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縣金牛千年古鎮 中國遠徵軍孫立人將軍故居地

2021-02-23 廬江老鄉網

 金牛鎮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相傳始建於三國時代,原系東吳境地,屬西汝南郡安城縣,「赤壁之戰」曹操攻打東吳曾在此屯兵建城,集鎮西北今還存有古城牆遺址。《太平寰宇記》金牛山《圖經》云:「昔有金牛從此山出,奔江,人逐之,故其處有渚,謂之,金牛渚」。《魏書·地形志》:「廬江郡接壤者為西汝南郡,領縣二、首安城,下注有金牛山。」境內風景秀美,古蹟繁多。

  2000多年的古城牆遺址

  金牛山:座落金牛集鎮東南,方圓一千餘畝。山不高(海拔108米),但平地起峰,孤嶺聳翠,鍾靈毓秀,林木蓊鬱,四季常青。相傳因曾有「金牛」裂土面世而得名。今山頂百多平方米的石巖平臺上,相傳是「金牛」一躍騰空留下的牛蹄印仍保存完好,清晰可辨。山頂正在籌建金牛塔,將會更添秀麗風彩。

  南陽寺:位於風景秀美的金牛山西南坡。樹木森森,古剎如仙樓瓊宇翼然位於峭壁之上。南陽寺始建於明初,興隆於清朝,毀於民國年間兵燹。現南陽寺復建於一九九五年,建有大雄寶殿,有僧尼7人,香火旺盛,佛事日興,晨鐘暮鼓,梵音嫋嫋

  金牛晚眺:每當夕陽西下,落霞嵐影,煙雲繞樹,登山西眺,雲蒸霞蔚,落日溶金,鋪撒長野,溝河塘壩,金光閃閃,「孔子東山」之狀令人心曠神怡,蔚成廬江八景之一——「金牛晚眺」。

  孫立人將軍故居:座落在金牛中學校園內,現存有的12間徽派建築舊宅,系抗日名將孫立人少年學習生活的住房,故居中陳設有孫立人少年時使用過的生活及學習用具。現正在申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葵花井:位於金牛山南坡,距南陽寺400米。由金石路公路上山,沿著蜿蜒的盤山小道,上行不久就會來到一個1米對方類似石臼的石潭——葵花井,潭深2米,無論天旱地幹,終年泉水不斷,涓涓清泉,甘洌可口,附近鄉民以此水煮飯粥、燒茶水,香氣樸鼻,令人喜愛。相傳是曹操女兒落淚化石而成此井,金牛大扁糖因用此井水製作而蜚聲四方。

  曹操點將臺,九眼石,夾板石,太平天國三河大捷戰場遺蹟、英烈崗,宋朝薛井古井等古蹟名勝散布全鎮。

來源——搜狐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齊聚愛國教育基地孫立人故居,筆墨會友追憶將軍
    近日,廬江抗日名將孫立人研究會在金牛中學舉行紀念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17周年書法創作筆會。、縣政協書畫院院長王為良,縣政協秘書長胡傳國,縣文廣新局局長、廬江抗日名將孫立人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姚德全和縣內知名書法愛好者袁翼、陳雄威、趙廣曙、趙友和以及縣政協辦、縣委統戰部、金牛中學有關負責人參加了這次活動。
  • 今天被鮮花簇擁的孫立人故居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7年4月2日上午,上海廬江商會一行約六十餘人,齊聚於孫立人故居,向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致上無限崇敬。孫立人之子孫天平(左1)與廬江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夏明生(左2)、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主任、上海廬江商會高級顧問陸德康將軍(中間)、原巢湖市政協主席鄭敬道(右2)、上海廬江商會會長王飛(右1)合影
  • 孫立人將軍
    國共內戰時曾於四平、公主嶺等地擊敗林彪。有「中國軍神」、「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之譽。摺疊生平經歷摺疊孩童時期孫立人於1900年出生在中國安徽省廬江縣,父親孫熙澤是清朝末年的舉人,被派任為山東知府,舉家前往青島居住。滿清末年國土被列強割據,當時青島為德國佔領區。孫立人9歲時,某天在海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極為漂亮的石頭,於是高興地將這顆石頭拿在手裡面玩耍。
  • 孫立人:史迪威將軍,我是美國軍校畢業的中國將軍
    引言史迪威:「孫將軍,你可是我們美國人培養出來的將軍。」孫立人:「史迪威將軍,我是美國軍校畢業的中國將軍。」孫立人羅卓英到了印度,已經是「光杆司令」一個了。最後他只好找到相處得相對融洽的孫立人問明究竟。在他的認知裡,中國軍隊派系林立,彼此互相爭鬥。孫立人這樣的「外來戶」必定不受重用,關於新38師被吞併一事他也略有所聞。更何況孫立人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來軍校,解救過英軍,理應「親美」、「親英」。讓史迪威意想不到的是:孫立人用文章開頭的那一番話狠狠地打了他的臉。
  • 民國十大抗日名將——孫立人
    東部戰線是遠徵軍與中國雲南連接的生命線,日軍發現遠徵軍這個致命的戰略缺口,第56師團趁虛深遠迂迴突襲臘戍,孫立人所屬的66軍另外兩個師戰力不佳,全軍潰敗,使遠徵軍陷入絕境,當然這只是後話了。仁安羌戰後,英國方面決定棄守緬甸,撤往印度,讓新三十八師掩護英聯軍撤退。4月下旬,英軍撤過曼德勒後繼續向西逃往印度。
  • 【三河古鎮】
    古鎮內薈萃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具有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水鄉古鎮特色」。集合了古河、古橋、古圩、古街巷、古茶樓、古民居、古廟臺、古戰場,江淮地區獨有的八古景觀。這裡遠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初具雛形,素有「遊在黃山,食在三河」之譽。
  • 孫立人真的活埋了一千多日軍戰俘?
    孫立人(資料圖)走出金牛鄉1900年12月8日,孫立人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山南,7歲時,孫立人開始入學,拜宋執中為師。孫立人9歲時,某天在海邊玩耍,發現了一顆極為漂亮的石頭,於是高興地將這顆石頭拿在手裡玩耍。這時,來了幾個德國小孩,他們看見了孫立人手上的石頭,於是聯手欺負孫立人,搶走了石頭,並且打了孫立人兩記耳光,還辱罵了中國人。日後這次事件對於孫立人的影響極大,他認為「自己的國家一定要強盛,才能夠讓人民都活著有尊嚴」,也成為他日後投身軍旅的重要觸媒。
  • 被日軍尊稱「中國軍神」的孫立人有多傳奇?斃敵3萬,壽長90歲
    今天要講到的這位將軍叫孫立人,他有十分傳奇的經歷,畢業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間曾入選國家男籃,代表中國奪得過國際大賽冠軍;後投筆從戎,成為抗日名將,斃敵33000人,被中、英、美三國授勳,受到艾森豪和巴頓將軍大讚。
  • 英軍命令孫立人繳械,孫立人怒道:如遇繳械,立刻開槍
    2014年6月12日,中國遠徵軍抗日陣亡將士公祭活動,在雲南騰衝國殤墓園舉行。緬甸南坎、八莫等地的中國遠徵軍陣亡將士的部分遺骸和陵墓泥土,歸葬到了國殤墓園中國遠徵軍陣亡將士墓,以緬懷那些在異國他鄉英勇捐軀的抗日先烈。這個活動功莫大焉,告慰了無數先烈,也包括當年的抗日名將孫立人。
  • 「孫立人」太冤!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被蔣介石關33年
    1942年,中國遠徵軍成立後,孫立人率師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4月18日,在仁安羌攻克日軍陣地,殲敵1個大隊,解7千英緬軍之圍,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500餘人。仁安羌之戰是中國遠徵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不滿1千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7倍於己的友軍(主要是英軍),轟動全球。當時,遠徵軍的總指揮史迪威一向看不起國民黨政府的將領,仁安羌大捷、讓史迪威改變了看法。據史迪威的中國戰區參謀長竇恩上校記述:「一向目中無人的史迪威對孫立人將軍備加讚許。
  • 「凡到過中國,一律就地槍斃」孫立人殺了1200日軍戰俘嗎?
    下面這個故事,就與孫立人有關: 1944年初,孫立人指揮新38師入緬作戰後,勇猛作戰,俘虜了日軍第18師團的1200多名官兵。被俘的日軍被帶到了孫將軍跟前,他皺皺眉頭,厭惡地命令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後都這樣辦。」於是,1200多名官兵被就地槍決。
  • 說說孫立人
    1941年12月,財政部被迫交出緝私總隊半數兵力給國民革命軍重組為新編第三十八師,作為交換條件由原本財政部體系的孫立人晉任少將師長,1942年,孫將軍率新38師隨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仁安羌一戰成名,蔣介石給他頒發了四等雲麾勳章。羅斯福授予他「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帝國司令」勳章,孫立人是第一個獲得這種勳章的外籍將領。
  • 抗戰名將孫立人,率一個軍殲滅日軍10萬人,活埋數千日軍俘虜
    孫立人,1900年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1913年,孫立人以安慶府第一的成績考入清華學校讀書。1920年,孫立人升入清華高等科。在清華大學期間,孫立人還是學校籃球隊的隊長,後來又參加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1924年,孫立人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緊接著就考取了公費留學的機會,進入美國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專業,1925年取得學士學位。孫立人畢業之後,在美國橋梁公司擔任了四個月的工程師,但是孫立人有志於學習軍事,又考入了號稱是美國南方西點的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學習。在美國學習期間,孫立人遊歷歐美各國,參加了英法德等國的軍事。
  • 中國「軍神「——孫立人
    戰場上,他曾擊斃3.3萬日本鬼子, 是擊斃日軍最多的中國抗日將領, 在緬甸,他指揮解救了7000英軍, 被譽為東方隆美爾、中國軍神! 林彪一生有過兩次大敗仗, 其中一次的對手就是他。 可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 卻被囚禁了33年…… 他,就是孫立人。02
  • 名將孫立人:清華畢業,曾被軟禁33年,四子女皆學霸
    這一戰,是孫立人第一次與日軍正面交鋒,這一戰也才充分體現了孫立人的愛國之心,壯士之志。1941年,41歲的孫立人便出任第六十六軍新38師少將師長,並於第二年隨遠徵軍入緬作戰。學校裡的孫立人曼德勒會戰中,孫立人率部打贏了遠徵軍入緬第一戰——仁安羌之戰,以不足千人的兵力,力克數倍日軍,解救了數千的英軍以及大量記者和傳道士。打出了中國遠徵軍的士氣和氣勢。令世界媒體對我們刮目相看。
  • 備受史迪威器重的孫立人因何事不惜與其翻臉直接用英文激烈爭吵
    在中國遠徵軍所有軍官當中,新38師師長孫立人無疑是最受當時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器重的高級將領,在孫立人將軍取得仁安羌大捷後,史迪威對自己身邊的人說道:「好得很,這傢伙太有種了,又不怕打仗,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軍人,我希望我們能有更多的孫立人」。
  • 青春遇見青春 致中國遠徵軍
    還有很多沒有名字的他們,還待後人不斷地發現。雪劍寫下這樣的詩句:將軍百戰死,壯士魂未歸,中國遠徵軍,碧血染丹青,文革小丑跳,中華種未滅,我拜國之殤,勿論青史名。將軍百戰死,壯士魂未歸,中國遠徵軍,碧血染丹青,文革小丑跳,中華種未滅,我拜國之殤,勿論青史名。
  • 蔣經國去探望88歲的孫立人,將軍提出了三個要求,聽後讓人淚目!
    提起中國遠徵軍,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孫立人將軍,在跟隨蔣介石後,沒有多長時間就被秘密關押了起來,後來蔣經國去看望這位88歲的孫立人時,他提出了三個要求,讓人淚流滿面,究竟他說了什麼要求呢?他為什麼被關押起來了呢?
  • 甲午之後,中國首次境外作戰獲勝,孫立人救出7000英軍
    在抗日戰爭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叫中國遠徵軍。他們為了保衛大西南後方,遠赴緬甸與日寇作戰。山川異域之下,埋藏了太多太多悲壯的故事。自甲午戰爭之來,中國軍隊在異域取得的首場勝利,便是中國遠徵軍實施的仁安羌戰役。 1942年,日寇進入緬甸,仰光告急。
  • 抗戰中國遠徵軍敗走野人山,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滇緬戰場是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戰場之一,國民政府為協助英軍抗擊日軍,派遣了十萬中國遠徵軍到緬甸地區作戰。遠徵軍的表現可圈可點,比如孫立人勇奪仁安羌大捷、戴安瀾血灑疆場等。但還有一個令人心痛的噩夢,那就是杜聿明和中國遠徵軍第五軍撤退野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