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
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
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所以,大年初三有什麼習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赤狗日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
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穀物減產。
小年朝小年朝即天慶節。
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餓鬼日
到了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不宜外出大年初三風俗禁忌:初一到初三都是歲首,禁忌與初一基本相同,參照初一的忌諱。
另外初三俗稱「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
羊日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
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不外出拜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 ...
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貼「赤口」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 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
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趕快來關注吧,這裡有你想找的熱點資訊,這裡有你想要的各種資料
責任編輯:蘇悅、周妙金、林蕭
本期編輯:林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和圖片均來自網絡,內容僅供參閱,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