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變:對石達開「忠、勇、信、義、智」的一次考驗

2020-12-14 大大大紅袍子

對太平天國史的研究,石達開是熱點,繞不開。談到石達開,太史家常會有這樣一句話:十六出山,十九封翼王五千年,二十四歲統帥千軍萬馬,追擊曾國藩、胡林翼,成了太平天國的戰神。左宗棠還評價:不信邪說,稱自己是充滿智慧的理性派的代表。翼王石達開,無疑代表了農民運動的光輝形象,是反抗軍的靈魂。特別是石達開32歲的時候,為了保住部下的性命,不惜犧牲自己,得到了不少的形象分。在天京事件前,石達開是「完美形象」的代表,實至名歸。然而,天京事變爆發,石達開的「忠、勇、信、義、智」形象崩潰,翼王經受不住考驗,年幼。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東王囂張跋扈,目無法紀,韋昌輝、石達開不服氣,於是密謀誅殺楊秀清,及東王的兩個兄弟楊原清、楊輔清,其餘的人都不可濫殺無辜,要懂得克制。韋昌輝、石達開密謀要殺楊秀清,好明白,是誰讓東王過頭了。韋昌輝,實力派的第二把手,楊秀清在公共場合不動聲色地鞭打他幾百下,有時幾天也不能下床。

何謂杖打?公開地打屁股,羞辱對手。石達開,實力派的第三把手,楊秀清雖然沒有杖責,卻比杖責更羞辱他。其中,楊秀清讓石達開親自帶兵捉拿嶽父黃玉昆,並杖打300下。你要知道,黃玉昆此時正在翼王府中吃飯,被女婿杖打一頓,也是醉了。

1856年8月,天王洪秀全通過佐天侯陳承義的手,將「誅殺楊密詔」分別送給正在江西瑞州前線督師韋昌輝和武昌洪山督師石達開。在路上,瑞州、武昌和天京的距離幾乎是相同的,韋昌輝和石達開一般情況下,應該差不多是同時回天京,但事實並非如此。翼王石達開沒有率兵回師,也沒有參與勤王,而是駐紮了洪山。

此時此刻,武昌城由韋俊鎮守,只要有糧食供應,就可以安全無憂,石達開回京也沒有任何顧慮。石達開沒有回京,而是事變接近尾聲時,才「狼狽返回京師,阻擊濫殺」,時隔兩個月。合乎情理的解釋是,東王勢力最大,且控制著京師城防,石達開怕行動失敗,招致殺身之禍,沒有勇氣回去「勤王」。石達開缺乏勇氣,在貴縣與團練的械鬥中大發雷霆,還因此激怒了蕭朝貴。而且,石達開想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於是石達開的「勇者,勇者,勇者」形象受到挑戰。「狼狽回京」,斥責韋昌輝,信、義何在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翼王聞知天京殺戮過多,帶著曾錦謙、張隧謀三人狼狽回京,計及免殺之事。那為什麼韋昌輝要殺人呢?說是好殺了三個人,為什麼要把事情擴大。非常簡單:洪秀全沒有及時發布詔書,承認事件的合法性,韋昌輝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成為東王集團的討伐對象。

北王韋昌輝回京勤王后,只帶三千多人,正常決鬥,絕對沒有東王的對手。此時此刻,若石達開能帶兵回京,韋昌輝、石達開就會聯合起來,震懾東王,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向洪秀全施壓,仿效尉遲敬德的故事,逼天王下詔,這場事變也就結束了。

但石達開剛下車,便責罵北王:「其有何罪,安得濫殺?」韋昌輝可以對石達開的遲到不屑一顧,卻無法容忍自己的立場有問題。石達開不說「信、義」,也要對盟國施壓,韋昌輝只能先發制人,派兵秦日綱追殺石達開,殺光翼王府。

聞知韋昌輝準備下手,石達開急忙逃出天京,跑回武昌洪山營,聚集四萬兵馬,打著「靖難」的旗號,東徵天京。石達開沒有直接進攻天京,而是駐紮在寧國附近,與清雜牌軍交戰,觀望形勢發展。那石達開為什麼不進攻天京呢?一句話,打天京,就是亂臣賊子;打天京,就是施壓,洪、韋一定要內訌,坐收漁利。

相關焦點

  • 「天京事變」失控,石達開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太平天國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民間起義,由於多種原因,雖然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還是動搖了清朝的根基、加速了清朝的滅亡,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每當回首這段歷史的時候,「天京事變」始終是個繞不過的梗。
  • 天京事變:石達開「最完美形象」之覆滅,陰險本性暴露
    因此,石達開被後世史學家評為「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恐怕並不是。在太平天國的大亂「天京事變」中,石達開的本性暴露無遺——陰險的權謀者。
  • 天京事變(完整版)——4000字看懂人性的光輝與陰暗
    一次,洪秀全虐殺了一個宮女,楊秀清就乘機跳起大神來,借天父之口當眾數落、責罵洪秀全,並命人打了洪秀全四十大板。  1856年9月4日夜,韋昌輝率三千精兵秘密進入天京,與秦日綱會合,然後馬上動手,在凌晨突襲東王府。東王楊秀清及東王府內數千男女被殺盡…… 著名的「天京事變」開始了。 其後,韋昌輝以搜捕「東黨」為名,大殺異己。幾天時間裡,東王部屬及平民2萬多人被殺 。
  • 天京事變後,石達開有上中下三策,若選擇中策,他就危險了!
    然而,如果在天京事變之後,石達開面臨上中下三策之時,他若選擇中策,那麼石達開會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可能就不會被誘殺,而曾國藩就危險了! 大家都知道,天京事變既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也是石達開命運的分界點!1856年,太平軍內部爆發了「天京事變」,血水染紅了南京秦淮河,導致無數廣西老兵喪命!
  • 魯家港之戰:天京事變前,太平軍與湘軍最後一次會戰
    1856年8月,翼王石達開率太平軍與胡林翼湘軍在魯家港進行會戰,打得非常激烈,不分勝負。可惜,由於天京事變爆發,太平軍內鬥,石達開只好撤兵,結束魯家港會戰。如此,魯家港之戰,就成了天京事變前,太平軍與湘軍最後一次會戰。酈純在《太平天國軍事史概述》中引用左宗棠的話,說:「迪、詠武昌之圍,擊退石逆,乃收其功。其時亦正值金陵內變,石逆急於回顧耳,否則事未可知。」
  • 天京事變已經說明了一切
    天京事變的發展過程,已經完全證明洪秀全學到了帝王權謀之術,並且運用自如,天京事變的結果讓洪秀全成了最後的贏家,如果僅僅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天京事變的發展,簡單來講可以分為三幕,每一幕都可以看出洪秀全高超的權謀之術。主要分為北王殺東王楊秀清;天王剷除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和陳承鎔;翼王石達開被逼出走天京,脫離洪秀全。
  • 蕭朝貴馮雲山不死,天京事變會發生嗎?太平天國的結局如何
    而姍姍來遲的翼王石達開,因為自己部隊的士兵遭到了韋昌輝的屠戮,也與韋昌輝發生矛盾。隨後翼王石達開逃出天京,起兵討伐韋昌輝,韋昌輝情急之下攻打天王府。最終,韋昌輝也在混亂中被斬殺。再接著,天王猜忌翼王,翼王憤然離開天京。這就是著名的「天京事變」。在這場事變中,太平天國損失了東王、北王,出走了翼王,各部軍隊相互猜忌,兵刃相向。這件事也成為了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忠王李秀成,誰的軍事才能更厲害?
    鹹豐七年(1857年),天平天國發生了「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被北王韋昌輝誅殺,韋昌輝殺了楊秀清全家及兩萬多太平軍戰士,石達開譴責韋昌輝濫殺無辜,韋昌輝又殺了石達開全家,石達開翻出城牆逃走,隨後,洪秀全又誅殺了韋昌輝,經此內訌,太平天國實力大減。
  • 天京事變爆發到底是「逼封」還是「告密」?看一個外國人如何講述
    1856年,天京事變爆發,關於它的起因,最普遍的說法是是楊秀清的「逼封萬歲說」,導致洪秀全痛下殺手以清除臥榻之側的威脅。物以稀為貴,燕王將這個老外視為親信,一直帶在身邊,得以目睹了天京事變的整個過程。肯能在天京的住處「距東王府僅五十碼」,事變發生後的一兩小時,他走入了東王府,親眼看到過楊秀清的屍體。等到石達開勤王軍起,燕王身陷危機之中,肯能避走安慶,逃回上海。
  • 天京事變死了多少人?學者:最不該死的被殺,太平天國活該亡國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徹底蛻化為變質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從政治上來說,如果說前期太平天國領導層雖有無法避免的權力鬥爭,但還遠遠沒有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少史學專家將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簡單的概括為洪楊兩人之間的權力矛盾,但是卻忽略了天京事變實際上是太平天國早期潛伏危機的一次集中爆發而已,洪秀全以拜上帝教來聚攏信徒,自稱是天父二兒子,自以為可以壟斷神權,然而沒想到楊秀清頭腦極其靈活
  • 秦日綱、陳承鎔之死:洪秀全與石達開的一次交易
    由於豫王胡以晃病逝,天京事變時,陳承鎔地位僅次於秦日綱。由此可知,秦日綱、陳承鎔不是一般人,他們不但是金田起義元勳,還是僅次於石達開的實力派,地位相當顯赫。最後,天京事變期間,秦日綱親自帶兵追殺石達開,但沒成功,途中又跑去打清軍。可以說,秦日綱、石達開是天生之對手。陳承鎔呢?平時與石達開沒啥矛盾,但天京事變期間,陳承鎔親自帶兵追隨韋昌輝屠殺翼王府,殺了一千多人;石達開留在天京的妻子、兒女、家屬等,全部被殺。此等血海深仇,石達開怎麼能不報呢?可以說,兩人是死敵,彼此難以原諒。
  • 北王韋昌輝為何在天京事變中那麼瘋狂?
    關於韋昌輝為何在天京事變裡有那種瘋狂的表現,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猜測。 過去把這個事變的根由歸結為韋昌輝是混進革命隊伍裡的地主階級異己破壞分子的說法現在的書已無人當真。那麼,在殺了楊秀清及其近親屬之後,為何後來會將誅殺範圍擴大到楊的近關係下屬達兩萬人的駭人規模?
  • 天京事變造成東王楊秀清慘死,導致了太平天國的衰敗與滅亡?
    一場天京事變,太平天國同室操戈,令天平天國最具軍事才華的東王楊秀清慘死,北王韋昌輝和燕王秦日綱也相繼被處死,太平天國內部開始走向分裂,開始了衰敗與滅亡的過程。
  • 洪秀全為何要發動天京事變,殺死東王、北王,趕走翼王?
    經過一番探查,清朝方面才知道,原來南京城內的「長毛」亂了,發生了激烈的內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事情發生在1856年9月2日深夜,在洪秀全的授意下,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率軍秘密進入天京城,突襲東王府,殺死了東王楊秀清。接著石達開逃出天京,打算興兵討伐。為了平息石達開的憤怒,洪秀全乾掉了韋昌輝,用北王的首級平息翼王的不滿。
  • 天京事變北王韋昌輝為何被殺?原因有三個,最大原因竟然是勇敢
    洪大全說:「那韋正督軍打仗,善能谷戰,是他最勇,常說他帶一千人就有一萬官兵也不怕。」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派軍隊北伐。北伐軍覆滅後,大將李開芳被俘,也提到了韋昌輝,說他:「蕭朝貴第一通兵法,其次韋正。」韋正,就是韋昌輝。翻閱天京之變前的清方的奏報,經常能看到韋昌輝身先士卒,出現在兩軍交鋒的第一線。
  • 天京事變,楊秀清死得慘,從外國當事人披露真相來看,還死得冤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清軍即在天京城的東南郊建立了江南大營,一者以鎖困天京,二者以庇護蘇州、常州等產糧區;繼而又在揚州城北郊建立江北大營,從上遊威脅天京,並庇護淮北一帶的產鹽區。
  • 出走天京的石達開,擁有十萬大軍為何最終失敗?
    天京事變之後,由於遭到洪秀全猜忌,石達開毅然率軍出走。他在五年內轉戰南方數省,最終敗於四川。石達開至少是太平天國最有軍事才能的統帥之一,又深受將領士兵愛戴,最多時擁有十多萬軍隊,為什麼會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和節點,是他返回太平天國起家的廣西。
  • 天京事變中,「北王」韋昌輝為何會被殺?
    天京事變中,北王韋昌輝之所以被殺,說白了就是他太膨脹了,甚至連天王洪秀全都不放在眼裡,這樣狂傲的人當然不可能活的時間長的了。他犯了和楊秀清一樣的病!翼王石達開對韋昌輝的做法十分的不滿,批評了韋昌輝。但是,韋昌輝覺得自己連楊秀清都能殺,其它人誰還是他的對手。所以,他就要殺石達開,還好石達開跑得快,沒有被抓住。但是,他的家人無一倖免全部被韋昌輝殺死了。
  • 天京事變中太平天國損失的僅僅只有幾萬將士嗎?遠遠不止這些!
    天京事變 然而,這軍事上的全盛並沒有維持太久,很快就走向了下坡路。天京事變的爆發,改變了一切。在這場兄弟相爭,手足相殘的內訌中,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先後被殺,石達開在內訌結束之後回朝主政了半年之後也離開了天京,帶走了十多萬精銳之師,脫離了太平天國。對於太平天國來說,天京事變確實是整個運動的轉折點。
  • 蕭朝貴不中途陣亡,與楊秀清抗衡,能否阻止天京事變爆發?
    在陳承瑢配合下,韋昌輝順利進入天京,然後突襲東王府,東王九千歲楊秀清大夢未醒,被韋昌輝一刀結束了性命。隨後,韋昌輝大開殺戒,屠殺東王府上下五千餘人,天京城內血流成河。不 久,秦日綱、石達開等相繼捲入內鬥,天京事變嚴重擴大化,2萬餘精銳死於內鬥,太平天國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