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巴噶舉傳承(Drukpa Kagyu Lineage)

2021-02-19 中國噶舉中心

從佛法初次在西藏的盛傳期,及以後朗達瑪時期的鎮壓。歷史上西藏人需要經過非常困難的旅途,才能受教於印度那瀾陀(Nalanda)大學與批羯囉摩尸羅寺(Vikramashila)(超戒寺)等知名寺院的大師。直到後來著名的大師阿底峽應藏王之邀來到西藏任教,佛法在十一世紀之際進入復興與發展的階段。

竹巴噶舉(Drukpa Kagyu)傳承,是在十一世紀時,依據帝洛巴(Dilopa)、那若巴(Naropa)、瑪爾巴(Marpa)、密勒日巴(Milarepa)、岡波巴(Gampopa)、帕摩竹巴(Phagmo Drupa),以及陵千熱巴(Lingchen Repa)等等證悟大師,代代相承的直系傳承教法所建立起來的教派。

法身金剛持佛

帝洛巴(988-1069)直接從法身金剛持佛接受教導

那洛巴(1016-1100)

 

那洛巴(1016-1100)放棄了著名的那瀾陀佛教大學校 長的地位,花了12年的艱苦訓練來向印度大成就者帝若巴學習佛法。

瑪爾巴(1012-1097)

 

噶舉傳承的根源是偉大的翻譯師瑪爾巴(1012-1097),他幾次訪問印度和尼泊爾,並與印度的大成就者那若巴(Naropa)與梅紀巴(Maitripa)大師學習。瑪爾巴最大的弟子是著名的瑜珈士,詩人-密勒日巴。

密勒日巴(1040-1123)

 

數百年來,密勒日巴(1040-1123)一生的禪修生活,一直是激勵佛教實修者的來源。 他的生活故事和歌曲 -「十萬道歌集」是他留給這世界留下的心靈瑰寶,他是最偉大的西藏瑜伽士。

岡波巴(1079-1153)

 

密勒日巴的弟子是岡波巴(1079-1153),佛陀曾在許多經典上預言,他將成為雪域無上法教的傳播者。他是一名醫生且非常喜歡學習。

 

他彙集阿底峽尊者的噶當傳承和密勒日巴大手印的口耳傳承。他撰寫的許多學術作品,包括著名的「解脫莊嚴寶論」,這部巨論是所有噶舉佛學院所遵循的。

 

岡波巴主要的禪修包括,大手印,那若巴六瑜珈-拙火、幻身、夢觀、淨光、中陰及遷識(頗瓦),轉化煩惱的修心七要。

帕摩竹巴(1110-1170)

 

岡波巴的弟子是帕摩竹巴尊者(Phagmodrupa)(1110-1170),他創建了南印度第一個噶舉派的寺廟以及將岡波巴的教法如野火般傳遍整個西藏。

 

自那時以來,噶舉的佛學院已成為藏傳佛教歷史上最大的的實修中心,並培育出許多的大成就者。

 

陵千熱巴(1128-1211)

 

帕摩竹巴尊者的八個弟子當中,陵千熱巴(Lingchenrepa)(1128-1211),也稱為西藏薩惹哈,他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實修導師,他是我們傳承-林日噶舉(Lingre Kagyu)的根源。

臧巴嘉熱耶喜多傑(1161-1211)

 

竹巴噶舉的實際創立者,是觀自在菩薩示現的祖師臧巴嘉熱耶喜多傑

(Tsangpa Gyare Yeshe Dorje)(1161-1211)。臧巴嘉熱是陵千熱巴

 (Lingchenrepa)的教法繼承人,熱瓊巴(Rechungpa)伏藏法的發現者。

 

其名字的含意是:在西藏修持臍火靈熱瑜珈的漢族行者。他的祖先,是在唐朝護送文成公主入藏的漢族人氏,但臧巴嘉熱的漢文名諱已經不可考了。)

 

當他修學圓滿,開始宏法行腳時,來到了後來建立起「南竹」(Namdruk)寺的地方,他聽到了虛空中九條龍如雷的吼聲。因有此等吉祥徵兆,臧巴嘉熱決定將此傳承命名為「竹巴噶舉」(藏音「竹」,意即「龍」。

 

「竹巴噶舉」意為:天龍所擁戴加持,由白衣瑜珈士祖師所建立的傳承。),並在當地興建了一所寺院,取名為 『 南竹」寺,意即『天龍』寺。

 

由於竹巴噶舉的教法廣泛的傳播,因此產生「上竹」-託竹 (Toddrug),「下竹」-梅竹 (Meddrug),和「中竹」- 巴竹 (Pardruk)等分支。

 

臧巴嘉熱被認為是直接接受佛陀的教導,他的門徒包括:葛香巴剛波多傑

(GodTsangpa Gonpo Dorje),Lorepa Dharma Wangchuk,Sangye Onchen Repa。

袞千貝瑪嘎波(1527-1592)

 

從那時起直到15世紀,竹巴噶舉傳承由數位大師接替持有,直到成為竹巴噶舉袞千貝瑪嘎波(1527-1592)傳承持有人。袞千貝瑪嘎波的上師是夏仲確幾袞波,袞千貝瑪嘎波有24卷佛教論述的著作、以及邏輯、歷史和佔星術上的貢獻。他在西藏南部建造「桑昂確林」Sang Ngak Choeling(密咒法洲)寺院,並以此寺院做為嘉旺竹巴(Gyalwang Drukpa)的主要寺院。

 

夏仲確幾袞波的主要弟子是貝瑪嘎波與拉傑瓦昂汪桑波(永津一世)(1547-1614)。拉傑瓦昂汪桑波為竹巴噶舉傳承帶來巨大的復興,在他指導下,產生許多的大成就者和班智達。在這些大成就者之間有四十五人可以達到無修的境界,也就是大手印實修的最高境界。 每一位大成就者都建立了自己的寺院與閉關房以及自己的傳承。因此有人說,傳統的竹巴噶舉傳承再次廣泛蔓延,如照射的太陽光線一般,照得又遠又廣。他的學生包括:第五世嘉旺竹巴帕桑汪波(Gyalwang Drukpa Pasam Wangpo),第二世穹恭敦炯多傑(Choegon Dudjom Dorjee),第一世康珠昂旺滇沛(Khamtrul Ngawang Tenphal),第一世達蒼熱巴(Taktsang Repa),第一世鐸宗貢覺嘉波(Dorzong Konchok Gyalpo),班智達桑耶多傑(Pandita Sangye Dorjee),Trubchok米龐羅卓(Trubchok Mipham Lodoe),岡波巴桑波多傑(Gampopa Zangpo Dorjee)和仁增嘉桑寧波(Rinzin Gyatson Nyingpo)。

光榮顯赫的竹巴噶舉傳承之中,有四位被稱為「嘉旺竹巴亞謝(Gyalwang Drukpa Yabsey)(竹巴教主師徒)的主要傳承持有人。這四位大師,就是教主竹千仁波切(Gyalwang Drukchen Rinpoche)(臧巴嘉熱的化身-嘉汪誡 Gyalwang Je的轉世仁波切)、至尊穹恭仁波切(Jetsun Choegon Rinpoche)、怙主竹巴永津仁波切(Drukpa Yongzin Rinpoche),以及怙主多康巴(西康大師)康珠仁波切(Dokhampa Khamtrul Rinpoche)。在整部傳承歷史中,這四位大師的轉世,以互相傳授的方式來保持傳承教法的圓滿。經由這種途徑,竹巴教法得以清淨完整地傳承至今,並且傳授了無數世代,總數超過五百位的成就者所形成的轉世系統。

第八世怙主多康巴康珠仁波切

第八世至尊竹巴穹恭仁波切

第八世怙主竹巴永津仁波切

第十一世竹巴噶舉教主嘉旺竹千仁波切

 

這四位大師,在康藏地區分別建立了三所佛教叢林:其中觀自在菩薩化身的教主竹千仁波切,十五世紀在西藏建立「桑昂確林」Sang Ngak Choeling(密咒法洲)。「桑昂確林」原寺現已被毀,並且已經在東印度的大吉嶺重建完成。蓮華生大士化身的康珠仁波切,在西康建立了「噴措穹闊林」Phuntsok Choekhoring(圓滿法輪洲)。這所叢林現也被毀,並已在北印度的(札西炯)Tashi Jong(吉祥谷)以「康巴嘎」Khampagar(西康的噶舉派)佛學院的名稱重建。金剛手菩薩化身的穹恭仁波切,和文殊菩薩化身的永津仁波切,在西藏首府拉薩近郊建立了「德千穹闊林」Dechen Choekhorling(大樂法輪洲)叢林。這所叢林在文革時被毀,目前已在北印度喜馬偕爾邦的(鈷魯)Kullu地區以「德千穹闊林」Dechen Choekhorling(大樂法輪洲)的名稱重建中。

 

 

相關焦點

  • 直貢噶舉不共護法——阿琪護法傳
    他們住在一起,不久她便生了四個兒子:南可旺秋(Narmkhe Wangchuk)、北卡旺就(Pekar Wangyul)、索南巴(Sonam Pal)和噶當楚西(Kathung Trushi)。這幾個兒子都聰明絕頂?並成為世出世法雙全的大學者。
  • 竹巴噶舉傳承偉大的上師之一,尊貴的第八世德頌仁波切在臺灣圓寂
    竹巴噶舉傳承偉大的上師之一,尊貴的第八世德頌仁波切,在(2017.2.16  17:00) 在臺灣高雄示寂入滅,色身融入法界。
  • 堪布昆秋扎西實修傳承那洛六法與大手印五階紮根計劃即起報名
    堪布在審視因緣後,於今年(2020)正式宣佈啟動五階段實修與臺灣禪修院籌建計劃,囑由巴麥欽哲仁波切帶領欽哲光明壇城執行,期許弟子們一起透過親身實踐,令佛法講修傳承紮根漢地。但在晚近的噶舉傳規裡,究竟的解脫道《大手印》廣為諸師所傳授,反倒是方便道《那洛六法》則極為隱密,一般不在三年閉關關房之外傳授,非關內行者應如何學修,具體方案應由直貢法王聖意定奪。於是堪仁波切在2019年法國巴黎密勒中心開光的時候向法王請示,如何為現代人建立一個學習《那洛六法》的可行次第。
  • 第34屆噶舉大祈願法會.正行活動.那洛六法暨布衣繞行修持.2-2溯源篇
    那是馬爾巴大師從他的上師那洛巴大師座前得來的不共密法,傳給了密勒日巴大師,密勒日巴大師再傳岡波巴大師,後來成為以實修為宗風的噶舉傳承,世世代代行者得以在酷寒的山洞禪修下去的秘密────「那洛六法」中的「拙火」。
  • 竹巴噶舉傳承
    惹瓊巴 惹瓊巴留下許多殊勝的伏藏,其中最著名的伏藏即是竹巴噶舉最殊勝的極秘密教法「六法一昧」,後由竹巴噶舉的創立者臧巴嘉熱取出並保持了清淨的殊勝傳承他匯集了阿底峽尊者的噶當傳承和米拉日巴大手印的口耳傳承。他撰寫了許多著作,包括著名的「解脫莊嚴寶論」。岡波巴大師主要的教法包括,大手印;那若六法:拙火、幻身、夢觀、光明、中陰及遷識(頗瓦);以及轉化煩惱的修心七要等。
  • 竹巴噶舉歷代傳承簡介
    竹巴噶舉在臧巴嘉熱時代,由於成就者輩出,形成了上、中、下竹巴和教法竹巴四個支派。郭倉巴創建了上竹巴,傳承擴展至西藏西部;曲傑羅日巴將傳承傳入西藏南部,稱為下竹巴;以龍·蛟義為主形成了下竹巴,下竹巴以藏南地帶或現在的不丹王國為傳播中心(當時創建了下竹巴的龍·蛟義轉世至今,就是怙主阿德仁波切)。臧巴嘉熱的侄子桑傑翁熱創立了教法竹巴。
  • 2018年第九屆北美噶舉大祈願法會.點燈祈願法會,願慈悲照亮世界
    主持人先介紹:「過去四天,我們舉辦了「第九屆北美噶舉大祈願法會」,很難得的是,尊貴的法王噶瑪巴四天都蒞臨會場,給予珍貴的開示和加持。今晚,尊貴的法王噶瑪巴,不僅再次蒞臨晚會,而且會親自帶領唱頌,我們在此表達衷心感恩。
  • 紫背天葵︱楊根錨嶺南草藥傳承
    嶺南草藥傳承組仝人在楊老師的帶領下,在香港馬鞍山吊手巖的峭壁上,發現少量野生的紫背天葵。楊老師的寄語草藥的傳承是我們嶺南文化的根源之一。餘歷數十年行醫及走遍嶺南大山的經驗,希望與一眾同道及普羅大眾,分享認藥及用藥的經驗。冀各賢達能仁善知識,能攜手保育如此寶貴的傳承,並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 傳承創新 | 中華商務四十周年慶典暨《傳承與創新》新書發佈儀式在港舉行
    因香港疫情原因,本次活動採取了線上直播的形式,讓中華商務海內外客戶及同事,共同見證中華商務成立四十周年以及新書《傳承與創新》發佈的這一難忘時刻。中華商務不忘初心,厚植家國情懷,把自身發展與香港發展、國家發展緊密相連,積極傳播新知,竭力傳承中華文化,不懈推動文明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不忘初心,傳承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