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太聰明、死得快?對比中國企業,日企為何能經久不衰?

2020-12-22 海外情報社

2017年,《快樂大本營》20周年的時候曾做過一個企劃——徵集和快本一樣「年齡」的忠實觀眾,一檔節目走了20年實屬不易,同樣,企業發展也是。細數中國知名的企業,華為已成立33年,蒙牛成立21年,但是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日本的平均壽命長達58年。

日本金剛組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企業,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不僅如此,日本還擁有全球最多的長壽企業,據日本東京商工研究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全日本超過100年歷史的老店鋪和企業竟達33069家之多。

而中國擁有百年歷史的企業只有個位數,且大多不跟製造業搭邊,據統計,中國每年新開張的私企有15萬家,但同時每年被淘汰出局的就有10萬家。是什麼讓中國企業的壽命如此之短?

日本人評價中國企業的時候曾說過一段話:「中國人的學習能力很強,追趕的速度也很快,為了不被超越,我們必須專注,必須不斷創新以及精益求精,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保持自己微弱的優勢。」

這段話表面是在誇我們,其實也暗藏了日本企業為何能經久不衰的「秘笈」。

重視本業

日本有很多企業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如說索尼、佳能、東芝等,在這些企業的發展方向中,你很少看到他們去發展與本公司主業無關的領域,而中國,許多企業都在跨界經營,像格力、美的、海爾這樣的家電巨頭都在搞房地產,炒房確實能掙波快錢,但失去的卻是品牌價值。

重視技術

在技術研發方面,日本有三個指標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發經費佔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業主導的研發經費佔總研發經費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專利佔世界第一80%以上。

現在讓華為頭疼的晶片問題,是日本不用擔心的問題,早在30年前,日本就是世界晶片巨頭,如今,日本依然牢牢扼守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上遊。

獨特的企業制度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日本有著一套獨特的企業制度,終身僱傭制和組織工會制、年功序列制是日本企業經營的三大「法寶」。

其中,年功序列制是建立在為組織的工作時間和個人資歷,而不是績效或其他特徵基礎上的員工基本報酬制度和晉升制度,通俗來說,就是在日本企業,一個普通職位的老員工工資可能比年輕的高層還要高。

日本企業這種獨特的制度,強化了專業化的能人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作用,一定程度上能留住人才以及發展人才。

相關焦點

  • 日媒:日企為何不肯離開中國
    這項政策被日本國內大肆報導,不少人認為很多日企會計劃撤離中國,或縮小在華規模。最近我在中日美三國進行網上演講時,被多次問及日企是否會受該政策影響撤出中國。由於受到各方詢問,我一有機會就會諮詢那些深諳日企在華投資動向的專家及進軍中國市場的日企經營者。他們的結論是,上述政策對日企在華的「投資態勢」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 日媒分析:日企為何不肯離開中國?
    這項政策被日本國內大肆報導,不少人認為很多日企會計劃撤離中國,或縮小在華規模。最近我在中日美三國進行網上演講時,被多次問及日企是否會受該政策影響撤出中國。由於受到各方詢問,我一有機會就會諮詢那些深諳日企在華投資動向的專家及進軍中國市場的日企經營者。他們的結論是,上述政策對日企在華的「投資態勢」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首先,申請津貼的日企很少。
  • 2020四川企業100強出爐 15家川企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2020四川企業100強發布會現場。四川省企聯 供圖中新網成都1月7日電 (杜成) 2020四川企業100強發布會7日在成都舉行。據悉,新希望集團位列榜首,四川長虹、四川鐵投集團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川酒老大」五糧液集團排在第四;位居前十的其他6家川企分別為:通威集團、四川華西集團、成都興城集團、中鐵二局集團、川威集團和四川交投集團。會上,四川省企業聯合會發布《四川企業發展報告(2020)》。
  • 新版中國企業500強發榜 浙企被低估?
    原標題:新版中國企業500強發榜 但是浙江實力被低估了……誰是中國最牛的企業?9月28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揭曉了每年的答案。如GDP總量第二的江蘇,上榜企業45家,卻不及山東的47家;被稱為「中國經濟中心」的上海,上榜企業只有30家,不到北京的1/3;並非中國經濟第一陣營的河北,居然有23家企業上榜,排在第七位;500強企業數量最多的並非長三角,而是京魯冀……誰是浙江NO.1?
  • 15家渝企上榜2020中國企業500強
    二○二○中國企業五百強渝企上榜名單9月28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鄭州召開的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國石化、國家電網、中國石油等企業位列榜單前10位。
  • 1700多家日企「撤離中國」真相調查:大部分日企並無撤出中國打算
    「除了在中國能掙錢,還有哪裡?」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清水顯司談到今年日本企業的發展情況時,略顯無奈地對《環球》雜誌記者這樣說。今年一度甚囂塵上的「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新聞讓他頗感意外,因為不論是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還是根據他對日本供應鏈改革措施推動的成效來看,這種說法都立不住腳。
  • 九皖企入選中國企業500強
    9月28日,在2020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連續第19次向社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我省9家企業榜上有名。    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由企業按照要求進行申報或採用公開數據,並經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認可,依據2019年企業營業收入排序產生,此次入圍門檻為359.61億元,與上年入圍門檻相比提高了36.36億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2.81萬億元營收位居榜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以2.65萬億元、2.61萬億元營收分列第二、三名。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他對《環球》雜誌記者表示,向日本政府提出補貼申請的大部分企業都是以新增項目為主,或者本身就有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日本國內或東南亞國家,「政府的政策導向並不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企業還是要跟著市場走,而絕大部分日企到中國投資,目標就是中國市場,並不想移走。」  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
  • 日本學者痛斥日企:從中國撤資撤廠,證明你是二流企業
    作者:書南 編輯:弘文 繼中國擺脫新冠疫情困然之後,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也漸漸脫離疫情危險區,進入"後疫情時代",而在這樣本該攜手共進的時刻,一些日本人士卻高喊中日脫鉤,日本學者則痛斥日企稱
  • 87家日企獲日本政府700億資金補貼,要將企業搬離中國!
    相信很多朋友還記得,前段時間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羅(英文名稱:Kudlow)呼籲,希望美國每一個在華美企撤出中國,搬遷到美國本土或者東南亞國家。如果有美國企業願意響應這一號召,美國政府願意支付企業搬遷過程中的所有花費。
  • 賦能企業尋找新機遇,企查查亮相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
    12月3日,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開幕,國家部委領導、各地市代表、頂級專家學者、智慧城市領域核心企業以及國際城市、相關機構等代表出席,企查查作為獨角獸企業代表受邀參加並參與展覽。作為大數據服務商、企業徵信領域的龍頭企業,企查查受邀在數字經濟與產業創新展區布展,展示企查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可視化分析等技術,通過對數據進行挖掘、清洗、建模,在企業信息查詢,企業認證、徵信,法律風險,智慧財產權和風險監控等多維度推出的產品和服務。
  • 2020中國企業500強公布 25家深企榜上有名
    原標題:【原創】2020中國企業500強公布,25家深企榜上有名   9月28日,2020中國
  • 企查查入圍2020中國網際網路成長型企業前十強
    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舉辦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研究報告(2020)》發布會暨百家企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在大會公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綜合實力百強企業榜單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分別奪得前三。而在「中國網際網路成長型TOP20」榜單中,憑藉大數據場景應用能力與用戶體量,大數據徵信行業企業企查查入圍2020中國網際網路成長型企業前十強榜單。
  • 中國企聯成立40周年 將堅持為企業和企業家服務
    中新網4月3日電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企聯要注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自覺投身並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注重匯聚優質資源提供服務,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注重做好僱主組織代表相關工作,進一步提高僱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加強國際合作,助推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注重品牌活動開拓創新,體現協會服務功能
  • 中國的軍工企業在國際上能排什麼位置?國外的研究報告來了
    國際上對中國的軍工企業實力有很多說法。中國崩潰論者認為中國軍工企業就會抄襲西方的設計,沒什麼技術實力,不值得一提。中國威脅論者認為中國軍工企業不得了,能直接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對中國軍工企業的實力,外界都以猜測為主。由於缺乏中國軍工企業銷售額的數據,國外很多軍工企業排行榜,都沒有中國軍工企業的身影。
  • 萬企轉型新突破 河北32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米彥澤)12月15日,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萬企轉型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北省委、省政府自2018年起在河北省工業領域部署開展「萬企轉型」行動以來,河北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質量效益、綠色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取得新突破,加快推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發布會現場。
  • 入股中國電池企業 會成為外資車企的常規操作嗎?
    繼以磷酸鐵鋰見長的國軒之後,又一家和政府有千絲萬縷關係的電池企業進入外資車企的合作名單。注資國內電池廠,是不是外資車企進入中國電動車另一種路徑,寧德時代之外的電池企業,是不是新的扶持對象?誰會成為下一個外資車企眼裡的孚能 從車企端來看,其實中國電池行業的供應鏈格局基本上是比較穩定了,基本上都跟寧德時代有合作關係。但是外資車企跟寧德時代的關係,很多都是僅限於採購和合作開發,並沒有更深層次的綁定。而是尋求與寧德時代之外的電池企業建立更穩定的關係。
  • 23家鋼鐵企業上榜財富中國500強,一家鋼企實力逆襲衝榜!
    近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考量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據【今日鋼鐵】統計,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鋼鐵企業數量為23家,比2019年減少了1家。
  • 保健品企業如何才能長治久安,經久不衰?
    保健品企業要想長治久安,經久不衰,更需注重四個方面問題:產品是核心銷售保健品雖然是屬於商業活動,但是我們存在的最大價值是幫助社會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所以養生指南甄選產品時,必須要是功效型產品,不炒概念,不誇大、不虛假,必須是真正可以解決客戶問題的產品才可以。
  •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圍剿安全「灰犀牛」
    近期,包括通用、現代、福特、寶馬等多家知名跨國車企的主力電動車型都因動力電池安全問題接連出現召回,這些電池問題主要包括充電安全隱患、高壓電池單元製造缺陷、電芯生產混入雜質、電池組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等。這不僅讓多家車企背後的韓系電池企業陷入輿論漩渦,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將電動汽車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