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皇帝的後宮是妃子成群,除了皇后之外還有眾多的妃子,可是延續至今的日本天皇卻提倡一夫一妻制,尤其是日本的裕仁天皇,在位62年,只娶了一個妻子。
日本天皇也是封建社會的遺留,為何日本天皇卻不像中國古代皇帝那樣,娶多個女人呢?其實這與日本裕仁天皇的堅持有很大關係,他在位62年零10天,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天皇,沒有之一。
裕仁天皇對日本在二戰後的重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戰後的日本一片蕭條,裕仁天皇親自到日本各地視察,鼓勵日本民眾投身建設,讓日本僅用10年時間就從一片廢墟中走了出來。
日本不僅走出蕭條,而且還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資本主義國家,這期間裕仁天皇起到了很大的鼓勵作用,在皇室成員的私生活方面,裕仁天皇也起到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堅持一夫一妻制。
在裕仁天皇之前的天皇就提出過要求天皇一夫一妻制,但是並沒有嚴格的去執行遵守,在裕仁成為天皇之後,他堅持只娶一個妻子,就是自己從小到大的同學良子,兩人互相愛慕,最終步入婚姻殿堂。
婚後兩人先後生下了3個女孩,這可讓日本皇室著急了,因為皇室繼續皇子來繼承皇位,為此皇室成員和大臣們紛紛勸裕仁儘快生下男孩,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良子皇后不能生,可以再娶。
在裕仁30歲那年,皇室成員和大臣們勸他納妾,在當時的情況下,為了天皇有後代,納妾似乎成了勢在必行的事,畢竟當時科學不發達,生不出兒子就把問題都推在女人身上,納妾似乎合理。
就連皇后良子本人也同意裕仁天皇納妾,不得不說十分大度,可沒想到裕仁卻十分固執,堅持不同意納妾,繼續和皇后良子拼第四胎,據說為了能夠順利生男孩,還請了美國的醫生採用試管嬰兒技術。
不過試管技術沒有成功,最後還得裕仁天皇親自出馬,這一次良子皇后成功懷孕,並且成功產下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明仁天皇,在中國人看來裕仁天皇不納妾,似乎是無法理解的。
因為即便是在清朝滅亡之後,各大軍閥和財主富紳也仍是三妻四妾,所以中國人無法理解日本天皇為何要堅持一夫一妻制,晚年裕仁天皇專門解釋了此事,他從小深知後宮爭寵嚴重,不願意深愛的良子捲入鬥爭中,所以堅持一夫一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