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業內幕」網站12月4日文章,原題:日企成為中國學生的墊腳石?即使學習日語,中國學生還是想進高薪國企大連是位於中國東北的人口約為600萬的海濱城市。該市幾乎所有大學都開設日語專業,每學年在大連高校就讀日語專業的學生共有700人,大連也因此成為全國培養日語人才的重要基地。
日產和佳能等日本製造業公司都在大連設廠,就連客戶服務及數據接入等相關行業日企也聚集於此。對於在大連高校就讀日語專業的學生來說,畢業後留在大連曾經是他們最好的選擇。這幾年,由於中國企業迅猛發展,加之中國製造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日語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大連某大學日語專業班級共有25名學生,今年畢業後選擇留在大連的只有3人。某日企員工候靜(音)表示,雖然大連的日企很多,但選擇非常有限。「中國學生在日企的職位大多局限於中小企業的行政和翻譯崗位。中國應屆生進入日企後事業上升空間有限,發展前途受限。」候說道。
大連民族大學教授秦菁(音)認為,由於東北經濟發展嚴重停滯,日企規模不斷縮小,日語人才也陷入就業困難的困境。如今,許多日語專業畢業生都選擇離開大連,尋求更好的就業環境。
大連某大學2014屆畢業生張永紅(音)畢業後進入一家位於山東的日系工廠工作,兩年後便跳槽到北京一家廣告公司。「日企升職空間較小,加薪空間有限。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英語水平,以便有機會跳槽到歐美企業。」張說道。另外,日語人才就業也受政治經濟因素制約。比如受全球經濟危機和釣魚島事件影響,2010年前後中國日語人才就業環境急劇惡化,報考日語專業的學生人數大幅減少。
今年剛從日本留學回國的徐勇(音)在日本某科技企業北京分公司剛工作3個月就已成為團隊帶頭人。「中國的內容創作企業很多,我又會日語,也了解日本文化,所以我決定回國發展。聽到同屆最優秀的同學在大連某日企實習,每月到手工資只有2000元,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徐說道。(作者浦上早苗,陳琳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