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局你來啦,來進屋吃飯,坐哈。」每每走進村裡,群眾總會吆喝著,讓我去家裡坐坐。 我叫蔣榮鳳,是鎮遠縣都坪鎮地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兩年來,我和群眾打成一片,走哪都聽到類似親切的話語。
自開展駐村工作以來,每當老百姓之間產生矛盾時,我都和村幹部、鎮幹部一起去處理,積極疏導和化解群眾心中怨氣、解決了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得到了群眾的理解、支持和認可。 何均國是草坪組的貧困戶,一次意外摔傷,導致腦部受傷,癱瘓在床近一年,我自己拿出資金支持,還爭取到了2000元資金支持該戶,同時聯繫了縣醫院專門上門為其鑑定傷殘等級,辦理了殘疾證(一級),使其享受了傷殘有關政策支持。
有一次入戶看到下寨組王順芬,患有癌症,孤兒寡母的,非常同情,為其爭取到了4000元資金,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又曉得王順芬作為異地搬遷戶到兩路口抽籤房屋,抽到6樓,因擔心自己身體問題不便住高層樓,又帶起王順芬到兩路口,聯繫移民局領導到現場查看,最終把她落實到了第一層樓;當王順芬舊房拆除時,需要改裝電錶,我告訴她安心拆,我幫她出錢。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為了實現真脫貧、脫真貧、精準脫貧,我在認真研讀各級關於精準扶貧的各項知識政策,將惠民政策「吃準」的同時,更多的精力是入戶調查了解,全村211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道路、住房、用水、用電、教育、醫療等如數家珍。
同時積極協助掛幫村發展制種、糧油加工、優質大米種植、養牛等產業,2018年地花村糧油加工、優質大米種植產業項目連結貧困戶28戶參與分紅,制種400多畝,農戶創收120萬元以上,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幫助村級發展近200畝蔬菜(菜苔)種植。 此外,我還同局裡班子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及企業對村級經濟發展的資金物資支持,爭取到了40噸水泥和1.1萬元資金,助力該村完成了合作社養牛項目(產業路)途經大寨組河域滾水壩建設,該滾水壩的建成也方便了大寨組老百姓200多畝田土種植;爭取到了110型號排水管140米,解決了大寨組門前公共過道生活汙水排放問題,改善了該組寨容寨貌。
我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和服務群眾的真感情,用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讓群眾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關懷。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胡銳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