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雖然世界各國均在不同程度上採取了防疫措施,但短短數月,世界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高達1458萬,死亡60萬。疫情的附加效果是,各國經濟下行,企業停工倒閉,國民生活困難,社會陷入動亂。#新冠疫苗#
面對疫情,人類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從剛發現新冠病毒的那一天起,世界各國就在研究它的剋星-疫苗。隨著疫情的不斷擴大,疫苗越來越被期待。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逐漸演變成世界各大強國的競爭目標。
1、先研發出新冠病毒疫苗國家會有巨大的優勢
最先研究並使用新冠病毒疫苗的國家,除了有利於國民免於新冠肺炎疾病的危害外。更可以在復工復產,經濟復甦等方面佔得先機。更重要的是,新冠病毒疫苗可以作為一項重要的出口產品,除了賺取外匯之外,更可以將其當作一種政治資源,從而在國際事務中佔據優勢地位。此外,先研發出新冠病毒疫苗的國家,也會因其生物科技的先進性,為各國所尊重,真可謂「先得疫苗者得天下」。
2、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是強國的競爭
一般來說,病毒疫苗研發投入大致為10億美元左右,研發周期約需14年。而各國為了早日研發出新冠疫苗,往往採取「特殊」性研發,希望在一至兩年內有成果,但也造成新冠疫苗研發的失敗率、支出等要遠超其他疫苗。若失敗,投入的大量人力和財力基本會「打水漂」,一切又得從頭來。因此,新冠病毒疫苗的連續性研發,只有科技、資金實力雄厚的強國才有可能在短期內取得成功。
3、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速度的排名情況
雖然當前全世界大約有200多種新冠病毒疫苗正在研製之中,但只有中國、英國和美國的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臨床第三階段,處於世界前列。俄羅斯的新冠病毒疫苗進度相對落後,其第二階段臨床試驗工作將於8月3日結束。
歐盟中的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和日本由於本國新冠病毒疫苗已難於在短期內研發完成,開始轉而向英國醫療公司進行合作,它們主要採用投資的方式,爭取在2021年獲得疫苗購入的優先權,從而避免在「後疫情時代」中,落後疫苗研發第一梯隊太多。
由於世界各國均意識到了新冠病毒疫苗的重要性,疫苗早在研發前就被預定一空。因此,幾乎沒有留給疫苗研發第三梯隊-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任何選擇。而在新冠病毒疫苗研製成功後相當的一段時間裡,恐怕發達國家自身的需求都難以滿足。疫苗研發第三梯隊國家仍只能依靠隔離,停工等方式度過疫情難關。
7月20日,哈薩克斯坦已經向俄羅斯預定新冠病毒疫苗,打的主意就是,既然難以儘早從研發最快的中、美、英得到疫苗。不如轉向其他能儘早研發疫苗的國家。能買一點兒是一點兒。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成功後,分配問題恐怕也會演化成一場爭奪戰。但任何一個防疫失敗的國家都有可能會造成全球疫情的繼續蔓延。如果完全對那些貧窮弱勢的國家不管不顧,靠疫苗擺脫疫情的國家也要為此承受代價。