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0 07:5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口腔、眼科等特殊門診正有序恢復——
預約踩點就診,方便又快捷
昨天,南京市口腔醫院啟動門診預約就診。通訊員 魏敏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琦攝
南京成為低風險區域後,口腔、眼科等限制類門診正逐步有序開診,這讓一些不得不前往醫院就診的市民終於放下心來。那麼,現在看病有什麼新流程?醫院又有怎樣的防控措施?患者自身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記者3月9日上午來到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江蘇省口腔醫院)以及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等進行了實地探訪。
現場目擊 患者持綠色「蘇康碼」有序就診
「您好!請出示您的蘇康碼……您的蘇康碼是綠色的,可以正常就診。」10點鐘左右,在省口腔醫院門診大樓外,不少患者在階梯平臺上駐足,拿著手機對著張貼的二維碼掃一掃。一位60多歲的老年患者由於對智慧型手機操作不熟悉,在護士的引導下,填寫了一份紙質材料,隨後安全進入門診大廳。
在南醫大眼科醫院門診大廳以及診室,繳費處以及診室等候區,記者隨處都能看到護士、保安等工作人員在引導大家不要聚集,保持一米安全距離。一名引導護士告訴記者:「目前,大多數病人做到了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自助機等預約掛號後,根據預約時間踩著點來醫院,避免了集中候診。」而當記者想要進入診室詢問情況,被該院尹翠雲副主任醫師告知出去等候,必須要保證「一醫一患一診室」。
採訪中,一位年輕的媽媽告訴記者,分時段預約後,她可以踩著點來就診,避免了擁擠,安全又快捷。
門診情況 部分醫院已實行「全預約,分時診療」模式
3月9日,省口腔醫院開始「大復工」,此前該院只有急診綜合科開診。據該院門診部主任袁華介紹,口腔正畸科、口腔黏膜病科、口腔頜面外科,也有序開診,恢復了部分口腔診療服務。雖然江蘇規定從3月12日起大醫院門診全面實施預約診療機制,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除了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提前執行外,省口腔醫院和南醫大眼科醫院均採取了「全預約,分時診療」模式。
省口腔醫院口腔正畸科主任趙春洋告訴,對於初診患者,科室採取了較嚴格的現場預檢和預診篩查,由於防護級別較其他科室更高,為保證安全,預約數量也會做一定控制。
在南醫大眼科醫院二樓專家門診診室外,記者觀察看到尹翠雲醫生每接診一位患者都會進行至少4次手部消毒,以及用酒精消毒片對設備的消毒。尹翠雲醫生一早上看了25位患者,一瓶消毒劑用了近三分之二,由於手部過度消毒,破了皮不得不戴上了手套。
南醫大眼科醫院門診部主任蔡江懷告訴記者,從3月1日起,該院就開放了網上預約掛號,門診實行全預約,分時診療。「從上周的門診情況看,平均每日有兩百多位患者,此前,高峰時一日就有1600餘人次。」儘管就診人數只是從前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但是醫生卻更加辛苦了。
當天上午11點左右,省口腔醫院門診部主任袁華也表示,「大復工」首日,門診量與之前的門診量相比,確實下降了很多,但這樣更利於疫情防控。記者在省口腔醫院看到,開診的診室均安排在窗口通風處。而診療椅位,只要是醫護會接觸的地方,都會貼上一次性藍膜(也就是防汙膜)。患者離開後,醫護人員會立即撕掉所有的防汙膜,並放到專用的醫療垃圾桶內;然後用消毒劑擦拭診室的每個角落,再喊下一位患者進入。
友情提醒 老年人可以打電話預約
從12日開始,江蘇大醫院門診就診需要預約,取消現場掛號。市民可通過網絡掛號、手機APP預約、電話預約、簡訊預約、診間預約、門診現場自助預約、社區轉診預約等多種預約掛號途徑進行預約就診。不過,有一些不會「玩手機」老年人開始擔心起就醫問題。專家建議,老年可以撥打12320進行電話預約,對預約掛號確有困難的老年患者等,醫院也會提供必要的幫助,協助其進行正常診療。
記者獲悉,在疫情期間,常規手術可以進行,但部分手術需擇期進行。中大醫院陳明副院長說,急診手術正常開展,術後進專科緩衝間,並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通過新冠篩查後大部分常規手術都可以開展,口腔、眼科、耳鼻咽喉科和整形外科等較高傳播風險手術除外。袁華告訴記者,該院牙周超聲潔治、牙齒種植植入手術和冠橋牙體預備等操作時間較長、飛沫氣溶膠產生較多的口腔門診擇期手術和治療暫不開展。對於眼科類疾病,蔡江懷建議一些不太著急的情況,如近視眼手術、白內障手術等,可以待疫情得到控制後再前往醫院。
袁華提醒就診的市民,就診時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做好個人清潔。配合醫院體溫檢測及預檢分診,主動告知旅行史、人群接觸史、有無疑似症狀等相關信息,減少家屬陪同,減少在醫院的時間,及時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