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與男性本來是相生、互補的物種,二者有機融合之後才能讓人類繁衍生息。但是縱觀東西方歷史可以發現,原來早在100多年前的男權社會中,女人一直都處於被壓迫的地位。
直到20世紀初男女平等意識開始萌芽,時至今日女性才擁有了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可以說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女性一直都在不斷為自己的權利而抗爭,這其中最突出的人物就是維吉尼亞·伍爾芙。
作為二十世紀女性主義的先鋒,文學批評家、作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女性主義批評啟蒙者之一,維吉尼亞·伍爾芙早在上世紀初,就意識到了主流話語中缺乏女性聲音,並且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女性的思想和語言、行為,都受男作家們的人為控制。
而伍爾芙認為這一切皆源於父權體系,所以率先發起對父權的批評,進而讓人們意識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就此女權主義概念開始興起。
而法國女性主義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1949年提出的「人造女性」論點,實際上也是基於伍爾芙的女權觀點。
伍爾芙的代表作《女權辯護》,成為了影響女權運動的指明燈。但可惜的是這位出生於1882年的新女性,最終卻因為內心極度苦悶,以及自己所訴求的女權主義舉步維艱,再加上她個人的坎坷經歷,於1941年3月28日投河自盡。
如今這位女權主義思想的鼻祖,已經去世79周年了,但關於她的言論、思想和著作,卻依然在世界各國中廣泛流傳。
現在只能用她的三句極具代表性的名言,去緬懷和紀念這位為男女平等,而做出卓越貢獻的偉大的女性,「伍爾芙」留下的這3句名言,戳中多少女人的心房?
第一、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這句話實際上是在提醒廣大女性,一定要意識我思故我在的個人價值。說白了在世界上存在的每一個女性,都有其存在的必然道理和價值。
所以女人一定要擁有獨立的人格,以及自我認知的重要意識,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男人的附屬品。
一個獨立的女性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能夠與男人平等對話,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以男人為中心。
雖然這個社會依然以男性為主導,但是獨立的女人也依然能活得很精彩,而這種獨立主要體現在精神、身體等多個方面。
第二、錢使沒有報酬便顯得微不足道的事情獲得了尊嚴。
過去由於女人的地位比較低,並且在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之下,很多女人都認為自己只要照顧好孩子,以及丈夫和家庭就是大功一件。
但事實上這種沒有技術含量,也沒有任何報酬又勞心勞力的事情,總會讓女人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實際上無論在任何時代和前提下,女人都應該有一份足以溫飽這個工作。或許這份工作並不體面,報酬也沒有想像的那樣多,但是只要女人開始賺錢了,那麼她就擁有了和男人同等的地位。並且也會讓男人對她另眼相看,並從那一刻起開始尊重她。
伍爾芙說:「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
可見財務自由才能讓精神自由的說法,不僅千真萬確而且還會提升女人的地位,以及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度。
第三、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裡供人欣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旋律。
按照現代人的觀點去解釋這句話,可以發現伍爾芙想表達的是,女人千萬不要每天都無所事事,或成為家庭中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
如果真要是過著這樣的生活,那麼和花瓶中的鮮花也就沒有差別了。女人應該意識到通過奮鬥證明自我價值的道理,並且應該做一個敢於搏擊風雨的強者。
女性不應每天都圍著丈夫和孩子,以及柴米油鹽醬醋茶過生活,這樣不僅會使自己失去了自我,最重要的是也無法贏得男人們的尊重。
對女權主義有推動作用的伍爾芙說:「一個人一旦有了自我認識,也就有了獨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了。換言之,他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
這其實為女人指出了一條明路,不僅要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而且還應該做一個可以獨立生活的女人。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價值,一個懂得為自己生活謀劃未來的女人,又怎麼可能不擁有幸福呢?
結 語
可以說從100多年前開始,很多擁有獨立意識和人格的女性,就開始不斷衝擊父權體系社會。
在她們的思想意識中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不僅可以做而且還能做得更好。維吉尼亞·伍爾芙作為女權主義的倡導者,雖然已經去世但她的思想卻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