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弘一等諸佛大德談《地藏佔察懺儀》,懺悔佛弟子不可不知!

2020-12-26 重樓逾陀

佛祖大德談佔察懺法

一、釋迦牟尼佛在《佔察善惡業報經》中云:「如此法門,甚為難值,能大利益」。「汝等各各應當受持此法門,隨所住處,廣令流布」。

二、 蕅益大師於其所述《佔察經懺法》之勸修篇中云:

「若佛弟子欲修出世正法者,欲現在無諸障緣者,欲除滅五逆十惡無間重業者,欲求資生眾具皆得充饒者,欲令重難輕遮皆得消滅者,欲得優婆塞沙彌比丘清淨律儀者,欲得菩薩三聚淨戒者,欲獲諸禪三昧者,欲獲無相智慧者,欲求現證三乘果位者,欲隨意往生淨佛國土者,欲悟無生法忍圓滿證入一實境界者,皆應受持修行此懺悔法。何以故?此是釋迦如來格外弘慈,地藏菩薩稱機悲願,無苦不拔,無樂不與。依此修行,淨信堅固。」

又云:「此誠末世對症之神劑,而方便中之殊勝方便也!」

三、《弘一大師文鈔》中有一文可證大師晚年亦禮拜佔察懺:

贊地藏菩薩聯跋語

多刼荷慈恩。今居永寗。得侍十年香火。

盡形修懺法。願生極樂。早成無上菩提。

辛酉三月。餘來永審。居慶福寺。親得瞻仰禮敬承事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並修佔察懺儀。明歲庚午。首涉十載。自幸餘生。獲逢聖教。豈無慶躍。碎身莫酬。攪筆成辭。輒申贊願。惟冀見聖隨喜。同證菩提。

——乙巳十月。時年五十。弘一。(摘自《弘一大師文鈔》。)

四、淨空老法師開示一:「佔察懺法的確很有效,值得我們學習。」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六日講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大乘無量壽經」

「這些理跟事,我們都要清楚、都要明了,懂得這個道理,罪決定可以消除,決定可以消滅。但是怎麼個懺悔法?古大德教給我們,我們起心動念造作的罪業有兩種,一種叫遮罪,一種叫性罪。什麼叫遮罪?遮是防止、防範。本身沒有罪,它是防範你造罪業。這一類的戒條,這一類的教誨,你要是犯了,都叫做遮罪,這個輕。性罪,不管佛有沒有制訂戒律,你的具體造作。五戒裡面飲酒是遮罪,飲酒沒有罪。為什麼佛要把它列做重戒?怕你飲酒,酒喝醉了犯前面的過失,造前面這些惡業,所以酒是防範的,你是破了酒戒叫遮罪,那個不是性罪,這個道理我們要懂、要明了。所以遮罪跟性罪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遮罪那就是做法懺悔,依照佛講的懺悔方法,白眾,向大家宣布,我做了一些什麼錯事情,佛的這些教誡我沒有能遵守,我犯了。如果是犯性罪,那這個裡面懺悔就有事懺、有理懺,比較上要麻煩。那要真正發自內心悔過,後不再造,求佛菩薩加持,求瑞相、求感應,這些懺悔方法在經論裡面很多。

在過去明朝末年,蕅益大師就依「佔察懺法」,那是依地藏法門,修這個佔察法,這個方法的確很有效,地藏三經裡面有一部就是懺悔法,《佔察善惡業報經》,這個裡面有教給你懺悔的方法,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一生,用這個方法來修懺悔門,這也值得我們學習。」

五、 淨空老法師開示二:「依照地藏菩薩佔察懺法,用輪相可以得戒」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講於佛陀教育協會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現在受戒,沒有真正比丘傳戒,你就不能得戒,蕅益大師對戒律有很深的研究,近代弘一大師也說。我們要不要受戒?要去受個戒,假的也要受,為什麼?免得人家譏嫌,是這個。實際上有沒有得到?決定沒有,這個自己要清楚。所以蕅益大師受了比丘戒,當時就退戒,他只受持菩薩沙彌。所以很多書上我們看他菩薩戒沙彌,他用這個。他稱沙彌,他的弟子成時法師更謙虛,不敢稱沙彌,稱出家優婆塞。蕅益大師的著作是他整理,是他出版,流傳後世,我們對他非常感恩,他自稱出家優婆塞。這個都是能夠名符其實,不敢僭越,留給我們後人做榜樣。我們今天自稱比丘有過失,稱菩薩、稱沙彌可以。為什麼?菩薩戒、沙彌戒,沒有出家人傳授,自己在佛前可以發願來受持。

依照佔察懺法,地藏菩薩佔察懺法,用輪相可以得戒,所以這個許可的。但是比丘戒一定要至少是五個真正比丘傳戒,現在一個都找不到,到哪裡去找五個?所以現在都是名字比丘。我們學了之後,認真去學戒,這是章嘉大師教我的,真正做到一條,你就真正得了一條;我真正做到兩條,我就得到兩條,必須是自己給自己負責任,正法才能長住。

六、果清律師開示:「獲得清淨輪相,可以得到戒體。」「有些人念佛不得力,那就必須有一種助行的善巧方便。佔察懺是最好的助行方便!」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講於正覺精舍答問

【問題一】蕅益大師、弘一大師生前曾大力提倡佔察懺,正覺精舍亦是弘揚佔察懺的律宗道場,您老人家都曾經修過此懺法。請問您老人家認為佔察懺對學戒律者有何特殊的意義?

清公上人開示:諸位善知識,大家好!我們學習戒法,無非是為了要恢復清淨的本性。相對來講,我們過去所造作的不清淨,乃至修學當中有種種障礙。佔察懺法當中就講究除障,所以第一個就是懺悔罪業。

第二,學習戒法能夠得到清淨的戒體。求得戒體,也是為了修行,為了成就聖道,成佛作祖,目標也在於此。學習戒律是為了將戒法落實在日常生活裡邊,有業的障礙是很容易造作罪業的,所以修佔察懺來滅除障礙,將過去的罪業去除,接著再持戒、各方面修學,它是一個增上緣。再來講到求戒體,以我們出家眾來說,更是一個殊勝的方便法門。現在來講基本上是針對懺悔罪業,出家眾來講是得戒體。這是針對第一個問題所回答的。

【問題二】蕅益大師曾經說過:「末世欲得清淨戒,舍佔察輪相之法,更無別途」。請您老人家解釋,為什麼蕅益大師這麼說?

清公上人開示:主要是從南宋以來,七、八百年來,僧種的傳承是產生了問題。雖然自己到戒場受戒,自己有時也無法肯定自己到底有沒有得戒,所以就鼓勵拜佔察懺,求清淨戒體。因為在《佔察善惡業報經》當中,世尊敕命地藏菩薩,為末世眾生開導這樣一個法門。而在律法當中是遵循嚴格這方面,受戒因緣不具足是不能得戒體的。然而依大乘法當中,有它的善巧方便,聲聞律就講到前六識,而在大乘當中講心性的道理,所以它可以透過我們在拜懺當中,使令我們的心真正跟法相應的時候,獲得清淨輪相,可以得到戒體。這是世尊的善巧方便,佛親自依緣起法當中,制定受戒得戒的嚴格條件,再者,就著化教裡邊,使令地藏菩薩在經典當中開演這樣一個法門,這是非常殊勝的法門。

【問題三】現在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機最適合修學淨土法門。請問拜佔察懺對修淨土的人有何幫助嗎?淨土行人貴在專精念佛,如果拜懺和學戒會不會夾雜分心,影響念佛?

清公上人開示:就譬如講到持戒跟念佛方面,持戒無非就是為了使令我們身口意三業都能夠依照佛的規矩去奉行,那就不結我們的罪。假若我們受戒的佛弟子,無論在家出家,凡是真正佛弟子,沒有不受戒的,任何宗派,修任何法門,都沒有不持戒的。那你身口意三業還未能夠如法依照戒法守持,就更要專精好好學戒。所以佛陀制定比丘要五夏專精戒律,比丘尼要六年。

懂得身口意三業依照戒法如法的奉持,這個就對了,你能如法奉持,你能夠一心專精念佛,這樣更殊勝,所以要持戒念佛。而且淨業三福前面兩福:

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都跟持戒有關係,這也是世尊的開示。所以我們念佛的人也都要好好持戒的。你身口意三業如法運作了,不妨礙你念佛,你還不能如法運作,你就要念佛,那佛就治你的罪,因為你身口意三業不依照戒法奉行。戒法就是行教,要依教奉行的。你能夠學好了,身口意三業遵照戒法去奉行,那就好了,那你就可以一心專精念佛,所以就不妨礙。

另外講到拜佔察懺會不會有夾雜的問題。假如是像海賢老和尚的根性,他一句佛號念到底,他可以。但是有些人念佛不得力,不相應,有障礙,罪障障礙住,那就必須有一種助行的功夫,助行的善巧方便。佔察懺是最好的助行方便!所以透過滅除罪障,那我們念起佛來就更能夠相應。所以徹悟大師也這麼說:「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所以,所有的法都是為了開顯我們心性的理體,所有的法都不互相違背,只要說就著我們個人所需要的去學習,契我們機的,譬如拜懺,感覺契我們機,我們就不妨以它作為一種助行。你持戒念佛就能契入,感覺身心都非常好,那就專精地念佛,不必修其他的,但是持戒必定需要的!

所以像永明大師,他有《四料簡》,就也有提到,譬如說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

他老人家沒有講說有淨土不需要有禪,反而你有禪就

「猶如帶角虎」,就更勇猛了。當然你無禪有淨土,也是萬修萬人去,這也是對的,但是沒有講說,淨土有禪是夾雜,祖師也沒有這樣講,反而是帶角虎。所以法法都是圓融無礙的,所以我們以念佛為正行,用其他的作為助行,持戒、還有拜佔察懺等等,只要跟我們相應的。法能契機就最殊勝,所以要正助二行,互相的幫助,那麼就更穩當了。

相關焦點

  • 流水有心終匯海—蕅益大師圓寂日
    蕅益大師身體力行,廣學專弘,扭轉當時輕視淨土之勢,蓮風一時大振。蕅益大師因讀《地藏菩薩本願經》發出世心,故其一生對地藏經法極為推重,後一度於九華山專修,禮地藏菩薩塔,鑄地藏菩薩像,結百日壇,持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五百萬遍。蕅益大師三十三歲那年冬季,溫陵徐雨海居士向蕅益大師說及妙典《佔察善惡業報經》。
  • 【佔察經】佔察輪使用法·(3)
    假使我想多活幾年,我問我的壽命,你可以擲;要碰到五十一這個數字,求壽命得延年。但是這個數字很難,不要認為這數字很容易,這數字不會虛假的。如果你擲三次都沒有數字,說你已經得不在數了,不在人數了,不在六道了,你要超出六道,數字上沒有。這個數字就是地藏王菩薩摩訶薩特殊的法門,這從哪裡來的?從下半卷實相真如來的,依真所起的一切善法。這一百八十九種,就是《佔察善惡業報經》的特殊的情況。
  • 「夢參法師《佔察經的智慧》」借地藏菩薩給的神通察看三世因果
    從隋朝時候翻譯的,一直到明朝蕅益大師,他以他的神通智慧觀察咱們南贍部洲,想找五位清淨比丘,沒有!所以,他想受戒,不能得戒。因此他在《大藏經》裡頭找,想知道怎麼樣才能得到清淨戒,於是找到了《佔察善惡業報經》。從蕅益大師開始,因為他不會做《佔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王菩薩所說的佔察輪相,沒辦法,他只能用紙寫上拈鬮,那麼這個法就沒辦法傳揚。
  • ​論私淑蕅益與弘一法師的佛法修持及其效應
    第一,弘一大師從蕅益大師身上學到了堅毅不拔的「地藏菩薩信仰」,弘一大師和蕅益大師身上共同的一點就是信仰地藏菩薩。蕅益大師多次到九華山去朝拜,可見除了觀音菩薩之外,蕅益大師是非常獨特地突出對地藏菩薩的深刻信仰。第二,弘一大師與蕅益大師一樣都極為推崇佛教戒定慧三學裡面的律學。《蕅益大師簡譜》還是弘一大師在1919年撰著完成。那時候弘一大師剛剛出家。弘一大師在出家之初就選擇了研讀蕅益大師。
  • 《佔察善惡業報經》
    佛在靈山會上,堅淨信菩薩請法,佛讓轉問地藏菩薩,地藏菩薩開示兩卷內容,上卷主講佔察木輪相法及佔察懺法,下卷主講依一實境界,修二種觀,證無生忍的無上妙法。地藏菩薩為順應末法眾生特別愛算命及求神問卜的喜好,並將他們引入佛理,消除煩惱和疑障,堅固信心。講此佔察經,此經可使佛弟子明白關於命運的佛法原理,才不會落入江湖術數或外道迷信等。佛陀還特別為了利益我們末法眾生,介紹了地藏菩薩的悲願功德、大神通力,以及救度眾生之方便法門。世間的算卦佔卜有準有不準,找十個人算能算出十種結果。你自己也被搞糊塗了。而且有一些東西他是無法算準的。
  • 佔察法門的殊勝性
    「地藏遊五濁娑婆,尤於三途悲重。如父母等愛諸子,而於幼者及無能者尤所鍾情。」地藏菩薩的願力對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特別悲重,就好像父母雖然對生出的子女都是平等地養育、關愛。但是對於特別年幼的、特別無能的孩子呢,更是關愛。這一段其實就緊扣了《佔察經》上說的——「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
  • 佔察善惡業報經介紹
    佛在靈山會上,堅淨信菩薩請法,佛讓轉問地藏菩薩,地藏菩薩開示兩卷內容,上卷主講佔察木輪相法及佔察懺法,下卷主講依一實境界,修二種觀,證無生忍的無上妙法。地藏菩薩為順應末法眾生特別愛算命及求神問卜的喜好,並將他們引入佛理,消除煩惱和疑障,堅固信心。講此佔察經,此經可使佛弟子明白關於命運的佛法原理,才不會落入江湖術數或外道迷信等。 佛陀還特別為了利益我們末法眾生,介紹了地藏菩薩的悲願功德、大神通力,以及救度眾生之方便法門。世間的算卦佔卜有準有不準,找十個人算能算出十種結果。你自己也被搞糊塗了。而且有一些東西他是無法算準的。
  • 明海大和尚:地藏法門的重要性
    明海大和尚:地藏法門的重要性為什麼我們要念地藏菩薩聖號?我們學《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目的就是要修地藏法門。修地藏法門有很多的方法,稱念地藏菩薩的聖號是非常簡便易行的方法。地藏法門非常重要,明朝的蕅益大師特別提倡、也特別強調修地藏法門,大師本人對於地藏法門中的幾部重要經典都有註解,然後他自己念過非常多遍數的地藏菩薩的一個咒,叫「滅定業真言」。這是蕅益大師每天的日課,他每天一定會念「地藏滅定業真言」。在他自己的文集裡面,我們也看到他修地藏法門有很多感應。
  • 懺悔在地藏法門修學中的作用
    修學地藏法門,主要依據三部經典,分別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佔察善惡業報經》。其中《地藏菩薩本願經》(以下簡稱《地藏經》)流通最廣,受持人數最多,其他兩部經典相對了解的人較少。《地藏經》整部經文都是談事相,直接從事相上修,相對容易入手。
  • 高僧傳 |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號西有,
  • 【佔察經】佔察輪使用法·(2)
    第二要供養,我們要用這個香華來供養十方諸佛,或供養地藏王菩薩。就是得要念,嚴持香華如法供養,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念一遍,完了磕一個頭。這是第二個要做的。  第三個要稱名。
  • 【免費結緣】地藏菩薩本願經-簡體誦讀本
    日昨夢惺居士及諸仁者入山相訪,因雨小住寺院,今日適逢地藏菩薩聖誕,故乘此勝緣,為講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要旨,以資紀念。淨宗道侶修持之法,固以淨土三經為主。三經之外,似宜兼誦《地藏經》以為助行。因地藏菩薩,與此土眾生有大因緣。而《地藏本願經》,尤與吾等常人之根器深相契合。故今普勸淨宗道侶,應兼持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 地藏法門的殊勝
    所以說地藏經,實是佛門之孝經,所以才有此經開篇「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的殊勝之處;更有「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的讚嘆之語。釋迦牟尼佛講經,十方諸佛通通來,一個都沒少;華嚴、法華沒有這個現象,華嚴、法華出席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已。顯密經典也沒有看到過,唯獨此經看到諸佛來集。
  • 地藏法門實在是太殊勝了!
    所以說地藏經,實是佛門之孝經,所以才有此經開篇「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的殊勝之處;更有「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的讚嘆之語。釋迦牟尼佛講經,十方諸佛通通來,一個都沒少;華嚴、法華沒有這個現象,華嚴、法華出席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而已。顯密經典也沒有看到過,唯獨此經看到諸佛來集。
  • 蕅益大師十不求行
    明·《淨土十要》卷七《十大礙行第十七》《卐續藏》61·718上之蕅益智旭大師語注釋1〔申明〕辯解,申訴。提要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情益我則虧失道義,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緣。以弊交為資糧。人順適則內必驕矜,內驕矜必執我之是;悟人處世,人但酬報。以逆人為園林。望報則意有所圖,意有圖必華名欲揚;明德無性,德亦非實。以施德為棄屣。利沾分則痴心必動,痴心動必貪利毀生。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為富貴。
  • 靈峰蕅益大師自傳
    以近世臺家,與禪宗、賢首、慈恩各執門庭,不能和合故也。(時人以耳為目,皆雲道人獨宏臺宗,謬矣謬矣!)三十三歲秋,惺谷、壁如二友去世,始入靈峰過冬,為作請藏因緣。三十五歲,造西湖寺,述《佔察行法》。三十七歲,住武水,述《戒消災略釋》《持戒犍度略釋》《盂蘭盆新疏》。三十八歲,住九華。次年,述《梵網合註》。
  • 使用地藏佔察輪的準確
    去年朋友的奶奶腿疼,讓我給起卦預測一下,我正在看夢參法師的《地藏佔察善惡業報經講義》,我就用地藏佔察輪給佔察一下,想測測朋友奶奶這個疾病的原因以及對身體的影響,就請地藏菩薩在輪相145到152給予指示,搖了幾把,出來了相應的輪相151,「觀所患久長苦。」
  •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談此真言的力量,兼說如何受持此咒?
    撰文:儼然《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共十三品,在漢地流傳甚廣,佛弟子幾乎無人不知。而持誦《地藏經》亦成為部分佛弟子的日常功課。本文專談「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簡稱「滅定業真言」)。這句真言通常出現在《地藏經》讀誦本的經首或經後,本身並不是經文的一部分。在中國,因為歷來受持此咒(真言)者很多,印經傳經的人多把這真言附上。誠心受持這一真言的佛弟子相信可藉以消除業障或惡業,逢兇化吉。「滅定業真言」原出於《陀羅尼集經》卷第六(收錄在《大正新修大正藏經 》),原稱「地藏菩薩法身咒」。
  • 蕅益大師的淨土思想及行持
    而在歷代眾多的祖師中,蕅益大師無疑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一位,他作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被後人尊奉為淨土宗第九代祖師,其宏博的淨土思想、崇高的德學風範以及精嚴的淨業行持對中國佛教影響深遠。本文僅略述三個方面,旨在增強現代人對念佛法門的信心,並能夠遵循過來人的足跡,不走彎路,從而直達西方淨土之妙高峰頂,得無量光壽之究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