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自駕遊第23天(3月16日)上午8:30,從速8酒店步行約600米到中華門,遊南京中華門甕城。
中華門建於明代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30餘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式」內甕城城門,也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式城門。1988年同南京明代城牆一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門始稱聚寶門,導遊介紹:據《明史》記載,該城門建造時,因根基不牢,屢建屢塌,有謀士向明太祖進言說:把沈萬三的聚寶盆埋壓在城門基礎土層下面,就不會塌陷;於是朱元璋下詔強行徵收了沈萬三的聚寶盆,並將其埋壓在城門的建築基址下面,有了聚寶盆的扶助,城牆根基不再塌陷,因此,甕城城門建造後被明代朝廷命名為聚寶門。
1931年民國時期才改為中華門,中華門三個字是由蔣介石手書。
我們看到中華門甕城布局嚴謹,構造講究,有三道甕城,四通券門貫道。各券門有上下啟動的千斤閘,整個甕城共有二十七個藏兵洞,可藏三千人。甕城兩側設有登城馬道,可以策馬直登城頭。據說:在古代戰爭中遇有敵兵攻入,城門「千斤閘」會自動降落,切斷敵人退路,伏兵四出,恰如甕中捉鱉。
遊完中華門,我們不僅讚美它的雄偉、壯觀,而且讚美它的工程質量和管理。
中午11:30點回酒店退房,開車離開南京去揚州。
南京中華門--城門
南京中華門--城門
中華門--蔣介石手書
中華門--甕城券門
中華門----能上下啟動的千斤閘
中華門--俯拍甕城
中華門--俯拍甕城
中華門--城洞
中華門--藏兵洞
中華門--藏兵洞
中華門--藏兵洞
中華門--明朝時期的模型
中華門--洪武通寶
中華門--聚寶洞
中華門與聚寶盆的傳說
明朝富翁沈萬三圖展
明代城磚展--磚的側面印有制磚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一旦發現不合格製品,立即追究責任.據說這是世界上首次採用的質量追蹤制度.
中華門--朱升獻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中華門--明代大炮
中華門--礌石(守城兵器)
中華門--俯拍甕城
中華門--俯拍甕城
中華門--城樓樓頂
中華門風景
中華門--馬道
中華門--城牆
南京中華門--城牆
中華門--城牆
中華門--俯拍南京市區街景
南京市區--街景
南京市區--街景
南京市區--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