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聽到「日本投降」後的第一反應

2020-12-09 飛春讀傳

幾十年過去了,齋藤邦雄仍然記得聽到與蘇軍開戰命令時,脊背發毛的恐怖感覺。

蘇軍清點收繳的日軍裝備

昭和20年(1945年)6月,26歲的齋藤隨日本陸軍63師團,從華北調至滿洲,關東軍被抽調至太平洋戰場,他們華北方面軍被抽來充當關東軍。

投降前的日本,國力崩潰,戰力不足,在廣闊的駐紮地鄭家屯,滿眼草地,連個可作營房的建築物都沒有,齋藤在師團司令部當小兵,尋不到合適駐紮地,司令部不得不露天紮營。

最要緊的是,部隊原本人手一桿槍的武器,也被抽走一半,支援臨時成立的滿洲雜牌軍。

「連步槍都得互相勻著用,這樣落魄的部隊到底怎麼才能和蘇軍在戰場上拼搏呢……」齋藤心中犯鬼,大家都知道日本估計快不行了,十分厭戰,卻都不敢公開說。

被俘的日軍

8月9日早上,齋藤在司令部值班時,突然接到上級軍司令部打來的電話,司令部沒有其他人在,齋藤奉命傳達上級緊急指示:

蘇軍已經於當日黎明向滿洲各地正式發起總攻,你方司令部要保持待機,等待其他命令。

對方聽起來相當慌亂,電話中,似乎有一個女子在哭泣。齋藤感覺有大事了,他聽著記著,記著聽著,禁不住全身顫抖起來。

「這消息晴天霹靂,該來的總要來的,這下可攤上天底下最大的一件事了。」多年後,齋藤在書中回憶,「司令部上上下下頓時炸了鍋,仿佛要把屋頂給捅破。當年一窩蜂的亂象現在想起來依然能讓人背後發毛。」

被俘的日軍

炮火都不全,如何應對強大的蘇軍?司令部亂作一團,反正要打敗仗了,索性應戰工作從燒文件開始了。他們燒掉了所有涉密文件,以免給攻來的蘇軍留下情報、證據。

部隊裡存的文檔多得嚇人,他們一邊燒,一邊跟上級軍司令部聯繫,要求領取野戰倉庫儲存的戰備物資。

沒過幾天,司令部收到命令:到奉天集結,迎戰蘇軍。該來的總會來的,大家又吵鬧一團。惶恐不安中,大家冒雨出發了。

路上,從滿洲腹地逃出一波又一波的日本人,他們此時仇視日軍了,說關東軍真是「軟骨頭」,關鍵時候軍隊撇下他們保護的日本居民,自己悄悄先逃跑了。

蘇軍

又幾日,大概是8月16日,齋藤的部隊來到四平街車站,在候車廳,他聽廣播說,日本天皇已經在前一天通過廣播向全國發表「玉音」,日本向盟國投降了。

這個消息令齋藤的部隊不敢相信,幾百年,不,2千多年了,日本第一次向國外公開宣布投降,這太不可能吧。

「可能是騙人的,大家不準輕舉妄動。」司令部裡的軍官說,然後說了一堆鼓起勇氣,繼續作戰的話。

大家也覺得是謠言,沒有人輕舉妄動,也沒有人騷動不安,或悲傷絕望。但不久,他們多方證實,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被俘的日軍

「說實話,我並沒有為戰敗而感到可惜。」齋藤回憶說,「雖然之後會怎麼樣還沒有著落,但總算可以避免和蘇軍交戰白白送死,心裡總算鬆了口氣。」

這時候的齋藤,心裡由衷地放鬆。全面戰爭已經過去八年了。「對於這場漫長的戰爭,士兵們已經完全厭倦。」齋藤說,即便在司令部,自入伍以來已經五六年沒能回一趟日本的士兵,也是一抓一大把。

戰敗投降帶來的恐慌,還是在部隊不同程度蔓延開來了。無論哪支部隊,多少都難免會發生混亂。齋藤所在的司令部中,有的下士官對上士官揮刀亂斬,有的把上級鼻子給削下來,還有的抱著手榴彈去威脅上級。

但未及鬧大,他們就被蘇軍接管,押到西伯利亞戰俘營了。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時,手裡還有105萬大軍的岡村寧次,第一反應是什麼?
    上個世紀,中國的海上鄰國日本曾對我國發起了一場持久的侵略戰爭,工業實力和軍事實力遙遙領先於中國的日軍,迅速使得大半個中國淪陷。在侵華日軍的鐵蹄之下,無數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經過革命先輩們的頑強抗爭後,中國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迎來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喜訊,將侵華日軍趕出了中國。
  • 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天皇投降是何反應?只寫了4個字
    二戰末期,隨著納粹德軍的投降,太平洋戰爭的失利,日本敗局已定,但在中國戰場上的日軍依然企圖頑抗到底。畢竟在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日本發動的「玉碎」威力巨大,日本又怎麼會被輕易打敗呢?日本天皇不死心,但最後還是被美國兩顆原子彈嚇住了,不得不投降。
  • 岡村寧次手握105萬大軍,聽到日本投降廣播第一反應是啥?說了4字
    直到8月日本終于堅持不住,願意無條件投降。 而這些決定,遠在中國華北的岡村寧次卻並不知曉。作為駐華關東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尚且手握105萬關東軍,並且在8月10日才得知日本政府準備投降的消息。至於他聽到投降後第一反應是怎樣?以及後續的態度如何?或許可以從他與日本政府的電報中窺探一二。
  • 岡村寧次手握105萬大軍,聽到天皇投降廣播後是啥反應?只說了4字
    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在這個重要的日子,我們來講一講當年手握105萬大軍的崗村寧次,聽到日本投降的命令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我們都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伸,不過政治同時還是文化是延伸,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為基本的民族本能的延伸。所以孫武在他的兵法的第一篇就寫到:
  • 14年侵華戰爭,日軍派遣多少兵力進中國?投降後有多少人回去?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在「9.18」事變後,侵佔了整個中國東北地區,使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所以侵華日軍的部隊信息應該從1931年開始算起。日本陸軍在「七七事變」前有17個師團,戰爭期間組建156個師團,總計173個師團。
  • 日本宣布投降後,長白山兩萬日軍拒不投降,至今還沒有發現蹤跡
    日本一直覬覦著中國這片土地,先前都已經侵略過中國好幾次,只是在二戰是奔著滅國去,所以抗日戰爭是中國不得不打的一場戰爭,中國軍人頑強的和日軍打了14年,才把這些無恥的侵略軍趕走。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精密的部署,把地理位置優越的東北作為了突破口,並且以雷霆之勢拿下後就派了重兵駐守。
  • 閻錫山是岡村寧次學生,日軍投降後,閻錫山竟收買日軍圍剿解放軍
    此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月初得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時,表示不希望投降,因為日軍在中國的建制相對完整,仍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時,日軍在華高層很多人與岡村寧次想法一樣拒絕投降。8月14日,岡村寧次上奏日本昭和天皇,要求拒絕發布投降詔書,請求在中國繼續進行抵抗作戰。日本國內的很多人也抱持抵抗到底的想法。
  • 侵華日軍頭號戰犯,李宗仁下令逮捕,此人偷偷將其送回日本
    文 | 書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國開始審判侵華日軍戰犯,但作為侵日軍最高長官的崗村寧次卻不在受審之列,這是怎麼回事? 抗日戰爭期間,崗村寧次曾擔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提出了燒光、殺光、搶光的震驚世界的「三光政策」,對華北地區的中國軍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無數起屠殺慘案。
  • 日本無條件投降始末,投降前,日本首相一直在打太極,就連岡村寧次也...
    時間進入1945年後,日本的侵略勢頭明顯減弱,各地紛紛出現頹廢之勢,盟軍的反攻已使日本疲於應對,1945年4月5日,日本外圍最後一塊島嶼——衝繩發生美軍登陸戰後,也就意味著日本即將徹底完蛋,當了8個月首相的小磯國昭由於再負使命,既未能成功談和也未能保住戰局,只得宣布辭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日軍78歲的海軍大將鈴木貫太郎於4月7
  • 岡村寧次手握80萬大軍,聽到天皇投降廣播啥反應?只冷冷說了4字
    專門用來形容那些堅持錯誤而不覺悟,不到徹底失敗不肯罷休的人,比如當年那個聽到日本投降,卻仍然想帶著80萬大軍繼續作戰的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 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1944年11月,日本在各地的戰場皆受阻,隱隱有失敗的勢頭,但岡村寧次不願放棄,他提出直接帶領麾下80萬日軍,直入重慶,引誘盟軍大規模增兵中國,以解日本本土之危。
  • 日本人為什麼不肯為侵華道歉?日軍老兵說出了真相,兩個原因
    日軍侵華長達14年,對中國造成的傷害罄竹難書,中國人付出了巨大犧牲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可是至今幾十年來,日本主流社會卻不肯為侵華道歉,甚至還百般狡辯開脫罪行。不妨來看看日軍老兵是怎麼說的,這個日本老兵叫八兒雄三郎,如今已經90多歲了,他畢業於日本陸軍軍校,他是參加過二戰的,在日本投降之後被遣返回到國內,每年8月15日,八兒雄三郎都會去參拜靖國神社。
  • 從侵華日軍變成抗日八路,這個日本人餘生再未踏上日本國土一步
    擔架的顛簸讓這名日軍逐漸清醒了過來,他醒來的第一反應企圖自殺,可是沒來得及就被八路軍抓住了。一個八路軍戰士用不熟練的日語對他喊道:「放下武器!不殺,優待俘虜!」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左二為小林清然而想感動一名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毒害的侵華日軍並不容易。
  •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提起日本侵略者,浮現在我們腦海的都是他們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醜陋面孔和邪惡行徑。然而,也不乏一直尚存人性的日軍,用一生替侵華日軍贖罪。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被判無罪釋放,回國後直言感謝湯恩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如何處理戰犯問題被提上日程,當局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負有直接領導罪行的中下層日本軍官大多被懲處,但對於侵華日軍高級指揮官卻網開一面,比如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不僅在日本投降後受到優待,最終還被判無罪釋放,得以安全回到日本。
  • 【勝利日專題】向美英蘇三國投降的侵華日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扔下兩顆原子彈,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後突然結束,當時的中國國民黨還遠在西南的大後方,對於沿海發達地區譬如上海、廣州、青島以及高雄等重要港口城市的接收根本鞭長莫及,無能為力,而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相對更靠近這些城市,國民黨認為共產黨很可能搶佔接收這些城市和物資。
  • 日本投降4個月後,這支日軍仍霸佔中國一縣城,還有五千偽軍追隨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在中國戰場上,直到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才向南京國民政府正式遞交投降書,軍隊也隨之向中國軍隊投降,但在一個縣城就有這樣一支日軍,一直負隅頑抗四個多月。
  • 日本投降後,躲進長白山的2萬日軍和1萬婦女難民,至今下落不明?
    在入侵中國的一眾國家中,日本無疑是最令人憤恨的一個,他們給中國帶來了非常沉重的打擊。如果不是美國對日本使用了原子彈,日本不可能那麼快投降。不過日本宣布投降後,依舊有兩萬日軍和一萬婦女難民躲進長白山,不僅拒不投降,而且至今人們都為發現其蹤跡。日本曾經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國家,作為一個島國,日本的資源儲備量並不豐富。
  • 岡村寧次指揮芷江會戰,300日軍投降後還打鬧,國軍:日軍完了
    1945年4月,侵華日軍欲爭奪芷江空軍基地,由此發起芷江保衛戰,這次戰役是我國抗戰時期在正面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會戰。戰時長達兩個月,日軍出兵5個師十萬餘人,國軍出兵9個軍26個師,雙方總兵力達28萬多人,戰線二百多公裡,最後以日軍戰敗結束。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因為蔣介石的一己之私,得以善終
    14年的抗日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慘痛而巨大的損失,3500萬軍民傷亡,經濟損失高達6000多億美元,無數中華文明的瑰寶、名勝古蹟、文化傳承被日本毀於一旦,這段屈辱歷史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卻的。然而在戰爭結束後,大多數挑起侵華戰爭的日軍罪犯都沒能受到應有的懲罰。
  •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的歷任總指揮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先是在華北地區派遣了四個師團,以及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併入中國駐屯軍,企圖侵佔整個華北地區。淞滬會戰打響後,日軍參謀本部為統一指揮入侵上海及其周圍地區的作戰,又編組了「華中方面軍」,將上海派遣軍劃歸其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