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真幫實扶,做「全能人」丨鎮遠縣都坪鎮地花村駐村...

2021-01-08 天眼新聞

「蔣局你來啦,來進屋吃飯,坐哈。」每每走進村裡,群眾總會吆喝著,讓我去家裡坐坐。 我叫蔣榮鳳,是鎮遠縣都坪鎮地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兩年來,我和群眾打成一片,走哪都聽到類似親切的話語。

自開展駐村工作以來,每當老百姓之間產生矛盾時,我都和村幹部、鎮幹部一起去處理,積極疏導和化解群眾心中怨氣、解決了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得到了群眾的理解、支持和認可。 何均國是草坪組的貧困戶,一次意外摔傷,導致腦部受傷,癱瘓在床近一年,我自己拿出資金支持,還爭取到了2000元資金支持該戶,同時聯繫了縣醫院專門上門為其鑑定傷殘等級,辦理了殘疾證(一級),使其享受了傷殘有關政策支持。

有一次入戶看到下寨組王順芬,患有癌症,孤兒寡母的,非常同情,為其爭取到了4000元資金,幫助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又曉得王順芬作為異地搬遷戶到兩路口抽籤房屋,抽到6樓,因擔心自己身體問題不便住高層樓,又帶起王順芬到兩路口,聯繫移民局領導到現場查看,最終把她落實到了第一層樓;當王順芬舊房拆除時,需要改裝電錶,我告訴她安心拆,我幫她出錢。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為了實現真脫貧、脫真貧、精準脫貧,我在認真研讀各級關於精準扶貧的各項知識政策,將惠民政策「吃準」的同時,更多的精力是入戶調查了解,全村211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道路、住房、用水、用電、教育、醫療等如數家珍。

同時積極協助掛幫村發展制種、糧油加工、優質大米種植、養牛等產業,2018年地花村糧油加工、優質大米種植產業項目連結貧困戶28戶參與分紅,制種400多畝,農戶創收120萬元以上,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幫助村級發展近200畝蔬菜(菜苔)種植。 此外,我還同局裡班子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及企業對村級經濟發展的資金物資支持,爭取到了40噸水泥和1.1萬元資金,助力該村完成了合作社養牛項目(產業路)途經大寨組河域滾水壩建設,該滾水壩的建成也方便了大寨組老百姓200多畝田土種植;爭取到了110型號排水管140米,解決了大寨組門前公共過道生活汙水排放問題,改善了該組寨容寨貌。

我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使命感和服務群眾的真感情,用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幫助困難群眾,讓群眾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關懷。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胡銳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以村為家 真幫實扶|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的駐村...
    我叫舒均遊,是黔東南州應急管理局派駐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的駐村幹部。在妻子身懷六甲、父母年邁多病、孩子年幼無知的現實家庭困難面前,我毅然服從組織安排,於2019年6月到榕江縣朗洞鎮岑向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我深知在基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狠抓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帶給我光榮和欣慰丨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駐村...
    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光頭」隊長丨鎮遠縣湧溪鄉古樓坪村駐...
    我叫田永國,是貴州省黔東南州菸草公司鎮遠縣分公司的一名職工。2018年5月,經組織選派,我到古樓坪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作為一名國企普通員工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我心裡有些忐忑,但更多得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使命和肩上的責任。
  • 「我的扶貧故事」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丨鎮遠縣青溪鎮東門村駐村...
    我叫姚元科,是貴州省凱裡汽車運輸集團鎮遠有限責任公司派駐鎮遠縣青溪鎮東門村駐村工作隊長。   東門村有8個村民小組,共306戶985人,貧困戶3戶4人,貧困發生率0.51%。我到東門村時,正是脫貧攻堅衝刺階段,我深感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和偉大意義,凡是參與脫貧攻堅的同事們幾乎都說扶貧工作的艱辛,我主動請纓要求參加這場無硝煙的「戰役」。
  • 「我的扶貧故事」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丨鎮遠縣羊坪鎮一碗水村駐...
    我叫何國龍,現任貴州黔東經濟開發區城市管理行政綜合執法局副局長,2018年5月,我被委派到鎮遠縣羊坪鎮一碗水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不知不覺我已經駐一碗水村三個多年頭了,回想起這段駐村歲月,我心中總是充滿了苦與甜。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村裡的理髮師丨鎮遠縣江古鎮大嶺村駐村第一...
    我叫黎家瑜,是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辦公室調研員。2019年6月,我被選派到鎮遠縣江古鎮大嶺村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記得剛到大嶺村時,我不知道如何開展幫扶工作,只是開展簡單地走訪入戶,了解不到群眾內心真實所想。
  • ...故事」真情幫扶結碩果丨鎮遠縣羊坪鎮上寨村駐村第一書記金大鴻
    我叫金大鴻,是鎮遠縣衛生監督局黨支部書記、副局長,2017年3月,我離開了妻子和正在讀幼兒園的女兒,主動申請到鎮遠縣羊坪鎮上寨村任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組組長。入戶走訪貧困戶 上寨村作為鎮遠縣羊坪鎮3個貧困村之一,共572戶2475人,2017年貧困戶99戶350人,平均每6戶農戶就有一戶貧困戶,每7人中就有1名貧困人口,村民經濟收入以傳統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為主,村裡基本沒有什麼優秀的產業;15個村民小組有一大半通組路均未硬化,一到雨天一路泥濘,難以出行;全村除了村委會周邊村民組外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歲月可堪回首丨鎮遠縣都坪鎮馬家坪村駐村...
    我叫熊銳,是鎮遠縣都坪鎮馬家坪駐村工作隊隊員。2017年5月我被分到馬家坪村駐村幫扶,主要負責馬家坪村梯子巖組、沙子坳組和洞塘組,三個組共計109戶449人,貧困戶42戶156人,結對幫扶貧困戶9戶24人。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工作就要「軟磨硬泡」丨鎮遠縣金堡鎮秀地村...
    幫助群眾收割水稻我叫楊正琦,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人民政府信息服務中心工作員。2018年5月起,來到金堡鎮秀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秀地村位於金堡鎮東北部,距鎮政府9公裡,全村共17個村民小組,轄23個自然寨,屬鎮遠二類貧困村,全村2020年共580戶245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42戶595人。秀地村通村路因修建高速路嚴重損壞,道路在晴天揚塵、雨天泥濘,群眾意見大。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心願」丨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駐村幹部...
    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我被派到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任駐村工作隊隊員,並結對幫扶了5戶貧困戶,鄒孔祿就是其中之一。李俊松入戶登記群眾信息「我叫李俊松,是上壩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今後就是我就是你的幫扶人。」
  • 「我的扶貧故事」戰「疫」鬥貧 無問西東丨鎮遠縣都坪鎮新寨村駐村...
    我叫張秀剛,2018年5月至今,我先後被選派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都坪鎮新寨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在過去的兩年當中,我累計下戶640餘次,與村民交流2000餘次,行程22000公裡,步行2200公裡,帶領全部駐村幹部及時和群眾溝通交流,了解群眾的想法並及時解決群眾的困難,按時完成上級要求的各項扶貧材料保質保量收集、整理、更新等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不負群眾「娘家人」般的期望丨鎮遠縣金堡鎮遼家...
    「劉主席,我上個月到州醫院住院,為什麼合醫報銷只得30%而不是80%?你能幫我去問一下嗎?」「我家學生到湖南讀大學,需要在填寫的困難生活補助金申請表蓋章,你能幫我拿去教育局蓋章嗎?」根據組織安排,2018年5月我到鎮遠縣金堡鎮遼家坳村任駐村工作隊長。2年多來,在縣鄉黨委政府的積極領導下,我與工作隊其他成員一起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開展新形式下的扶貧工作。剛到村裡時,正是夏季剛剛開始之季,我用近半個月時間走訪了村裡14個自然寨,儘量收悉村情,了解民意。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工作是一次身心的雙重洗禮丨鎮遠縣蕉溪鎮...
    我叫李施建,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人民檢察院的一名幹部。2017年初,我被派駐到鎮遠縣蕉溪鎮茶園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時,我就和村支「兩委」溝通後,決定充分利用每月月例會議、「三會一課」「院壩會」、走訪入戶等機會,積極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先把黨員、組幹的思想扭轉過來,充分發揮黨員、組幹的帶頭作用,讓大家認識到,要讓群眾看得到希望,才能動得起來。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路 警民情更深丨畢節市公安局金海湖分局...
    從2015年開始駐村扶貧,先後在金海湖新區青龍街道辦事處官壩村,響水鄉糧豐村、岔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六年時間紮根基層,先後幫扶過3個村。作為一名公安民警,六年的駐村工作雖然沒有像在警局工作時那麼扣人心弦,更沒有抓捕緝兇的震撼場面,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感人故事也值得回味。
  • 「我的扶貧故事」依靠群眾 服務群眾丨鎮遠縣都坪鎮下屯村駐村工作...
    我叫楊源,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投資促進局的一名黨員幹部。2018年5月至今,我被組織選派到都坪鎮下屯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工作期間,我走進家家戶戶,了解了農民和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
  • 「我的扶貧故事」把群眾當成家人 把他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丨鎮遠縣...
    漫漫人生路,歲月或許改變了青春的模樣,但改變不了我對都坪這片熱土深深的眷戀。我叫倪詩權,是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普通幹部。懷著這份眷戀,我主動要求派駐到都坪鎮都坪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因為不了解他家情況,入戶時只是簡單宣傳扶貧政策,填寫入戶走訪記錄,最後要求他籤字,他卻躺在沙發上不肯起來,很不耐煩地嚷道:「我沒空,我要睡午覺。」我瞬間意識到扶貧不僅僅是任務,更重要的是走近他們、了解他們,讓他們在黨的好政策下早日脫貧致富。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心中的「暖心姐」丨鎮遠縣陽鎮黃桑田村駐村...
    我叫張瓊,是鎮遠縣財政局的一名幹部,於2016年結對幫扶陽鎮黃桑田村貧困戶,2018年擔任黃桑田村駐村工作隊長。   從接到任務的那一刻起,我顧不了臥病在床的父親,就全身心地沉入村裡,與工作隊員和村兩委一起研究幫扶方案,找準方法,採取「一戶一方案、一戶一幫扶」的精準措施開展工作,對全村42戶貧困戶逐戶上門走訪,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身體健康、勞動力以及學生等家庭情況,核算他們的家庭收入,摸清家底、找準路子、制定措施,同時與幫扶幹部一起討論建立每個貧困戶的檔案資料
  • 我的扶貧故事丨胡志:駐村幫扶就要做到「門清臉熟情況明」
    我的扶貧故事丨胡志:駐村幫扶就要做到「門清臉熟情況明」 2020-12-15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十年扶貧,我被大家親切笑稱為「駐村釘子戶」|...
    我叫皮模權,來自息烽縣中醫院,現在是息烽縣鹿窩鎮大石頭村駐村工作隊成員。自2011年開始參加駐村幫扶工作以來,十年間參與了5個村駐村幫扶,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1年,我被單位派駐縣內永靖鎮上洪馬村,開始了自己的駐村工作。
  • ...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劉傑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作為駐村幹部,不熟悉村情民意就是駐村工作的最大的失誤,於是我用半年的時間走遍了溪頭村的「坡坡坎坎」,心中銘記著1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家庭現狀,每次低保評議和扶貧項目發展時,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和發展意願都會浮現在我眼前。  事非經過不知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