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東:中國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至少有4點成功經驗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3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要全面提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執政能力,使這種能力既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又符合世界現代化的趨勢。

其中,能否正確地處理好重大社會事件是體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否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在一個常態化的社會裡,考察一個執政黨、政府的執政能力,主要是看它對民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關注程度和實踐效果如何。

社會事件是對社會造成危害或者可能造成危害,和民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應對這個問題的妥當與否、採取的措施得當與否,不僅僅直接關係到能否維護好民眾的切身利益,更能直接反映出一個執政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的高低、執政理念的對錯。從更長遠的意義來看,這決定著這個政黨和政府的興衰成敗。

《當代中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審視——以社會事件治理為視角》,程美東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改革開放以來的當代中國由於處在不斷的改革進程中,各種利益格局不斷調整,各種訴求不斷出現,地區、行業、人員之間的利益矛盾不斷湧現,所有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演變成社會事件,要想減少社會事件的發生,使之控制在可預測、可管理、可解決的範圍內,建設一個良治和善治的社會就是必須的,這個社會一定是社會問題較少、社會事件較少、社會民眾整體的滿意度較高的社會。

沒有這樣的社會治理效果,那這個社會治理能力就不能說是強大的,其社會治理的手段和方式就不能說是高度現代化的。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徵程中,進行了很多探索和試驗,創造了很多新做法,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這方面,我們的成功經驗至少有以下這些內容:

依法依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以民主和法制為導向,逐漸確立起依法治國的戰略,逐漸形成了覆蓋所有社會生活領域的以憲法為基礎、以七個部門法為分支的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國的社會治理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使得我國建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實踐往前邁進一大步。

充分體現人民民主,創造人人心情舒暢的和諧局面。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要求,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實踐,我們在落實人民民主方面創造了很多新做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充分保證了人民民主、保證了人民心情舒暢,使得社會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國特色與國際潮流的結合。我們在建構社會治理體系的時候,充分注意到將中國特色與世界潮流的結合,我們沒有簡單地照抄照搬西方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但我們也沒有拒絕一切國際上有益的經驗和做法,而是為我所用,使得中國特色和世界潮流有機結合起來。

注重從文化方面來建構治理體系。文化是任何制度建設的基礎,國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必須要重視以文化為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一直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把公民的道德文化建設、價值觀建設放到了一個根本位置的高度來重視,避免了社會治理的簡單的外在剛性的單向度缺點,使得社會治理的內在的柔性自律、內在自發的特點大大加強。

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可以說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治理經驗的高度總結,是對我們面臨新時代新任務、新問題所提出的新要求。

《當代中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審視——以社會事件治理為視角》主要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治理體系、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過程的一個歷史總結,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為學術界、管理部門更好地推動我國未來社會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一點參考。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原標題為《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審視》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程美東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借鑑經驗做法,推動北海「智慧城市」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
    李偉章率隊赴廣東湛江市考察學習: 借鑑經驗做法,推動北海「智慧城市」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上新臺階 2020-12-08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動法理學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同頻共振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找準與黨和國家制度建設緊密結合的法理學研究方向,才能更好推動中國法理學創新發展。當代中國法理學研究要堅持從我國國家治理與法治建設的實際出發,聚焦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法理問題,深入闡述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設的基本法理邏輯。
  • 奮力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緊緊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導向,以防範化解影響安全穩定的突出風險為重點,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平安創建活動為抓手,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 智庫專家視野中的社會治理現代化
    ,研討「十四五」時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新課題新要求新任務,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觀點與政策建議。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顯明教授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在社會治理方面有4個顯著優勢:形成了獨特的社會治理格局,有歷史的經驗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經驗,成效顯著的綜合治理優勢以及定型、成熟的工作機制,這些為實現中國「平安之治」奠定了基礎。
  • 推動法理學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同頻共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找準與黨和國家制度建設緊密結合的法理學研究方向,才能更好推動中國法理學創新發展。當代中國法理學研究要堅持從我國國家治理與法治建設的實際出發,聚焦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大法理問題,深入闡述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設的基本法理邏輯。
  • 塘廈鎮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原標題:塘廈鎮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5月8日下午,塘廈鎮召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工作推進會,總結回顧全鎮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任務,推動塘廈鎮社會治理不斷邁上新臺階。
  • 四川積極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為了確保落實有力,四川省堅持任務管理「目標化」、工作推進「項目化」,努力實現權責匹配和資源整合統一,切實將治理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動形成全省上下齊抓共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工作格局。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不光有純真的丁真,更有真誠實幹的社會治理工作者。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與本溪市公安局合作啟動公安社會治理現代化...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開創平安中國建設新局面的決策部署,全面總結提煉本溪市及本溪公安創新社會治理經驗做法,推進公安社會治理現代化基礎理論研究。
  • 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 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
    因此,深圳城市治理特別需要以全周期管理理念為指導,把深圳城市治理放到整個中國和世界城市治理的歷史大格局中予以考慮,明晰深圳城市發展的時空坐標,學習和借鑑其他城市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以應對和解決共域出現的問題。 二是超大規模的城市發展現狀。
  • 「模範生」帶頭、「德智體」全面發展,安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闊步...
    近年來,安徽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秉持開放共治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廣泛動員和組織多元主體參與市域社會治理,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多項工作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在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安徽全面推進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統籌基層治理力量,有效破解部門分割、各自為戰、信息不通、協調不暢等基層社會治理難題,推動了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突出問題聯治、平安建設聯創。結合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全省鄉鎮街道配齊配強政法委員,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邁上新臺階。
  • 六盤水市召開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動員大會
    六盤水市召開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動員大會   8月4日,六盤水市召開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動員大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和市委七屆十次
  • 寧波公安加快構建現代警務模式 高質量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現代警務模式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部分,寧波公安將按照「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要求,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為高水平推動寧波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公安力量。堅決掃黑除惡 推動行業清源社會和諧穩定,城市才能高效運轉,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 以治理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10個重要觀點
    政府主導資源配置、直接幹預經濟發展,可以集中動員全社會資本和勞動力資源,有助於後發國家快速推進工業化,實現起飛;此點既為經典發展理論所認同,也是中國計劃經濟時代和改革開放的現實。「政府主導+增長型政府+基礎性市場機制」的模式推動形成了工業主導的產業體系,但也導致各產業內部效率較低、低端主導的格局。
  • 新豐縣政協到從化區考察交流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工作經驗做法
    7月30日,新豐縣政協主席潘允標率隊到從化區考察交流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工作經驗做法。從化區政協主席譚凱平、從化區政協副主席劉宗靜等,從化區政協辦公室、區政協提案和社會法制委、區委組織部、區委政法委、街口街和鰲頭鎮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參加。
  • 南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亮點展示
    通過實地觀摩和聽取介紹,參觀人員一致認為南昌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南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措施有力,有很多好經驗、好做法,讓人開拓視野、增長見識,非常值得大家學習借鑑。」一名現場參觀的政法幹部表示。
  • 海報述評丨城鄉基層治理現代化是「楓橋經驗」的時代擔當
    提高對基層社會的治理能力並使其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塊極為重要的拼圖。  「楓橋經驗」從上世紀60年代一個鎮化解社會矛盾的經驗出發,衍生到今天基層社會治理的一種方式,其實踐意義,早已突破了楓橋一地和服務於鄉村治理的限制,突破了原始「楓橋經驗」的內涵。城鄉基層治理可以運用的先進經驗,都可被納入新時代「楓橋經驗」。
  • 晉城:大數據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智慧翅膀
    近年來,晉城市大數據應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大數據應用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新途徑、新引擎和新手段,以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國樣板」為目標,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強化智治支撐,加快「五治」融合,全力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市」,推動大數據發展應用實現了重大突破,社會「智」治能力不斷提升,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了智慧翅膀,並成功躋身「2020領軍智慧城市」,榮獲
  • 大數據時代:晉城社會治理現代化
    近年來,山西省晉城市把大數據應用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新途徑、新引擎和新手段,以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國樣板」為目標,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強化智治支撐,加快「五治」融合,全力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市」,推動大數據發展應用實現了重大突破,社會「智」治能力不斷提升,
  • 柴俊勇: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提升應急管理能力
    今天,我想就「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提升應急管理能力」這一主題,談三點學習體會。要堅持廣大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探索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徵、彰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超大城市發展之路。提出了城市治理的系統路徑。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動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率先構建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的治理體系。提出了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觀點】龔維斌:多維視角下的社會治理及其現代化
    有的學者從比較的視角,例如,與治理、社會管理進行比較,或者與國家治理、政府治理進行比較,並從社會治理的主體、對象、體制、機制、原則、任務、方法、目標等方面研究社會治理的特點和內涵;也有學者在分析歷史的、現實的和國際的做法和經驗基礎上,提出社會治理的定義。一般認為,社會治理是多元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的,旨在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公平、協調社會關係、激發社會活力、推動社會進步的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