貢獻。

  中國說到做到,言行一致,以行動詮釋「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5年前,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時,宣布的一系列支持聯合國發展、促進多邊合作事業的重大倡議和務實舉措均兌現,如組建維和待命部隊和常備維和警隊,成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為發展中國家培養減貧專業人才,等等。中國一諾千金,展現了負責任、重行動的國際形象。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多地肆虐,全球性風險與挑戰不容忽視,是選擇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是選擇互利共贏還是零和博弈,攸關聯合國的未來以及能否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這一重大問題。儘管面臨逆風逆水的挑戰,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

  習近平主席在聯大的系列重要講話完善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理論體系,充分展現了不僅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而且要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寬廣胸襟。5年前,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舞臺上倡導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下世界正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力印證了習近平主席的遠見卓識。中國充分發揮制度優勢,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恢復經濟,均取得優良成績。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將大力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隨著自身力量的壯大,必將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使命、新機遇,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新內涵必將進一步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局面。

  (作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王毅: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揚棄超越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偉大戰略家的遠見卓識,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全面判斷國際形勢走向和中國所處歷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即習近平外交思想,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偉大的思想一旦產生,必將反過來推動時代的進步。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面對風雲激蕩的國際形勢,習近平總書記以偉大戰略家的遠見卓識,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全面判斷國際形勢走向和我國所處歷史方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旗幟鮮明地回答了中國應當推動建設什麼樣的世界、構建什麼樣的國際關係,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外交、怎樣辦好新時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
  • 習近平外交思想那些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外交工作,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著眼世界大變局和中國新時代相互交織的時代特徵,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成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
  • 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青年...
    近日,「青年學習匯」第16期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理論學習分享交流活動舉行,組織中央和國家機關團員青年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有關專題內容,深刻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廣泛開展學習交流。
  • 高校統一戰線治理現代化的理論內涵和實踐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因此,統一戰線治理現代化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五個抓好」明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的根本方針。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執政必須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進的政治方向。抓好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加強思想建設不放鬆,不斷提高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力量。
  • 論恩格斯新聞思想的理論內涵及其實踐基礎
    【摘要】此文從報刊性質任務和功能作用、黨報辦報方針和工作原則、黨報與人民群眾關係、黨報與黨的領導機關關係、新聞真實性、言論出版自由、新聞人才素養等方面,系統梳理和闡釋了恩格斯新聞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理論內涵。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認真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弄清楚這一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地位和重大貢獻。  當代世界的新變化和當代中國進入新時代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從國際上看,一方面,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另一方面,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豐富思想寶庫科學行動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理論探索上,以一系列原創性、戰略性的重大思想觀點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系統完備、邏輯嚴密的思想體系。
  • 理論文章|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大力推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在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著眼新的發展實踐的基礎上,在經濟發展目標、經濟發展動力、經濟發展布局、經濟發展保障等方面形成的系統理論成果,它在發展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新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 江必新為湖南高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作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
    12月21日,湖南高院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開展2020年第十一次集中學習暨法官大講堂專題輔導會。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必新作專題輔導。湖南高院黨組書記、院長田立文主持會議並講話。江必新所作的輔導報告通篇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司法工作的重要論述、用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司法改革向縱深發展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解讀。
  • 經濟日報專論:深刻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豐富內涵,其中所強調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法治文化「四位一體」。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習近平...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筆談|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憲法制度發展
    我國憲法制度發展歷史表明,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範,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為此,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其本質就是強調在人民中心思想下把握改革、在法治穩定中推進位度改革、在憲法制度完善中保持法治穩定、在法治穩定中統籌制度改革。
  • ...思想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核心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動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時代進程中彰顯實踐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科學指南——深入學習《習近平談...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理論體系不斷豐富發展、更加科學完備明確了新時代對外工作的指導思想。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產生大智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中國外交新的歷史徵程中,在保持對外大政方針穩定性連續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取得了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2018年6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
  • 顧保國: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定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縱向來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實踐進程的概括和總結,從橫向來說表明了社會主義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為全球治理和全人類發展不斷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問題,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麼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在我國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如期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節點,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召開,這次會議首次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提供了理論燈塔和思想旗幟,必將通過不斷開創法治中國建設的新局面來有序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 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法治中國建設
    這次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  這是繼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之後,在全國性會議上全面闡述、明確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