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女性:到底是女權主義的進步,還是思想道德的淪喪?

2021-01-17 青山橋1986

新時代女性:到底是女權主義的進步,還是思想道德的淪喪?

新時代女性,這個定義範圍是80.90後女性,因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出生、成長正處于于改革開放這一新的社會發展階段,其生命成長曆程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所以把80.90女性稱之為新時代女性。

80.90後女性是當今社會女性中的主力軍,70後即將步入老年,00後正在上學,還是一方淨土,所以,80.90後就是研究的主題,根據自己的一些見聞,以下是一家之言,寫出來供各位共勉吧。

一、拜金(攀比)主義思想日益嚴重。物質基礎是結婚的前提條件,這無可厚非,畢竟婚姻的本質就是油鹽醬醋茶,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怎麼過日子呢,但啥都有個度,超過這個度就不好了。現在的年輕女性,不論是戀愛還是找結婚對象第一個條件就是「錢」,沒有錢不能談戀愛,沒有房子不能結婚。好多女孩直接明碼標價:彩禮20萬,一輛小車(15萬左右),一套全款樓房(60-80萬),這些都是標配,還要求男方月薪10000以上,這對於剛參加工作的,特別是那些農家子弟看到這些條件只能是望而卻步,導致現在好多不婚主義者的出現。誰都渴望不勞而獲,誰都想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從古至今這種思想都存在,好與不好也不好評價,但這種拜金(攀比)主義思想卻日益嚴重,長期下去就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所以如何培養正確的金錢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一個社會大問題,當前還無法解決,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但這個問題一定會解決,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會醞釀出一種新的機制後,到時候一切問題自然會解決。

二、夫妻關係轉變為主僕關係。現在的婚姻生活中中,女性絕對居於主導地位,基本上大多數家庭中,老婆不同意的事情,十有八九這事幹不成。老公掙錢,老婆管錢,老婆心情不好,還時不時地對老公發火、河東獅吼;什麼相濡以沫、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琴瑟調和基本就不存在,男的活的唯唯諾諾、感覺很窩囊,男人在家裡的位置就跟僕人一樣。

三、婆媳關係緊張、尊老意識淡薄。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很複雜。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受各種外來思潮的衝擊,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在隨之而升級。現在的婆媳關係關係由於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的差異,相處好的沒幾個。在媳婦眼裡老人的責任就是帶孩子,帶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在媳婦眼裡,心存感激的也沒幾個,尊老意識單淡薄,能不惡語傷人就是好媳婦了。有些農村的婆婆到城裡兒子家,早晨早早起床給兒媳做飯吃,有些婆婆把飯菜端到媳婦房間,媳婦還不起床,過會還要再熱……公婆在家裡沒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還不忘詆毀老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好多父母的心願,早早給報各種輔導班,恨不得讓孩子立刻變成一個全才,典型的就是自己是一個菜鳥,好不容易下了一個蛋,想讓小鳥飛的比天鵝還高,時不時地還要詆毀一下孩子的父親,你可不能像你爸爸那樣……

五、好吃懶做、公主病不改,還時不時提「離婚」。好多女性在結婚前任性自由,在結婚後仍然好吃懶做、公主病不改,什麼事情都依賴老公,就好像一個巨嬰,有時老公忙的忘記了或者沒有顧上老婆交代的事情,免不了就是一場唇槍舌戰。在夫妻關係中,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沒有錯,但有些小事女性要自己鍛鍊自己,特別是老公比較忙的時候,自己能幹的自己幹完就行了,沒必要啥事都要依賴老公。還有些女性在跟老公爭吵的時候,還時不時提「離婚」,最新的統計顯示,現在的離婚70%是由女方提出的,難道離婚真的好嗎?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我覺得新時代的女性應該是「德才兼備」。現在的新時代女性大多都受過高等教育,這就是所謂了「才」,女權主義思想領會的也比較到位,但在「德」一塊來說,還是比較缺失的,「才」跟「德」好比就是兩條腿,要協調發展,不能一條茁壯成長,另一條營養不良。古人提出的「四德」我覺得在今天來說也是比較符合社會道德價值觀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說做女子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後是相貌(端莊穩重,不要輕浮隨便)、言語(言談舉止得體大方)和治家之道(指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

相關焦點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可以說,「女權主義」在最初是不含有任何貶義色彩的,作為社會進步思想,女權者反對性別歧視、壓迫和剝削,號召兩性的平等和婦女的解放,對長期作為男性附屬物的婦女而言該是多麼鼓舞人心!「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還有莎士比亞的名句:軟弱,你的名字叫女人「,這可不是讚美。總的來看,在近代以前女性的地位長期處於社會底端,中西方並沒有什麼區別。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民國後期和新中國初期,經歷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識的更迭,中國女性,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中國一大批有識女青年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將女權帶入中國,給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南京當時比較開放的城市,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的權利逐步提升,當時就出現很多女權主義典範:宋慶齡,向警予,何香凝,秋瑾,鄭毓秀等等,他們參與中國社會建設,為女權奔走
  • 所謂的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
    其實說真的,我並不是很想寫這方面的東西,畢竟中國的女權很極端,一個不好就容易被攻擊、網暴、謾罵。我還很脆弱,遭受不了這樣的風雨。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我不如地域,誰入地獄,在平權運動日益高漲的今天,女權問題還是值得一說的。
  • 中國式「女權主義」,逐漸被汙名化
    你是我的朗讀者,我是你的擺渡人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隨著時代變遷,女性開始高舉女權主義大旗,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在職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她們智慧證明了自己,用實力贏得了男性的尊重。但由於有的人矯枉過正,過度化導致女權主義變得扭曲,產生一種只要男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會遭到網絡暴力的現象。因此只要現在談起女權主義,就會想起那些給男生貼「直男癌」」媽寶男」標籤的女性。這種所謂的女權主義讓男生產生了譏諷與厭惡。
  • 李銀河:被妖魔化的女權主義
    因此,有些贊成女權主義的人把女權主義改為女性主義,使它聽上去不那麼敏感,不那麼咄咄逼人,帶上點溫和的色彩。其實這是自欺欺人,因為女權主義和女性主義在它的發祥地西方的話語中是同一個字:feminism。在這個意義上,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女權主義的,因為男女平等是我們的國策;在這個意義上,不但絕大多數的中國女人都是女權主義者,而且絕大多數中國男人也都是女權主義者。我們完全用不著羞於承認這一點。從五四以來,恰恰是一批男性知識精英首先引介西方女權主義思想進中國,為女性權力代言。共產黨執政後,男女平等一直是主流意識形態,這是誰也否定不了的歷史事實。
  • 陳雁:女權主義術語在近代中國的翻譯與流轉
    (三)女權主義:進入主流話語     「女子主義」或者「女權主義」這樣的話語雖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已屢見於各類先鋒雜誌,以致有人驚嘆已經到了一個「女權高漲的時代」,「提高女權的呼聲可謂充塞了宇宙」。(21)但「女權主義」一詞卻遲遲未能進入中文的主流話語體系。遲至1932年,當年出版的《辭源》仍未收錄「女權主義」(或女子主義)。
  • 從婦女罷工到新階級運動: 第三波女權主義浪潮
    是階級鬥爭還是新的女權主義浪潮?不過,要充分把握這一事件的影響,最好還是澄清一下術語。目前的女權主義浪潮不是第四次,甚至不是第五次。它是第三次,是在第二次浪潮結束後40年左右到來的。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一種傾向是把特別是發生在校園及其周圍的思想運動稱為「女權主義浪潮」。這些思潮標誌著女權主義理論內部的重要轉折點;然而,它們並沒有植根於可與六七十年代女權主義運動相媲美的大規模社會和政治動員過程。
  • 盤點歷史上,女權主義浪潮的誕生,和演變過程
    雖然它並不能為廣義的女性運動,創造出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但它有助於從另一個角度,來描繪女權主義的誕生和演變過程。女權主義浪潮是什麼?女權主義浪潮有什麼不同?第一種看待女權運動的方式,是從歷史時代的角度來考慮的——換句話說,女權主義者開始組織起來的時間的粗略日期範圍。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女權主義就此消失。相反,女權主義思想和做法,正在改變和適應其特定環境的需要。
  • 女權就是平權嗎?女權主義是什麼?
    導語: 洪晃認為,女權就是平權。節目從相親、職場性別優勢、大男子主義等多個角度切入,解釋了什麼是女權主義,認為在一個比較男權的社會裡,中國男性過得是舒服的,但女性未必舒服。你認為什麼是女權主義?
  • 女權主義先鋒「伍爾芙」,留給女性3句忠告,觸動多少女人的心弦
    可以說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女性一直都在不斷為自己的權利而抗爭,這其中最突出的人物就是維吉尼亞·伍爾芙。 作為二十世紀女性主義的先鋒,文學批評家、作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女性主義批評啟蒙者之一,維吉尼亞·伍爾芙早在上世紀初,就意識到了主流話語中缺乏女性聲音,並且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女性的思想和語言、行為,都受男作家們的人為控制。
  • 女權主義還是女拳主義?兩則故事看了就知道
    女權主義對很多女性影響都較大,但什麼是女權主義呢?女權主義是女性解放,結束性別歧視、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女權主義是用大腦,雙手創造價值來實現自我價值的。」給我一個機會,我可以做得和男人一樣甚至比男人做得更好。
  • 《致命女人》中反映出的女權主義浪潮發展過程
    劇集的一開頭,是不同時代的夫妻中三位男主人公的一段自我的闡述。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女性地位的不同,或者說女權主義浪潮發展的過程。而他們面對婚姻中的困境,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選擇,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確切的說,與他們當時的女權主義浪潮有關。
  • Papi醬因為生孩子隨父姓被罵了,你怎麼看女權主義?
    相信這也是獨立新女性喜歡她的一個重要原因,首先要自己足夠強大才行。2 Papi醬搞笑體質為啥備受獨立女性和女權主義喜歡?一個是因為她是網絡時代成功女性她夠獨立自強,該上臺前就上臺,搞笑自嘲樣樣來,也沒見多少負能量。
  • 《烏合之眾》與中國特色女權主義的思辨
    我當然要旗幟鮮明地表個態:我對真正的女權主義,表示絕對的支持和贊同。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女權主義?女權主義起源於19世紀的西方世界(毫無疑問不會是東方儒家文化圈國家,彼時大清的女人還在裹小腳呢),於20世紀逐漸興盛,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歐、北美具有重大的政治性地位。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共識
    在新一期節目中,馮叔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 以下是節目的部分文字內容: 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 洪晃:你覺得女權主義是什麼?
  • 《都挺好》:蘇明玉與父母劃清界限斷絕關係正是女權主義的抬頭
    《都挺好》蘇明玉因其母趙美蘭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而無法忍受,最終一紙協議和蘇家斷絕家庭關係,蘇明玉的這一做法,既是對家長制舊思想的反抗,也是追求平權思想的一次行動。平權思想,對於女性來說也可以稱為女權主義。
  • 神奇女俠秘史,了解女權主義走過的一百年(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居然在女權這個政治議題上飽受爭議,遭到很多女性的抵制。從20世紀初女權主義誕生以來,「神奇女俠」象徵的女性權益的政治鬥爭就從未停止。我們那些習以為常的漫畫人物,背後都有太多不為人知的歷史秘辛。 說起神奇女俠,可能很多人都會先想起來她身穿短裙、手拿真言套索、佩戴守護銀鐲的女鬥士形象。
  • 紀念金斯伯格:一個平權鬥士和她所處時代的女權浪潮
    本書的敘述跨越了整個二十世紀,探討了最長工時法、最低工資法、夜間工作法等僅針對女性的保護性條例,追溯了這些國家律令在進步主義運動和新政中的興起以及六七十年代女權主義者對這些法案單一性別屬性的攻擊。The Other Women's Movement: Workplace Justice and Social Rights in Modern America美國的女權主義運動不僅在為女性個人權利和男女平等待遇而鬥爭,更是在不斷尋求將個人和社會從男性的衡量標準中解放。
  • 晚清婦女思想中的新因素:男女平等與女權意識,女性自我意識覺醒
    這些新意識作為支持女性生活中所有新事物的根底,影響與改變了近代以來中國婦女的社會狀況。三綱五常、男卑女尊的舊禮教,在這個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挑戰。雖然思想的普及與實現尚需假以時日,但新潮既已湧動,其勢便不可阻擋。
  • 女權主義的流行,已更像一場關於身份的營銷?
    凱莉的形象似乎忽然之間與她所在的福克斯新聞臺截然相反:她成為了一個進步派的成員,或者至少,她有此潛力。一時之間,不少女權主義者開始討論,梅根·凱莉是否她們中的一員。如果凱莉身處保守派電視臺讓我們猶豫下判斷,那麼離開福克斯的凱莉,是否可以被稱為「女權主義者」了呢?當然,她並不稱呼自己「女權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