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粥和火鍋,吃貨們都司空「吃」慣
白粥、艇仔粥、砂鍋粥、生滾粥.
潮汕牛肉火鍋、重慶麻辣火鍋、滷水火鍋
但是,將這兩種東西結合在一起吃,你試過嗎?
在順德,這裡的火鍋與其他地方不同——
毋米粥,找不到一粒米的粥底火鍋,
所謂「有米不見米,只取米精華」,
經過細細地熬煮,把米粒溶解到水中,
保留了米粒的營養價值,又能激發出食材的鮮味。
以粥水做鍋底,海鮮貝類奠定火鍋底味;
魚、肉類和蔬菜漸次登場,讓美味層層鋪陳。
✿首先戳開視頻,聽聽順德毋米粥的故事~
無論走多遠,家鄉味道總在心底牽引人們朝著故土的方向。70歲的吳國寶正在順德街頭,尋找記憶深處的味道。他在順德出生,雖然一直生活在海外,卻擁有地道順德人的口味。
吳國寶看中這裡的火鍋與其他地方不同,粥水是火鍋的底料。
選用香米,存放1年。選清遠雞,剔出雞骨為原料,熬成上湯。湯過濾後加入香米,大火燜煮4小時,米化為無形。再濾去殘存米渣,香醇的米汁和鮮甜的雞湯聯手,已經做好點亮食材的準備。以粥水做鍋底 ,更講究加入食材的次序,海鮮貝類奠定火鍋底味;魚、肉類和蔬菜漸次登場,讓美味層層鋪陳。
十幾年前,
從順德起源的粥底火鍋熱潮在南粵大地迅速掀起。
其實,粥底火鍋並非什麼新發明。
以前,順德魚塘公(養魚的男人)就喜歡在沸粥中放進魚片,一些大排檔也兼營滾粥打邊爐,只是由於粥渣經大火加熱容易粘在鍋底變煳而未能普及。
後來經過大良毋米粥等店重新包裝、融合、提升,成為一種流行的飲食方式。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短短的幾個月間,粥底火鍋便開了二三十家,一時間,順德「粥」聲四起,並迅速在廣州、佛山等城市風行。粥底火鍋首先改進和完善了粥底的製法,把嶺南傳統的生滾粥與清水火鍋的做法結合起來。老闆介紹,選用1年的米和雞等20多種底料煲成的湯熬成粥底,隔去粥渣,因而特別香滑黏稠,又不會使材料被粘住。
一位目睹粥底火鍋製作的記者評論說:「毋米粥高明就在於用的是米湯,雖沒有米粒卻保持了一定的稠度,你怎麼煮,它不粘底,你怎麼攪,它不生水。對於粥水火鍋,米漿的稠度是重要的,它令魚、肉入口更鮮滑,又鎖住了菜餚的鮮味。」這種粥水通常由大廚精心調製,箇中要訣屬商業秘密,食客見到的是一個瓦鍋和一鍋綿滑的白粥水而已。其次是放料井然有序,讓美味層層鋪陳。
吃粥底火鍋猶如寫一篇美文,
有「起承轉合」4個層次:
「承」,就是涮豬雜這類鮮與爽兼而有之的食料,可謂承前啟後;
「轉」,就是燙那些薄而柔弱的魚片和蔬菜,讓它在稍燙即熟的瞬間,有幸傳承並享受積澱下來的美味,然後迅速 功成身退;
「合」,即當雪白的粥水微微泛黃,清香漸漸變成濃香時,每位食客舀起一小碗精華匯聚的百味粥,仰頭美滋滋地與喉嚨、食管、胃親密接觸,這就意味著美食文章到了篇末點題的階段。
整個過程層次分明,條理清晰,亂來不得。
順德粥底火鍋突破了清代美食家袁枚關於粥
無論「入以葷腥」,還是「入以果品」,
「俱失粥之正味」的狹隘觀念,
創新了吃粥的傳統內涵。
粥店的環境、格調、收費的檔次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室內裝修獨具匠心,配以古色古香的桌椅、造型別致的燈飾、精緻雅典的餐具、熱情周到的服務。
更重要的是粥料中由傳統的塘魚青菜擴展至三鳥、蝦蟹、沙蟲、帶子、鮑魚、燕窩等,這樣一來,粥底火鍋就打破了人們「在大排檔吃粥」的思維定式,登堂入室進入了高雅食府,令歷來偏於卑微寒磣的粥身價倍增。
與此同時,它改變了以往粥只能做早餐、夜宵的小食地位,堂而皇之成為正餐主禮,從而成為人們正式宴客的飲食選擇。
當然,你也盡可以選擇時蔬魚肉,這些粥城通常有過百種火鍋料可供選擇,可謂豐儉由人,各取所需。
因此,粥底火鍋城在鼎盛時期總是食客如雲,遠悅近來,連港澳食客也聞香而至,例如香港名演員「四哥」謝賢曾親率哈雷摩託車隊驅車到順德,以一嘗高檔靚粥的美味。儘管粥底火鍋不可能長盛不衰,但它在歷史上曾經創下的輝煌仍值得大書一筆。
空無一米卻功力深厚
毋米粥將嶺南食材的滋味發揮到極致
也體現了嶺南人在吃著方面的豐富創意
天氣漸漸變冷
一群人圍坐在火爐前
守著一鍋滾燙的湯底
筷子翻飛,吃得酣暢淋漓,甚是過癮
把冬天的冷全部提前都趕走
毋米粥走起!
文章素材來源丨順德區旅遊局、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
溫馨提示:
小編每周將從粉絲回覆中評選出五位最佳回復(神回復),並送上神秘禮品~
推薦文章
國務院辦公廳開通
「我為大督查提建議」小程序
問題線索、意見建議
歡迎大家掃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