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分析:日企為何不肯離開中國?

2021-01-07 上觀

摘要:「即便今年遭遇疫情,也可以預測中國將是世界經濟大國中唯一穩定發揮的。」

日本JBpress新聞網12月18日文章,原題:即便遇上新冠日企也不從中國撤離的原因

日本政府4月份推出針對疫情的緊急經濟政策,提供津貼支援那些以海外為生產基地的企業回國發展,並鼓勵企業轉移至東南亞。這項政策被日本國內大肆報導,不少人認為很多日企會計劃撤離中國,或縮小在華規模。

最近我在中日美三國進行網上演講時,被多次問及日企是否會受該政策影響撤出中國。由於受到各方詢問,我一有機會就會諮詢那些深諳日企在華投資動向的專家及進軍中國市場的日企經營者。他們的結論是,上述政策對日企在華的「投資態勢」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首先,申請津貼的日企很少。進軍中國的日企有3.3萬家,申請津貼的才1700家,僅佔5%。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每年對進軍中國的日企進行調查,過去3年計劃縮小規模或撤出中國的企業比例與上述比例幾乎一樣,沒有變化。

其次,那些申請津貼的日企最主要的目的並非縮小(在華)企業規模,也不是要撤出中國市場,而是藉此積極進行企業重組。中國市場競爭激烈,本地企業技術不斷提高且速度驚人,歐美企業不惜採用虧本打折的戰略,這導致一些產品市場價格大跌。部分日企無奈之下不得不縮小規模或撤離。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投資中國市場變消極,他們只是在適應市場需求、調整重點戰略領域。在華開展業務的日企大多是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他們在中國發展順利,也會促進日本國內的設備投資、拉動就業、增加稅收等。

中國美國商會調查顯示,儘管存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新冠疫情等問題,中國對大多數美企來說仍是長期且最重要的市場。日企與美企的觀點一致,這種觀點也是全球化市場一流企業的共同認知。如今的在華外企都是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世界一流企業。中國市場能給他們帶來巨大利潤。即便今年遭遇疫情,也可以預測中國將是世界經濟大國中唯一穩定發揮的。預計明年中國的增長將產生新的需求規模,給世界帶來很大推動力。安定且不斷擴大的市場正是中國的巨大魅力。

隨著中日關係改善,日企迎來巨大商機。對那些有競爭力且有意挑戰中國市場、謀求在華大展拳腳的企業來說,如今正是好機會,期待這將成為疫情後日本恢復經濟的強有力支撐。▲(作者瀨口清之是研究中日美經濟的專家,李玉珍譯)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徐佳敏

相關焦點

  • 日媒:日企為何不肯離開中國
    這項政策被日本國內大肆報導,不少人認為很多日企會計劃撤離中國,或縮小在華規模。最近我在中日美三國進行網上演講時,被多次問及日企是否會受該政策影響撤出中國。由於受到各方詢問,我一有機會就會諮詢那些深諳日企在華投資動向的專家及進軍中國市場的日企經營者。他們的結論是,上述政策對日企在華的「投資態勢」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 日媒攬要12月1日:中國《出口管制法》生效 日本關注對日企影響
    原標題:日媒攬要12月1日:中國《出口管制法》生效 日本關注對日企影響1.共同社:奧運五環標誌完成檢修重回東京臺場隨著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延期至明年夏季,暫時從日本東京臺場海濱公園內水上撤去的奧運五環紀念標誌,於12月1日完成安全檢查和維修後重新歸位。五環標誌將展示至明年8月奧運會結束,夜晚計劃每天亮燈。
  • 日媒:在華日企留不住日語專業學生
    日本「商業內幕」網站12月4日文章,原題:日企成為中國學生的墊腳石?即使學習日語,中國學生還是想進高薪國企大連是位於中國東北的人口約為600萬的海濱城市。該市幾乎所有大學都開設日語專業,每學年在大連高校就讀日語專業的學生共有700人,大連也因此成為全國培養日語人才的重要基地。
  • 在華日企:日本給錢讓我們搬離中國?不,謝謝
    香港《南華早報》5月13日文章,原題:離開中國?「不,謝謝,」 一些日企對東京的現金激勵措施如是說   日本將為企業提供政府補貼,以便後者能幫助使供應鏈實現脫離中國的多元化。但分析人士表示,此舉不大可能導致(在華)日企大規模回國或遷往東南亞。本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的5家日企都表示有意繼續在華製造產品,(因為)中國自身就是至關重要的市場,且將運營遷往別處不但成本高昂,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尤其在當下。
  • 在華大型日企:不可能撤出中國
    13日,筆者在日本街頭看到,普通民眾都戴著口罩,藥店裡口罩現貨充足,不再像今年3月、4月疫情剛暴發時那樣「一罩難求」。疫情暴發後,一些日企將口罩產線轉移到國內,使得日本市場上口罩供應充足。據日本日經XTECH網站報導,日本大型日用品企業愛麗絲歐雅瑪將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以及江蘇省蘇州市的口罩生產,分散到日本宮城縣的角田工廠。
  • 1700多家日企「撤離中國」真相調查:大部分日企並無撤出中國打算
    「先不說『大批日本企業』這種說法是否恰當,即使是真的決定離開中國的企業,其最大的原因也可能是無法與中國正在崛起的企業競爭,業務量減少,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而非是響應(日本)政府的供應鏈計劃。」清水表示。
  • 媒企共生,共襄盛舉——媒企盛典2020閃耀廈門
    2020年11月15日下午,由中國廣告協會主辦,廣告人文化集團承辦的媒企盛典2020 於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C3廳隆重召開,本屆盛典由美蘭德諮詢作為獨家大數據合作平臺,邀請數百位重量級企業領軍人及眾多媒體、廣告公司等廣告主需要的業界資源到場見證。
  • 日企排隊撤離中國?為給自己解套,兩任日本首相挑釁中國沒底線
    作者:刺客日前,由日本媒體聲稱,受美日產業鏈「轉移」政策影響,大批日本企業正「排隊撤離中國」。不過,日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就上述問題發表聲明稱,所謂「大批日企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另外,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企在華擴大、維持和縮小業務的比例基本維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規模的日企只佔極少一部分。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日本想追隨美國對華實施「產業鏈轉移」計劃,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實際上,日媒炒作上述假新聞,應該與當下日本對華政策存在很大的聯繫,擺明了就是在配合日本當局針對中國的挑釁政策。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商務部:九成以上日企沒有轉移在華業務計劃
    針對近日「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報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駁斥稱,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他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今年4月對3500家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數據稱,91.7%的日企表示並沒有計劃轉移在華業務,這較今年2月的調查增長了6.9個百分點。根據中方的統計,今年1-10月,日本在華新設企業604家,實際投資金額達202.6億元人民幣。他強調,一些日企在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大多為新增的非同質化項目。
  • 「日企排隊撤出中國」真相調查
    他對《環球》雜誌記者表示,向日本政府提出補貼申請的大部分企業都是以新增項目為主,或者本身就有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日本國內或東南亞國家,「政府的政策導向並不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企業還是要跟著市場走,而絕大部分日企到中國投資,目標就是中國市場,並不想移走。」  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北京代表處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
  • 超千家日企「排隊」撤離中國?百億補貼下,日本學者:9成還在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文 | 華商韜略 馬翼飛據日媒報導,有1700多家日企正排隊領補貼撤離中國。「日企真在大規模撤離中國嗎?菅義偉政府會繼續推動日企這樣做?」不少中國網友都在問。日媒報導說,第二輪申請補貼的日企名單要到10月份才能審定,現在還無法確知都是什麼量級。但從之前情況看,首批獲得批准的87家主要是中小企業,大多從事低端製造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 日媒:中國消費者「興趣消費」欲旺盛使日企銷售受益
    中國網11月23日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在興趣和娛樂相關領域,很多日本企業出現銷售觸底反彈趨勢,戶外相關商品也在國內外表現強勁。「興趣消費」的復甦構成支撐,從2020年7月至9月的財報來看,部分企業將實現超過上年同期的淨利潤。
  • 「芯視野」日企撤離中國邁出第一步的背後
    一名經濟產業分析師李林(化名)對記者分析著:「日本政府為在華日企規劃的兩條線路還是很有針對性的,一是回國,二是下南洋。」「首批87家在華日企主要是供應鏈上生產原材料和中間件的企業,名字應該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不過主要以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為主。」李林表示。
  • 本是日本的科技成果,為何卻在中國火了?日媒:中國不講「武德」
    伴隨著中國的發展,我國在國際上已經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中國製造的產品也令世界所熟知。但有日本人卻吐槽中國說:本是日本的科技成果,為何卻在中國火了?日媒更是直言道:中國不講「武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說到高鐵,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吧。
  • 為何「愛慕」上海,怎麼也不肯走的日本人,近期卻逐漸離開了呢?
    為何「愛慕」上海,怎麼也不肯走的日本人,近期卻逐漸離開了呢?上海,作為我們國家最繁華的城市之一。這裡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地,這裡也是大部分日本人的「第二故鄉」,據統計,定居在上海的日本人大約有20萬左右,其中有一部分人已經在上海定居10年以上。
  • 日媒:日企正在中國各地培養「日本粉」
    《日本經濟新聞》4月9日文章,原題:日企開始在中國培養粉絲 近日,提供日式服務和活動的體驗型商業設施在中國多地亮相。
  • 87家日企獲日本政府700億資金補貼,要將企業搬離中國!
    相信很多朋友還記得,前段時間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羅(英文名稱:Kudlow)呼籲,希望美國每一個在華美企撤出中國,搬遷到美國本土或者東南亞國家。如果有美國企業願意響應這一號召,美國政府願意支付企業搬遷過程中的所有花費。
  • 商務部闢謠「日企排隊撤出中國」:日企在外投資多為新增項目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商務部闢謠「日企排隊撤出中國」:日企在外投資多為新增項目12月10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一段時間以來,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資企業的調查顯示,所謂「大批日本企業撤離中國」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從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對在華日企的調查報告來看,2015-2019年,在華日企擴大、維持和縮小在華業務的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其中計劃縮小在華業務的企業佔比較小。除2015年這一比例達到8.8%外,2016-2019年均在5%至5.4%之間。
  • 外媒渲染在華日企出現回遷潮:中國工人工資上漲
    【環球時報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凌風 記者 邢曉婧】外媒23日報導稱,在中國投資的日企出現「回遷潮」。商業機構最新調查顯示,從中國撤出業務的日企,首次超過向中國遷移業務的日企數。日本經濟學家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工人工資上漲,使得日企成本顯著上升。但也有分析稱,基於中國民眾財富的增加,日企在華投資高附加值製造業及服務業反而有更高利潤前景。
  • 日本鼓勵日企回遷政策其實未提中國,九成日企稱不會遷供應鏈
    近日,「日本政府出錢讓日企撤出中國」的說法引發討論,中日產業鏈真的面臨脫鉤嗎?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日本相關政策要點旨在口罩、呼吸機等抗疫產品的國產化。九成華東地區日企表示並無改變供應鏈計劃,松下等大型日企也對記者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