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是道德淪喪還是精忠報國?歷史自有評說

2020-12-17 檸嚀說事

入夜,我回到家,準備窩進書房。在門檻邊,我脫下沾滿塵土汙泥的工作服,穿上大使會穿的衣服。我穿得體體面面,進入作古已久的統治者的宮廷。在那裡,我受到熱烈的歡迎,靠我覺得養生而且生來就是要細細品味的糧食維生。我跟他們促膝暢談,請他們說明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滿懷善意地回答我。轉眼間,四個小時過去了,我無憂無慮。所有的牽累全忘到九霄雲外。我不再害怕貧窮,死亡也嚇不倒我。風風雨雨俱往矣,我安然無恙。

這是馬基雅維利寫給朋友的一封信,這段文字看似豁達,仿佛馬基雅維利很享受這種閒適的「日出耕耘、日落讀書」的歲月,實際上他並不是陶淵明「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真心歸隱,他心懷大志而不甘,此時雖一貧如洗,卻帶著一顆念念不忘的報國之心。於是捲入謀叛美第奇家族陰謀,遭受酷刑的馬基雅維利,獲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寫出了《君主論》,渾身政治細胞的他想靠著《君主論》一書重獲新統治階級的重視,從而實現他的政治報復。

《君主論》於1532年由羅馬教皇親自批准出版,在此後的20年內該書重版了25次,影響深遠,卻於1559年,在歐洲被列為禁書,持續到19世紀,才得以恢復名譽。這本書的命運跟馬基雅維利的政治生涯一般潮起潮落,它是歷代君主和統治者的案頭書,又被後人以「政治無道德」而誥病,那麼這本書到底是道德淪喪還是治國之道,歷史自有評說。

1、馬基雅維利寫出《君主論》這本傳世之作的原因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分裂成了很多城邦,割據勢力十分嚴重,各城邦之間彼此仇視,不能團結統一使義大利喪失了中世紀時期在商業和貿易方面的領先地位,並且受到了西班牙、法國、德國和奧地利的蹂躪。

① 馬基雅維利的政治生涯

佛羅倫斯也是義大利的城邦之一,馬基亞維利前半生處於佛羅倫斯的黃金時代,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隨著佛羅倫斯共和國的建立,馬基雅維利的政治抱負也得以實現,29歲的他從1492年到1512年十四年期間,做到了佛羅倫斯共和國第二秘書廳秘書長,即機關首長,隨後管理著最高行政機關外交和軍政事務,可謂意氣風發,大展宏圖。

期間,他會晤法王、主教、教皇、皇帝等各國首腦,見識了君主集權國家強盛的國力,而且也看到了僱傭軍的弊端,啟用了徵兵制,並率領軍隊佔領比薩,有著實戰經驗。 無疑,馬基雅維利的政治實踐活動對其政治觀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主張建立統一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結束義大利的分立狀態。

然而他的政治生涯並不順利,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握佛羅倫斯的政權,馬基雅維利被指控參與了反美第奇家族的陰謀,從政治高位變成了階下囚,其政治抱負並未得到全部的施展。

隨著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在義大利角逐戰爭的開始,馬基雅維利更加肯定了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才能使義大利強盛的觀念,他認為使義大利脫離列強侵犯的最有效途徑是找到一位君主統一義大利,由此,《君主論》應運而生。

② 馬基雅維利的愛國情懷

縱觀馬基雅維利一生,大起大落,沉浮於宦海,卻從未停滯報效祖國的腳步,在意氣風發的得志時期,秉持一顆報國之心,兢兢業業,維護著佛羅倫斯共和國,始終不忘為義大利的崛起而努力。

1512年,佛羅倫斯共和國覆滅,他沒有出走他鄉,選擇留在佛羅倫斯迎接新的統治者,並乞求繼續為祖國效命。次年,因莫須有罪名被指控密謀,咣當入獄,遭受了非人酷刑,僥倖出獄後,仍未放棄報國之心,以「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開啟了著書立說的報國之路。

在美第奇家族捲土重來的時候,鬱郁不得志的境況,甚至牢獄之災他都應該能想到吧,為什麼他不選擇逃離,因為他深知,不論政權如何更替,只不過是一家一姓之興衰,而他,應該不受政體和執政者的羈絆,拋卻個人名譽,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為國利民才是他真正的理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是他的家國情懷。

在他的一片愛國之心下,身陷囹圄的他不僅完成了《君主論》,還寫出了《論提圖斯·李維的前十書》、《兵法七卷》、《戰爭的藝術》等多部著作。然而他的一腔熱血卻不被世人所理解,人們總是誥病於《君主論》的「人性惡」的假設論,也誥病於他想繼續從政的意圖。

在極度失望和貧病中,馬基雅維利悄然逝去。縱覽其一生,一個甘願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甘願為世人唾棄,即使在青史中留下罵名也不改其志的愛國主義者形象躍然紙上。

2、《君主論》的權術之道

《君主論》主要講述的是為君之道,是對佛羅倫斯乃至整個義大利幾百年間的「政治實驗和激烈變革」以及馬基亞維利本人多年從政經驗的理論性總結。四百七十多年來,從西方到東方,在政界、宗教、學術各個領域引起了巨大反響。實際上《君主論》是馬基雅維利試圖把但丁的統一思想與君權思想付諸實現,從文化、政治、軍事三方面論述的君主權術之道。

① 文化統一:鞏固統治的基礎

文化是國家的靈魂,國家統一的關鍵在於文化,國家穩定的前提是也在於文化。《君主論》前五章論述了君主國的建國方法及怎樣維護其統治。馬基雅維利認為建立新的君主國後,在其新的統治區,最為關鍵是在意識形態上的對統治區民族的同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只有廣大人民在文化上有認同感,有民族向心力,該民族才會是個長久和諧一致的民族。社會和諧,生產力才會不斷提升。這也是長久統治的最佳途徑。

雖然《君主論》中,馬基雅維利提到了滅絕原有統治者,在徵服其他國家時手段殘忍,甚至提出對舊君主的族人必須斬草除根,這一切都是以統治者的利益為基礎的,具有時代局限性,對於這些觀點,我們應該結合現有的時代環境,取精華、棄糟粕。

② 政治穩定:國家運行的保障

政治的穩定是國家機器得以運行的保障,而使政治穩定的前提是制定完善的制度管理民眾、穩定民心。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多次提到建立完善的、適合國家的制度是統治者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完成的重點。只有完善的制度與法律,才能穩定君主的統治,使百姓安居樂業。

法治:設立從行政機構中獨立的司法機構,該機構能獨立行使司法權。這種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制度的初步形成,在資本主義社會早期促進了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從而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馬奇雅維利認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所以他極其重視法治的建設和保障作用,重視法律及政治制度的建設。人民:《君主論》中,馬基雅維利的重民思想貫穿於各個章節,流露於字裡行間。他在開篇就說到,「深深地認識人民的性質的人應該是君主,而深深地認識君主的性質的人應屬於人民。」 馬基雅維裡準確指出了君主與人民之間的「魚水」辯證關係,於數百年前就有如此判斷,可謂洞若觀火, 馬克思曾肯定馬基雅維利「已經用神的眼光來觀察國家了。他們都是從理性和經驗中而不是從神學中引出國家的自然規律」 。馬基雅維裡認為有了人民的支持,君主的權力就會很穩定, 不可動搖,這充分體現了其以民為本的觀點。人才:在《君主論》中, 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的個人能力影響國家的穩定。君主管理國家要具有獅子般的勇猛和狐狸般的狡猾的能力,即智勇雙全。君主發揮個人能力可以牢靠地掌握本國命運。當然,依靠君主個人的力量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在當代社會是不可取的,但培養人才的思想值得我們借鑑。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關健。不是提高某個人,而是提升整個民族人民的素質,使整個國家的軟實力得到提升,這樣在國際競爭時才會處於有利地位。通過幸運或投機取巧是行不通的,真才學才是硬功夫。

③ 軍事強大:國家安全的核心

《君主論》中,馬基雅維利關於軍隊思想進行了大篇幅的論述,他認為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是完善的法律和良好的軍隊,但有良好的法律不一定有良好的軍隊,有良好的軍隊就一定會有良好的法律。

馬基雅維利從當時國家的實際出發, 指出建立自己軍隊的重要性,論述了軍隊歸屬權屬於統治階級的重要意義,指出了僱傭軍和援軍的弊端,並明確說明了君主關於軍事具有唯一專業的要求,而建設軍隊的整個出發點在於,利用國民軍隊保衛國土,實現國家的安全,並提醒君主在和平時期要比在戰爭時期更加注意軍事訓練問題。

馬基雅維利認為世界上最弱和最不牢固的東西,莫過於不以自己的力量為基礎的權力的聲譽。因此君主除了戰爭、軍事制度和訓練之外,不應該有其他目標,也不應該把其他事業作為自己的專業,軍事訓練才是統帥應有的唯一專業。

3、《君主論》於我國的現實意義

關於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黨和國家提出了新目標、新期望和新要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嚮往,不僅體現在對物質生活的更高需求和更高要求,也應體現民主、公平、法治與正義等價值理念之中。《君主論》中重視人民的思想,我們可以借鑑,但重民也僅僅是為了統治階層服務,這種思想應該摒除。我們應該立足新時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體性地位,以人民的福祉為目標,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才能築牢人民美好生活的社會根基。

關於法治:馬基雅維利重視法律及政治制度建設,重視法治的建設與保障作用,他認為,只有法律才能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根本保障。法律與制度建設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並非馬基雅維利書中所言,依靠有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套用外來的制度即可完成。這需要結合本國實際,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制度建設與發展道路。我們應借鑑西方政治理念及西方思想實踐中的精華,與時俱進,不斷批判與超越。因此,重視法治的作用與運行,加強制度體系建設,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也是運用法治原則、法治思維與法治邏輯,從而提升法治能力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關於軍隊:強大的軍隊是國家富強的保障,在《君主論》中,馬基雅維利呼籲建立國民軍,書中對於軍隊類型與軍隊建設的詳細闡述,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在我國,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加強人民軍隊的建設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不管是保衛還是建設,我們都離不開中國人民解放軍。

結語:

馬基雅維利是第一個使政治學同倫理學徹底分家的人,開創了獨立於道德範疇的政治研究先河,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但人們對他褒貶,甚至在他死後數百年仍遭到無數的口誅筆伐,有人稱之「罪惡之師」,也有人推崇他為「政治學之父」, 可謂謗滿天下, 譽滿天下。在他政治失意下寫就的《君主論》, 雖然震鑠古今,影響深遠,但也褒貶不一。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再去糾結馬基雅維利及其著作的褒貶謗譽,而無視其寶貴的思想遺產精髓,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君主論》宛若一顆流星,為中世紀昏暗的政治學天空帶來了一線光明,如麥克裡蘭所言,「從一種政府形式變成另一種政府形式是一個國家必然經過的循環。」

當馬基雅維利的思想早已成為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匯入人民的智慧之庫。從其豐富的政治思想中,萃取和吸收為現時代所能借鑑的精華部分,是研究馬基雅維利思想的精髓所在。

(全文完)

作者簡介:檸嚀說事,讓我們把酒話桑麻,以夢為馬,隨處可棲。

相關焦點

  • 《君主論》:背負著不理解前行的馬基雅維利,所做都是為了義大利
    但是達文西的好朋友馬基雅維利就沒那麼幸運,他有「近代政治學之父」之稱,在著作《論李維》、《君主論》中提出一系列讓民眾接受不了的觀點。驚世駭俗的思想為他招來罵名,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馬基雅維利主義」,意思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但是,閱讀過《君主論》和《論李維》的朋友都知道,其實馬基雅維利並不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
  • 《君主論》:公然倡導君主做偽君子,但這本書卻成為人類文明經典
    歸根究底不難發現,有些事情看來是美德,化為行動卻帶來毀滅;也有些事情看來是邪惡,化為行動卻能保障君主的安全和百姓的福祉。也就是說,君主是有另外一套道德標準的:只要有利於國家的繁榮和政權的鞏固,就不必受普通道德倫理的約束。這個道理,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一書中講得非常透徹。
  • 馬基雅維利《論李維》摘要
    【3】馬基雅維利沒有像培根那樣,公開聲稱現代人可能比古代人更強大。 《論李維》中,馬基雅維利是共和制著名的虔誠信徒,認為共和國優於君主國:人民比君主更穩健、更優秀、善良,唯有在共和國才見到共同利益。《論李維》意在「讓那些有可能讀到這本著作的年輕人,是自己的靈魂擺脫其時代,轉而願意師法古羅馬時代。」
  • 下定決心做虎狼,拿破崙的皇位說明書——《君主論》
    理解馬基雅維利絕對可以讓你看到一個全新而真實的世界。歡迎來到真實世界!君主論每一次,當他看到馬基雅維利把政治與道德、正義聯繫起來時,他內心的陰暗面就暴露了出來。每一次,當馬基雅維利強調統治者必須受人愛戴而非為人憎恨、應當成為賢主而非暴君時,拿破崙就激烈地反對他的說法!馬基雅維利預言了他將遭到的報應,這些都讓拿破崙氣憤不已;當我們看到拿破崙暴跳如雷地反對馬基雅維利的某些建議,而這位大政治家則以智慧和公正與他慣有的兇狠抗衡時,都忍不住掩卷而笑。
  • 馬基雅維利:政治的本質,說白了就是權力鬥爭
    此人之情也」,這種「權勢」總是利用人之常情,誘導他們去弒殺君主。如果君主丟棄法律和武力不用,只去講道德,那是不足以自保的。對此,馬基雅維利也有類似的思想,在講到君主是受人愛戴好還是讓人畏懼好時,他說最好是兩者兼備,但如果非要選其一的話,那麼與其受人愛戴不如令人畏懼,後者會讓你更安全些。
  • 歐洲君主的案頭之書《君主論》,到底藏著怎樣的秘密
    這麼說來,《君主論》是經典無疑了。《君主論》成書於十六世紀。當時的「義大利」並未統一,各城邦彼此仇視,政治局面一片混亂。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對當時動蕩的局勢進行了深刻而理性的分析,對造成這種局勢的原因做了冷靜、直白的剖析,並提出了有效可行的辦法。
  • 遍及全國的「成人用品」店,是道德的淪喪,還是道德的進化
    是我們跟不上時代了,還是說我們的道德的邊界在不斷拓展了呢?成人用品店作為外國流傳到中國的產物,剛開始是受到了國人很大的抵制的,但是沒想到才僅僅過了幾十年,國人對成人用品店的態度就進行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那麼國人從抵制到追捧都經歷了哪些過程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 給救火英雄發紅包男子搶走退群: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
    道德本身是不會淪喪的,人性本身也是不會泯滅的。是人們欲望過度膨脹,致使人性蒙塵,進而辨不明是非黑白,導致「道德」虛設。這是一條條關於人性的社會新聞;這是一件件關於道德的社會新聞;這是一個個關於冷漠的社會新聞,卻折射出成人世界的另類世界觀!
  • 幼兒園老師虐童,究竟是師德敗壞還是道德淪喪?
    然而,接連發生的幼兒園老師虐童案,不禁令人對此深感懷疑:究竟是師德敗壞,還是道德淪喪?前不久,吉林長春剛發生的一起幼兒園老師虐童事件,沒想到事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類似的新聞再次映入大家的眼帘。如果孩子被老師傷害,家長真的不能寬容,因為這已經上升到道德的問題,而且這樣的老師嚴重喪失「師德」,根本不配為師:第一,以老師的身份,故意傷害學生。老師是教書育人的,對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說,老師還是保護者的角色。老師粗暴地對待孩子們,已經不單單是身體的傷害了,嚴重的還會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
  • 《哆啦A夢》6張圖事件,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言外之意就是說這幾張圖片已經嚴重的和我們小時候看的《哆啦A夢》產生了偏差,而且還是那種辣眼睛的偏差。之前的童真已經沒有了,反而取代的是成年人的世界!說實話這種吸引眼球的方式真的無法直視,也不知道畫這幾張圖的作者是怎麼想的,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 地獄少女:是人性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最為致鬱的一個故事
    地獄少女:是人性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最為致鬱的一個故事今天講述一個《地獄少女》系列中最為致鬱的一個故事,他講述了一個五口之家的爭執、懦弱與背叛。就連愛也說「這個家庭比地獄更像地獄。」這是《地獄少女》系列中一直突出的一個問題,它也將社會和人性的陰暗充分暴露出來,但是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警醒,警醒著我們固守心中的道德底線,不要讓我們生活著的人間成為一個無間地獄。
  • 中超第九輪強隊頻頻翻車,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
    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中國足球急功近利的不僅有足協,我看還有球迷!要說悲催的就是剛被大連人灌了個4:0的河南建業了。
  • 朱軍性騷擾案雙方各執一詞,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還是說她誣陷了朱軍,真的侵犯了他的名譽權呢?不禁想起撒貝寧在主持《今日說法》時經常說的一句話:這一切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不過現在看來要想知道真相,只有等待庭審結果了。贊
  • 《錫安長老議定書》對《馬基雅維利與孟德斯鳩地獄裡的對話》抄襲
    如果說,某一個理論被人們定義為陰謀論時,尤其當它的依據或文件被證實為偽造和虛假的時候,一般而論,它應該不再被人們所廣泛地接受,可是關於猶太陰謀的《議定書》卻是歷史上罕見的例外。構成一個巨大的陰謀論必須具備很多要素,但它的延續和傳播以及接受程度,往往並不取決於它的內在依據,而是取決於人們所處的立場、利益。
  • 新時代女性:到底是女權主義的進步,還是思想道德的淪喪?
    新時代女性:到底是女權主義的進步,還是思想道德的淪喪?新時代女性,這個定義範圍是80.90後女性,因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出生、成長正處于于改革開放這一新的社會發展階段,其生命成長曆程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所以把80.90女性稱之為新時代女性。
  • 大衣哥朱之文事件: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淪喪,換做你會怎麼做?
    但是,這樣毫無底線的做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數據源自網絡,若有不當,告知刪除,謝謝支持)——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