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大年初三,又稱為「赤狗日」,不宜外出.

2021-03-05 浙江經濟網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

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

中國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中國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所以,大年初三有什麼習俗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赤狗日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中國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

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

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穀物減產。

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

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餓鬼日

到了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不宜外出

大年初三風俗禁忌:初一到初三都是歲首,禁忌與初一基本相同,參照初一的忌諱。

另外初三俗稱「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

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不外出拜年

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 ...

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貼「赤口」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 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

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趕快來關注吧,這裡有你想找的熱點資訊,這裡有你想要的各種資料

責任編輯:蘇悅、周妙金、林蕭

本期編輯:林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和圖片均來自網絡,內容僅供參閱,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三習俗與禁忌
    以上關於初三的習俗、禁忌,但隨著歷史發展,像天慶節、赤狗日、餓鬼日,等等這些民俗已經在逐漸淡化和消失。大年初三又叫「小年朝」開井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 大年初三年俗
  • 【春節習俗】大年初三,這些習俗禁忌你知道嗎?
    【提要】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忌串門。
  • 道長告訴你大年初三的習俗和禁忌有哪些?
    大年初三的習俗和禁忌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在春節期間,人們大多都會在初一初二拜年,這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大年初三不能拜年嗎?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
  • 今天是大年初三
    根據中國傳統習俗,當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漢族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初三小年朝 赤狗不吉利初一到初三都是歲首,禁忌與初一基本相同。
  • 大年初三的習俗與禁忌
    正月初三俗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
  • 大年初三:9大習俗4大禁忌早知道!
    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的禁忌。那麼,大年初三習俗是什麼呢?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年初三的習俗  1、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 大年初三的習俗與禁忌你知道嗎?
  • 大年初三:貼赤口、接灶神、竹竿舞,燒門神紙
    春節習俗之正月初三        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個好收成。     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據說,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則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輩的新界原居民,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兇煞。     一、大年初三各地民俗    今天是正月初三,各地在這天有什麼講究?又有哪些習俗?
  • 大年初三有哪些禁忌
    大年初三,新年的第三天,大年初一拜年,大年初二回娘家,那大年初三幹什麼?大年初三又有哪些禁忌呢?來看看下面的內容了解一下。
  • 大年初三:赤口日
    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這在《宋史》中有記載:「大中祥符元年,詔以正月三日天書降日為天慶節,休假五日,兩京諸路州、府、軍、監前七日建道場設醮,斷屠宰……」後正月初三被稱為「小年朝」。
  • 大年初三吃什麼?
    在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大年初三不能吃米飯。那麼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吃米飯?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大年初三赤口日——各地民俗
    2015年大年初三是的2月21號,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兇事。所以香港老一輩的居民, 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赤狗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
  • 大年初三有這麼多講究?居然還不能吃米飯!
    在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大年初三不能吃米飯。那麼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吃米飯?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古代新年頭三天是不能煮米飯吃的,否則冒犯神靈,全年都將不順。特別是初三,民間以為是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更是嚴禁吃米飯。穀子生日又稱「穀日節」,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穀日」的習俗是對寫有穀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並不吃煮熟的穀物。
  • 年初三赤狗日,遇之不吉
    大年初三是新年的第三天,春節最熱鬧的時期往往也就是前三天。按照古人的說法,大年初三這天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據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記載:「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以下民俗和禁忌供您參閱:一、不宜外出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傳說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赤狗」與「赤口」同音,「赤口」就是不要多說話,所以為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招惹口舌是非,人們均不外出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所以不宜拜年。
  • 正月初三,不宜外出拜年,禁食米飯!
    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 大年初三的傳統習俗,英語怎麼說?
    大年初三又叫做"赤口"。赤口亦為「赤狗日」。漢族民間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會帶來不吉,部分農村地區會焚燒獻祭。根據漢族傳統習俗,當日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人們多數選擇不外出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
  • 吉利中國年 | 大年初三 · 小年朝
    大年初三•小年朝 小年朝  賀平安宅家裡  宅的舒——吉利中國年——
  • 大年初三有啥講究?無論貧富,這道菜都要上桌
    今天是大年初三,按照老傳統的說法,大年初三稱為「小年朝」,在這一天有很多的講究,
  • 年初三習俗多多,你知多少?
    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正月初三又稱「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傳統的年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更沒有人走親戚。有些地方「兇日」又演變成「忌日」,如甘肅天水便有正月初三「送先人」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