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大人飯,很多家長不懂,太早吃不利於孩子健康

2020-12-22 星星育兒記

寶寶出生之後,最讓人關心的事情當然就是吃喝拉撒睡,其中吃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正確的飲食才能夠讓寶寶發育得更好,一天天快速長大。但是如何讓孩子吃得正確吃得健康,卻往往成為了困擾家長們的一大難題。

嬰兒時期的寶寶,主食當然就是母乳或者是奶粉,在他們6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嘗試著添加一些輔食,這些常識基本上父母家人都知道,所以也不會出太大的錯。但是對於孩子什麼時候可以吃大人飯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卻會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家人特別是一些老人,在孩子九十個月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想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吃飯,而且在嘗試幾次之後如果發現孩子很愛吃,便會一直餵孩子吃這種飯,這其實對孩子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過早的吃大人飯,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哪些傷害?

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一歲之後才能夠少量的吃一些鹽,而大人飯裡面自然少不了鹽分,如果有的家裡口味比較重,菜品的含鹽量則會更高。讓孩子過早的吃含鹽的食物,他們的身體自然無法吸收,所以負擔會加重,特別是腎臟更是會感到壓力。

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雖然現在很多寶寶出牙的時間會比較早,但是僅僅依靠幾個小牙是很難完成咀嚼食物的要求的。尤其是大人飯一般都不會做的特別精細,所以這對孩子的咀嚼能力要求會更高。當孩子無法咀嚼這些食物時便會直接一口吞下,自然也就導致了腸胃負擔加重,甚至會卡在咽喉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導致孩子挑食偏食孩子只有不挑食才能夠擁有好的身體,但是如果過早的給孩子吃大人飯,很有可能導致孩子的口味得到改變。當孩子習慣了大人飯的重口味之後,再回歸到孩子應該吃的清淡飲食就會非常不適應,從而導致孩子出現挑食的情況,影響他們的發育。

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孩子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年,身體發育是非常快的,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攝入足夠的營養才能夠滿足自身身體發育的需求。但是大人飯很難做到營養均衡,雖然能夠讓孩子吃飽,但是卻無法讓孩子吃好,如果過早的給孩子吃大人飯,很有可能讓孩子無法全面吸收營養,從而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所以在孩子一歲之前,千萬不要急於給他們吃大人飯。究竟什麼時候孩子才能吃大人飯?這其實不能夠一概而論,但是關於這個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孩子在一歲之後可以嘗試著和大人一起吃飯。

當然這並不是指讓孩子直接就食用大人的飯菜,而是只有當一些條件都滿足的時候,才能夠循序漸進的讓孩子吃大人飯。

孩子吃大人飯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足夠的咀嚼能力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吃大人飯菜需要咀嚼,所以如果孩子的咀嚼能力一般,不能夠將飯菜經過足夠的咀嚼之後才吞進肚子,那麼家長就不要貿然的讓孩子吃大人飯。

耐心的等孩子多長一些牙齒,讓孩子有完全的咀嚼能力,這個時候再讓孩子吃大人飯,才是真正適合的時間。

足夠的消化能力大人的飯菜和孩子的輔食有著本質的區別,孩子的輔食一般都以易消化為主,不管是米粉粥或者是軟麵條,孩子吃進肚子裡後很容易就消化,但是大人飯菜顯然無法做到這一點。

所以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消化能力,那麼吃大人飯菜只會增加他們的身體負擔,甚至導致孩子出現一些疾病。只有能夠將食物儘量完全消化,孩子才能夠嘗試吃大人飯。

大人飯儘量清淡雖然我們一直提倡健康飲食,但是在很多家庭中飯菜的口味都比較重,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重油重色重火工。這樣的菜確實能夠讓人們很有胃口,但是對孩子而言顯然是不適合的。

如果想讓孩子吃大人飯,家長一定要儘量把飯煮得軟糯一點,當然更重要的是菜,要做到少油少鹽,這樣才能確保孩子的健康。

其實孩子的生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樣孩子的飲食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飲食,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儘量讓孩子的飲食符合他們的年齡發展,這樣才是對孩子真的好。

相關焦點

  • 寶寶多大才能吃「大人飯」?吃太早危害大!
    寶寶長牙後,很多媽媽會將大人吃的飯菜餵給寶寶吃,認為這讓可以增強寶寶的咀嚼能力。卻不知這樣對寶寶的發育造成傷害。 可見,貝類在鋅含量上具有很大的優勢,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吃一些。 過早吃「大人飯」對寶寶的傷害 一、咀嚼能力弱,增加腸胃負擔 嬰幼兒吃飯時不懂得仔細咀嚼食物,喜歡嚼兩口就吞到肚子中。當寶寶比較飢餓時,甚至都不再咀嚼,就囫圇個的吞下。
  • 寶寶多大才可以吃成人飯?很多寶寶都吃早了!不信你看!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不知道你家的寶寶什麼時候和家長一起吃飯的也就是和你吃的一樣了?大多數的家長應該是一周歲左右,就和成人一樣了吧。
  •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吃鹽更恰當?不是越晚越好,很多家長都搞錯了
    這個時候,一些有育兒經驗的老人就會用過來人的語氣說:「你們做輔食不放鹽,沒有一點鹹淡,孩子能愛吃就怪了!」雖然聽老人這樣說,但我們做家長的也知道小朋友是不能太早接觸調味品的,於是在給孩子吃鹽的問題上總會產生分歧。
  •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鹽,是越晚越好?原來很多家長都錯了,別大意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寶寶出生開始吃奶,等到寶寶長大了,母乳提供不了充分的營養了,就要開始吃五穀雜糧了,而寶寶還小,消化系統還沒有成熟,所以吃東西和大人是不一樣的,還要講究清淡,那麼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鹽比較合適呢?是越晚越好嗎?
  • 寶寶多大能吃大人飯?兒科醫生:很多家長搞錯時間了,對娃傷害大
    當媽媽後,總是會為寶寶準備合理的飲食,在寶寶一歲前,只管餵奶就可以了,當寶寶滿一周歲時,在給寶寶餵奶粉的同時也可以搭配一些其他的食物。很多媽媽就會問了,這是不是代表孩子就能吃大人的食物了?但媽媽總會覺得大人的飯菜裡有調料,並不適合寶寶來食用。關於寶寶飲食,我們還是一起來聽聽兒科醫生的建議吧!
  • 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其實寶寶一歲內吃手,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現,如果家長過分阻止,會造成口欲期的延遲,不利於寶寶的發育。嬰兒出生後第一年成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他們強烈需要一種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強烈,尤其在就寢時間更為明顯。在孩子1-2歲時仍然喜歡吃手,家長則需要引導,他們可能是通過吃手來尋求安全感,不要訓斥批評孩子。一般兩歲後,孩子吃手的習慣就逐漸消失。
  • 孩子飲食口味重,入園後媽媽單獨送餐,老師告誡:大人飯別吃太早
    剛開始,小姜以為孩子是因為剛去幼兒園不適應,才吃不飽。可每天回家都這樣,便引起了小姜的疑心。第二天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小姜刻意詢問了老師,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看法,原來小姜的女兒從小鹽分攝入時間較早,吃飯口味比較重,可以說是吃大人飯長大的。而幼兒園的餐飲是針對小朋友單獨設定的,低鹽飲食,所以孩子會嫌沒味兒,不肯好好吃。
  • 家長的中國式「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不懂餵養,純屬害娃害己
    3歲以前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寶寶的手指缺乏精細鍛鍊,則不助於寶寶大腦的突觸形成,不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危害二:太過於依賴父母餵食中國家庭的孩子,不能說是「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但絕對是一口飯一口飯餵大的。
  • 寶寶吃東西被卡住怎麼辦?千萬別胡亂拍背,家長必學的急救方法
    1、醫生提醒:這些東西3歲內千萬別給孩子吃!小孩在3歲前都不能很好的掌握咀嚼技能,所以眾多固體食物,難以嚼爛的食物以及太光滑的食物,在拿給孩子吃之前,都應該是經過你的加工,並鼓勵孩子在吃的時候徹底嚼碎。
  • 3歲前,寶媽帶娃牢記「不吃兩飯,不喝三湯」,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領居家的孩子剛滿1歲,大人就忙著給孩子戒奶,餵孩子吃大人飯。媽媽還高興地四處宣傳,自己家的娃比別人家的吃飯早,每頓飯都很愛喝米湯,沒想到餵了幾個月就住院了。
  • 吃什麼長高?關於吃促進小孩長高的五大要素,很多家長做錯了
    小孩吃什麼能長高?為了小孩的身高,家長們可沒少費心,經常四處向親朋好友打聽「吃什麼能長高」。看別人家的孩子吃什麼長高,就跟著吃什麼,家裡堆積成山的營養品讓孩子沒少吃,也花了不少錢,可是小孩就是不見長高。
  • 寶寶到底多大可以吃調味品?99%的家長都不清楚!
    奶類及其他輔食中已經含有嬰兒所需的鈉,一般情況下,正常進食的寶寶無需額外吃鹽,所攝入的鈉就足以滿足生理需要。寶寶的味覺比大人要靈敏,不要用大人的口味來衡量孩子的味覺,大人覺得沒味道的食物寶寶也可以吃得津津有味。而且,寶寶的味覺習慣正處於發育中,對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鹽容易造成寶寶拒絕沒有味道或者味道淡的食物。
  • 孩子腸胃不好吃什麼,小百肽呵護寶寶腸道健康
    >孩子腸胃不好吃什麼,小百肽呵護寶寶腸道健康2020-11-27 12:18: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這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了,一定要呵護寶寶的腸道健康。根據資料顯示,人體的毒素99%由腸道進入,80%由腸道儲存,75%由腸道排出。腸胃健康對於人體非常重要,尤其是身體還處於成長時期的寶寶,一定要格外注意。那麼孩子腸胃不好吃什麼?相信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權威專家建議選擇易吸收、高營養,有利於腸道健康的產品。
  • 這3種飯不要再給孩子吃,沒營養還影響健康,家長看看中招沒
    在人的一生中,飲食佔據了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每天最大的煩惱大概就是「早餐吃什麼?午餐吃什麼?晚餐吃什麼」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食物有時候也是藥,只有人好好吃飯,才會健健康康的。
  • 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
    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手指食物不僅可以吃,還能讓寶寶玩,最為關鍵的是,手指食物是幫助他們學習自己吃飯的一種方法,是孩子邁出獨立自主的第一步,更是日常生活中鍛鍊精細運動和協調能力的有效方法。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吃手指食物?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當寶寶學會獨坐,並時常將手或其他東西帶到嘴裡,家長就可以給ta手指食物,以幫助嬰幼兒學習自己進食。
  • 孩子愛含飯、吃很慢有原因
    食物軟硬大小的問題:孩子3歲以後才能完全學會吞咽固體食物,因此食物的軟硬度與大小,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進食。3歲前太硬、黏的食物,都不適合給孩子吃,例如湯圓、堅果類。而芹菜、空心菜、竹筍等纖維質粗,大人都要咬很久的青菜,請弄成適合寶寶的大小,太長的空心菜可能會讓孩子噎到。其他如大肉塊,小小孩咀嚼不易,也要剪成適合小孩的大小。
  • 這樣餵飯,等於把1類致癌物往寶寶嘴裡送
    3歲前的寶寶飲食以清淡為宜,這些味道重的調味製品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口感,導致他喜歡上口味重的食物,造成偏食;此外,還會加重寶寶腸道和腎臟負擔,易引起積食、腹瀉、便秘等異常現象,嚴重影響寶寶的健康。
  • 寶寶吃「奇怪」東西,家長先莫慌,孩子正處於兩個重要的發育期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當寶寶從只會在床上哭泣的小嬰兒慢慢長大時,做出很多令家長疑惑的行為。前幾天有位寶媽私信給我,說她的寶寶總是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有時候是爸爸的打火機,有時候是遙控器。現在家裡人買菜都要背著他了,否則寶寶看見有人拎著菜回來,巴不得每樣都啃上一口。
  • 把飯吹涼餵孩子,對孩子傷害有多大!快把「傳統式餵飯」扔掉
    身為寶媽都知道,寶寶6個月之後就開始添加輔食,也就是說小朋友開始「吃飯」了,俗話說「病從口入」,為了能讓寶寶吃得開心、健康,家長總是絞盡腦汁想著做什麼飯、怎麼做更衛生,甚至從洗菜盆到切菜板,就連做飯的鍋都是寶寶專用,但卻忽略了一點……前段時間
  • 這些食物吃一次相當於吃4個塑膠袋,家長卻經常給孩子吃
    這孩子脾胃肯定不是很好,應該積食挺長時間了,要不然吃的營養都到哪兒去了呢?而且身體免疫力還那麼差!1、怎麼判斷孩子是否脾胃不好,是否有積食?很多家長會說:我怎麼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脾胃不好,我又不是醫生。當然,我們不是醫生,但我們可以多學習專業知識,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一些症狀表現來判斷是否存在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