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主義先鋒「伍爾芙」,留給女性3句忠告,觸動多少女人的心弦

2020-12-23 騰訊網

女性與男性本來是相生、互補的物種,二者有機融合之後才能讓人類繁衍生息。但是縱觀東西方歷史可以發現,原來早在100多年前的男權社會中,女人一直都處於被壓迫的地位。

直到20世紀初男女平等意識開始萌芽,時至今日女性才擁有了和男性同等的地位。可以說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女性一直都在不斷為自己的權利而抗爭,這其中最突出的人物就是維吉尼亞·伍爾芙。

作為二十世紀女性主義的先鋒,文學批評家、作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女性主義批評啟蒙者之一,維吉尼亞·伍爾芙早在上世紀初,就意識到了主流話語中缺乏女性聲音,並且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女性的思想和語言、行為,都受男作家們的人為控制。

而伍爾芙認為這一切皆源於父權體系,所以率先發起對父權的批評,進而讓人們意識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就此女權主義概念開始興起。

而法國女性主義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1949年提出的「人造女性」論點,實際上也是基於伍爾芙的女權觀點。

伍爾芙的代表作《女權辯護》,成為了影響女權運動的指明燈。但可惜的是這位出生於1882年的新女性,最終卻因為內心極度苦悶,以及自己所訴求的女權主義舉步維艱,再加上她個人的坎坷經歷,於1941年3月28日投河自盡。

如今這位女權主義思想的鼻祖,已經去世79周年了,但關於她的言論、思想和著作,卻依然在世界各國中廣泛流傳。

現在只能用她的三句極具代表性的名言,去緬懷和紀念這位為男女平等,而做出卓越貢獻的偉大的女性,「伍爾芙」留下的這3句名言,戳中多少女人的心房?

第一、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這句話實際上是在提醒廣大女性,一定要意識我思故我在的個人價值。說白了在世界上存在的每一個女性,都有其存在的必然道理和價值。

所以女人一定要擁有獨立的人格,以及自我認知的重要意識,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男人的附屬品。

一個獨立的女性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能夠與男人平等對話,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以男人為中心。

雖然這個社會依然以男性為主導,但是獨立的女人也依然能活得很精彩,而這種獨立主要體現在精神、身體等多個方面。

第二、錢使沒有報酬便顯得微不足道的事情獲得了尊嚴。

過去由於女人的地位比較低,並且在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之下,很多女人都認為自己只要照顧好孩子,以及丈夫和家庭就是大功一件。

但事實上這種沒有技術含量,也沒有任何報酬又勞心勞力的事情,總會讓女人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實際上無論在任何時代和前提下,女人都應該有一份足以溫飽這個工作。或許這份工作並不體面,報酬也沒有想像的那樣多,但是只要女人開始賺錢了,那麼她就擁有了和男人同等的地位。並且也會讓男人對她另眼相看,並從那一刻起開始尊重她。

伍爾芙說:「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

可見財務自由才能讓精神自由的說法,不僅千真萬確而且還會提升女人的地位,以及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度。

第三、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裡供人欣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旋律。

按照現代人的觀點去解釋這句話,可以發現伍爾芙想表達的是,女人千萬不要每天都無所事事,或成為家庭中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

如果真要是過著這樣的生活,那麼和花瓶中的鮮花也就沒有差別了。女人應該意識到通過奮鬥證明自我價值的道理,並且應該做一個敢於搏擊風雨的強者。

女性不應每天都圍著丈夫和孩子,以及柴米油鹽醬醋茶過生活,這樣不僅會使自己失去了自我,最重要的是也無法贏得男人們的尊重。

對女權主義有推動作用的伍爾芙說:「一個人一旦有了自我認識,也就有了獨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獨立人格,也就不再渾渾噩噩,虛度年華了。換言之,他一生都會有一種適度的充實感和幸福感。」

這其實為女人指出了一條明路,不僅要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而且還應該做一個可以獨立生活的女人。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有價值,一個懂得為自己生活謀劃未來的女人,又怎麼可能不擁有幸福呢?

結 語

可以說從100多年前開始,很多擁有獨立意識和人格的女性,就開始不斷衝擊父權體系社會。

在她們的思想意識中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不僅可以做而且還能做得更好。維吉尼亞·伍爾芙作為女權主義的倡導者,雖然已經去世但她的思想卻永垂不朽。

相關焦點

  • 女權主義先鋒,著名意識流作家,伍爾芙這10句名言,感受文字魅力
    維吉尼亞·伍爾芙是一位英國女性作家,被譽為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她的代表作《女權辯護》,成為後世女權運動的經典。伍爾芙的作品有著鮮明的意識流寫法,並與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及法國的普魯斯特一起,把意識流文學推向世界。
  • 李銀河:被妖魔化的女權主義
    我猜,其中的含義是多重的:一重是說,我的小說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不是女權主義文學;另一重是說,我是賢妻良母、正常女人,不是女鬥士或者女同性戀;還有一重是說,我可不恨男人,我喜歡男人。不管是哪一重意思,背後的邏輯都是:女權主義不是好東西。
  • 女權主義還是女拳主義?兩則故事看了就知道
    女權主義對很多女性影響都較大,但什麼是女權主義呢?女權主義是女性解放,結束性別歧視、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女權主義是用大腦,雙手創造價值來實現自我價值的。」給我一個機會,我可以做得和男人一樣甚至比男人做得更好。
  • 《致命女人》中反映出的女權主義浪潮發展過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女性地位的不同,或者說女權主義浪潮發展的過程。而他們面對婚姻中的困境,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選擇,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確切的說,與他們當時的女權主義浪潮有關。美國的女權主義浪潮共有三次,極大的影響了美國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理念,對美國憲法中提出的自由,平等理念做出了更好擴展。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民國後期和新中國初期,經歷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識的更迭,中國女性,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中國一大批有識女青年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將女權帶入中國,給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南京當時比較開放的城市,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的權利逐步提升,當時就出現很多女權主義典範:宋慶齡,向警予,何香凝,秋瑾,鄭毓秀等等,他們參與中國社會建設,為女權奔走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女權就是平權嗎?女權主義是什麼?
    導語: 洪晃認為,女權就是平權。節目從相親、職場性別優勢、大男子主義等多個角度切入,解釋了什麼是女權主義,認為在一個比較男權的社會裡,中國男性過得是舒服的,但女性未必舒服。你認為什麼是女權主義?
  • 陳雁:女權主義術語在近代中國的翻譯與流轉
    由他主編的辭典對於「feminism」一詞的認識,多少能夠反映出在20世紀初,受西方——尤其美國——影響最甚的中國留學生們對於女權主義是隔膜的,應該說,這一時期「feminism」也並未在美國文化中得到廣泛傳播。     中國知識界對於「女權主義」理論的大力譯介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共識
    馮侖:通常理解,我過去看到的許多說法,比較強調女性在一切方面跟男性都要無差別,都要一樣。 洪晃:女權其實就是平權,不是嗎?中國是國家女權主義,就是在法律方面的平等,其實我們都有。你能當 CEO,我也能當 CEO,咱們就憑本事了,對吧?但是意識方面、文化方面是沒轉過來的。就是在文化、意識上,中國還是一個男權社會。
  • Papi醬因為生孩子隨父姓被罵了,你怎麼看女權主義?
    在女權主義者的目光中,Papi醬就該讓孩子姓自己的姓才是真正的獨立女性,否則就是背叛女權,就不是她們眼中最可愛可敬的標杆人物了。3 女權主義和田園女權常常聽到女權,女權到底是指什麼?在法國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中,只包括男人的權利,不包含女人。女權運動在這種背景下出現,《女權宣言》發表,女性主義運動拉開序幕。1960年代以後還有第二波女性主義,以及後來的第三波女性主義。1791年法國的奧蘭普德古熱是女權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女權宣言的發布者,並為此獻出了生命。
  • 《都挺好》:蘇明玉與父母劃清界限斷絕關係正是女權主義的抬頭
    平權思想,對於女性來說也可以稱為女權主義。但是很多人並不了解女權主義,以為女權主義是為了「女性」這一性別謀取利益的,實際上,拿蘇明玉來說,她所追求的並不是高於她的兩個哥哥的權益,而是在家庭內的一種平等。
  • 我是餘歡水被女權主義瘋狂一星評價,卻不知早已被幕後黑手當了槍
    但是時間不長,全網的風頭開始突然轉變,一邊倒的指責該劇輕視女權,甚至女權群體重拳出擊,一度將豆瓣評分從8.4分狂跌至7.5分,隨著一星「好評」的狂轟濫炸,感覺這個分數依然是要守不住的。但是不知道為何,就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臺詞似乎觸動了女權主義內心的心弦,繼而開始攻擊這部IP,隨後該劇編劇回應了某位粉絲這樣一句話:「多數暴民恐怕連女權主義的概念都說不清楚吧」,於是更大的矛盾便在網絡上激化了。
  • 伍爾芙的《奧蘭多》:最早的性轉小說?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
    維吉尼亞·伍爾芙作為著名的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伍爾芙患有癔症,不知這是否與她的文學風格有關,而最終也因此病自殺。她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這與她生活的時代密不可分。彼時(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20年代)是國際女性主義運動的第一次浪潮,爭論的焦點是要求兩性平等,女性可以獲得選舉權。而伍爾芙的小說則借人物展現了時代風貌。那麼我們可以看一看這部小說,讀一讀簡介也許你會感嘆:網文都不敢這麼寫!這也太超前了!
  • 《烏合之眾》與中國特色女權主義的思辨
    我當然要旗幟鮮明地表個態:我對真正的女權主義,表示絕對的支持和贊同。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女權主義?女權主義起源於19世紀的西方世界(毫無疑問不會是東方儒家文化圈國家,彼時大清的女人還在裹小腳呢),於20世紀逐漸興盛,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歐、北美具有重大的政治性地位。
  • 所謂的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
    其實說真的,我並不是很想寫這方面的東西,畢竟中國的女權很極端,一個不好就容易被攻擊、網暴、謾罵。我還很脆弱,遭受不了這樣的風雨。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我不如地域,誰入地獄,在平權運動日益高漲的今天,女權問題還是值得一說的。
  • 誰來定義女權主義的目標?
    因此,本章也會談及那些包含女權主義成分,但是並未將自身定義為女權主義的運動和組織(詳見第七章中關於與女權主義有交叉運動的進一步討論)。有些團體儘管很明確自己的目標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提升女性權益,但通常情況下或在某種環境中,他們可能並不希望將自身定義為具有女權主義的性質。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定義一個關鍵的女權主義術語
    正如作家奧克塔維婭巴特勒所言,「簡單的啄食欺凌只是這種等級行為的開始,這種等級行為可能導致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種族中心主義,階級主義以及所有導致世界如此痛苦的其他'主義' 「。一些女權主義者認為,性別歧視是人類壓迫的原始形式或首先形式,其他壓迫主義建立在壓迫女性的基礎之上。
  • 盤點歷史上,女權主義浪潮的誕生,和演變過程
    雖然它並不能為廣義的女性運動,創造出最具代表性的畫面,但它有助於從另一個角度,來描繪女權主義的誕生和演變過程。女權主義浪潮是什麼?女權主義浪潮有什麼不同?第一種看待女權運動的方式,是從歷史時代的角度來考慮的——換句話說,女權主義者開始組織起來的時間的粗略日期範圍。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女權主義就此消失。相反,女權主義思想和做法,正在改變和適應其特定環境的需要。
  •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女性主義的定義
    由詹森·劉易斯(Jone Johnson Lewis)進行了重要的補充也被稱為:女權主義批評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是文學分析,從的角度來看出現女權主義,女性主義理論和/或女性主義政治。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包括:與女性角色認同:這是挑戰作者以男性為中心的觀點的一種方式。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認為,文學中的女性歷史上是從男性視角看待的。
  • 中國式「女權主義」,逐漸被汙名化
    你是我的朗讀者,我是你的擺渡人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隨著時代變遷,女性開始高舉女權主義大旗,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在職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她們智慧證明了自己,用實力贏得了男性的尊重。但由於有的人矯枉過正,過度化導致女權主義變得扭曲,產生一種只要男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會遭到網絡暴力的現象。因此只要現在談起女權主義,就會想起那些給男生貼「直男癌」」媽寶男」標籤的女性。這種所謂的女權主義讓男生產生了譏諷與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