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被女權主義瘋狂一星評價,卻不知早已被幕後黑手當了槍

2020-12-27 言說當下

對於《我是餘歡水》這部劇本來小編是沒有看的,但是各大熱搜榜首的頻繁出現,在加上周圍人的極力推薦,在潛意識中將這部劇定義為資深好劇。

但是時間不長,全網的風頭開始突然轉變,一邊倒的指責該劇輕視女權,甚至女權群體重拳出擊,一度將豆瓣評分從8.4分狂跌至7.5分,隨著一星「好評」的狂轟濫炸,感覺這個分數依然是要守不住的。

在這裡我們回歸到劇情本身,在劇中被女權抓住不放的重點一句臺詞便是:

女角色求饒稱「放了我吧,我是女的,我弱勢」,綁匪回答道,「別來這套,男女平等,你們不是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

不知道大家在當初看劇的時候是什麼想法,就小編看來在當時的語境中,編劇和導演更多的便是想給大家帶來一種輕鬆詼諧的氣氛,畢竟這也是這部網劇的一個小屬性,如果這裡劫匪兇神惡煞,女演員害怕尖叫,那麼劇情就失去了原本的語境。

但是不知道為何,就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臺詞似乎觸動了女權主義內心的心弦,繼而開始攻擊這部IP,隨後該劇編劇回應了某位粉絲這樣一句話:「多數暴民恐怕連女權主義的概念都說不清楚吧」,於是更大的矛盾便在網絡上激化了。

隨後網上便開始了兩派,女權主義在斥責該劇無視女性,而另一邊則在駁斥這種所謂「田園女權」心態的人群,雙方你來我往,而且只要大家去認真看,似乎每一個人說的都沒有錯,那麼錯的人是誰呢,難道是這部網劇,也許它不出現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劇情。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當初《我是餘歡水》大火的時候,劇組方經過大力的網上熱搜等方式將這一IP打造了出來,而隨後看似是女權主義一次反方向的推動,讓這部劇跌入谷底。

但是大家仔細想一想,將一部劇開始一星評價,直至刷到掉分的情況,會是一些普通群體能形成的力量麼,我們這裡不清楚這部12集精品劇是動了誰的蛋糕,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背後必定是由僱傭的大量水軍的存在。

否則光憑個體很難出現這種自發統一性的結果,而只要水軍前期能帶起節奏,必然會引起很多女性的共鳴感,此時便出現了女權主義正面硬剛《我是餘秋水》,而那個背後的黑手此時便隱去了身形,畢竟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此時他再過多幹預,顯然是會出現不可預測的結果。

而現在很多媒體都在蹭女權的這一熱度,在這種推波助瀾中,事情便會進一步惡化,目前的7.5分已經是一個明證,而現在唯一可憐的群體就是現在在網上義憤填膺的女權者,她們一方面要去譴責劇組方的行為,一方面還要和網絡上駁斥的人進行口水戰。

而這樣的下去不管是咋樣的結果,受傷的最終還是這個群體,被幕後大佬當了槍,還要在前面為他做擋箭牌,至於《我是餘秋水》這部劇不管是好評還是差評這部劇目前來說都已經算火了。

在這裡想分享一個小時候的故事,每次看電視或者電影,家長總是會問我們在其中學到什麼,不知道大家還能記得當初的心態麼,在當初被家中這種心態的餘毒下,已經很難去輕鬆的看一些電視劇,本來是抱著放鬆娛樂的態度去看,而如今,卻要緊張兮兮的去觀察每一個可能存在的知識點。

連最初的樂趣都消失了,這樣的電視劇看著還有什麼意思,而目前大家又陷入了這種死循環中,當我們嘻嘻哈哈看完《我是餘秋水》後,感覺挺好看,挺好玩,於是推薦給身邊的一些人。

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些人將一些臺詞摘了出來,此時我們猛然發現這些臺詞好像有問題,於是在這種節奏帶領下,開始充當別人手中的武器,雖然對我們個體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的損失,但是在這種風氣的助長下,以後的編劇還敢怎麼寫劇,難道對每一個臺詞都仔細進行推敲麼,看背後是否站著一部分人群?

如果按這樣的劇情發展的話,那麼大家以後看的電視劇會不會失去一些趣味性呢。

電視劇本來就是為了放鬆大家的個人生活的,沒必要扣字扣句的上綱上線,我們喜歡看就多看幾遍,不喜歡看就棄劇看下一部,畢竟網劇也不是只有《我是餘秋水》一部不是麼!

相關焦點

  • 《我是餘歡水》評分跳水,它真羞辱女權了?
    《我是餘歡水》評分跳水,它真羞辱女權了?她們不止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她們的憤怒,還集體聯合起來到豆瓣刷一星。效果立竿見影,《我是餘歡水》從最初的8.5的高分,掉到了7.4。準備動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上了微博和豆瓣看這部劇的評論,瀏覽越多越發現,這次的所謂女權行動和平日裡的飯圈撕逼沒有兩樣。
  • 《我是餘歡水》惹怒女權被刷一星,結局到底爛尾了嗎?
    近日,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我是餘歡水》火了,不僅上了微博熱搜,豆瓣評分一度也高達8.5分。不過因為結局的一段對白惹怒了部分女權,被人狂刷一星,也有人認為後六集節奏有所割裂,特別是結局有爛尾的嫌疑,分數已經降到7.5分。
  • 如何看待《我是餘歡水》近期因涉及女權問題在豆瓣被刷一星
    哼,這圖誰做得,給我站出來!01 事件經過看上圖,整起事件就是因為這段劇情,引起微博女權姐妹們強烈不滿,大量營銷號大V發起聲討,並領導發起惡意一星事件,短短幾個小時,這部劇在豆瓣評分從8.6刷到7.5,就在現在,刷星行動仍在繼續。——前方南柯滋味記者為您報導。
  • 我是餘歡水—真正的女權到底是什麼
    前幾天《我是餘歡水》大結局,本來大家開開心心地看完的電視劇就挺好的。但是由於最後安妮和綁匪的幾句臺詞,讓觀眾出現了分歧,一方面是女權鬥士,另一方是「天下苦田園女權久矣」。雙方就女權的問題唇槍舌劍,你爭我鬥,那麼真正的女權究竟是什麼呢?
  • 所謂的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項毅。這裡本人並沒有引戰的意思,所以大家也最好不要沒有看完就在評論區謾罵。其實說真的,我並不是很想寫這方面的東西,畢竟中國的女權很極端,一個不好就容易被攻擊、網暴、謾罵。我還很脆弱,遭受不了這樣的風雨。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我不如地域,誰入地獄,在平權運動日益高漲的今天,女權問題還是值得一說的。
  • 一句女權臺詞引發的評分下跌?拉倒吧,明明《我是餘歡水》爛尾!
    12集短劇《我是餘歡水》由開播的豆瓣8.4迅速下跌為7.9,傳聞是最後一集編導貌似夾帶私貨的幾句諷刺女性臺詞引發了女性觀眾不滿,狂刷一星導致。諷刺現實主義佳作不可否認,《我是餘歡水》是部優秀的諷刺現實主義佳作、黑色幽默精品,如果只看前6集的話。
  • 不爽《我是餘歡水》?快去看大魔王的「反女權」新劇
    可憐的《我是餘歡水》。因為某個角色的幾句臺詞,從一部國產精品爽劇,被罵成了汙名化女權的俗劇。加上結局的小爭議,《我是餘歡水》曾高達8.5的豆瓣評分,一下子被刷到了7.4。中國的女權主義浪潮並不像國外的那麼猛烈,畢竟《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八條就規定好了,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度的權利。以至於關於《我是餘歡水》的爭議,其實不是男性和女性的鬥爭,而是編劇到底有沒有「夾帶私貨」的問題。
  • 《我是餘歡水》為何觸怒的女權?答案就在這四個角色的人設裡
    正午陽光出品,孫墨龍執導,王三毛、磊子編劇,郭京飛、苗苗主演的《我是餘歡水》已經全部上線了,在電視劇普遍扯車軲轆話較著勁往長了抻的當下,這部劇只拍12集,放了兩周就收官,要不是最後兩集被平臺來了一招付費看,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完美良心了。
  • 《我是餘歡水》口碑可能要崩,1星率已達12.3%!
    一星率更是從2%暴漲至12.3%,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是郭京飛不討粉絲喜了,還是《我是餘歡水》的大結局太爛了?知道真相的你可能會大跌眼鏡,因為這又是一次網民的群體性暴力行為。在《我是餘歡水》的最後一集劇情中,餘歡水等人被山上餐館假裝廚師的綁匪給綁了,梁安妮也在被綁之列。
  • Papi醬因為生孩子隨父姓被罵了,你怎麼看女權主義?
    該幕後就幕後,有自知之明懂得決策公司轉型。是看得見的知識女性網紅,拿得起放得下。她還給自己母校捐錢造樓,這可是成功男性也未必有的本事和胸襟?夠厲害!另一個就是她對婚姻的態度她自由選擇愛人,異地過年,可以不受困家人觀念,選擇你回你家,我回我家,大家不做感情捆綁。
  • 《我是餘歡水》臺詞引眾怒,貶低女性?評分一夜跳水
    一言以蔽之,《我是餘歡水》自播出後,一度被譽為「國劇之光」。轉眼來到了大結局,卻在一天時間評分被差評到從8.5跳水到7.5,踩為「屌癌惡臭」。在豆瓣的短評中,可以看到整頁的一星。這也讓《我是餘歡水》這部劇達到了開播以來的流量巔峰,只不過是以差評被罵的形勢。
  • 《我是餘歡水》被打一星的背後,折射出什麼樣的現實含義?
    《我是餘歡水》從來不是簡單的逆襲故事,而是一個原本充滿了力量的有志青年,被生活的重壓摧殘後打趴下來,卻又通過自己的不妥協向上崛起的故事。 劇中嘲諷了很多的人,其中當然有男有女,眾生平等。
  • 繼《餘歡水》後,papi醬因子隨父姓被嘲,女權冷暴力何時能結束?
    並且強調追求男女平等,是女性主義的踐行者。而正是因為這些特別之處,對於這個立志追求標新立異的時代而言,無疑是一個閃光點。所以她開始漸漸地被眾人貼上」獨立女性代表「這層標籤。但自5月10號papi醬在微博官宣孩子隨父姓後,似乎觸怒某些」女權「主義,他們含」憤「出手,開始進行網絡冷暴力,一副勢必要把papi醬」偽標籤「撕下來的架勢,其中網絡用語讓人無語之外還有些不寒而慄。
  • 李銀河:被妖魔化的女權主義
    原創 李銀河 長期以來,女權主義在中國一直是被妖魔化的。據傳,我們的一個女作家代表團在國外講演時,每個女作家都會事先撇清:我可不是女權主義者。我猜,其中的含義是多重的:一重是說,我的小說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不是女權主義文學;另一重是說,我是賢妻良母、正常女人,不是女鬥士或者女同性戀;還有一重是說,我可不恨男人,我喜歡男人。不管是哪一重意思,背後的邏輯都是:女權主義不是好東西。
  • 誰來定義女權主義的目標?
    因此,本章也會談及那些包含女權主義成分,但是並未將自身定義為女權主義的運動和組織(詳見第七章中關於與女權主義有交叉運動的進一步討論)。有些團體儘管很明確自己的目標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提升女性權益,但通常情況下或在某種環境中,他們可能並不希望將自身定義為具有女權主義的性質。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看爽劇打一星,能得到雙倍快樂?
    這就是由一直秉承製作精良的「業界良心」——正午陽光出品的第二部網劇: 《我是餘歡水》 ▲PS:第一部是《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因為盜墓題材,又內含怪力亂神的內容而未能上星播出 正午陽光是誰?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中國女權主義發展簡史
    民國後期和新中國初期,經歷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識的更迭,中國女性,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中國一大批有識女青年走出國門,學習西方文化,將女權帶入中國,給正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最顯著的就是上海,南京當時比較開放的城市,人們的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的權利逐步提升,當時就出現很多女權主義典範:宋慶齡,向警予,何香凝,秋瑾,鄭毓秀等等,他們參與中國社會建設,為女權奔走
  • 中國式「女權主義」,逐漸被汙名化
    你是我的朗讀者,我是你的擺渡人古代女子講究三從四德,隨著時代變遷,女性開始高舉女權主義大旗,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在職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她們智慧證明了自己,用實力贏得了男性的尊重。但由於有的人矯枉過正,過度化導致女權主義變得扭曲,產生一種只要男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會遭到網絡暴力的現象。因此只要現在談起女權主義,就會想起那些給男生貼「直男癌」」媽寶男」標籤的女性。這種所謂的女權主義讓男生產生了譏諷與厭惡。
  • 女權就是平權嗎?女權主義是什麼?
    導語: 洪晃認為,女權就是平權。節目從相親、職場性別優勢、大男子主義等多個角度切入,解釋了什麼是女權主義,認為在一個比較男權的社會裡,中國男性過得是舒服的,但女性未必舒服。你認為什麼是女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